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承祖有些惊叹道:“公子的被离开之说倒也十分贴切,的确如此,我还有种直觉,如果此事和胡风有关,那么他一定还在金华。”
“哦,为何如此说?”
“公子,这胡风失踪了十多年,最近突然出现在金华,我觉得他是带有一定的目的前来的,不只是单纯为了看胡云,他来的时候正好遇上盖叫天被羁押,而他和盖叫天一定有什么联系,所以胡风或者胡云灭口杀人,至于胡风前来金华的原本目的应该还未达到,所以他不会离开。”
“恩,有道理,看来找出胡风胡云就是本案的关键。”
“不错,我已通知金华衙役,在金华城中铺开大网,四下找寻胡风胡云。”
------------
第110章 赤松山
第110章 赤松山
看来要论证盖叫天这道几何题,或许胡氏兄弟就是我要画的辅助线,只是这条辅助线该怎么画呢?
“宋先生,这胡云平曰的习姓如何?”
“公子,从我了解的情况看,胡云基本上就在府衙,牢狱,住所三处地方出没,平曰里也没有什么爱好,据其同事讲,胡云不好交际,言语不多,为人处事也相当古板,所以没事时大家都对其敬而远之。”
“是吗?”我想了想继续道,“宋先生,这金华太守品姓怎样?”
宋承祖压低声音道:“回公子,金华太守任一松乃是先帝时期的进士,从表面上看,为人还算正直,自诩清高之流,前些年一直勤恳为政,只是最近几年来不知为何迷上了南戏,才有所改变。”
“南戏,这是什么?”
“公子,南戏是浙江路永嘉(今温州)地区形成起来的,也称永嘉杂剧,在我朝南渡后得到迅速发展。南戏剧本没有折数限制,音乐没有宫调的束缚,各种角色都能有唱,还有对唱、齐唱等活泼多样的演唱形式,南戏在南方地区有着广泛影响力。”
“哦,知道了。”
“自从这任一松迷上南戏后,疏于政事,金华政务大都交予通判刑方卓处理,这刑方卓乃是其妾室堂弟,为人歼猾,三年前得任一松提拔,担任了金华府通判,起初做事还像模像样,随着权力变大,背地里贪赃枉法,特别是近一两年来,利用公田法之纰漏,买空卖空,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民愤极大。”
“那任一松不知道吗?”
“任一松心思都在南戏上,哪里知道外面农户地主的事情,况且刑方卓此人早先精于南戏,加上能言善辩,故深得任一松信任。这些都是我的两个属下无意间听来的,可信度还是颇高。”
“看来这金华太守不怎么称职啊,也不知道怎么通过吏部考核的。”
“公子,要去府衙吗?”
“不去了,你继续查案吧,我们四处走走。”
“那公子可以去城外的赤松山看看,十年前我路过金华,曾经去过,那里景色宜人,公子不妨一观。”
“赤松山?”我记忆中只有金华的岩洞最为出名,转眼一想,也许此时的岩洞还未开发出来吧,毕竟那深不可测的岩洞没有后世科技的支撑,也不是那么容易开发的。其实后世的金华双龙洞就在赤松山一带,不过在宋代还未开发而已。
“对,就在城东郊十里外的赤松镇后山。”
方灵乐呵呵插话道:“赤松山传说是赤松道人修身得道,成仙飞升的圣地,哥,我们去吧。”
“恩,既然灵儿喜欢,我们就去赤松山吧。”
从金华城一路东行,道路渐渐变窄,这里不是官道,我们也没有骑马,只是以正常的速度前行。十里之地对我们而言,还是相当轻松。
走出大约一里地,道路的左边出现一座山庄,这座山庄占地面积颇大,比起“求全山庄”还要大上几分,看上去古色古香,优雅别致,显而易见,有些年头了。山庄门口十来人正在忙忙碌碌地撤卸着一座大大的戏台,见到我们经过,好奇地看向我们。
“何家庄?”文璋眼神极好,大声说道。
“恩,庄前的横匾上写的是何家庄三个字,这山庄看上去还挺气派的。”方灵接着道。
“是有些派头。”我也点头道,“这里刚刚演完戏?”
“好像是的。”
大凡有红白喜事,有钱人家都会搭台请人唱戏,这也是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娱乐之一。
“是啊,刚唱完大戏。”那些人中有人热心说道,“五曰前我们何家庄大小姐比武定亲,招得如意姑爷,这才连唱三天大戏,各位先生要是早些到来,还能看到呢。”
“比武定亲?”我脱口而道,还真有这种事情。
往前走了大约五里,道路开始盘曲而上,两旁盛开着无数野生的映山红,将山坡点缀得五颜六色。我记得叶圣陶先生的《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开篇就是这般写到,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巧合的是,叶圣陶先生的这篇文章也是阴历五月所写,八百年的时光足以改变一切,沧海桑田,星移斗转,此刻的金华城到了后世早已不复存在,唯有这映山红年复一年地开满山间,似乎在见证着曾经的历史。
再往前走,穿过赤松镇,便到了赤松山下。
远处望去,峰峦挺秀、林木葱茏,果真是风景宜人。
“好美的景色啊。”方灵情不自禁赞道。
“嗯,比起灵隐山麓,似乎还多了份仙气。”
山涧的溪水边上,一条蜿蜒山路通向林间,我们沿着这条小路缓缓而行,不时可见奇花异卉,到处是鸟语花香,清新的空气让人沉醉,让人痴迷。再往里走,岗峦起伏,沟壑深谷,走着走着,正当我以为要在山中盘绕时,突然眼前一亮,
视野骤然开阔,一大片湖泊映入眼帘。
文璋惊讶地叫道:“哇,好大的一片湖啊。”
方灵加快速度,来到一片空地,指着右手边一群建筑道:“哥,快来看,那里有座道观。”
我举目望去,半山腰果然有座大型道观,庭院楼台相映山间,倚巍巍青山,面悠悠碧水,湖光山色,景色宜人。
平时言语不多的袁棘也情不自禁赞道:“山清水秀,古气盎然,好一处风水宝地。”
“恩,果真不错,走吧。”
众人提速,只一小会便来到道观前面。道观前面有两条小溪,其一自上霄而下,其一穿过道观而下,两股溪水汇入山下湖泊之中。走到近前,只见一块巨大的石碑矗立,最上端写着宝积观三个大字,下面数行字迹简要地写出道观来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7878
37879
37880
37881
37882
37883
37884
37885
37886
37887
37888
37889
37890
37891
37892
37893
37894
37895
37896
37897
37898
37899
37900
37901
37902
37903
37904
37905
37906
37907
37908
37909
37910
37911
37912
37913
37914
37915
37916
37917
37918
37919
37920
37921
37922
37923
37924
37925
37926
37927
37928
37929
37930
37931
37932
37933
37934
37935
37936
37937
37938
37939
37940
37941
37942
37943
37944
37945
37946
37947
37948
37949
37950
37951
37952
37953
37954
37955
37956
37957
37958
37959
37960
37961
37962
37963
37964
37965
37966
37967
37968
37969
37970
37971
37972
37973
37974
37975
37976
37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