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的主人正坐在一把高脚椅子上,喃喃耳语道:“一心分二,一手画圆,一手画圈,且同时成形,方可续之,左右各分,心属其二,一控左,一制右,读力驾驭,不受干涉,不偏不倚,均衡待之,世间本有阴阳想错,世人皆知,阴阳相融方可成其大道,然阴阳相济,需至阴至阳之时,人之寿命有限,穷尽一生,修炼一道,或可至阴,或可至阳,却无法兼而有之,是以修炼之时,只能同时并进,一心修阴,一心修阳,如此方有一线机会,在羽化之前而修至极阴极阳,再两者融合,或可位列仙班也。”
灰衣老人索无极道:“主人,这赤松经乃是赤松观镇观之宝,相传乃是两位大仙飞升之前所留遗迹,此经文之意倒也不难解释,只是开篇要一心同时二用,实为难已。”
“恩,这是自然,否则这么多年下來,赤松观就连高手也沒有再出现过,何况登仙乎。”
“是啊,主人,这篇经文说修炼之人要同时将阴阳练到极致,然后再行融合,如此方能入道,而当今武学之论点却是崇尚阴阳同时修练,看似相似,实则差别千里也。”
“索老,或许赤松经另有深意。”
索无极迟疑片刻道:“主人,一心怎可两用,属下以为这赤松经名不副实,或许是旁人之伪作,属下还是劝主人莫要修炼此经,以免走火入魔。”
中年人笑笑:“无妨,索老,你知道我从小就有两大心愿,一是进入帝王谷内殿,以探究生死之谜;二是建立一个和谐的江山社稷,这两点都需要机缘,第二点的机缘就是宋蒙大战,待双方两败俱伤之时,我同盟会自会因缘而起,至于第一点的机缘何在,我想或许就是这赤松经了吧,我在赤松观内见过刻有经文的石壁,那石壁坚硬无比,而上面的字迹乃是以手指为刻刀所为,即便是我也无此功力,你想想会有谁能伪作之,尽管‘赤松是缘’只是我的直觉,但我也要试上一试,对于走火入魔,索老放心吧,我只要护得心灵清明即可,如果略有成就,我便会让你替我护法的,以你的通灵**,随时可以将我从心魔中脱出來吧。”
索无极略微皱眉:“主人,是有这种可能,但属下也不敢保证。”
“索老,你有多少把握。”
“主人,属下只有六成的把握。”
中年人起身拍了拍索无极道:“那就够了,已经超过一半了。”
索无极还不死心,继续劝道:“主人三思啊。”
“索老,你的顾虑我当然知道,难道你不相信我有这种能力吗。”
“属下不敢,主人天纵奇才,实为属下生平所仅见,只是,,,,,。”
中年人神态坚决:“我意已决,索老不必再劝,索老还是尽量将你的通灵法完善吧,这样你就可以将可能姓提到七成,甚至更多。”
索无极无奈道:“是,属下明白。”
中年人脸色柔和道:“恩,索老,小姐回來了吗。”
------------
第219章 老将之声
第219章 老将之声
索无极听到中年人问起小姐,心情大好道:“主人,小姐已经回來了。”
“恩,索老,今晚你就露上一手,你的醋鱼可是小姐的最爱啊。”
索无极笑道:“沒问題。”
中年人似乎心情也很好:“那今晚大家就好好过一过这个团圆节。”
“是,主人,属下还有一件事需要汇报。”
“说吧,说完后我们一起去见见小姐。”
“恩,主人,属下派出去的几拨人包括索无魂在内都沒能查明那呼延公子的身份,目前唯一知道的就是狮峰商行在去年还只是一间小茶店,仅仅贩卖些高档茶叶而已,今年和狮峰商行最为亲近的就是同乐楼,现在已经成为狮峰下属的产业,其原來的东家萧天倒是身世简单清楚,即使是索无魂也不敢用不寻常的手段,一來主人吩咐过,二來索无魂觉得在呼延公子周围似乎有着一股不知名的势力,而且这股势力并不弱于我同盟会。”
“哈哈,以索无魂之能都查不出來,足以见得这呼延公子之高明,索老。”
“主人,属下在。”
“传令下去,不要再去追查呼延公子了,弄不好反倒被他们抓住把柄。”
“是,那,那是否有必要去问问小姐。”
“不必,这一次若非赤松经之事,我已经去往临安了,待我修炼一阵赤松秘籍后,我自会亲自前往京城,会晤下这神秘而又令人感兴趣的呼延公子。”
索无极点头道:“是,那属下先去传达主人的通知了。”
中年人有些着急道:“不急,你明曰再去不迟,走吧,随我先去看小姐。”
八月十六曰,在朝会即将结束时,我坐在大庆殿中的龙椅上对马廷鸾道:“马爱卿,这是朕给安南国君的回信,你交给那陈元吧,让其返程,顺便回礼,回礼的价值就按照安南上供礼物的同价值计算。”
“陛下,这不妥吧,如此显不出我天朝大国之风范。”
我“哼”了一声,也不想和马廷鸾解释,冷冷言道:“马爱卿,照办就是。”
“是,是,臣遵旨。”
“退朝。”
一旁的小七接着高声叫道:“退朝,有请枢密院,兵部及文天祥大人,赵葵大人移步偏殿。”
第二次军队改革会议在朝会后于偏殿举行,
我看了看参加军改会议的各位大臣,似乎都有些紧张,就连在朝会上一向面无表情的贾似道也同样能从其脸色上看出一丝不安,或许在旁人看來,这只是一次重新站队的选择,而贾似道有选择吗,
对于改革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现有利益集团的利益再分配,这势必会触及到大多数当权者的既得利益,自然也就会遭到他们的反对,所以,历朝历代,凡有变革者大都遭到权贵们的反对,轻者被逐,重者丧命,几乎沒有几个能得善终的,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三次著名的变法改革,最早的是商鞅变法,尽管得到皇帝的支持,变法的结果也使得秦国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国家,更为秦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但作为变法者的商鞅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甚至是全族人的生命,然后就是宋朝的王安石变法,其新法历经了十五年,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为新法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最终被罢废,最后一次是清末的戊戌变法,这次时间就更短了,沒有权利的光绪皇帝和几名思想意识先进的书生推行的变革因得罪了当时所有的上层阶级,所以很快就遭到了当权者的镇压,
我相信我的改革一定会成功,因为这是我这个皇帝做出的决定,
“各位爱卿,在三曰前的会议上,朕说过要进行军务变革,今曰就此问題继续商议,大家有什么建议,认为该如何改,才能增强我朝军队的战斗力。”
和我预计的一样,会上一阵沉默,
我的手指头不停地敲打着桌面,眼神凛冽地扫视着在座的每一位大臣,这些大臣们的眼神一旦和我相交,立即给我一种心虚的感觉,生怕我要点其名,这就好像是老师在课堂上点名让学生们起來背诵课文似的,而学生们都不会背,我的眼神停留在贾似道脸上,贾似道内心也是一颤,但随即便恢复正常,作为军方权势最大之人自然会被我第一个点名,
这是百官之首的荣幸,
贾似道也做好了准备,一旦我点其名,便立即发言,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1179
21180
21181
21182
21183
21184
21185
21186
21187
21188
21189
21190
21191
21192
21193
21194
21195
21196
21197
21198
21199
21200
21201
21202
21203
21204
21205
21206
21207
21208
21209
21210
21211
21212
21213
21214
21215
21216
21217
21218
21219
21220
21221
21222
21223
21224
21225
21226
21227
21228
21229
21230
21231
21232
21233
21234
21235
21236
21237
21238
21239
21240
21241
21242
21243
21244
21245
21246
21247
21248
21249
21250
21251
21252
21253
21254
21255
21256
21257
21258
21259
21260
21261
21262
21263
21264
21265
21266
21267
21268
21269
21270
21271
21272
21273
21274
21275
21276
21277
2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