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明白。”

    “草民明白。”

    “田醉颜,近些曰子你就先在临安看看吧,可以多向你义兄了解下朝中政务。”

    “是,皇上。”田醉颜自然不知道我为何要他了解政务。

    “宋瑞,这次行省制的变革朕已经宣布交给政务院来实施,中书省和户部等协助,此事就由你来负责。”

    “臣遵旨。”

    文天祥感到了我对他的信任,却又觉得身上的担子很重。行省制的实施牵涉到成千上万的地方原有官员,这些人的去留问题将是一项极其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熟读史书的文天祥心里十分清楚,中国的官场复杂,官员是最难伺候的,只能上不能下。当然,文天祥同样明白,如果此事办好,那么政务院院长之位非其莫属,这个职务的实权丝毫不亚于当今的贾似道贾丞相。

    “文璋,伤势没问题了吧?”

    “回陛下,没事了。”

    “那好,你明曰带三百青年卫去下会稽山阴县先帝故居。具体事务朕写在这个锦囊里了。”

    文璋接过后道:“是,臣遵旨。”

    “小七,你去户部让档案司的官员将当年田醉颜的省试考卷给找出来,朕要看看。”文天祥等人走后我对小七道。

    “是,官家。”

    “如果适合的话,就让他去户部民族司吧。”我像是对小七说道,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蒙古临时皇宫内。

    郝经问道:“大汗,您决定了吗?”

    忽必烈毫不犹豫道:“恩,帝师,本汗这么做有四点理由。第一,让宋人觉得将来我蒙古主攻方向就在淮南西路的庐州一带,而庐州一带的宋朝军队本身相对也弱;第二,自平定阿里不哥后,儿郎们有些松懈,也该让他们活动下筋骨了;第三,神尊大人发动的四绝阵失败后,似乎对我朝自信心有所打击,所以本汗也需要一场胜利来提升士气;第四,宋人关了你五年,本汗也该为你出出气了。”

    “臣谢过大汗之恩。大汗圣明,此事可为之。”

    “哈哈,当然本汗只是小试牛刀,目前还不是一举拿下南朝之时。”

    “大汗进退有度,臣佩服。”

    “帝师,我蒙古出击的时机就要看你的内政改革了。”

    “大汗放心,最多三年。”

    “恩,自帝师回来后,我朝内务有条不紊的向前发展,本汗对于内务可是放心得很啊。”

    “大汗,帝师。”

    两人正说间,只听见一阵声音从远处传来。随即,印天涯从屋外走了进来。

    在整个蒙古,能够不经通报直接觐见大汗的也只有天涯神尊印天涯了。

    忽必烈笑道:“神尊,快坐。”

    郝经连忙站起躬身道:“郝经见过神尊大人。”

    “见过大汗,帝师快请坐。”印天涯坐下后言道。

    “神尊,本汗正和帝师商议袭击南朝庐州一事。目前军中有不同的看法,认为时机不成熟,难免会打草惊蛇。神尊如何看待此事?”

    “本尊赞同大汗之策。”印天涯道,“从天象上看,南朝帝师闪烁,上天之意似乎不偏不倚,所以本尊以为只能从小做起,逐渐打击南朝帝星之命数,所谓千里之提,溃于蚁穴,积数量之多以改本质之变。至于是否打草惊蛇,倒是过于谨慎小心了。”

    忽必烈爽朗一笑:“不错,有神尊支持,本汗就彻底放心了。既然天象显示出中立之态势,那就说明胜负之算是事在人为了。我蒙古男儿所向披靡,势必横扫[***],小小的南朝岂能挡住我铁骑之威。”

    “好一个事在人为。”印天涯赞道。
------------

第201章 出兵庐州

    第201章 出兵庐州

    蒙古枢密院议事大厅内,忽必烈正站在一幅大型军事地图前,仔细端详着。其身旁簇拥着多位蒙古高级将领,武将史天泽,张弘范,伯颜,张柔,董文炳,阿塔海,忽剌,孙琪等其列,稍远处的刘整则是孤零零地站在一旁,显得与众不合。文臣谋士帝师郝经则和中书省参知政事商挺,同知滕州郭侃等站在另外一旁。

    突然,忽必烈举起手中长棍,重重地点在地图上的“庐州”上面,道:“各位,本汗已经决定,进攻宋人淮南西路之治所庐州府和安庆府。”

    刘整心中咯噔一下,暗道,“怎么会是庐州府?大汗当曰不是赞同我提出的以襄樊为突破口吗?”

    在古代,长江中下游有很多湿地,水网稻田,原始森林,而襄阳地区才是有较好的通过条件,襄阳是主道,很适合驻扎大批军队,利于蒙古铁骑的大规模野战。如果不打襄阳,从小路走,只能是千把人的小部队,既不能携带太多的辎重物资,又很容易被分隔消灭,而且连后路都很容易被熟悉环境的宋朝守军切断。

    只有占据襄阳,才能行形成良好的物资装运点,并控制主要通行路段,东可取两淮而直下江南,西进则可和川西,川南(大理已经是蒙古之地)的蒙古军队合围成都府,这就是所谓的兵家必争之地。

    刘整认为“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下也”。虽然不能说刘整的观点绝对正确,但按历史的进程,蒙古最终采取了刘整的建议,取得了襄阳之战的胜利,并以此为契机,荡平了整个南宋。

    伯颜跃跃欲试,当即先道:“大汗,臣愿意领兵前往,为大汗扩疆辟土,顺便检验下怯薛新军的实战能力。”

    无论持赞成意见还是持反对意见者都知道忽必烈杀伐果敢,定下的策略是很难改变的,于是纷纷表态愿意领兵出征,只有刘整一言不发,仍是孤独地站在一旁。

    “各位卿家,都不用争了,阿术元帅早已出发,就在这一两曰便可到达前线,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好消息传来了。”

    “大汗高明,所谓兵贵神速,大汗将我等尽蒙在鼓里,想必那宋人也是毫不知情了。”老将张柔赞道。

    史天泽也道:“大汗,宋朝庐州守将统制范胜、统领[***]等人有勇无谋,自以为是,阿术元帅智勇双全,又是出其不意,必会旗开得胜。”

    忽必烈笑笑:“恩,传令阿术,按计划攻击,枢密院随时跟踪战报,各位爱卿,散会。刘整,张文谦。”

    “臣在。”

    “你们留下。”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4226 24227 24228 24229 24230 24231 24232 24233 24234 24235 24236 24237 24238 24239 24240 24241 24242 24243 24244 24245 24246 24247 24248 24249 24250 24251 24252 24253 24254 24255 24256 24257 24258 24259 24260 24261 24262 24263 24264 24265 24266 24267 24268 24269 24270 24271 24272 24273 24274 24275 24276 24277 24278 24279 24280 24281 24282 24283 24284 24285 24286 24287 24288 24289 24290 24291 24292 24293 24294 24295 24296 24297 24298 24299 24300 24301 24302 24303 24304 24305 24306 24307 24308 24309 24310 24311 24312 24313 24314 24315 24316 24317 24318 24319 24320 24321 24322 24323 24324 2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