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谢了。”
小四领着张顺二人來到楼上,在门前恭敬言道:“公子,张氏兄弟到了。”
“进來吧。”
小四推开房门,伸手对着张顺做了个手势,道,“请。”
“张顺给呼延公子、袁先生磕头行礼了。”张顺进屋后和张贵一同跪下道,
“起來吧。”
张顺起身后再次拜谢道:“张顺谢过呼延公子赠药治病之恩,也谢过袁先生对我张家的大恩大德。”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俗话说得好,相识即缘嘛,张顺,看上去气色好了不少,坐下吧,喝杯热茶。”
袁棘也道:“两位贤侄,不必言谢,请坐。”
两人坐下后,我指了指身旁的陆秀夫道:“张顺,这位是兵部的陆大人,也是此次朝廷招募将领的负责人。”
张顺听罢,忙又起身道:“两浙路安吉人氏张顺、张贵见过陆大人。”
陆秀夫点点头道:“本官陆秀夫,现于兵部任职。”
“好了,既然大家都认识了,就开始吧。”
“是,公子。”陆秀夫道,“张顺,张贵,先介绍下你们的经历。”
张顺道:“是,大人,在下张顺,今年三十一岁,自幼好读兵书谋略,十九岁时,获安吉县试第四名,取秀才功名,之后,历时五年,游学两浙、两广、福建等地,后來拜一位无名长者为师,学习过三年的行军布阵之道和自古以來的大战案例,师傅云游天下后,在下又一直在家潜心研究这些战例,直到近曰听闻朝廷招募军中人才,才來此应征。”
陆秀夫道:“那就是说你沒有从军的经历了。”
“是,大人。”
按照今天的话來讲,就是说张顺沒有工作经验,
陆秀夫继续问道:“张顺,那就说说你师父教给你的内容吧。”
“大人,师傅主要传授给在下三方面的知识,首先是行军布阵之道,这一方面同兵书上的大同小异,第二是自古以來的各种案例的分析,师傅让我和他分别作为交战的双方,比如,在讲述三国时期官渡之战时,就让我先作为袁绍,后又作为曹艹,从两者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官渡大战,第三就是讲述了应该如何获得战争的胜利,以及何时可战,何时该守,何时该退。”
张顺所说的第一点,第二点和军事大学的内容有相似之处,但第三点我倒是颇感兴趣,要取得胜利需要满足很多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张顺还能够说出战和退的时机选择,很是不易,我正要开口问张顺时,听听陆秀夫道:“张顺,重点说说第三点。”
“大人,师傅言及,三打一则战,一打一则守,一打三则退。”
“三个对一个。”
“回大人,不是,师傅所言的三和一并非指单纯的兵力,而是指的‘天地人’三方面,也就是说在两军对战时,有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优势则可战,为军之帅必须利用甚至是要创造出这三方面的优势,才能立于百战百胜之地,自古以來的著名大战中,以少胜多的案例层出不穷,这些案例中,其实是不能单从双方的兵力多少來分析的,更多的是要结合天时地利,因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并不只是双方士卒的多寡,比如,一个樵夫出身的士兵在山林中就很容易击败一个不善山地的士兵,一名通水姓的士兵在水中就很容易打败一名不会水的士兵,这就是天地人三者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便谓之为三。”
陆秀夫点点头道:“原來如此,你师父之言甚有道理,战场多变,有时一草一木都有可能会影响到胜负,张顺,这次军中招募将领,最高职位是厢指挥使,如果让你担任临安战区的厢指挥使,你会怎么做。”
张顺想了想道:“临安战区是新成立的,其兵源來自原來的禁军和民间招募的新人,所以首要任务是练兵练将,任何一支部队的灵魂都在于这支部队的指挥者,所以要将指挥者的思想传达给整个指挥体系,比如,指挥使是头狼,那就要求整个指挥系统都要有狼姓,一名步军不会是一名马军的对手,但成队的步军就不一定了,这就要让指挥者明白三和一的道理,当然,将士的基本素质是必须要达到要求的,在下认为,在不考虑蒙古马匹的前提下,在同等的步战中,要做到和蒙古士卒的军力持平。”
“恩,张顺,这第一点本官明白,你继续。”
“是,大人。”张顺接着道,“第二点是队伍的融合,一个厢有一万多人,可能会由一半新兵、一半禁军组成,这就要求所有人员必须接受新战区的一统,哪怕是思想意识,也要做到一致,那就是说在这一厢中,沒有禁军,沒有新兵,只有临安战区里的这一厢,第三就要看临安战区将來的作战意图了,是进攻还是防御,但不管是哪样,只要这一厢的将士能够做到前面两点,就能适应任何战场。”
“最后一个问題,张顺,本官问你,如果你是蒙古人,会选择哪里作为攻击点,如果你是宋人,你又会怎样选择北伐的路线。”
“大人,在下无论是宋人还是蒙古人,都会选择以多路进攻为辅,突出重点为主的方式,也就是说边关的四大战区都有可能成为攻击的区域,不过,在下对于目前双方军队的情形并不十分了解,所以暂时无法判断出重点的攻击目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军的水师力量远强于对方,因此,从海路北上是必须要有的。”
“恩,张顺,你暂且休息下,张贵,你來。”
张贵的言语虽然还是有些结巴,但意思表达得十分清楚:“大人,在下通晓武艺和潜水,随同大哥也和师傅学习了三年的兵法,按照师傅的说法,大哥可为帅,在下只可为将也。”
“张贵,别乱说。”
“大哥,我说的是,是实话啊,当曰先生离去时就,就是这般说道的。”
陆秀夫笑道:“无妨,张贵乃是直姓之人,只要是实话,本官都可以接受的。”
张贵也咧嘴笑道:“大人,这当然是实话,大哥,你看人家陆大人,哪像你,总是自行谦虚。”张贵之言也引得我哈哈笑起來:“本公子也相信张贵说的是实话。”
“还是呼延公子了,了解我。”
我略略颌首道:“张顺,你说的三和一,我也觉得颇为精辟,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实和势,实是实力的实,势则是指势力的势。”
------------
第273章 红会会歌
第273章 红会会歌
“实和势。”陆秀夫问道,
“恩,实力强并不代表势力也强,作为一名军队统帅,应该将实力的强大变成强大的势力,才会在战争中形成优势,从而最终转化为胜势。”
“公子高见。”
袁棘也赞道:“公子说得不错,不说两军对垒,哪怕就是武林高手之争,实力强的也不一定就能取得优势。”
张顺听罢,自顾自地点点头,若有所思道:“呼延公子,将天地人合在一起,是不是就形成了公子所说的势呢。”
“恩,可以这么理解,当然,实力是势力的前提,有了实力才有可能拥有势力,当一个人拥有了实力,就有了获得机会的可能,也就有了成功的可能,再进一步,当这个人拥有了势力,就有了掌控机会的可能,也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张顺佩服道:“闻呼延公子之言,张顺受教也。”
“哈哈,本公子打岔了,你们继续。”
陆秀夫道:“张顺、张贵,你们二人的情况本官大致已经了解,本官认为,以你们的能力,担任我大宋皇家军的将领,基本上是沒有问題的,只是具体能够担任何种职务,本官还需要和其他同僚进行商议后才能明确,张顺,倘若朝廷让你们从下级军官开始做起,你们有异议吗。”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784
7785
7786
7787
7788
7789
7790
7791
7792
7793
7794
7795
7796
7797
7798
7799
7800
7801
7802
7803
7804
7805
7806
7807
7808
7809
7810
7811
7812
7813
7814
7815
7816
7817
7818
7819
7820
7821
7822
7823
7824
7825
7826
7827
7828
7829
7830
7831
7832
7833
7834
7835
7836
7837
7838
7839
7840
7841
7842
7843
7844
7845
7846
7847
7848
7849
7850
7851
7852
7853
7854
7855
7856
7857
7858
7859
7860
7861
7862
7863
7864
7865
7866
7867
7868
7869
7870
7871
7872
7873
7874
7875
7876
7877
7878
7879
7880
7881
7882
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