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陛下!!绕来绕去,刘泰说的一直都是当今陛下,没有说下一代天子如何,自然也不可能表明会对下一代天子效忠,而百姓们也没有想到那么多,见刘泰不肯登基,也无奈了。

    而有心人却听出,刘泰确实有野心,而野心很大,甚至时间都已经定好了,那就是当今天子汉灵帝驾崩之后!天下人都知道,刘泰的一切都是汉灵帝给的,但和汉灵帝的子嗣没有什么关系啊,否则也不会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了,既然如此,刘泰何必要对帝王一脉死忠?刘泰本来就是正统,只要刘泰想要,随时都可以登基,而且这还是刘泰的自家事,别人没资格说废话!!

    誓师完毕后,刘泰将北疆所有能调动的兵马分为三部,一部为左路军,黄忠为统帅,关羽、卫杰为副将,田丰、沮授为军师,而这支左路军,实际上就是已经进入朝歌地带的三十万大军,这支大军有二十万从并北二州调下来的青林军骑兵,由关羽负责节制,有十万是并州本地的步卒,负责节制的是卫杰,而身为统帅的黄忠,真正可以自由调动的兵马,只有本部的三千虎刀兵。

    刘泰为什么会调常年驻守并北的二十万青林军南下?表面看上去自然是因为北疆的骑兵有限,而中原作战,幅员太过辽阔,若没有足够的机动力,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内平定黄巾,但实际上,刘泰却是为了节制黄忠,将军权分为三份,为什么会如此?

    因为刘泰担心,毕竟洛阳是大汉的政治权力中心,万一全部军权都交给黄忠,黄忠被当朝的富贵荣华蛊惑了怎么办?而只有名义上统帅大军的黄忠,这就让刘泰放心了很多。

    三十万大军,是刘泰几百几千积攒起来的,败不得,也不可出丝毫差错,这可是刘泰的命根子,也是未来争霸天下,甚至争霸世界的筹码,小心驶得万年船,只要保住了自己手上的军队,何惧天下诸侯?

    当然,刘泰也不可能过于老鸡护小鸡,如此只会让大军糜烂,刘泰还没有傻到这个程度,只是让黄忠等人自己注意罢了,并没有让他们不准与黄巾军开战。

    右路军,统帅为高顺,副将为右北平水军大将汤成和水银,这支大军由水军组成,数量在十八万之多,乃是北疆耗费五六年时间积攒下来的,单单每年所耗费的军费,都是天文数字,十八万水师!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以每艘战船五百人计算,仅仅运兵的战船就有将近三百六十艘,这还不算那些负责烧饭做菜的船工和无数的后勤部队,可以说水军一出动,完全是在烧钱。

    有人会问,渤海湾适合战船行驶吗?这可算是大海的范围,大浪滔天之下,有多少艘战船能承受的了?其实不然,北疆的战船,经过多年休整,表面涂上一层铁皮后,已经勉强能在内海抵御大浪,并且能进行长时间行驶,当然,这必须要建立在充足的补给之上,若是没有补给,难道要叫军士们,天天喝海水,天天抓鱼吃吗?

    海军能长久行驶,但粮草却是最大的难题,海上不比陆地,大风一吹,鬼知道飘到什么爪哇国去了,所以这次攻打渤海郡,只是北疆水师的一次演习战,真实,血腥的演习战,若是战斗力真的欠佳,或许就是刘泰考虑裁减北疆水师的时候了,兵贵精不在多,只要有一支真正的精锐水军,哪里都可以去得,甚至提前霸占宝岛也不是不可能。

    虽然知道曰后海军才是真正的世界霸主,但眼前,明显还早了点,当然,也不可能全部裁减,而是精简,毕竟十八水师确实太庞大了,庞大到让北疆财政吃紧的程度。

    其实北疆并没有十八万水师这么多,其中真正的北疆水师只有六万!其余十二万都是水姓比较好的青林军,为什么刘泰会让青林军加入水师?因为刘泰想把这批青林军训练好,提前送到倭岛去,倭岛如今不是落后吗,俗话说的好,落后就要挨打,反正也是要练兵,这十二万青林军在哪里练兵不都是一样?去倭岛把把水嫩嫩的小妹子,杀杀恶心的小鬼子,这不是很好吗?当然,抢劫倭岛的金银资源也不能落下,欺负所谓的天皇,也不能放松!!

    左右二路军四十八万,规模如此庞大,自然无法避免有心人的探知,安排好了左右二路军,接下来自然是刘泰的中军了。

    刘泰中军数量最多,高达三十一万,其中自然缺不了刘泰的亲卫军,三万锦衣卫,刘泰每次出征,必将锦衣卫带在身旁,这已经是常例了,没有什么好废话的。

    其余的部队,则是多达二十四万的天赐军正规骑兵部队,这支部队乃是此次讨贼大战的主力,也是北疆的王牌队伍,刘泰相信,有二十四万正规铁骑在手,那些农民组成的黄巾军,怎么可能是自己的对手?怕是到时大军一到,黄巾贼兵不即刻崩溃,就是万幸中的万幸了。

    既然出征的方向是内地,免不了要带步卒,这次刘泰出征,调动的步卒不多,只有四万,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攻打坚城,虽然说步卒的机动力实在是欠佳,,但战斗力实在是强悍,为了弥补步卒机动力的问题,刘泰让人打造出了四[***]马车,上铺黑盖,前面有四匹战马拖着,马车上能坐最多二十位军士,看上去就如一个牢笼一般,当然,这个牢笼带来的好处非常大,那就是让北疆步卒,可以赶上放缓速度的骑兵速度,已经算是一个大改革了。

    刘泰亲自出征,挂帅的自然是刘泰本人,随行的将领则有赵云、张飞、许褚、文丑,可以说此次大战,使得北疆内部都差不多空虚了,而随行的军师是郭嘉和钟繇,另外刘泰安排了幕僚一职,就是负责给刘泰本人出出主意,担任的幕僚的不是别人,就是东方绝和公孙策!!

    戏志才怎会不出现?其实刘泰是不放心后方,自从知道了二荀的事情后,虽然不想追究,但心里难免会由疙瘩,这是免不了的,再豁达的君主也难免,所以刘泰将戏志才留在了北疆。

    当然,刘泰也不可能让荀彧闲着,照常例,荀彧负责后方所有军粮调配和把握北疆的政治走向,而戏志才则是负责北疆各地留守的各部的兵马,随时接应前线攻打下的城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冀州各大郡县。

    如今的冀州,刘泰已将其视为自己的领地,自然不可能再交给朝廷的去办理,既然如此,每取下一地,当然要派重兵把守,而这个任务,除了交给戏志才,还能交给谁?

    戏志才也明白刘泰的意思,自然会尽心尽力的掌控好北疆的兵权,只要手上兵权在握,谁能拿北疆如何?谁能拿戏志才如何?北疆是刘泰的命脉,哪里都可以乱,北疆绝对不可以乱,若是北疆有什么动荡,那刘泰可真要由麻烦了。

    这半年来,刘泰一直在准备,一直在等待,当接到灵帝的密信后,刘泰就明白了灵帝的打算,所以为了配合灵帝,对外的情况,一直都是置之不理。

    灵帝到底准备干什么?送给刘泰的密信内容到底是什么?这是所有人都想知道的事情,但真正看到密信内容的只有刘泰一人,而送密信的人,将密信交到刘泰手中后,一句废话都没有说,直接自刎当场,使得这封密信的内容,看上去更加扑朔迷离,更加想让人知道其内的内容。

    虽然大家都想知道,但没人敢从刘泰手中夺取,他们没这个胆子,其实这封密信的内容真的很简单,简单到了让刘泰无语的程度,甚至带有一点抓狂。

    密信上的内容,只有寥寥几个字:等!时机未到,不可南下!!时机一到,送君冀州!!

    (未完待续)
------------

第二百八十三章 冀州战略

    公元184年,汉光和六年,八月初五华城南下的三十一万大军历经五天时间,走过安次、方城,进入冀州河间郡最北边的文安县城。

    文安县城早在数月以前,就已经被黄巾军攻克,能搜刮的都已经被黄巾军搜刮的差不多了,甚至可以说挖地三尺,而城内百姓,多以外逃,实在逃不了的,只能呆在城内等死。

    “主公,据细作来报,文安县城内守军不足五百”郭嘉手中拿着一封文书,走入中军大营,刘泰的营帐,看了一眼营帐内的各级将领,郭嘉对着刘泰拱手说道。

    “恩才五百人??”刘泰皱了皱眉头,本来以为程远志会重点防御冀北地区,不成想南下的第一个县,防守居然会如此薄弱?

    “是的。”郭嘉点了点头,嘴角忍不住挂起一丝苦笑说道:“程远志仿佛丝毫不担心我军南下,不止文安县城,整个河间的守军总数都不超过万人,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守军多是老弱残兵”

    “怎么会如此??”赵云忍不住出声问道,看了一眼郭嘉,拱了拱手说道:“河间郡周边没有埋伏吗?程远志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暂居大半冀州,定非无能之辈,怎会将易守难攻的河间郡城拱手让与我等?”

    “赵将军,其实程远志所为不难理解。”钟繇突然出声说道,看上去仿佛已经想到了什么?

    “殿下与诸位将军请想,河间郡乐成治所虽城高坚固,但毕竟没有超级门阀常年为其修缮,比之邺城和渤海都差了许多,既然如此,程远志怎会在河间与我军空耗军力?”钟繇虽然擅长的是政治,但在军事方面,也由独特的见解。

    “恩”刘泰点了点头,看向营帐内左侧的军事地图说道:“邺城虽好,但如今还不是程远志的地盘,既然如此,程远志极有可能会收拢全州兵马在渤海郡治所南皮与我军决战。”

    “南皮乃是袁氏的老巢,袁氏常年耗费巨资为其修缮城墙,传闻南皮的城墙,比之冀州治所信都还要高大、坚固许多,如今程远志与袁氏狼狈为歼,有袁氏的相助,程远志可谓占尽了地利!”刘泰神色略微带点凝重,虽然说袁氏在南皮的私兵不是很多,但袁氏的影响力却非常大,只要袁氏愿意帮助程远志,那麻烦可不是一般的大。

    “殿下的意思是,我军尽可分兵收取冀州各大郡县,然后再在南皮与程远志决战?”赵云皱了皱眉头,对着刘泰拱手问道。

    刘泰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含笑说道:“既是,又不是,渤海郡之外的其他郡县,我们确实要收回来,但却不是现在,如今最重要的还是信都和邺城,这两城乃是冀州的军事政治中心,其中信都更是冀州的州治,城内兵马多达十数万,都是朱儁将军千辛万苦训练出来的精锐之师,只要解救出了他们,我们在收复冀州的大战中,就能更加容易!”

    “信都城外,有程远志数十万大军围城,若我军一股脑冲过去,怕是会损失惨重把?”钟繇皱了皱眉头,出声问道,虽然认为程远志会选在南皮决战,但也不能肯定,程远志会收拢所有兵马汇合到南皮。

    “自然不可能一股脑冲,俗话说的好,上兵伐谋,攻心为上!”刘泰摇了摇头一阵失笑,看了一眼钟繇,继续说道:“黄巾军多乃平头老百姓组成,对官军本就天生畏惧,否则数十万大军围攻信都如此之久,为何还没一点成效?众人应该知道,如今信都城内缺衣断粮,情况糟糕透顶,若是同等数量的正规军在如此情况下攻打信都,不用多,三天之内绝对可以拿下”

    “殿下在河北名声甚广,冀州百姓多愿从之,其实根本不用打,只要殿下准备好粮食,那些化为贼兵的百姓定会愿随殿下北上!!”郭嘉嘴角带起一丝弧度,眼睛闪着金光,若有所指的对着刘泰说道。

    刘泰点了点头,知道郭嘉说的不错,这几年来,刘泰对内一直很注重名声,对百姓也算是好的不能再好了,即使不算刘泰治地的冀州,也多受刘泰的救助,甚至在冀州发生大灾大难时,在朱儁的默许下,刘泰送到冀州不少粮食,可以说大部分百姓,都受过刘泰的恩惠。

    当初朱儁还未离开冀州时,程远志根本发展不起来,因为百姓多信奉祖教,对什么黄教,根本不感冒,之所以如今冀州黄巾发展的势头如此猛,乃是因为程远志招募信徒,并不是对方自愿的,而是拉其强行入教,若是不愿意,那好说,去见阎王把。

    一边是死,一边是入教成为黄教信徒,冀州百姓没得选择,一般能逃的都会北上逃入北疆,而一些不愿意离开家乡的,只能加入黄教,因为他们不想死,他们想活下去,只要能活下来,不论什么事,都是可以妥协的。

    而刘泰四十多万正规军南下,可以说给冀州百姓带来了希望,大军刚刚进入冀州河间郡,就有无数百姓争相来投,甚至其中有不少的黄巾贼兵,这些人都是从各大县城中逃出来的,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刘泰南下了,程远志根本不堪一击。

    没有人比黄巾军更了解黄巾军,因为他们才明白,半年的时间,黄巾军内部[***]到了什么程度,据这些来投的黄巾士卒告诉刘泰,黄巾军内部,即使一些小队长,至少也有数十乃至数百万财富,至于粮食,更是偷偷囤积了无数,恩,这是大汉百姓的通病,在钱和粮食互相选择的问题上,大部分都会选择粮食。

    钱会贬值,粮食不会,如今大汉的五铢钱,可以说根本已经买不到粮食了,连年的大灾大难,致使汉朝的财政崩溃,百姓多以物易物,或者直接以野味换取粮食,没有足够兑换的东西,大部分百姓只能吃草,吃树,吃土,甚至等死,钱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仍在家中的破铜烂铁,不可谓不悲哀,不可谓不凄惨。

    “既然如此,殿下何不让人前去信都劝降?当然,必须要有足够的军队一同前往,才能有希望。”钟繇眼珠子一转,对着刘泰躬身说道。

    “劝降?”刘泰皱了皱眉头,翻看起郭嘉刚刚交给自己的情报文书,上面有记载围攻信都的将领资料,而且刘泰还真认识,看了会后,摇了摇头说道:“围攻信都的黄巾大将是邓茂,此人武艺平平,但却胆子很大,喜欢冲锋陷阵,常常负伤,在军中很有威信,乃是幽州人,早年便追随程远志左右,是程远志的心腹,对程远志忠心耿耿,不怎么可能会倒戈我军。”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0584 30585 30586 30587 30588 30589 30590 30591 30592 30593 30594 30595 30596 30597 30598 30599 30600 30601 30602 30603 30604 30605 30606 30607 30608 30609 30610 30611 30612 30613 30614 30615 30616 30617 30618 30619 30620 30621 30622 30623 30624 30625 30626 30627 30628 30629 30630 30631 30632 30633 30634 30635 30636 30637 30638 30639 30640 30641 30642 30643 30644 30645 30646 30647 30648 30649 30650 30651 30652 30653 30654 30655 30656 30657 30658 30659 30660 30661 30662 30663 30664 30665 30666 30667 30668 30669 30670 30671 30672 30673 30674 30675 30676 30677 30678 30679 30680 30681 30682 30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