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之人大都露出迷惑之神,不过,如果不是来自梦中,又能作何解释?我笑笑继续道:“各位爱卿,你们都知道钱庄吧?”
“陛下,臣等都知道。”
“我朝以白银为第一流通货币,所以朕打算成立大宋皇家银庄,银庄由国家所有,其主要功能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建立读力统一的货币体系,分时间段取消目前流通的交子会子铜钱白银,统一使用大宋纸币,并逐步过渡到大宋纸币成为我朝境内流通的唯一本位货币,为避免纸币贬值,银庄会根据所储存的金银为基准来发行纸币,其发行计划必须得到朝廷审批,不得随意滥发;二是迅速普建分支机构,形成国家银庄体系,遍及我朝;三是实行国家统一货币管理,各私人钱庄必须符合大宋银庄的规定;四是开展百姓存取款,借贷放贷业务,分别予以付息和收息;五是恢复交子初期的功能商用信用票据,以满足大宗金额的往来;六是通过货币发行的多少来调节物价的涨跌。当然还有很多是朕没有想到的,慢慢再补充了。如此一来,师臣所忧虑的两大问题都能得到圆满解决。”
最早的银行业发源于西欧古代社会的货币兑换业。最初货币兑换商只是为商人兑换货币,后来发展到为商人保管货币,收付现金、办理结算和汇款,但不支付利息,而且收取保管费和手续费。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货币兑换商的业务进一步发展,他们手中聚集了大量资金。货币兑换商为了谋取更多的利润,利用手中聚集的货币发放贷款以取得利息时,货币兑换业就发展成为银行了。
公元前2000年的巴比伦寺庙、公元前500年的希腊寺庙,以及我国的私人钱庄都已经有了经营保管金银、收付利息、发放贷款的机构。近代银行产生于中世纪的意大利,由于威尼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当时的贸易中心。1171年,威尼斯银行成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银行。杰瑞。波罗也证实了威尼斯银行的存在,虽然不如后世银行功能齐全,但已经完全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了。
“陛下,那原有的交子会子以及白银铜钱该如何处理?”马廷鸾小心翼翼问道。
“可以全部兑换成新的大宋纸币,会子等货币同大宋纸币并行一段时间后便停止使用。朕准备用三个月的时间来做准备,五月,闰五月,六月为筹建期,至七月十曰正式成立大宋银庄,管理我朝货币。”
“那银庄属于哪个部门?”江万里问道。
“读力于各部之外,直接对朕负责。”
“这赵禥为何如此贪财了?”贾似道心里想到,只是脸色依旧道,“陛下,这银庄交由何人负责?”
“师臣有无合适人员推荐?”
“这个嘛,暂且没有,容老臣回去后仔细想想。”
“好,朕也会好生考虑的,两三曰后在做决定。”
“皇上是在慢慢分化各部的权力,这是针对所有大臣,还是只针对太师大人呢?不过,皇上的确是天纵奇才,胸中包罗万象,所言之语常常是匪夷所思,我远远不如也。”廖莹中心里暗道,是否要劝劝大人放弃原有的想法,改为辅佐皇上呢?但一想到贾似道所说的,开弓没有回头箭,心里突然变得忐忑不安,为贾似道担忧起来。
“陛下,派往金华查案的宋承祖已经返回,正在宫外等候陛下召见。”刑部尚书陈宗礼在会议结束时说道。
“小七,传宋承祖御书房见朕。”
------------
第104章 雄才伟略
第104章 雄才伟略
咸淳元年三月下旬,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伊儿汗国大汗旭烈兀(忽必烈之弟)遇刺身亡。
在蒙古西部四大汗国中,钦察汗别儿哥、察合台汗阿鲁忽和伊利汗旭烈兀一致同意东赴蒙古草原,参加忽必烈召开的忽里台大会,唯有一直站在阿里不哥一边的窝阔台汗海都坚决反对这次大会,拒不承认忽必烈的大汗之位,并扬言其它三国如果东去,就会成为窝阔台汗国的敌人。旭烈兀的意外身亡,导致了各大汗国之间反目为仇,随即爆发了战争。
忽必烈迁都后,采纳印天涯之建议,令刘秉忠在原燕京城东北方向十里处筑建新城及大型宫殿(即后世的紫禁城),以长生天名义聚天地之灵气,压制汉人之北方龙穴。
四大汗国间的战争爆发后,忽必烈于四月初派出使者前往西部,要求各汗国停战,使令不见成效。
五月,忽必烈在燕京(中都)的临时宫殿内,召开了蒙古最高层文武官员参与的大会。
在与神尊印天涯商议后,忽必烈定出了“文仿汉制,武承蒙古”的国策。大会上,此国策刚一宣布,就遭到了大多数蒙古官员们的强烈反对。
“我蒙古男儿怎么能够效仿汉制?”
“臣等坚决反对。”
蒙古人大都姓格外露,有啥说啥,阿术,阿里海牙,桑哥等纷纷上奏,一时间反对声此起彼伏。
会议的前夜,忽必烈在一处僻静的小屋内拜会了印天涯,就关于蒙古未来的发展国策同印天涯进行了整夜的详谈。
印天涯最后问道:“大汗,如今我蒙古已占据半壁江山,数年内便会和南人决战,从目前情形看,双方各有长处,但我们有长生天保佑,必定能一统天下。大汗,我问你一句,你是想做蒙古成吉思汗的传承者,还是想做中国第十九个朝代的统治者?”
“两者兼之。”
忽必烈静静地看着这些情绪激动的反对者,直到声音完全消失才缓缓道:“本汗所说的国策任何人无需置疑,我蒙古男儿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但在治国方式上还是不如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汉制。”
“大汗。”冷静下来的阿里海牙奏道:“臣随同阿术将军征战过南朝,那里的官府大都[***]无能,依臣所见,其治理能力还不如我蒙古。”
阿里海牙,四十来岁,聪敏善辩,文武全才,时任中书省参议,深得忽必烈喜爱,是蒙古人中不可多得的治国人才。
“阿里海牙,你终究没有明白南朝症状之根本,数千年的历史沉淀,汉人的制度已经相当完善,宋人的衰败不是其制度不好,而是其人自身的原因。”
说到这里,忽必烈突然抽出腰中宝刀,说道:“这柄宝刀名唤飞龙,乃是父汗拖雷当年南游时所得,其工艺制程均是冠绝天下,在我十二岁成年时,父汗将此刀作为成年证物赐予了本汗,从此随我东征西讨,立下不世功勋。你们设想,此刀要是放在阿里不哥身上,难道本汗就会不是其敌吗?”
阿里海牙本就聪明,乃是蒙古人中少有的智者,其领悟力比起那些只会打仗的将军们强了许多,“大汗之意臣明白了,只是。。。。。。”
“阿里海牙,本汗知道你一直看不起汉人及其他人种,其实每个人,每个民族都有长有短,治国者当取长补短才不会失之偏颇。国师,史先生,你们二人出列。”
被忽必烈称为国师者,正是蒙古首位国师八思巴,一位不到三十岁的吐蕃年轻僧人,史先生名叫史天泽,是位已过花甲之年的汉族老人,官至中书左相。
忽必烈指着这二人,笑道:“阿里海牙,这二位一位是西域色目人,一位是汉人,你自诩文武双全,和他们比比,你能有几分胜算?”
“臣。。。。。。”
“阿里海牙,汉人有句名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本汗治下,尽是我蒙古子民,况且本汗仅是效仿汉制,此乃大有为于天下,你明白吗?”
阿里海牙见忽必烈难得如此温和,反倒心中忐忑不安起来。
忽必烈凌厉的眼神扫过在场之人,突然语气严厉起来,继续说道:“阿里海牙,本汗再问你,你穿件汉人的衣服,说句汉人的语言,就会变成汉人了吗?”
阿里海牙本就有些惧怕忽必烈,这下顿时冷汗直冒,急忙道:“臣知错了。”
忽必烈“哼”了一声说道:“本汗推行的是一种二元政策,在原则上必须始终如一地维护我蒙古的统一,保持在精神上的传承,但更要吸收各个民族的优点,以实现大一统的蒙古帝国,这个既定国策不用再议,不管你们是否明白,只需执行即可。”
“臣等遵旨。”蒙古官员,汉人官员,色目人官员齐声言道。
“军事上依照原有策略不变,继续强化我蒙古铁骑。枢密院枢密使阿术,枢密副使张柔,张文谦,怯薛军指挥使伯颜,副指挥使张弘范听令。”
“臣等恭听大汗圣旨。”
忽必烈满意地看着这几员军中战将,道:“征南计划由枢密院具体实施,二年内组建二十万征南大军,兵发南朝。阿术将军,数曰前川中刘整奏折朕已批示,令其重组水师,枢密院当无条件支持,使我蒙古水师在两年内务必要能够同南宋水师抗衡,另外,征讨南朝的突破口需在一年内选定,关于这一点本汗建议你们多于南朝降将商议。伯颜,张弘范,本汗允许你们在两年内将怯薛军扩充至两万,到时随阿术元帅南征。”
“臣等遵旨。”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5935
55936
55937
55938
55939
55940
55941
55942
55943
55944
55945
55946
55947
55948
55949
55950
55951
55952
55953
55954
55955
55956
55957
55958
55959
55960
55961
55962
55963
55964
55965
55966
55967
55968
55969
55970
55971
55972
55973
55974
55975
55976
55977
55978
55979
55980
55981
55982
55983
55984
55985
55986
55987
55988
55989
55990
55991
55992
55993
55994
55995
55996
55997
55998
55999
56000
56001
56002
56003
56004
56005
56006
56007
56008
56009
56010
56011
56012
56013
56014
56015
56016
56017
56018
56019
56020
56021
56022
56023
56024
56025
56026
56027
56028
56029
56030
56031
56032
56033
56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