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刘泰被加封神王引起的风波非常大,甚至早有一些活不下去的人将孩子趁早阉割,准备送入皇室,并且做着春秋大梦,梦想自家孩子有一天能成为十常侍那般位高权重的太监。不过这一切在刘泰的王诏下达之后,全部变成泡影。

    别不相信,虽然说这个时代的百姓对十常侍恨之入骨,可同时谁不希望自家出现一个位高权重的十常侍为家族谋利?只要去想以夏侯家族庞大的底蕴,都要将孩子送给恒帝时期位高权重的曹腾领养,就可以看出人类真正的本姓了。

    “这这如何使得”脸色铁青的刘焉差点被气吐血,刘泰不但改制祖制,居然连宦官和外戚都想废弃。虽然说刘焉对宦官和外戚没有一点好感,可毕竟这是大汉将近四百年的制度,怎么说废就废?

    当然,外戚问题就算刘泰想要遏制,难度也是非常大的。要知道,身为帝王者,进选妃嫔多为大族子女,而这些大族子女的身后,或多或少都有朝廷大员的亲族,如果刘泰为了避免专权,娶了人家的女眷,就要将人家的官职废了,这谁会同意?

    最重要的是,眼下北疆的官员就有不少外戚存在,比如甄家,比如糜家,还有黄家等等家族!这些人可都是北疆组成的重要部分,就算刘泰不希望出现外戚专权的情况,也不能轻易对功臣下手啊。其实是刘焉误会了刘泰的意思。

    遏制外戚,并不代表要废了外戚。以刘泰的意思是尽最大可能减免外戚的特权,比如什么国舅爷,什么国丈称号完全可以不需要。当然,私底下礼貌的称呼是要有点的,只是取消了官方的称号罢了。

    为了尽可能避免外戚掌握大权的情况。刘泰初步决定,从今往后,凡是将女儿嫁入王宫的家族,一律不得再与子女私下里联系。即使在特定的相见时间里,这些妃嫔也不得过多的交谈王宫事宜,若被查发现讨论当时政权者,不但剥夺妃嫔称号打入冷宫,而且还要牵连整个家族。

    严厉,极为严厉!为了避免出现武则天以及慈禧太后的情况,刘泰可以说断绝了后宫干政的一切道路。凡是敢干预朝政者,不但要被打入冷宫,所属的家族居然也会被牵连,这不是要人命吗?

    不过刘泰这个想法并没有正式实施,眼下还不是时候,就算要定下国策,也要等到正式登基的那一天方可。

    “如何使不得?”刘泰双目注视着刘焉,虽然说刘焉是刘泰的父亲。可刘泰绝对不允许出现任何太上皇的现象,如果刘焉以为自己能左右刘泰的想法,那就大错特错了。刘泰,不是真正的刘泰!

    “为了我汉室的传承,也为了华夏文明的延续,孩儿不但限制外戚、限制宦官、限制宗室,还要建立各种阁府,将政权下放百官,在孩儿看来,为尊者只要紧握兵权,就算官员有再大的私心又如何?难不成一张嘴巴还能比刀子锋利吗?”刘泰的神色看上去极为自信,甚至可以说有点疯狂。从这一段话语中听出,刘泰居然有意组建内阁行政机构!!

    (未完待续)
------------

第四百四十七章 五道王诏

    公元191年,天禧元年,十一月初。

    刘泰下诏加封原益州二十六位战将,六万益州兵选出最精锐的一万兵卒加入天赐军,其余全部迁入司隶造户,北疆负责为其分封田地,以及一年之内的生活所需品。

    益州将领中表现较为突出,如颜良、张任等人被分别送入各大军团,其中功劳最大的张任被任命为西凉兵曹,负责辅佐张颌行事。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道加封被人认为是刘泰开始削弱都督权柄的前兆。

    天禧元年,十一月中旬刘泰下诏重整驻扎在弘农的中州军,要求华雄将中州军精简至三万,并且各部将领必须要送往北疆军校培训,若不愿意接受培训者,一律革职为平民。

    华雄自然不敢违抗刘泰的军令,耗费近月余时间,将八万中州军分为三六九等,素质最好的三万兵员留在军中,其余五万人分别送往洛阳周边人口奇缺的城镇入住。至于原西凉以及联军将领,则接受华雄的安排,分批送往北疆,其实进入军校学习,对他们来说可谓求之不得,谁会不愿意?除非是傻子。

    天禧元年,十二月。

    据斥候来报,有人秘密收敛曝尸荒野的董卓,此人与董卓生前,西凉军军师李儒极为相像,情报人员不敢擅自抓捕李儒,请求刘泰做主。

    刘泰有感董卓一代枭雄,不应遭受如此下场,之所以一直对董卓的尸体置之不理,主要是因为没有人敢在刘泰面前提出罢了。深思熟虑之下,刘泰下发王诏,昭告天下各大州郡,赦免刘繇定下对董卓的所有罪行,并且恢复董卓的郿侯爵位,当然,继承权被剥夺了,董卓膝下无子,根本没有继承资格的人存在。

    于此同时,刘泰还为被刘繇上任期间抹黑的十多位汉朝官员平反,赦免李儒等数十万西凉官员以及将领的罪行,若愿再次出仕为朝廷效力者,以平民身份进入北疆各大学院,获得一定资格的能力认证便可。

    天禧二年,一月初刘泰对董卓的善举引起了天下各大州郡不同程度的反应。其中以成都的刘繇,扬州的刘备态度最为激烈,要求刘泰即刻处决李儒等西凉降将和官员。声明这些官员与降将都乃大歼大恶之人,决不可将其留下,而李儒身为董卓的女婿,可以说是造成天下动荡的根源之一,怎能留之?

    与此相反的是,西凉以及三辅地区对刘泰的决定拍手叫好。在他们看来,之所以造成三辅百姓流离失所的并不是这些官员和降将,而是无能的朝廷的导致。虽然董卓残暴,对百姓没有丝毫仁义可言,可起码董卓和其麾下战将在西陲数十年,将羌族最大可能的削弱,理论上来说还是有点功劳的。

    天禧二年,一月中旬。

    因董卓之事,刘泰麾下文武百官也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毕竟董卓乃是直接导致天下大乱的罪魁祸首,如果刘泰真的恢复了董卓的爵位,岂不是承认董卓做下的一切都是对了?

    在这一点上,刘泰确实做错了,这么多年以来,文武百官之间从没有这一次吵闹的这么凶。刘泰也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的决定就是对的,没有任何人有资格质疑,可在董卓的问题上,刘泰终于遇到了阻力。

    其实董卓的事情根本没必要太多争论。天下之所以大乱,不应该全部怪罪在董卓一人身上,而且董卓为汉朝也立下了不少功勋,如果一味的将所有功勋抹杀掉,是不是有点残忍了?

    经过半曰时间的争吵,文武百官之间终于出现了明确分歧。一部分以黄忠为首的文武集团认为董卓功大于过,虽然间接推动了天下大乱,可毕竟抵挡羌族数十年有功!

    而另一部分官员则认为董卓践踏了汉室尊严,直接或者间接的害死了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理应夷三族,正国法,重振汉室威仪。其实对于什么汉室威仪,刘泰一直都非常不屑,在刘泰看来,面子是自己挣的,用杀人的挽回面子有意义吗?

    天禧二年,二月初。

    刘泰连颁五道王诏。

    第一道:

    董卓之事无须再论,恢复其郿侯爵位,其罪行列入汉书之中,为责其罪,董氏三族子弟百年之内不可为官,不可入仕,不可祭奠董卓。

    第二道:

    确认六部制度,所有官职在一月之内由刘泰安排。在未得到新任命之前,官员原职务不便。在此之前,六部制度虽然也在北疆执行,可却没有真正的取代汉朝管制,而且大部分都是以一种隐晦的手法称呼,没有真正得到官方的承认。

    第三道:

    除西域之外,取消所有大都督执政区域。并州重军区取消,其兵马分派各大周军。取消典韦东北大都督封号,东北重军区暂时直属高顺指挥。取消张颌大都督封号,西凉军区赞时任由张颌指挥。

    第四道:

    加封原并州大都督黄忠为东乡侯、四星天刀将军,天赐军参议大将(注:有资格主持重组天赐军事宜)。加封原东北大都督典韦为新昌乡侯,四星龙戟将军,天赐军参议大将。(注:将领星级最高为五星,前面应该已经解说过了)加封中军大将军赵云为泉乡侯,四星龙胆将军,天赐军参议大将。

    加封左军大将军张飞为良乡侯,三星龙吼将军,天赐军参议大将。加封右军大将军许褚为韩侯,三星虎痴将军,天赐军参议大将。加封兵部总领高顺为广平侯,三星天威将军,天赐军参议大将。加封西域大都督文丑为郑国乡侯,三星怒威将军,天赐军参议大将,加封颜良关羽卫杰张辽张颌

    第五道。

    加封国相荀彧为东兴乡侯,赐号王佐。加封军师将军郭嘉为东成乡侯,赐号鬼才。加封蒙州刺史荀攸为东观乡侯,赐号谋主。加封军机处大臣戏忠为南宫乡侯,赐号鬼狐。加封刑部总领陈宫为广德乡侯,赐号鬼判。加封冀州刺史田丰为钜鹿乡侯,赐号忠士。加封并州刺史沮授为河间乡侯,赐号加封管宁刘政公孙策东方绝

    连续五道王诏可以说是震惊天下!一直以来对封侯,刘泰好像都极为抵制,即使属下文臣武将,立再大的功劳也没有什么侯位奖赏,可如今居然一口气封赏数十位官员,最高乡侯,最低亭侯,简直砸昏了文武百官。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刘泰的封赏中不论乡侯还是亭侯,都没有任何食邑。而且只能世袭三代,三代之后便会变为平民。不过为了弥补文武官员,刘泰允许乡侯以上的三代子孙都可获得朝廷每年的金钱补助,以及一些行商的特别优待。

    天禧二年,二月中旬。

    天下诸侯对北疆的连连动作都看在眼中。一些个明白大势的诸侯,比如曹艹、袁绍、孙坚等人,都感觉到天下一统的时间已经临近了。之所以刘泰还未称帝,主要是因为要为称帝做准备。想要在未来得到一份汤喝的诸侯纷纷整军备战,扩大自己的地盘。其中孙坚更将目光放在了南方的交州和西南的南蛮身上,想要保持读力,必须要有九州之外的土地,这一点孙坚非常清楚。

    天禧二年,三月初。

    刘泰确定六部制度。在六部之上设立执政部、文渊阁(等同军机处)、清政部。荀彧担任执政部中丞、兼领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高顺担任兵部尚书。陈宫担任刑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管宁出任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陶谦出任礼部侍郎,文渊阁大学士。钟繇担任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墨文出任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郭嘉出任清政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戏志才出任清政侍郎,文渊阁大学士。

    天禧二年,三月初五。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5907 35908 35909 35910 35911 35912 35913 35914 35915 35916 35917 35918 35919 35920 35921 35922 35923 35924 35925 35926 35927 35928 35929 35930 35931 35932 35933 35934 35935 35936 35937 35938 35939 35940 35941 35942 35943 35944 35945 35946 35947 35948 35949 35950 35951 35952 35953 35954 35955 35956 35957 35958 35959 35960 35961 35962 35963 35964 35965 35966 35967 35968 35969 35970 35971 35972 35973 35974 35975 35976 35977 35978 35979 35980 35981 35982 35983 35984 35985 35986 35987 35988 35989 35990 35991 35992 35993 35994 35995 35996 35997 35998 35999 36000 36001 36002 36003 36004 36005 3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