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只觉眼睛一花,连林枫等人也没能看清袁棘是如何出手的。
蒙面人的一剑虽然也在石狮上留下一道痕迹,但他自己十分清楚,这一剑凝聚了自己全身心的功力,倘若像对方一样,连续两剑使出,留下两道剑痕,自己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何况此人所留下的两道痕迹同样也是一模一样。以蒙面人的眼力,早已看出这两道剑痕比自己所留的更深,更宽。
袁棘淡然道:“姬痕泪,你过来看看吧。”
姬痕泪心中一凛,直觉不详,正欲迈步上前,却听蒙面人道:“不必看了,我们不是此人对手。”
“什么?”姬痕泪呆立道。
蒙面人也不去管他,对着袁棘拱了拱手道:“请问阁下是否姓袁?”
袁棘点点头,道:“尊驾何人?”
蒙面人长叹一声道:“帝王谷不愧是武林第一圣地,老夫输得不冤。在下无名小卒,不说也罢,告辞。”
“帝王谷?”
无论是武夷剑派还是林家,都听说过这个地方,那可是武林中人向往的圣地之一。只是这时两派之人心情迥异,姬痕泪摇摇头,知道即使蒙面人留下,自己一方也是毫无胜算,只得苦笑一声,带着其余四人失落地离去。
林家众人此时全都放下心来,一个个掩饰不住心情的激动,三大世家虽然也是名动江湖,但哪里能和武林圣地相比,大多数江湖人士终其一生只能耳闻圣地之名,今曰却能亲眼看见帝王谷传人的风范,也算是莫大的荣幸了。
“这次多谢呼延公子,多谢袁先生。”回到客厅后,林枫再次谢道。
我笑道:“林庄主,不必言谢,怎么着我都是你林家的临时护法长老嘛。”
袁棘也道:“是啊,都是一家人,庄主就不用道谢了。”
林枫听罢忙道:“袁先生乃帝王谷之人,公子你呢,虽然林某不知你的来历,至少也能看出,卓尔不凡,非常人也,难得二位能如此下交我林家,林某哪有不谢之理。只是我林家,妄自名列三大世家,却连武夷剑派都不如,林某真是愧对祖先啊。”
旁边的林镇岩也是陪着一声叹气。
袁棘突然笑笑:“庄主,你是身在其中,没有仔细观察,那蒙面人并非武夷剑派之人,至于那姬痕泪嘛,现在虽然比你稍胜一筹,毕竟其年长于你,如果我所料不差,五年内你一定可以轻松胜之,毕竟你林家的武学要比武夷剑派的武学高明不少。”
林枫,林镇岩几乎同时惊道:“什么,蒙面人不是武夷剑派的?那他是?”
袁棘道:“至于他是何人,我也不知道,此人武功很高,或许也是出自某个圣地吧。”
“那他的目的是什么,总不至于仅仅是为了帮助姬痕泪报当年之仇吧。”
“公子,这点的确难以猜测,先不去管它吧。”
“恩。”
林枫这时恢复了不少神采道:“对了,公子,你这次前来福州,不知所为何事?有需要我林家协助的,尽管吩咐。”
“好。”我略作停顿道,“庄主也非外人,我自是无须隐瞒。这次南下福州,有三件事,一是受人之托,来此调查福建路土地丈量一事,福建路土地管理混乱,不少官员和当地地主勾结,瞒报少报甚至乱报,以偷逃国家税收;二是帮助福州商人林志雄解决味精遭遇海禁之事;三是想寻找当年神州号巨舰制作者高商的后人。”
林枫想了想道:“公子,这第一件事,林某倒是知道一二,第二件事事关福建路船舶司,只是不知道是福州船舶司还是泉州船舶司?第三件事林某会让福建路所有武林同行帮忙查找,可能会事半功倍。”
第一件事乃是我这次南下的主要事务,没想到林枫能知道一二,我忙道:“那就请庄主先来说说这第一件事吧。”
------------
第155章 公开的秘密
第155章 公开的秘密
“公子,这事听我慢慢道来。”林枫整理了下思路说道,“福建路有两大姓氏,一为林姓,一为陈姓。林姓氏族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在福建路的历史也最为悠久,林姓家族所从事的事务繁多,经商务农做工等都有,但很少涉足官场。而陈姓氏族入朝者甚众,或为官,或为吏,盘根错节,形成一张巨大的陈姓网,这张网无所不在,可以说福建路的官场基本上是被陈姓氏族把持。公子所言的土地丈量,倒让我想起一件往事。那还是70年前吧,朝廷曾经对福建路的经界进行过一次清查核定,当时是从泉州府开始,朝廷任命福建提点刑狱陈公亮、漳州知州朱熹一同措置漳、泉、汀三州经界,但因遭到权贵豪强的反对,无法实行下去,以致整个福建路的经界界定都无法进行,最后不了了之。自此以后,朝中对这里的经界也就干脆不理不问了。”
“看来福建路的经界问题由来已久啊。”
“公子,正是如此。前两年贾臣相意欲在两浙路和福建路同时推广公田法,又一次遭到福建路豪强的集体抵制,还是不了了之。先帝崩殂,新帝即位后,商业部官田司再次对于福建路的土地进行丈量,各地官府同样也是集体敷衍了之,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五花八门,什么方式都有。”
“那福建制置使也不管吗?我记得制置使施宏生并非福建人氏,而我朝关于土地的律法也是相对比较完善的。”
“呵呵,公子有所不知,福建路真正的话事者并不是施宏生施大人,而是副制置使兼宣抚使陈心书陈大人,陈大人也是福建路陈姓各家族公推的大族长,这些情形在福建路的官场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至于律法嘛,我想我朝其它各路也是一样吧,用一句话来形容,就叫形同虚设,对下不对上。”
“不会都是这样吧?”
“唉!”林枫叹道,“公子,我林家虽然久居福建,但和各路江湖人士都有往来,闲时也会聊聊各地风情,各地的基本情况都是一样,官府贪污[***],层层相互,你要是不贪不腐,根本无法融入其中,反而会遭到排挤。我朝的律法,也就只能适用于那些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而已。”
我沉默片刻道:“这事总会改变的,今新帝登基,锐意变革,虽说朝中陋习根深蒂固,但我相信,朝廷不会让其长此下去的。”
“但愿吧,自先帝端平更化后,这官场是越来越黑暗了啊。”
“对了,林庄主,那施宏生不知道这些事吗?”
“公子,施大人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
“此话怎讲?”
“公子不是外人,林某就说句不该说的话,朝廷任命施大人为福建路制置使本身就是个大错误。施大人通晓文采,却根本不谙官场之道。在福建路的武林,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四年前,也就是施大人上任之初,曾遇山贼劫之,恰好被回家省亲的陈心书所救,陈大人也是先帝年间进士出身,颇有些文章在胸,两人一经交谈,相互仰慕,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施大人上任时有不少护卫相随,少数几个山贼自然不敢对其下手,而我福建路境内也没有成群的山贼出没,所以大家都在私下猜测,这些山贼就是陈心书派人假扮的。”
“是吗,还有这么一段故事?”
“只是猜测,没有证据。施大人到任后,感激陈心书救命之恩,对其十分信任,又见其学识不凡,且对福建路的情况了若指掌,便向朝廷推举,让陈心书担任了副制置使,全权负责福建路的一切政务,陈心书也的确有些能耐,加上这几年福建路一直没有受到蒙古战乱的影响,使得整个福建路发展得很快,其中的泉州,福州也一举超越了两浙路的港口,成为我朝排名前两位的大型港口。这样一来,施大人更是放心,自己只是管管教学,因而这几年福建路的进士举人倒也一直名列各路前茅。正是基于对陈心书的信任,施大人对于福建路的政务从不过问,所以,林某才说有可能或不可能。”
我点点头道:“那依庄主之意,这陈心书还是有功于福建路吗?”
“这个很难说。”林枫想了想道,“公子,要看从什么角度去看了。林某举一个并不恰当的例子,假如陈心书从事的行业所获利润为5-10两,陈心书赚了10两纹银,按理应该上交国库七两,另外三两用作地方发展和建设,但是陈心书只上交国库四两,用于地方三两,自己却进账了三两纹银,这是一种情况,另外一种情形,陈心书只赚了五两纹银,上交国库三两五,地方一两五,自己不获分文,公子以为那种情形对国家更有利呢?”
我没想到林枫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国家,地方,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该如何分配,本身就是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只能从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根据利与弊的得失衡量,来做出合适的选择,也仅仅是合适的选择,至于正确与否,只能留待历史去做评论和检验了。
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只要利大于弊而又不伤大雅就该是适合的选择。
社会是包容的,它允许各种各样的物事存在,甚至包括光明与黑暗,美好与丑恶等极端事物。
我突然笑了起来:“林庄主,有见识,而且是非常前端的见识。只是你这个问题是属于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我的看法是,在不违背人类发展的规律下,凡是利国利民的就是可行的。任何一个朝代,只有国富民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要看陈心书的出发点了,他的所作所为是为了国家,百姓,还是为了他自己。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那他无论赚多少银两,都是不可取的。况且贪污也是违反了我朝的律法,同样该受到惩罚的。”
“恩,有道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4066
54067
54068
54069
54070
54071
54072
54073
54074
54075
54076
54077
54078
54079
54080
54081
54082
54083
54084
54085
54086
54087
54088
54089
54090
54091
54092
54093
54094
54095
54096
54097
54098
54099
54100
54101
54102
54103
54104
54105
54106
54107
54108
54109
54110
54111
54112
54113
54114
54115
54116
54117
54118
54119
54120
54121
54122
54123
54124
54125
54126
54127
54128
54129
54130
54131
54132
54133
54134
54135
54136
54137
54138
54139
54140
54141
54142
54143
54144
54145
54146
54147
54148
54149
54150
54151
54152
54153
54154
54155
54156
54157
54158
54159
54160
54161
54162
54163
54164
5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