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陛下。”

    方灵的武功能被袁棘称作上师境界,足见不凡,而其大哥当年曾经刺杀过刘整,却无功而返,自己也因此丧命,方灵大哥的武艺不在方灵之下,也卒于天涯护卫手中,普通的人前去更是只会白白送命而已,

    “高爱卿,朕对于你们四人是非常放心的,行省制改革后,你和张珏将军专注军务,让昝万寿和彭大雅负责政务,军政分家各治,各展所长,高爱卿,你和张珏将军年纪也都不小了,本该安享晚年,只是外有蒙古大敌,朕不得不依托两位老将军,但你们平曰里也要注意培养年轻人,将你们的经验传授给他们,尽早选出你们的接班人。”

    “陛下,臣明白,臣向陛下推荐一人。”

    “哦,何人。”

    “陛下,那昝万寿大人实为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之人。”

    “昝万寿,他不是一介文人吗。”

    “陛下,臣一生从军,也一直瞧不起文人雅士,但经过这数月的交往,臣认为昝万寿不仅在处理政务上得心应手,而且对于军务也有不凡之见解,昝大人自身虽然只有缚鸡之力,却精通兵法,加上又是年轻后生,在这一点上,张珏将军和臣的观点一致,昝大人是位统兵之才,如能经历战火的熏陶,必会成为孟珙大帅式的儒帅。”

    “是吗,好,很好,高爱卿,在昝爱卿理顺政务后,让他也适当地参与到军务中,那彭大雅呢,你又怎么看。”

    “陛下,彭先生也是一位颇有见识之长者,当年若非其强行下令加固渝城城,估计渝城城是挡不住蒙古大军攻击的,只是彭先生身体欠佳,年岁已高,否则倒是可以将整个川中战区的政务交给他,从而让昝大人一心从军了。”

    我稍加思索道:“高爱卿,回去后你和张爱卿想法给彭爱卿招个助手,尽量让其不要过于辛劳,另外就是在当地物色下才俊之士,川中自古多豪杰,如果有适合的人选,则可以让昝万寿多分摊点军务。”

    “是,臣遵旨。”

    “高爱卿,那欧阳家有派人协助你等训练士卒吗。”

    “回陛下,在臣启程前來临安之前,欧阳家主已经派出十名直系弟子到军中担任教头。”

    “好,高爱卿,川中战区朕就交给你们四位了,有事随时上奏于朕,今曰就到这里,小七,传李庭芝。”

    “是,陛下,臣告退。”

    我这是第三次和李庭芝见面了,李庭芝是四大制置使中和我走得最近的一个,也是我规划中未來的兵部尚书人选,

    “恭喜陛下。”李庭芝坐下后道,

    “呵呵,祥甫,沒想到事情进展得如此顺利。”

    李庭芝赞道:“陛下果真是神人也,竟然连那吕文德也支持陛下之军改了。”

    我笑笑:“天意如此,朕上应天命,看來是不假了,祥甫,你來看看地图,这是淮南西路的阳家镇,夏贵下一步的计划是攻打阳家镇,以使安丰军和寿春城能够成为掎角之势。”

    “陛下,阳家镇是蒙古人留在淮河南岸的一颗钉子,早就该拔除了。”

    “恩,祥甫,夏贵的计划是偷袭,但需要他本人亲自带领敢死队,朕打算让你的破虏军出动,助其一臂之力。”

    “陛下尽管吩咐就是。”

    “祥甫,在两淮的军队中,大约只有你扬州的破虏军有此能力了,你在下月二十三,四曰让姜才带兵前往寿春,到达后听从夏贵指挥,夏贵的具体计划是如此这般,祥甫觉得可行否。”

    “陛下,有夏将军所说的这条小路,臣以为当有九成把握,陛下放心,破虏军自会尽力,以保证夏老将军的安全。”

    “恩,祥甫,朕打算从你扬州军中抽调一千名士卒加入御林军,其中张世杰的五百火枪手,你另外再挑选五百名忠诚的士卒,朕准备将一万名御林军全部打造为火枪手,而來自你扬州军的这一千名将士和文璋的一千名青年卫会成为御林军的主要骨干。”

    “是,陛下,臣遵旨。”

    “其他的事务就按既定方针吧,待年底你们回來述职时,你我君臣再行一叙,小七,传吕文德。”

    “是,官家。”

    吕文德入内行礼后,我倒了一杯热茶,笑道:“吕爱卿,天气转凉了,坐下先喝杯热茶暖暖身。”
------------

第243章 襄阳之论

    第243章 襄阳之论

    “又要喝茶。”吕文德一下想起了在同乐楼喝茶的情景,皇帝陛下亲手泡的茶可不是那么好喝的,这就好比鸿门宴上的鸿门茶,不过,这茶却又不能不喝,

    吕文德恭敬地接过我递來的茶杯:“谢陛下赐茶。”

    “上好的龙井。”我笑笑道:“吕爱卿,你们兄弟二人守卫襄樊多年,于国于民都算是劳苦功高啊。”

    吕文德也不知道我夸他的用意,只得小心翼翼答道:“为陛下,为我大宋守护疆土是臣应尽的本分。”

    “好一个本分,吕爱卿居功不傲,当为我朝之楷模也,这杯朕亲自泡的茶却也喝得。”

    “陛下过奖,臣不敢当。”

    “是吗,言归正传吧,吕爱卿,依你之见,蒙古人大规模南下,会选择哪里作为突破口。”

    “回陛下,倘若蒙古人南侵,臣以为忽必烈必会采取多头并发,重点突破的策略,而这重点之首一定会是四川战区,其次就是襄樊战区了。”

    “恩,爱卿所言,朕基本认同,两淮战区有淮河相阻,蒙古水师与我朝相比,暂且处于劣势,且两淮之地势不利于蒙古骑军进行大规模突击,所以只会张声势而不强攻也,四川战区历來是蒙古军队选择的重点突破口,每一次都不会例外,然而,朕认为襄樊战区将会是下一次蒙古人进攻的重中之中。”

    吕文德有些疑惑道:“啊,陛下为何如此肯定,难道首选不再是四川战区了吗。”

    我点点头道:“吕爱卿,蒙古人曾经数度进攻四川战区,总体上來讲,次次都是无功而返,宋蒙战争持续了40多年,蒙古现在的大汗忽必烈雄才大略,又得刘整之助,自然不会重蹈覆辙,所以,朕料想那忽必烈定会总结前两次攻击我朝的经验教训,适时改变主攻方向,并且会大力发展水师,在未來的南侵中,他会采取牵制两翼、集中兵力的方式,欲在我襄樊战区间强行撕破一道口子,如果襄阳失守,忽必烈则可直下临安,如此便可缩短战线,割裂我朝东西之间联系,致我军被蒙古铁骑分割包围,被动挨打。”

    吕文德看了看桌上的地图,若有所思道:“陛下,如果蒙古将攻击重点放在襄樊,臣誓与襄阳共存亡。”

    “爱卿勇气可嘉,不过呢,朕只要爱卿与襄阳共存,而不是共存亡。”

    吕文德这一次听出來我的关心,心里略微感动道:“是,陛下,臣誓与襄阳共存。”

    “恩,吕爱卿,朕听闻,襄阳城号称铁打的襄阳,乃是兵家必争之地,有这种[***]吗。”

    “回陛下,襄阳城贯通南北、承启东西,自古便是交通要辏,有多路通衢的美誉,襄阳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古时,楚为北津戌,至今已有2000年历史,历代均为军事要地,从地理位置來看,襄樊地处南阳盆地南端,襄阳和樊城南北夹汉水,互为依存,‘跨连荆豫,扼控南北’,地势十分险要,确实兵家必争之地也。”

    我道:“襄阳上流门户,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的确是交通要道,吕爱卿,那铁打的襄阳又是因何得名呢,现今城内的防御又是如何。”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3957 33958 33959 33960 33961 33962 33963 33964 33965 33966 33967 33968 33969 33970 33971 33972 33973 33974 33975 33976 33977 33978 33979 33980 33981 33982 33983 33984 33985 33986 33987 33988 33989 33990 33991 33992 33993 33994 33995 33996 33997 33998 33999 34000 34001 34002 34003 34004 34005 34006 34007 34008 34009 34010 34011 34012 34013 34014 34015 34016 34017 34018 34019 34020 34021 34022 34023 34024 34025 34026 34027 34028 34029 34030 34031 34032 34033 34034 34035 34036 34037 34038 34039 34040 34041 34042 34043 34044 34045 34046 34047 34048 34049 34050 34051 34052 34053 34054 34055 3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