“”张角难得的翻了个白眼,黄龙这句话不是废话吗?现在的情况是,刘泰是张角的最大的敌人,如果没了刘泰,张角就可以节约很多时间,甚至可以完成天下一统的美梦,但有了刘泰在北疆,起码短时间天下难以一统!
“哎若是贾先生在就好了,以贾先生的谋略,定能想出万全之法。”黄龙十分无奈,虽然不服别人智谋超过自己,但黄龙对黄教却十分忠诚,也可以说对张角百分百的效忠,可问题是眼前的死局,黄龙破不了啊!
“既然文和有破局之法,那就派人去把他找出来,鲜卑五族不是他说动的嘛?如果她不出来,本天师就公布天下,让贾诩成为天下的罪人,遗臭万年!!”张角的想法很恶毒,这招若让贾诩知道,即使贾诩在人前会淡然一笑,浑然不在意,但在心里就会把张角祖宗十八代都骂个?
试问?谁想遗臭万年??
===================武威,姑臧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谁也不会想到,将天下两大诸侯玩了个底朝天的贾诩,还躲在自己的老家中,甚至连房间都没有变,那间破败的厢房摇摇欲倒,实在想不出,身为大族子弟的贾诩,怎会住在这个地方?难道是自虐狂?
“老爷,你为何不回益州?”一个小厮,一副疑惑的摸样,看着榻上,手拿古籍看的滋滋有味的贾诩问道。
“哦?”贾诩放下书籍,看了一眼小厮,眼中闪过一道笑意,说道:“你说说为何要回益州?这里不是照样衣食无缺,逍遥自在吗?”
小厮听到贾诩居然跟自己说话,明显愣了一愣,平常的时候,贾诩可以一天都不说一句话,很冷,很阴沉。
“老爷,在益州每天大鱼大肉,刺史府内侍女无数,在这荒凉的姑臧,没有侍女不说,煮点饭菜还要学生亲自动手”小厮原来是贾诩的学生,姓贾名康,不过却不是贾诩的族人,属于赐姓的,从小跟随贾诩,可以说是贾诩的书童,也可以说是弟子,因为两者相差将近二十多岁。
贾诩拿起一旁的茶壶,喝了一口后,抿了抿嘴说道:“益州虽好,但乃是亡命之地,若是呆在益州,怕是你小子曰后媳妇都娶不上咯。”
“”贾康张了张嘴巴,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难不成老爷就准备一辈子都呆在姑臧不成?如今老爷的族人可都已经去西边了啊。”
“怎么可能一辈子呆在这里?我还想去一趟北疆逛逛呢。”贾诩笑了笑,笑容很阴森,仿佛早就做好了预谋一般。
“啊?北疆?可老爷刚刚还算计了神侯”贾康发傻了,别人不知道,可贾康却清楚,贾诩做下的好事情,可以说是对刘泰步步紧逼,甚至到了要毁掉刘泰基业的程度。
贾诩摇了摇头,一副浑然不在意的摸样说道:“大丈夫不拘小节,王业更不会在意这般小事,草原五族太过分散,一个个打过去,都不知道何时何月了,这可是为师我送给神侯的一份大礼啊!”
“大礼??”贾康无语了,对贾诩这位老师,可谓是一点都看不透,太阴险,太无耻了。
“是啊,大礼,天大的大礼,如果没有为师,神侯就算想成霸业,也要拖上数十年以后,既然如此,为师为何不助上一助?”贾诩笑了笑,背靠着有点残破的榻上,眼神看着房外,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不过贾康明显没有让贾诩安逸的想法,出声打断贾诩说道:“那老师准备何时启程?”
“何时启程?”贾诩轻轻的自问了一句,然后淡淡的回道:“明天吧,如果再过两天,为师怕就要被抓回益州了。”
“啊?天师要对老师动手?怎么可能?”贾康愣了愣,身为贾诩的弟子,自然不杀,益州若对贾诩动手,没有张角的命令,明显不可能。
“为什么不会?”贾诩淡淡的回了声,说道:“若是神侯心胸狭隘,容不得为师,那从今往后,你小子就要跟随为师浪迹天涯咯。”
“浪迹天涯”贾康苦笑的摇了摇头,天下最大的两大诸侯若是都被贾诩得罪,那还真只有浪迹天涯这一条路好走了,可惜的是,天下就这么大,能逃到哪里去?难不成去西域?
代郡广宁县城外百里,鲜卑军营。
“大帅,大军行进的速度本就慢,将士们体力都还充足,为何要停止进军?”只见一位穿金戴银,看上去类似王子一般的大人物,带着一大群身着各异的首领进入大帐,对着坐在上手品着茶水的慕容风拱手问道。
“哦?是拓跋部落的大首领和诸位诸位将军啊?呵呵,坐吧坐吧。”慕容风看上去很淡然,丝毫不在意拓跋部落首领那嚣张的神情,仿佛习以为常一般。
拓跋部落亦称别部鲜卑,在鲜卑三部中地位很不一般,甚至可以说是高贵!因为每一位拓跋族的首领,都是王庭卫军的最高统帅,当然,也有说法时拓跋鲜卑接近王庭,属于王庭的直属部落,族中士族比较好战的原因,不过不论如何,拓跋部落的战力在鲜卑三部中确实比较强的,否则也不会称为檀石槐与和连两代的王师近卫军首选骑兵部落。
在明面上鲜卑分为西中东三部,西部也就是河西鲜卑,统领诸部的是秃发部,秃发部的首领被尊称为打首领,而东部鲜卑不用说,统领诸部的自然是慕容部,而身为大首领的则是被鲜卑誉为战神的慕容风。
或许大部分人都认为中部鲜卑的大首领应该是和连,其实不然,檀石槐一代雄主怎会让人与自己平起平坐?所以说中部鲜卑的大首领另有其人,而统帅诸部的就是拓跋部,拓跋部的首领也被称为大首领,和慕容风理论上来说地位相同,此次出征汉朝,拓跋部的大首领也是三军的副帅,恩,也可以说是和连掌控四十万南征大军的棋子吧。
慕容风身为东部鲜卑的大首领,不去带领东部鲜卑南征,反倒来统帅中西二部,看上去确实有点别扭,但有时候身为大王的和连也不能不如此,毕竟慕容风战神之名不是吹的,如果把慕容风送回东部鲜卑,别说南征了,怕是第一时间鲜卑内部就会大乱。
慕容风就是檀石槐死后,鲜卑唯一的旗帜姓人物,慕容风在,或者说是效忠和连,鲜卑三部就不可能乱,也乱不起来,因为慕容风跟随檀石槐南征北战数十年,闯下名声实在是太大了,战神可不是白叫的啊。
和连对慕容风可谓是又爱又恨,因为和连明白慕容风是自己保持三部和睦的关键所在,也是和连之所以能稳坐大王宝座的原因所在,鲜卑可没有什么世袭制之说,强者为尊,只要你有实力了,随时都可以上位,所以说和连之所以能继承大王,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慕容风相让,否则轮不到和连坐到那至高无上的位置上。
如此一来,和连的恨又来了,自己的位置是别人让的,自己的一切都是别人不想要才回轮到自己的,和连能不纠结吗?和连可以说也算个恨人,一口气解决了部族中那些王公贵族,还能压得下鲜卑内部的暴动,甚至当初亲手杀了自己的父亲!如此恨人,怎能忍受的了头上坐着个太上皇?
可问题是,和连不敢动慕容风,也不能动慕容风啊,就如此次出征,虽然慕容风是名义上的统帅,但实际控制四十万大军的则是拓跋部的大首领。
拓跋部大首领名为拓跋鸿,乃是拓跋有史以来“最年轻,最勇武,最嚣张”的首领,恩,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拓跋鸿和和连是同穿一条裤子长大的,两人同年同月生,关系铁的不能再铁,甚至在王庭大会上,别人不敢反驳和连一句,拓跋鸿都敢指着和连的鼻子骂,当然,骂过后与和连的关系还是那么铁,这两人的关系可以说有点变态了。
当初和连之所以会下令杀那些王亲贵族,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拓跋鸿,因为这个建议就是拓跋鸿提出来的,而且动手的就是托波鸿,拓跋鸿对那些天天在旁指手画脚的王亲贵族们早已忍耐到了极限,甚至可以说早就起了杀心,而逼宫之事刚好成全了拓跋鸿,也成全了和连彻底掌控中部鲜卑的野心!
这就有人会说了,既然拓跋鸿如此嚣张,和连怎还会放心吧实际的军权交到拓跋鸿手中?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和连可以说把拓跋鸿当做了亲弟弟看待,别人或许都得不到和连的信任,但对拓跋鸿,和连却是百分百信任!
(未完待续)
------------
第二百四十二章 鲜卑粮草紧张
而拓跋鸿也没辜负和连的期望,只要慕容风稍有一举一动,拓跋鸿都会报告给和连,甚至私底下为了夺得大帅之名,污蔑了慕容风不少话语,在拓跋鸿眼中,战败给娄邑小族的慕容风根本不配当鲜卑最高统帅,也没能力去当,此次出征对鲜卑来说,可是生死存亡的一战,若是败了,没有数十年可就真的难以恢复元气了,而如此重要的大战居然交给一个败军之将去指挥,实际掌控兵权的拓跋鸿怎不会不瞒?
年少得志,姓格浮夸,好大喜功,把谁都不放在眼中,这就是对拓跋鸿最好的解释,凡是这种人,都是忍不了有人骑在头上的。
“哼!”只见营帐内拓跋鸿冷哼一声,领着众人坐到两旁位置上,神情说不出的嚣张。
其实和连也并不是把军权都交到了拓跋鸿手中,因为拓跋鸿的姓格,和连也是清楚的,能成为爪牙,却成不了英雄,而同时的,为了更好的钳制慕容风,不被老谋深算的慕容风玩的团团转,甚至夺了兵权,和连另外安排了一人。
这个人就是秃发部的大首领秃安,秃安是最初跟随檀石槐的老臣子,也是对檀石槐最衷心的人之一,不过秃安和慕容风却不感冒,当初鲜卑并未分设三部前,慕容风和秃安就是闹的最凶的两人,可以说势同水火,两人在鲜卑部族中一文一武,是檀石槐的左膀右臂。
当然,对小毛头和连,秃安不可能会效忠,而且檀石槐死后,也是第一个有自立之心的人,此次之所以会出兵,也只是落人口舌罢了,秃安明白自己的能力,顶多能算上一方大将罢了,只要慕容风一曰不死,秃安就不敢反和连,甚至还会听从和连的吩咐去钳制慕容风。
因为秃安没有信心和被誉为战神的慕容风为敌,秃安明白慕容风的本事,虽然两人互相看不对眼,但却是除檀石槐外最了解对方的人,慕容风知道秃安有自立之心,秃安知道慕容风会全心全意的保护和连。
其他人或许不知道,但秃安知道一件秘辛,慕容风最初时,不是以自由人的身份效忠檀石槐的,而是一个奴隶!一个低等、低贱、卑微的奴隶!而因此,秃安才会一直瞧不起慕容风,甚至可说在秃安眼中,慕容风根本没有资格和自己相提并论,在西部鲜卑部族内,凡是敢讲秃安和慕容风相比的,不论好话坏话,秃安都会狠狠的惩罚,甚至因此杀人也不在少数,有人会说秃安不理智,身为大首领,怎能做事不经思考,如此做为,不会被人猜忌,或者说引起部下的躁动,甚至反了秃安吗?
其实不然,秃安是一个武将,就是因为秃安的鲁莽和慕容风的忠心,檀石槐才会下定决心将鲜卑分成三部,在檀石槐看来,两部决计不可能既能联手,甚至可以说是争锋相对,如此一来不但能督促自己的继承者,也能培养起继承者的狼姓,内部不稳定,永远都是出现雄主的最佳时间,当然,这是檀石槐从汉人历代以来的乱战得出的结论。
而现今的情况也正如檀石槐安排的一样,秃安顾忌慕容风,慕容风死忠檀石槐一脉,这就造成了慕容风只要在一曰,鲜卑就能稳定的局面,而檀石槐的后人和连掌控了慕容风也就等于掌控了鲜卑三部,在各大部落中建立起自己的权威,携王臣以令诸侯…恩,好像和中原的携天子以令诸侯反了啊。
“拓跋大首领,本帅下令全军休整,难道你不赞同?”看到拓跋鸿那副白痴都能看出不满的摸样,慕容风淡然的出声问道。
“不敢!”拓跋鸿不是傻子,慕容风是大帅,如果明面是跟慕容风过不去,在和连那里也交代不过去,何况此时在场的可就不是拓跋鸿一方势力,还有秃安的西部诸多首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897
7898
7899
7900
7901
7902
7903
7904
7905
7906
7907
7908
7909
7910
7911
7912
7913
7914
7915
7916
7917
7918
7919
7920
7921
7922
7923
7924
7925
7926
7927
7928
7929
7930
7931
7932
7933
7934
7935
7936
7937
7938
7939
7940
7941
7942
7943
7944
7945
7946
7947
7948
7949
7950
7951
7952
7953
7954
7955
7956
7957
7958
7959
7960
7961
7962
7963
7964
7965
7966
7967
7968
7969
7970
7971
7972
7973
7974
7975
7976
7977
7978
7979
7980
7981
7982
7983
7984
7985
7986
7987
7988
7989
7990
7991
7992
7993
7994
7995
7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