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合肥袁军方面,却是出奇的平静,袁绍已经被天赐军打怕了,如今逃离了天赐军的包围圈,自然不可能再傻瓜一样撞上去,不过身为联盟的一员,袁绍不可能稳坐钓鱼台,否则的话,面子上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其实曹艹的援军还是不少的,在江东方面有六万水师,而江夏方面也有不少部队疾驰而来。加在一起大约十万左右。如果再算上合肥的袁绍,那么兵马就有将近二十五六万了。(在阴陵,袁绍损失兵马五万左右)只不过情况不妙的是,江东的援军被天赐军水师阻止,情况还不明朗,而江夏方面更是不敢轻举妄动,若寿春失了,曹艹想要继续和刘泰争斗,必须要退到长江南岸,而江夏确实唯一的选择了,若失去了江夏,那么曹艹真要变成岸上的鱼儿,蹦跶不了咯。
如此一来,曹艹唯一的援军就只剩下昔曰的竞争对手袁绍。袁绍有十五万大军,虽然战力低下,可毕竟有十五万是不?就算十五万头牛,也不是一下子能杀死的,何况是十五万大军?
如果袁绍能放下顾忌,率领大军在天赐军包围圈的外围搔扰,甚至给寿春城内的曹艹打开一个缺口,那么,天赐军的防线定然会出现很大的纰漏,而到时候曹艹的生路自然也就出现了。
数月时间的战役,使得曹艹损失惨重,但目前曹艹能战的兵马起码还有二十万,以二十万大军冲击天赐军,不说打败刘泰,起码能够刘泰喝一壶的吧?
可惜的是,袁绍很明显不会拿自己的十五万大军开玩笑。此刻袁绍之所以不倒的原因,就是因为手上还握有十五万大军,而若这十五万大军没了,那么袁绍真得没有一点用处了。
值得一提的是,此刻袁绍已经打起了退出长江北岸的打算。也就是说,袁绍准备到江东或者江南去发展,但此二地都是有主之地,段时间内袁绍也想不出鸠占鹊巢的好方法啊。
当然,人不可能被尿憋死,既然想不出办法,那就让别人来想吧,比如现在,袁绍就公然给刘备发去了一封信件,信件中注明了目前寿春战局的情况,以及对联军的不乐观,而为了保证有生力量以待天时,袁绍希望刘备能割让一块地方让袁军休养生息。
刘备很难拒绝袁绍的请求。
虽然说刘备知道袁绍是头狼,把这头狼引进自己的后花园,将会有可能发生鸠占鹊巢的事情。但刘备却无法拒绝,因为刘备也明白,目前诸侯若是不能全心,肯定无法抵挡天赐军,而袁绍想要垂涎江东,也必将付出可怕的代价。
与此同时,刘备征求了麾下首席军师孔云的意见。
孔云同意袁绍进入江东修养,但孔云也希望刘备能要求袁绍,一些军粮以及物资方面,袁绍能自力更生,江东目前可养不起袁绍的十五万大军,若真养得起,江东大可自行招募,还需要让袁绍进入江东吗?
至于割地方面,孔云认为将庐江郡巢湖周边的居巢、襄安、临湖三个县城交给袁军比较妥当。此三地较为富裕,而且因为临近巢湖的原因,袁军大可自行捕鱼以充军粮,最重要的是,此地乃天赐军继续南下的必经之处,若袁绍真的愿意驻扎在巢湖,那么江东多了个门将又何乐而不为呢?
刘备当然不会反驳孔云的方案。
而为了让袁绍挑不出毛病,刘备更是将原本设想中的三个县城扩张到了六个县城,也就是说,刘备将半个庐江都送给了袁绍,若是如此袁绍还不满意,那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袁绍当然满意,不过袁绍也不是傻子,知道进入巢湖之后,就会受制于刘备,而不想受制刘备,那就只能保证袁军的存在已经粮草的长久供应。所以袁绍很好的发挥了第一门阀之主的权利,大肆邀请各地门阀前来合肥相聚,并且向门阀士族们提出了一些能接受的要求。
能被袁绍邀请的门阀士族,几乎都是北疆政权彻彻底底的反对派,若袁绍要他们上前线送死,或许这些门阀之主还会犹豫,但袁绍要的只是一些钱粮,门阀士族自然不会拒绝了。要知道,若是天赐军攻占了门阀士族所在的地区,那么门阀士族那无数的屯粮到最后还是便宜了天赐军,既如此,为何不去争斗一番呢?说不定还会有什么奇迹出现
华夏196年,十二月初。
就在寿春大战惨烈至极之时,袁绍下令将合肥已经周边数个县城的百姓强行迁往庐江,并且还将数个曹军粮仓搬空,如此行为若在寿春战役之前,曹艹就算脾气再好,定然也会大怒领兵前来征讨。
当然,袁绍不是傻子,占了人家的地,拿了人家的粮食,若是不做点样子,那不是太说不过去了?所以袁绍决定亲自领兵十万开拔寿春,尽最大能力解救盟军于危难之中。恩,实际上袁绍只带走了五万人,而且还是袁军中战力最弱的一批。
(未完待续)
------------
第四百九十一章
袁绍此举银邪之处虽然明眼人都能看的清楚,可在明面上,袁绍总归是保住了面子是不?而“十万”大军大张旗鼓的开往寿春,并且与驻扎在寿春南面的高顺大军“凑巧”碰到了,可想而知,这“十万”大军的下场是多么可怜。
当然,袁绍的安全不会出现任何问题,早在两军交战之时,袁绍就已经远远的退出了战场,美名曰更好的指挥全军作战。实际上袁绍根本没有发过一次命令
袁军不可能是天赐军的对手,在交战半个多时辰之后,袁绍下令撤兵。而天赐军不知为何,并没有去追击袁军,或许高顺也不屑对付袁军那些虾兵蟹将吧,不过就算如此,短短不到一个时辰的交战,也使得袁军损失了五六千兵马,其中大部分都是被天赐军俘虏来的。
袁军撤了,走的很干净,可谓是搬空了合肥周边的数个县城,庞大的队伍,在曹军留守部队的怒视下堂而皇之离开了淮南南下江东去了。而因此事,曹艹与袁绍的仇算是真正结下了,不论此次寿春战役是胜是败,曹艹绝对不会忘记袁绍这个白眼狼对自己做出的好事情。
华夏196年,十二月中旬寿春战役空前惨烈,双方将士经过三个多月的战役都是疲惫不堪,而寿春城内因尸体堆积,尸臭更是覆盖百里之地,甚至传言城内出现了些许瘟疫的症状。发现这一点的曹艹即刻下令焚烧所有军士的尸体,并且清理城内各条河道的堵尸,险而又险的阻止了瘟疫的爆发。
但此事,寿春城内的情况极不乐观,虽然说曹艹准备充足,粮食完全足够支撑两年以上,但毕竟将士身心的疲惫不是粮食能补回来的。如今寿春城内的将士几乎都是抱着必死之上走上城头,连续的厮杀,已经使得将士们彻底麻木了。
曹艹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说曹艹是两淮之主,但为了鼓舞士气,大部分时间曹艹都是厮杀在城楼之上,如此一来,曹艹的身心被战场气氛也渲染的极为疲惫,若不是有一丝信念支撑着自己,怕是早就开城投降了。
曹艹不会降,除非真到了逼不得已的时刻。
而如今,寿春城下原本攻城的天赐军将士们已经严正以待,让曹艹心神不安的火炮也再次出现在了战场之上,如此看来,从北疆运输而来的火药已经到位了。
经历过火炮轰炸的曹军绝对不会想要再次承受这种滋味,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滚烫热流铺面而来,顺带着利器割破**的感觉,让人从心底里散发出浓浓的恐惧味道。火炮还未真正使用,寿春城内数十万曹军将士的士气已经无限低落。
其实对使用火炮,刘泰也很无奈。
虽然说天赐军战力强悍无比,但两淮军经过曹艹数年的培养,战力也不是盖的。正面冲杀,天赐军绝对能将两淮军打得一败涂地,可攻城战如果一味的强攻,天赐军死伤就太惨重了。
而火炮的出现却能避免这种问题。
火炮不但能给敌军心里造成巨大的打击,在杀伤方面也是极为惊人,一枚火炮,少则可使敌军死伤两三人,多则五六人也有,若炸到人堆里更是不计其数了。而弹药的制造,因为北疆的垄断,需要的也不过是固定的开采矿产生产吧。
粗略估计,一位将士在战场上因轻度伤残获得的补贴,能制造数十枚弹药
热武器是战场的终结者,即使威力最弱的火炮也不例外,如此一来,弹药的初战成功之后,自然深受北疆的重视,若不是刘泰一直压制着弹药的量产,或许如今战场上已经是火炮一家独大了。
控制弹药的生产,并不是说刘泰不体恤天赐军将士的生命,而是火炮在这个时代的战场上确实过于血腥。若对付的外族,那刘泰绝对不会介意,比如如今的西州西部大部分要塞,几乎都出现了火炮的身影,如果有外族挑衅边地,仅仅火炮就够他们喝一壶的。
但在华夏本土,对同族百姓,刘泰实在是无法使用,毕竟敌军的将士没有错,他们身为敌军君主麾下的子民,在强权之下也只能拿起武器抵御天赐军的征讨,本质上他们都是淳朴的百姓,只是为了活下去而已。
而火炮的大面积轰炸,虽然能加快刘泰统一天下的进程,但未来十年乃至数十年时间,华夏民族都难以恢复元气,要知道,火炮最厉害的地方不是将敌军炸死,将敌军彻底泯灭,而是炸残!让人生不如死!
刘泰很犹豫,毕竟刘泰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大汉帝国,而不是残缺的。可同时刘泰也不希望拖得太久,要知道,如今刘泰的年纪也快三十了,一个人,有多少个三十年?而帝国征讨四方的道路也才是进展到西域以及倭岛,外面的世界有多少大,这个时代的人不清楚,可刘泰却非常明白啊!
如果本土战役再继续拖下去五年,乃至十年时间,到时候刘泰都快四十的人了,还有什么雄心征讨四方?十年时间转眼而过,刘泰不想等,起码不想等的那么长久!
华夏196年,十二月十八曰。
天赐军再次对寿春城发起攻击。
但与曾经不同的是,此次攻城的主角不再是普通将士,而是火炮营的那些火炮手与火炮!
虽然刘泰犹豫,可刘泰也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该狠心是决不能心慈手软!震天的轰鸣声在寿春城内各个角落炸起,这一次的轰炸维持了将近三个时辰,而随军带来的五十门火炮因为长期的使用,也炸膛了三门。
虽然损失不小,但成果是傲人的,据目测统计,寿春城内起码有两千左右的曹军死伤,这还是粗略估计,要知道,天赐军损失的只有一些弹药和火炮啊,若是正面攻城,想要曹军损失两千,天赐军起码要有三百到五百精锐陪葬!
(未完待续)
------------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356
6357
6358
6359
6360
6361
6362
6363
6364
6365
6366
6367
6368
6369
6370
6371
6372
6373
6374
6375
6376
6377
6378
6379
6380
6381
6382
6383
6384
6385
6386
6387
6388
6389
6390
6391
6392
6393
6394
6395
6396
6397
6398
6399
6400
6401
6402
6403
6404
6405
6406
6407
6408
6409
6410
6411
6412
6413
6414
6415
6416
6417
6418
6419
6420
6421
6422
6423
6424
6425
6426
6427
6428
6429
6430
6431
6432
6433
6434
6435
6436
6437
6438
6439
6440
6441
6442
6443
6444
6445
6446
6447
6448
6449
6450
6451
6452
6453
6454
6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