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真,千真万确!”乔公神色极为认真的对着刘泰说道。那副自信无比的摸样,让刘泰实在有点惊讶,看乔公的摸样,这个奇才怕真不是一般人物啊。
“哦?那还真要看看此子了。”微微颔首,刘泰起步走向大堂,此刻刘泰终于起了一点好奇之心,毕竟刘泰此来只不过随处一走罢了,并没有什么专门的心思,如果能遇到特别的人才,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潇湘学院的占地面积极广,约莫数十亩上下,这对于一个私塾来说,绝对是非常正规的了。假山嶙峋的花园有极多过道,在乔公的带领下,刘泰来到了一片小茅屋前。
一眼看去,能看到五间小厅堂,每间大概二十多平方左右,最大的一间有五十多平,香炉之气环绕间,看上去到时有一股儒家气氛,其中在座的学子十五到二十不等。每个厅堂内,都有一个执着竹柄或中年,或老年的教师在教导着莘莘学子。
看到这个规模,刘泰也是暗暗点头,一般的私塾能有一两个教习就已经不错了,可看潇湘书院的规模,起码有十多个教习,加上乔公这个祭酒,已经算是比较大的私塾了。
别以为不到百人的私塾不算什么,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人人都能读书的环境,而因庐江纳入刘泰治下不久,学院自然还没来得及筹办,整个庐江郡所有私塾加起来,或许都不到百所,而能教导的学子,也绝对不会超过千人。
庐江的人口有多少?即使这些年被刘备不断强行迁徙夷州,人口起码也还有四五万户左右,将近二十多万人口,却只有千多人能走入私塾学习,想要读书,对一般的家庭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不知乔公所知奇才乃为何人?”刘泰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学子们的注意,大部分学子甚至都没感觉到刘泰和乔公的存在,仍旧在专心致志的学习着,这种学习气氛,让刘泰非常满意。
乔公脸上挂起一丝淡淡的笑容,指着中间那座最大的厅堂,其中坐在首位的一个约莫十四五岁的青俊说道:“陛下,此子名为陆仪,乃是庐江郡原太守陆康之孙,自幼便被世人称之为神童,昔年袁绍入主庐江之时,陆康被刘备召回江东,而此子却力排众议留在了庐江,并且入了我潇湘学院。”
“陆仪?”刘泰皱了皱眉头,仔细的思索一番,记忆中历史上好像没有出现过这号人物啊,唯一陆姓名人也就只有陆逊了,若说年纪,此时陆逊的年纪到和这陆仪相差不多,难不成双方有某种联系?
对于陆逊,刘泰到没有过多的注意,毕竟陆逊是出于三国中后期的人物,在此之前并没有什么名声,当然,也并不确认是被周瑜和鲁肃压制的缘故,毕竟有权利的地方就有斗争!
看到刘泰那副疑惑的摸样,乔公抚须微笑,继续说道:“此子原名陆仪,在从祖父陆康随刘玄德前往夷州之后,有一曰在课堂间轻叹道:仪随康已亡,往今之后,吾当为陆逊!”
“陆逊??”刘泰忍不住瞳孔一缩,心中暗道果然!其实在乔公说话之前,刘泰心中就隐约将二者联系在了一起,历史上陆逊的从祖父不就是陆康吗?
(未完待续)
------------
第五百零九章
陆逊,原名陆仪,字伯言,吴郡吴县人,其世家为江东大族,祖父陆纤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任九江(今安徽寿春东)都尉。陆逊十岁丧父,随其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后因袁术与陆康不合,唆使孙策攻打庐江,最后导致陆逊逃亡江东。
而今虽然历史的长河因刘泰的出现而改变,可陆逊的小半生却也没过得多好。
陆逊的父亲陆俊在四年前病死,丧父的陆逊虽然姓格好强,但也只能寄托在陆康名下,依凭陆康的照顾而生存。可不成想因为刘泰的大举南下,陆康在刘备的命令下,也只能出海离去,留下一个孤零零的陆逊,看守这陆家在江东的基业。
陆逊虽然身世惨了点,可生活却还是富足的,毕竟陆氏数代都是地方大元,其从祖父陆康更是庐江太守,俗话说的好,当官为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捞钱,捞地,捞势力啊!
可想而知,一个太守的照顾下,陆家在江东的发展有多么好,而陆逊也没有让陆康失望,将陆家推上了江东四大家族的宝座,成为整个江东举族轻重的大家族。
陆家主要行商的范围就是船只与海产品,其中海产品每年可以给陆家带来天文数字的利益,而船厂方面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受到刘备的压迫,反而没有什么发展,可起码在江东之地,陆氏名下的船厂,规模是非常庞大的。
而今陆康离去,陆逊本就是陆氏正统,没了陆康的指手画脚,整个陆家自然落到了陆逊的手中。而陆逊行事的方法却不是陆康那一套,这也些年,陆逊为了替陆康留后路,也为了替自己留后路,以庞大的财力,几乎弥补了陆家曾经犯下的所有错误。
能成为四大家族者,又有几个是清白的?
曾经的陆家,为了上位,手中沾染的血腥,怕是不比一场小型战役少上多少。
而陆逊自然也是染过血的!可陆逊与陆康的想法不同,陆康坚持站在刘备一方,即使背离家园也在所不惜,可陆逊却压根看不起刘备,甚至在船厂以及粮食方面处处与刘备作对,当然,这些都是暗地里的。
为何陆逊会如此?
全因为,陆逊看好的从来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北皇刘泰!
陆逊非常清楚,能取天下的只有刘泰,也只能是刘泰,以刘泰的仁德和霸道,根本不是曹艹、刘备、孙坚这些人物能相比的,即使占据江东十数年的刘备,在刘泰的攻打下,也不过是秋后的蚂蚱!
就算逃到了夷州又以后?占据了江东的刘泰,必然隔海而望夷州,在成熟之时,定会大举起兵攻打,到时候占据着夷州,四面靠海的刘备就算想逃也没地方可以逃!
所以陆逊与陆康在意见上起了冲突,而身为家主的陆逊决定留在江东,低下的旁支末族,自然也不会离去,陆康就算再不满,也只是旁支,能改变的了家族的意思,但陆逊坚持,也没有丝毫办法!
很显然,陆康的离去,对江东陆家的影响并不大,而留在江东的陆家,在陆逊的吩咐下,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一点也没有因为天赐军的到来感到惧怕,即使天赐军在面对陆氏时,因为找不到陆氏的什么主要罪责,所以江东四大家族之意的陆家反倒在江东保存了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江东的四大家族只余下了陆家而已,其他三个家族,或自愿,或强迫的跟随刘备离开,这三个家族把持着江东四成以上的商业命脉,其中粮草方面更是占了八成,如此就可以明白,为何刘备要强行带他们离去了。
其实即使刘备不提,他们又有什么胆子留在江东?跟着刘备离去,他们起码还能保持富贵荣华,在夷州,他们仍然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若不随刘备离去,以他们的老底子,绝对够刘泰专门为他们准备几座铡刀伺候了。
“公子,老朽已将陆逊带来,不知公子是要考校一番陆逊还是?”
就在刘泰陷入沉思之时,乔公却是进入大堂内,单独将陆逊带了出来。乔公并没有打算隐瞒刘泰的身份,不过因为刘泰没表示,所以乔公在陆逊面前还是称刘泰为公子的。
“无妨,让陆逊陪本公子走走吧。”
刘泰抬起头来认真的看了一眼陆逊,话落,便转身往花园密处走去,根本不给陆逊表达意见的机会,因为刘泰的存在,已引起周边学子的注意,此刻那朗读声已经停了下来,大部分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刘泰身上,甚至还能隐约听到对刘泰的议论胜。
陆逊长得很俊俏,若不细看,还以为是那家的小姑娘的。可刘泰却看到陆逊眼中不经意间闪过的金光,使得刘泰无法小觑陆逊!当然,因为刘泰没有仔细打量陆逊,所以也不清楚陆逊仔细的摸样。陆逊感觉到刘泰的炯炯双瞳,随即低下头去不敢对视刘泰,站在乔公身侧不发一言,看上去根本没有乔公说的那么不一般,最多也就英俊点罢了,当然,刘泰非常清楚陆逊这等人物藏拙的能力,俗话说的好,木秀于林风之比摧啊!
“还不跟上公子?”乔公笑呵呵的看了一眼陆逊,随即拍了拍陆逊的肩膀,放轻语气,略带嘱咐的意思说道:“小东西,你未来的成就,可就看你今天的表现了,你不是对某人很崇拜吗?今天就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机遇啊!”
“恩??”瞳孔放大,陆逊不是傻子,从乔公的自言片语之中,顿时猜测出刘泰的身份绝对不一般,其实刚才陆逊就在怀疑了,普天之下,能被乔公那般遵旨的年轻人,还真没有多少。
再加上乔公此时的话语,刘泰的身份岂不是呼之欲出了?当然,陆逊还不能认定,因为这太不可思议了,就算乔公是刘泰的岳丈,可刘泰如今的身份多么敏感?万一给有心人发觉,这将会对刘泰形成非常不妙的影响。
江东并不平静,那些个门阀士族被赶出故土,怎会这般甘心?若是他们晓得此时此刻刘泰失去了重兵的保护,绝对会不遗余力的派人追杀刘泰,到时候怕是整个皖县都会血流成河啊。
当然,陆逊对刘泰确实很崇拜,在陆逊看来,以刘泰一手创建“北汉”的权谋,怎可能疏忽自身的安全问题?这压根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未完待续)
------------
第五百一十章
“以本公子的年纪,称呼你为小子不为过吧?”
“能和本公子说说,为什么不随同从祖父陆康前往夷州吗?以你的家族背景,在刘玄德治下应该更容易发展吧?”
“别说那些不着边际的话语,自古便有宁为鸡首,不为牛尾之言,以你陆逊未来的才能,在夷州做个鸡首却不难吧?”
刘泰边走边说,一副极为和蔼的摸样,丝毫不在意双方之间的身份差别。而跟随来的陆逊闻言,看着刘泰的目光却是变化了很多,应该说是很奇怪。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590
17591
17592
17593
17594
17595
17596
17597
17598
17599
17600
17601
17602
17603
17604
17605
17606
17607
17608
17609
17610
17611
17612
17613
17614
17615
17616
17617
17618
17619
17620
17621
17622
17623
17624
17625
17626
17627
17628
17629
17630
17631
17632
17633
17634
17635
17636
17637
17638
17639
17640
17641
17642
17643
17644
17645
17646
17647
17648
17649
17650
17651
17652
17653
17654
17655
17656
17657
17658
17659
17660
17661
17662
17663
17664
17665
17666
17667
17668
17669
17670
17671
17672
17673
17674
17675
17676
17677
17678
17679
17680
17681
17682
17683
17684
17685
17686
17687
17688
1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