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爱卿,那欧阳家有派人协助你等训练士卒吗。”
“回陛下,在臣启程前來临安之前,欧阳家主已经派出十名直系弟子到军中担任教头。”
“好,高爱卿,川中战区朕就交给你们四位了,有事随时上奏于朕,今曰就到这里,小七,传李庭芝。”
“是,陛下,臣告退。”
我这是第三次和李庭芝见面了,李庭芝是四大制置使中和我走得最近的一个,也是我规划中未來的兵部尚书人选,
“恭喜陛下。”李庭芝坐下后道,
“呵呵,祥甫,沒想到事情进展得如此顺利。”
李庭芝赞道:“陛下果真是神人也,竟然连那吕文德也支持陛下之军改了。”
我笑笑:“天意如此,朕上应天命,看來是不假了,祥甫,你來看看地图,这是淮南西路的阳家镇,夏贵下一步的计划是攻打阳家镇,以使安丰军和寿春城能够成为掎角之势。”
“陛下,阳家镇是蒙古人留在淮河南岸的一颗钉子,早就该拔除了。”
“恩,祥甫,夏贵的计划是偷袭,但需要他本人亲自带领敢死队,朕打算让你的破虏军出动,助其一臂之力。”
“陛下尽管吩咐就是。”
“祥甫,在两淮的军队中,大约只有你扬州的破虏军有此能力了,你在下月二十三,四曰让姜才带兵前往寿春,到达后听从夏贵指挥,夏贵的具体计划是如此这般,祥甫觉得可行否。”
“陛下,有夏将军所说的这条小路,臣以为当有九成把握,陛下放心,破虏军自会尽力,以保证夏老将军的安全。”
“恩,祥甫,朕打算从你扬州军中抽调一千名士卒加入御林军,其中张世杰的五百火枪手,你另外再挑选五百名忠诚的士卒,朕准备将一万名御林军全部打造为火枪手,而來自你扬州军的这一千名将士和文璋的一千名青年卫会成为御林军的主要骨干。”
“是,陛下,臣遵旨。”
“其他的事务就按既定方针吧,待年底你们回來述职时,你我君臣再行一叙,小七,传吕文德。”
“是,官家。”
吕文德入内行礼后,我倒了一杯热茶,笑道:“吕爱卿,天气转凉了,坐下先喝杯热茶暖暖身。”
------------
第243章 襄阳之论
第243章 襄阳之论
“又要喝茶。”吕文德一下想起了在同乐楼喝茶的情景,皇帝陛下亲手泡的茶可不是那么好喝的,这就好比鸿门宴上的鸿门茶,不过,这茶却又不能不喝,
吕文德恭敬地接过我递來的茶杯:“谢陛下赐茶。”
“上好的龙井。”我笑笑道:“吕爱卿,你们兄弟二人守卫襄樊多年,于国于民都算是劳苦功高啊。”
吕文德也不知道我夸他的用意,只得小心翼翼答道:“为陛下,为我大宋守护疆土是臣应尽的本分。”
“好一个本分,吕爱卿居功不傲,当为我朝之楷模也,这杯朕亲自泡的茶却也喝得。”
“陛下过奖,臣不敢当。”
“是吗,言归正传吧,吕爱卿,依你之见,蒙古人大规模南下,会选择哪里作为突破口。”
“回陛下,倘若蒙古人南侵,臣以为忽必烈必会采取多头并发,重点突破的策略,而这重点之首一定会是四川战区,其次就是襄樊战区了。”
“恩,爱卿所言,朕基本认同,两淮战区有淮河相阻,蒙古水师与我朝相比,暂且处于劣势,且两淮之地势不利于蒙古骑军进行大规模突击,所以只会张声势而不强攻也,四川战区历來是蒙古军队选择的重点突破口,每一次都不会例外,然而,朕认为襄樊战区将会是下一次蒙古人进攻的重中之中。”
吕文德有些疑惑道:“啊,陛下为何如此肯定,难道首选不再是四川战区了吗。”
我点点头道:“吕爱卿,蒙古人曾经数度进攻四川战区,总体上來讲,次次都是无功而返,宋蒙战争持续了40多年,蒙古现在的大汗忽必烈雄才大略,又得刘整之助,自然不会重蹈覆辙,所以,朕料想那忽必烈定会总结前两次攻击我朝的经验教训,适时改变主攻方向,并且会大力发展水师,在未來的南侵中,他会采取牵制两翼、集中兵力的方式,欲在我襄樊战区间强行撕破一道口子,如果襄阳失守,忽必烈则可直下临安,如此便可缩短战线,割裂我朝东西之间联系,致我军被蒙古铁骑分割包围,被动挨打。”
吕文德看了看桌上的地图,若有所思道:“陛下,如果蒙古将攻击重点放在襄樊,臣誓与襄阳共存亡。”
“爱卿勇气可嘉,不过呢,朕只要爱卿与襄阳共存,而不是共存亡。”
吕文德这一次听出來我的关心,心里略微感动道:“是,陛下,臣誓与襄阳共存。”
“恩,吕爱卿,朕听闻,襄阳城号称铁打的襄阳,乃是兵家必争之地,有这种[***]吗。”
“回陛下,襄阳城贯通南北、承启东西,自古便是交通要辏,有多路通衢的美誉,襄阳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古时,楚为北津戌,至今已有2000年历史,历代均为军事要地,从地理位置來看,襄樊地处南阳盆地南端,襄阳和樊城南北夹汉水,互为依存,‘跨连荆豫,扼控南北’,地势十分险要,确实兵家必争之地也。”
我道:“襄阳上流门户,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的确是交通要道,吕爱卿,那铁打的襄阳又是因何得名呢,现今城内的防御又是如何。”
“陛下,当年岳飞元帅从金人手中夺回襄阳后,便开始加固城墙,这一百年來,历代守将也都是不断地整固维护,而且防御要点均是按照当年岳元帅的布置,这才有了铁打之说,也因此臣才敢道与襄阳共存之誓言。”
“原來如此,那岳元帅乃是我朝之绝世名将,他所定下的布防策略一定不会有错,你们依托襄阳城之坚固打防御战,自是沒错,但爱卿想过沒有,如果蒙古人将襄阳重重包围,会有什么后果。”
吕文德似乎想起什么,犹豫片刻言道:“陛下,即便蒙古人包围了襄阳,我襄阳军民也必能坚持数年,而陛下那时早就派兵救援襄樊了,这样或许就能形成内外合击,绞杀蒙古军队的有生力量。”
从1261年夏天开始,忽必烈就以保护蒙古人货物为名,在襄樊东、南、西三面开始修筑土墙、长围和十余座城堡,最近的一次就是忽必烈采用刘整计策,遣使以玉带及蒙古良马贿赂吕文德,求置榷场于襄阳(今湖北襄阳)城外,
我刚刚提及蒙古人包围襄阳,倒是让吕文德心里一颤,吕文德心里十分清楚襄阳周边的状况,如果蒙古人的土墙、城堡全部建完,则正好将襄阳团团围住,吕文德无奈之下,想起了以襄阳为诱饵之策,当然,我并不清楚这些,只当是吕文德表露出來的英雄气概,以牺牲自己來达到消灭蒙古人生力军的目的,
“如此一來,双方很可能在襄阳一带形成相互围点打援的局面。”
“是,陛下圣明,这种可能姓极大。”
对于这种密集于一地的战争,火器的功效便可发挥到极致,
我笑道:“吕爱卿,未來的襄阳之战或许就是我朝与蒙古的分水岭,只要在襄阳能够拖住或消灭蒙古的生力军,那就会为我朝的北伐奠定胜利的基础。”
“陛下,臣定会坚守住襄阳,那怕付出自己的姓命,也要为陛下的千秋大业贡献微臣小小的力量。”
“吕爱卿,按照朕的预测,蒙古人会在两年后的咸淳三年(1267)秋季发动进攻,襄阳城只需守住一两年,便可为朕争取足够的时间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665
9666
9667
9668
9669
9670
9671
9672
9673
9674
9675
9676
9677
9678
9679
9680
9681
9682
9683
9684
9685
9686
9687
9688
9689
9690
9691
9692
9693
9694
9695
9696
9697
9698
9699
9700
9701
9702
9703
9704
9705
9706
9707
9708
9709
9710
9711
9712
9713
9714
9715
9716
9717
9718
9719
9720
9721
9722
9723
9724
9725
9726
9727
9728
9729
9730
9731
9732
9733
9734
9735
9736
9737
9738
9739
9740
9741
9742
9743
9744
9745
9746
9747
9748
9749
9750
9751
9752
9753
9754
9755
9756
9757
9758
9759
9760
9761
9762
9763
9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