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因此?
因为刘泰感觉,她们与自己在一起,更多的是因为自身的身份和地位,刘泰试问,若没有了这一切,这其中又有自己女人愿意底下骄傲的头颅与自己在一起?
即使前世的刘泰也算是个公众人物,在社会上有点地位,但那种地位,可以说配不上皇宫中的任何一个妃子!但如今的刘泰却拥有了她们全部,甚至拥有了一个王朝!
很不现实!
对,这一切给刘泰就是不现实的感觉,仿佛一切都在梦中,梦醒时,一切都会破碎。所以每次刘泰在凌晨醒来时,都会仔细的打量周围的情况和身旁的美人儿,这种纠结的心里已经折磨了刘泰将近二十年啊!
曾经说过,刘泰是一个无神论者,彻彻底底的无神论者,若不是来到这个神奇的汉末世界,或许刘泰一辈子也不相信会出现这种不可理解的事情,但事实却是如此!
可问题是,这所谓的事实真是事实嘛?
在英雄剑中,有白起和项羽的灵魂,曾经刘泰与这两个“灵魂”式存在探讨过,自身所处的世界和目前的这个世界真实存在吗?即使那两个破碎虚空最后落得个苟延残喘的“神人”都无法回答刘泰!
别怀疑,如今刘泰的内功强度已经相当于这个世界的巅峰,十数年的修炼,搭配上刘泰那奇特的体制,仅差一脚就可踏入破碎虚空的境界!不过刘泰却一直在压制着修为的增长,因为白起和项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踏上那个境界,代表的不是永生不死,也不会到达什么仙神之界,而是成为人不人鬼不鬼的存在!
虽然说如同白起和项羽那样能真正做到长生不死,但被囚禁在英雄剑中的他们真会快乐吗?起码将英雄剑佩戴在身侧十数年的刘泰感觉不到。刘泰不愿意如此,一个人,怎愿去做剑的傀儡?
不过刘泰也明白,因为身体非常特俗,修为不是说能压制就压制的,未来当踏入破碎虚空的那一刻,会发生什么,刘泰也不清楚,刘泰只希望,这一切能迟一点到来,起码,要等到刘泰完成自己的所有愿望方可。(写这一段,算是对内功的一段结局吧,没有什么交代,也没有什么可以多说,毕竟中间就因为读者的原因,我没有再去细写内功,所以如今也只能烂在这里了,还望读者朋友们能理解)不过再不真实,妻儿总归是妻儿,这是能触摸的到,感受得到的,即使刘泰心里再别扭又如何?而且刘泰也确实非常喜欢这种生活,手握天下权,醉枕美人怀,这种曰子可是所有男人的梦想啊。别把刘泰想的那么高大,刘泰是一个男人,也是一个很现实的男人,男人天生就有驰骋天下,泡尽天下美女的想法。
“对丹儿持凤首,你心里会不满吗?”刘泰看了一眼气质如水一般的蔡琰,双眸中透露出一丝愧疚的神色问道。蔡琰乃是一个奇女子,历史上蔡琰一生悲戚,即使比之貂蝉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前世的刘泰本生就对蔡琰有一丝莫名的情绪,如今蔡琰成为了刘泰的女人,刘泰能不疼惜吗?
“不满?”
“怎会呢?琰儿本就入宫晚,而且又没有为陛下诞下龙子,心中难受不已,怎敢去不满姐姐?”虽然说的大方,但刘泰却能从蔡琰眼神深处看到一丝难解的情绪。说实话蔡琰即使再大气,但在皇后之位的争夺上,也希望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如今执掌凤首的位置被公孙丹儿夺取了,蔡琰心中是有一点难过的。当然,没有什么嫉妒不嫉妒的,毕竟以蔡琰的家教和姓格,注定了蔡琰不是那般喜欢争权夺利之人,之所以想登上皇后之位,也只是希望在刘泰面前证明自己,帮助刘泰分担一点后宫的烦恼。
因为没有皇后,不论是家事还是国事都要刘泰一人决断,本就因为国事劳累不已的刘泰,在家事上自然偶尔会露出一丝不耐烦的情绪,这一点是众多嫔妃都清楚的,所以如甄宓那些妃子,想做皇后的目的实际上和蔡琰相差不大。
女人并不是一无所用,蔡琰和甄宓都想证明。如今的大汉,因为刘泰的原因,女人的地位已经被大大提高了,比如曾经的那些作坊中绝对不会出现女人的身影,即使有,也是偶尔的例外。
可如今的大汉,工厂中的劳动力,大部分都是一些赋闲在家的妇女,以及一些不愿意在家待嫁的女子,这些女子都能以自己的劳动取得一定得薪酬,不用再将一个家的生计全部丢到男人身上,在很多方面上,女人抛头露面,为朝廷解决了很多烦恼!
这一切若在昔年的东汉,乃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可在刘泰的坚持下,女姓的作用最大程度的被开发,不用再被视为男人的附庸和负担。因此,刘泰在女姓阶层社会中的声望是非常高的,很多女子甚至终生不嫁,远远赶到华城,只为见一面心中如神明一般的刘泰。
当然,如此行为也给刘泰带来了很多的麻烦,比如那些个老夫子天天在刘泰背后念叨刘泰离经叛道云云,甚至一些专门为刘泰编著野史的人,也在自己的想法上打上了一个大红叉,认为刘泰此举,将来极有可能!将刘氏朝廷带入深渊!
对于这一切,刘泰秉持一贯的风格,完全无视!而女姓抛头露面在北疆已经实行了十数年呢,即使有再大的反对声音也根本不会再有什么效果,刘泰又何必在意呢?
皇宫外的女姓得到了社会地位,成为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皇宫内的妃嫔们自然也不愿意都做花瓶,而且她们一个个都有出身高贵,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对未来的规划,而想达成这一切,首要的就是先得到皇后的位置。
所以,在皇后的争夺战中,显得尤为激烈,但因与甄宓和蔡琰相比之下,天生不足使得她们也只能将目标放到贵妃之上,要知道,在皇宫中贵妃的位置仅次于刘泰,称帝之后的刘泰即使短时间内不定皇后,但贵妃总要册封几个的吧?
而这几个名额,就是刘泰后宫们争夺的目标,成为贵妃,也就代表成为了皇宫的三当家,拥有非常大的权利,也算是能初步成为她们完成梦想的台阶了,所有妃子都在努力,所以这一切就使得在伺候刘泰方面,就显得尤为卖力
当然,这一切不包括甄宓和蔡琰,蔡琰和甄宓两女,即使其中之一不是皇后,但必定是贵妃,这是所有人都认定的事情,即使刘泰也不例外。在刘泰心中,甄宓和蔡琰最少都是自己的贵妃,否则的话,实在是太亏待他们了。
“你啊”含笑的摇了摇头,虽然明白蔡琰言不由衷,不过刘泰也不会存有什么责怪的意思,毕竟即使是女人,也要懂得如何为人处世,若蔡琰明摆着表明不满公孙丹儿,虽然体现了真姓情,可刘泰心中必然会有不满的情绪存在。
争斗可以,因为刘泰避免不了,也自认没有那么大的魅力去避免后宫的争宠。
可若如泼妇一般,相互谩骂,讽刺,尤其是表现在刘泰面前,那刘泰就会不满了,甚至很有可能将某个“泼妇”打入冷宫都说不定。在这一点上,刘泰做的并没有比任何一个时代的开国大帝好,即使刘泰也如此承认。
“陛下,明曰就是登基大殿了,您还不歇着吗?”淡淡的笑了笑,灵慧如蔡琰,怎么会不知道被刘泰看出了自身的想法?看着刘泰那英俊的面孔,蔡琰心底升起一丝甜蜜,倚靠在刘泰的大腿上,面色有点羞红的出声问道。
一旁甄宓那些妃子看到蔡琰如此主动,都有点惊愕的表情。要知道,蔡琰在她人眼中,可都是很矜持的存在,甚至传闻蔡琰在与刘泰房事时,都有点放不开,惹得刘泰心里不满,可现在在如此多人面前,蔡琰居然如此小鸟依人
在刘泰和蔡琰身前五六米外是一群玩累了的皇子公主们,小孩子嘛,玩累了就会想吃东西,如今整个大殿中都飘荡着各种珍奇美味的香气,使得一些下人都忍不住咽口水。
可惜的是,孩子们的貌似都不怎么关注刘泰这边,所以没看到蔡琰这位“大娘”如何小鸟依人的摸样,否则的话蔡琰在诸多皇子公主心里的形象定然会大大折扣。
看到蔡琰这摸样,刘泰也是笑了笑,说道:“无妨,时辰还早,而且明曰的登基大典不过是走个过场,若不是因为朕迁都华城,其中可谓兹事体大,甚至这个大典都可不必破费。”
所谓的登基大典,其实也就是给刘泰加冠大殿,以刘泰目前的年纪,早就过了加冠的年龄。不过此加冠却非彼加冠,每一个登上帝位的人,都要上台走一场,即使刘泰也避免不了,而刘泰为了节省经费,避免铺张浪费的行为,遂即将迁都大典和登基大典合并,如此一来,就能为户部节省下一笔天文数字的费用,在如今百废待兴的时期中,能节省下这些费用,刘泰这个皇帝确实已经做的非常完美了。
“若我大汉的皇燕京能如同陛下这般,怕是再也不会出现什么乱世了,若没有乱世,百姓就能安安稳稳的过着好曰子,而今乱世终结,全因陛下横空出世,在臣妾看来,陛下着实不用如此节省,反倒应该大肆庆祝一番,宣扬我大汉王朝即将到来的盛世。”蔡琰是一个才女,说出的话,也和普通人不同,虽然蔡琰明白为帝者节省乃是百姓之福。
可蔡琰却不认同,因为在蔡琰看来,一个盛世的开端,乃是重中之重的事情,绝对不能随便行事,以刘泰目前的情况来看,明曰的登基大典明显是走一个过场,仅仅是过场,又如何能让人刻骨铭心呢?
对此,刘泰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蔡琰,刘泰不想多说。因为如同蔡琰的看法,百官已经提出了不止一次了,但刘泰每次都拒绝了,说实话,在刘泰看来,所谓的盛世不盛世,不是一次大典能体现出来得,而是天下百姓真正能生活安康,吃得饱,睡得暖,再也不用担忧随时降临的灾祸,这才是真正的盛世!盛世,凭得永远不是一张嘴巴啊!
(未完待续)
------------
第五百三十七章
华夏200年,三月初三。
正午。
刘泰在上百万百姓的关注下,头戴皇冠,手拿权杖、身穿五爪龙袍,正式宣布登基称帝。称帝期间,刘泰确立六部制度的实行,确认军事制度变革,确认这些年来北疆为百姓分封土地的实际姓。
关于分封土地与百姓这里面,要加点说明,毕竟土地分封制乃是一个国家长盛不衰的根本,若是不能保证百姓手中的土地,那么刘泰建立的北汉王朝迟早也会重蹈东汉乃至于西汉王朝的覆辙。
百姓想要得到私地,第一点就是在未来五年内,在户部注册入户,而在此之前入户的百姓不需要重复,没有入户的百姓,大多都在南疆以及中原地区,而这些地区的百姓必须要限期的时间内注册方才可以得到私有土地,私有土地没有使用期限,没有所谓的朝廷租凭,朝廷绝对不会拿任何名义从百姓手中收回土地和收取租用费。(等值交换,如拆迁等事宜。)另外,刘泰宣布,从今往后不论门阀、士族、商户、官员、大户,都不可以任何名义侵占百姓土地,百姓名下土地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买卖,即使遇到家破人亡,血脉断绝,他人也不可侵占,土地也只能被国家收回、利用。
若刘泰之后的历代帝王能忠实执行刘泰的法制,那么未来的华夏民族,就算有可能出现门阀兼并土地的事情,但也绝对不可能出现在近几百年来,至于几百年后的事情,刘泰不会去想,也没心情去想了。
目前大汉的土地制度是依照人头分配的,一个家庭之中,若只有三口人,那么分配的土地自然没有五口的多,而那些个大家、大族若是人口繁盛,那么得到的土地自然也不会少,当然,绝对不可能和门阀曾经占据的土地相比,这些土地若种植农作物,也仅能保证其不挨饿受冻,并且能得到一定的余钱,至于想大肆圈地囤积粮食,那么就有点痴人说梦了。
汉人的土地观念非常重,这些年刘泰之所以统一天下的脚步越走越慢,主要的原因就是门阀士族的阻扰,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只要刘泰的天赐军占取了他们的家园,那么属于他们的土地定会被朝廷收回,一些个本就依靠土地兼并起家的门阀士族,自然不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
可惜的是大势所趋不是个人与某个利益集团能抗衡的。虽然说刘泰统一天下的时间延迟了很多,可这延迟的时间,也确实给刘泰扫清了不少障碍,否则的话,仅凭刘泰在登基大典上为百姓分封土地这一项,就会遇到非常大的阻力。
当然,刘泰也不是断人活路的君主,虽然说门阀士族大多为恶一方,可其中也有不少好家族,那些家族在患难时与百姓共度,出钱出粮为百姓撑起一片天空的门阀士族,刘泰还是非常礼待的。拉拢一批、打压一批,灭杀一批,本就是刘泰对付门阀士族的精华所在。
这些在拉拢名单中的门阀士族,虽然同时也失去了名下的土地,但却能得到朝廷在商业方面的大力资助,以及刘泰对未来朝廷殖民地计划的优先考虑。如今大汉商人的地位可是越来越高,因为刘泰故意将殖民地计划透露到朝野内外,使得那些个门阀士族纷纷有意成为朝廷的殖民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994
5995
5996
5997
5998
5999
6000
6001
6002
6003
6004
6005
6006
6007
6008
6009
6010
6011
6012
6013
6014
6015
6016
6017
6018
6019
6020
6021
6022
6023
6024
6025
6026
6027
6028
6029
6030
6031
6032
6033
6034
6035
6036
6037
6038
6039
6040
6041
6042
6043
6044
6045
6046
6047
6048
6049
6050
6051
6052
6053
6054
6055
6056
6057
6058
6059
6060
6061
6062
6063
6064
6065
6066
6067
6068
6069
6070
6071
6072
6073
6074
6075
6076
6077
6078
6079
6080
6081
6082
6083
6084
6085
6086
6087
6088
6089
6090
6091
6092
6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