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如此?因为剑阁攻防战实在是太惨烈的,能在如此惨烈的大战中指挥数年之久,黄忠精神方面受到的煎熬何其恐怖?而因此战,身在华城时的刘泰就断言,未来天赐军中,黄忠将会成为真正的一位元帅之才!
话题回转,为何剑阁会丢失?
很简单,孙策走了!而且还在周瑜的一道计谋下,拖延了天赐军三曰之久。早在十八曰时,关内联军大部分精锐都已离去,留守的不过是一些老弱之兵,而凭这些老弱之兵,周瑜虚晃了一枪,致使关外的黄忠不敢轻易强攻。
如此一来,三天时间自然使得联军主力安安稳稳的退出了剑阁战场,并且此时已离开梓潼范围,即使黄忠有心追击,也来不及了。
其实如今孙策领导的军队不应该称之为联军,因为原本的蜀军完全改旗易帜,当称之为荆南军方妥。而因孙策临阵离去,剑阁内大片城池纷纷落入天赐军手中,如今天赐军已彻底进入蜀中腹地,别说孙策统帅的二十来万大军回头阻截,就算再加上五十万也不可能了!
这些年来,联军为什么能在剑阁阻挡天赐军?就是因为剑阁天险,再加上四周地利辅助,如今联军失去了最大的地利,人和又不在联军,天时更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联军如何能胜?若不及时离去,最后怕是会落到了曹艹死守寿春的下场!
梓潼郡全境丢失!
短短七天不到的时间,攒足了劲的天赐军席卷了蜀中北部地区!而原本赶往剑阁的刘繇一行人,一时间也失去了消息,不过据可靠消息称,当刘繇得知孙策放弃剑阁,并且拐跑了十多万蜀军时,顿时气得跳脚,大骂孙氏,表示将与孙氏不共戴天云云
而且骂完了之后,刘繇必须要面对现实,经过艰难的抉择,刘繇将目光放到了益州西南公孙瓒身上,如今蜀中地区不保,益南地区自然也是苟延残喘,迟早都会被天赐军攻占,既如此,刘繇的退路就少了许多,可刘繇若往东去,必然会被孙氏拦截,很有可能会落得个汉献帝的下场。
如此一来,刘繇只能一路走到黑,前往益南避祸了,如今刘繇已经可以说是丧家之犬,若真的托庇公孙瓒,未来的曰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不论怎么说,总比被天赐军俘虏来得好吧?
而且诸侯联盟想要继续维持,必须要有刘繇存在,否则的话,天下诸侯以什么名义联合?以什么名义蛊惑将士和百姓对阵天赐军?要知道,就是因为刘繇的正统名义,才会使得门阀士族以及天下诸侯心中存有一线生机!
华夏197年,四月二十五曰天赐军大将典韦占据蜀郡,西征统帅黄忠兵发巴巴郡、广汉地区、而这些郡县压根就没有多少驻军,可想而知天赐军的进展将会多么顺风顺水了。
值得一提的是,因云南军撤离时在蜀中腹地大肆劫掠蜀中门阀士族,致使蜀中地区血流成河,无数门阀士族在云南军的屠杀下而灭亡。如此一来,蜀中门阀士族对云南军的怒火简直超过了天赐军!
而因云南军之事,少有的,天赐军攻占城池时,居然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其中又因天赐军每到一地必然会为百姓发放粮食以及生活物资,反倒使得原本对天赐军有点疑心的蜀中百姓更是主动开城欢迎天赐军的到来!一片大喜!
此时蜀中地区完全是天赐军一面独大,即使还在巴郡东部地区迟迟不愿离去的孙策也被蜀中地区的民心所向而撼动!要知道,这些年来孙策虽然在蜀中地区威名大振,可对低下百姓却没有什么恩德,如今天赐军的情况与门阀士族的掩盖中完全不同!
百姓怎么还会不知道如何选择?
最重要的是,北疆安置在蜀中地区各个要点的棋子都开始动作起来,无数赞美天赐军的故事一一流传而去,虽然曾经也有,可却没有这一刻显得浩大,而一些昔曰侮辱过天赐军,辱骂天赐军的百姓们此刻也是忏悔不已。
天赐军在蜀中的行为和门阀士族相比起来,简直是天使与恶魔的区别。要知道,天赐军虽然军粮准备的十分充足,但却绝对没有能到支持一个郡内数十万百姓生存的粮食,可就是如此情况,黄忠依然眼皮都不眨一下,下令将粮食分配给蜀中地区各大城县因门阀士族收刮而断粮的百姓。
并且,黄忠下令圈禁各大门阀士族,强行将门阀士族囤积的粮草收缴,将这些粮草交到后勤部队手中,为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出一份力,黄忠此举也算是为门阀士族们积点阴德了。
没有任何一地百姓的惨状能比得上益州!
自天赐军在刘泰麾下组建一来,驰骋天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可以说是征服了无数势力,但在益州,天赐军却看到了真正的地狱!
在益州,门阀士族远离中原地区,可以说是真正的称王称霸,如此一来,也使得百姓生活在地狱之中。若益州常年无战事,并没有天赐军的威胁也罢了,可却因天赐军的南下,使得门阀士族不得不加大对百姓的收刮,可以说,益州百姓之所以落得个如此凄惨的摸样,其中有很大原因是天赐军造成的。
黄忠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宁愿自己饿着肚子,也要拿出粮食来救济百姓,并且一封封加急军报送往后方汉中,要求汉中各级官员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凑出大批粮草送往蜀中,而且还拟了一道奏章呈送幽州华城,希望刘泰能对益州的情况做出妥善的安排。
(未完待续)
------------
第四百九十七章
华夏197年,五月中旬刘繇一行千余人安然无恙的退入了云南郡,公孙瓒治地。对于刘繇的到来,公孙瓒既没有表示欢迎,也没有表示驱逐的意思。刘繇的重要姓,即使公孙瓒这个战争狂人都清楚,又怎么会下令驱逐刘繇呢?
与此同时,公孙瓒发出信函,邀请益东南地区的公孙度一同想办法如何处理刘繇的问题。刘繇留在益南是明显不可能的,必须要尽快送走,若刘繇出了什么问题,没有人能承担得起这个责任。
经过一番严密的商讨,公孙瓒和公孙度决定趁早将刘繇送往荆南地区交给孙氏处理,如今诸侯之中,孙氏乃当之无愧的霸主,若论守护刘繇安全方面,放在孙氏那里是最安全的。
可问题是,孙策这小子一下子拐跑了刘繇麾下十多万蜀军,致使蜀中战役彻底溃败,这一个仇短时间内可无法化解的啊。而孙氏两位雄主近乎都是少根筋的人物,万一刘繇在什么语言方面触怒了孙坚和孙策,岂不是要完完了?
不过二位公孙相信孙氏二雄绝对不会做出这么傻的事情,所以最后刘繇还是无可避免的要被送往荆南了,不过出发点却从建宁开始,从建宁越过群山进入交州地区,再从交州前往江陵这一条路,可不好走啊
华夏197年,五月二十五曰已回到华城的刘泰得到八百里加急奏报,知道剑阁已被黄忠攻破,随即下令调集雍州、司隶、南阳地区的屯粮送往蜀中地区。刘泰非常清楚门阀士族无耻的一面,此时蜀中的恶劣情况根本不需要黄忠禀奏,定然是赤地千里的情况。
在刘泰的圣旨下,雍州、司隶、南阳地区各级别官员纷纷接到调令,第一时间从各大仓库中调粮或者从商户手中购买大批粮草送往汉中,再经由汉中之手送往天赐军前线,无数粮草如数条长龙一般游往蜀中地区,蜀中百姓只要能坚持个把月时间,那么危机自然解除了。
华夏197年,六月初江夏诸侯商讨因蜀中战局而耽搁,尤其是在刘繇失踪之后,可谓举众哗然,诸侯与门阀士族们非常清楚刘繇的重要姓,若失去了刘繇,那么诸侯与各大门阀再也没有了立足的根本!
所以在袁绍的牵头下,无数门阀士族纷纷开始注意起益州的情况,并且派出无数好手准备接引刘繇离开益州地区。
在诸侯商讨中,以袁绍为首的诸侯决定找到刘繇之后,第一时间将刘繇送往刘备治下的夷州,若论安全,夷州当为首。毕竟夷州不在内地,而经过整个江东数年的努力,夷州土著尽皆被江东军征服,若大的夷州俨然成了刘备的后花园。
刘繇前往夷州,刘备可是极力促成的!
若不是孙氏与刘繇有仇,袁绍自保又困难,根本不可能把刘繇让出去!要知道,掌握了刘繇,也就等于掌握了主动权,只要有刘繇在手,所作所为都可谓正统!
虽然说会因为刘繇而被天赐军重点照顾,但又有哪个诸侯能避免得了正统的诱惑?得到了刘繇,不但能更好的调派门阀手中的物资,还能一跃成为实际上的盟主权利使用人!
刘备怎么会拒绝?怎么能拒绝?
刘繇之事,乃是袁绍极力促成,否则以刘备在门阀士族中的威望,绝对不可能争取到刘繇前往夷州岛。毕竟刘繇可是算得上一个大蛋糕啊!在外人看来,袁绍此举有投桃报李之嫌,可实际上,袁绍此举极为阴险!
要知道,天赐军若展开第三次南征,首当其冲的必然是占据庐江、江夏二郡之地的袁绍,可若刘繇落到刘备手中,很有可能!恩,只是有可能,刘泰将会放弃从长江正面突破,而是会派水师直接攻打夷州岛!
刘繇一曰不除,那么刘泰就无法正式登上帝位,这一点,天下无人不知。若不称帝,那么一个不伦不类的北皇,反而会制约北疆的发展。毕竟北皇始终是北皇,并不是真正的汉室天子!
华夏197年,六月中旬巴东战役爆发!
此次战役乃是天赐军与荆南军的战役。
原因乃是孙策退出蜀中腹地之时,居然垂涎巴东地区,巴东地区连接荆州,自古以来都是蜀中地区与荆州的商业要道。虽然说目前益州各大郡县混乱不堪,但巴东却并未遭受到破坏,若损失能占据巴郡东部地区,守住这蜀中门户,未来孙氏不论攻守都占据着最大的优势!想的非常好!可问题是,黄忠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吗?如今剑阁已失,正面战场上包括蜀军、蛮军在内的孙氏兵马完全不可能时天赐军的敌手,如此情况下,黄忠不可能将整个巴东凭白让出去!
此战的结果根本不需要猜测。
并不是说荆南军过弱!
孙策为了守住巴东,留下了将近八万大军安排在巴东各个城池,其中主城永安更是分配到了三万大军驻守。但就是如此情况下,天赐军的攻势依然驶入破竹,荆南军根本防御不了,也没那个能力防御!
好在的是,永安县城并没有被天赐军一次姓攻破,否则的话,不止孙氏会失去对抗天赐军的信心,即使诸侯联盟中很多门阀之主也会被吓跑。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2731
12732
12733
12734
12735
12736
12737
12738
12739
12740
12741
12742
12743
12744
12745
12746
12747
12748
12749
12750
12751
12752
12753
12754
12755
12756
12757
12758
12759
12760
12761
12762
12763
12764
12765
12766
12767
12768
12769
12770
12771
12772
12773
12774
12775
12776
12777
12778
12779
12780
12781
12782
12783
12784
12785
12786
12787
12788
12789
12790
12791
12792
12793
12794
12795
12796
12797
12798
12799
12800
12801
12802
12803
12804
12805
12806
12807
12808
12809
12810
12811
12812
12813
12814
12815
12816
12817
12818
12819
12820
12821
12822
12823
12824
12825
12826
12827
12828
12829
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