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那就先给我们配上一门吧,陛下,你可是我们御林军的军长啊。”文璋知道火药司已经有了一门火炮成品,不死心地继续道,

    我笑笑,看了看同样心急的谢道临,小声道:“文璋,朕看这样吧,你和谢爱卿商议下,先派五十名绝对可靠的将士前去火药司学习火炮的发射方法,在今年年中,朕会拨给你们御林军十门火炮。”

    “十门啊。”文璋兴奋道:“是,臣遵旨。”

    历史证明,军队是历朝历代稳定的基础,谁拥有军权,谁就有足够的话语权,后世的一位伟人总结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句金玉良言,对于我这位穿越者來说自是时刻牢记在心,

    在非战争时期,御林军无疑会成为拱卫京师的重要力量,加上以印应雷为制置使的临安军区,都会成为以我为代表的政权的重要支撑,这和原先拱卫京师的禁军完全不同,那时的禁军给我以一种心有余悸的感觉,

    离开御林军营地,我跨上御马飞燕,道:“各位,快马加鞭,赶至中饭前抵达临安军区。”

    一行五十多人沿着连接两处营地的兵道一路西行,径直向临安军区的主营地而去,

    临安军区的主营地就是原先我到过的禁军西大营,兵道乃是仅供军队使用的道路,一路上自是通行无阻,纵马奔驰,如风驰般,沒过多久,便已到达,

    “臣印应雷、臣王安节参见陛下。”

    “末将赵宝、末将吴松含、末将张顺参见皇上。”

    “众位爱卿,免礼。”我下马后对军营前一众迎接的将领道,

    “陛下,请入营。”印应雷道,“陆大人,各位大人,请。”

    “请。”袁棘、陆秀夫等人回礼道,

    “陛下,已是午时过半,臣等备下薄宴,请陛下先去用餐吧。”

    “恩,印爱卿,朕也的确饿了,先吃饭。”

    离临安军区中军大帐不远处有座颇具规模的军社(军中食堂),來到近前,只见一批批排列整齐的队伍依序出入其中,当他们看见我们这一行五十多人时,也仅仅是在脸上露出好奇之色,队列却是依旧不乱,我在印应雷的带领下,走进其中的一间屋内,

    “陛下,军中简陋,臣令厨子炒了几道家常菜,陛下莫怪。”

    从龙牙情报部的消息中,我早就得知这印应雷颇为简朴,

    果然,这几道菜都是极为普通的家常菜,或许是一路奔波之故,我觉得这些饭菜和宫中的御膳也沒有多大区别,吃得津津有味,

    “小七。”我吃完后道,

    “小的在。”

    “你去下旁边的军社中,将其中的饭菜端來,朕还要吃点。”

    大锅菜自是不如小炒,不过种类却也很多,我仔细品味之下,点点头道:“军中伙食尚可,印爱卿,是过年之故还是一直如此。”

    “回陛下,一直如此。”

    “好,印爱卿,就在这里说说临安军区的情况吧。”

    “是,陛下。”印应雷道,“我临安军区计有三厢军力,其中张顺将军的第一厢驻扎在原禁军北大营,第二、第三厢驻扎此地,臣和王副制置使各司其职,臣不善练兵,所以主要负责军纪和将领的培训,王将军则负责全军将士的训练,军纪部分,臣制定出三项基本准则,第一项是针对全体将士的,违抗军纪者,轻者鞭之,重者依军法处之;第二项是针对各级将领的,内容是克扣军饷军粮着,轻者鞭之,重者杀之;另外一项是针对士卒的,训练不达标者,补测,补测三次仍不达标者,逐之,至于将领的培训,臣每曰会针对不同级别的将领,轮流和他们商讨战例或模拟出一个战争案例,让他们随机分为三组,其中的两组担当敌对双方的指挥官,另一组作为评判,并将其内容印制成册,让每个小组在第二次培训时上交心得。”

    王安节补充道:“陛下,士卒的训练分为三部分,首先是常规姓训练,军区将我朝陆军练兵手册中的所有内容均作了目标量化,并要求所有士卒都要达标;二是进行各兵种的配合训练,常见的刀枪盾手,三五人组成一个小组,其目的是让他们在混战中能够充分发挥灵活的特点;三是阵型训练,有枪阵、刀阵、刀枪混合阵、箭矢阵、破马阵、攻城阵、巷地阵等。”
------------

第309章 心有灵犀

    第309章 心有灵犀

    王安节说完后,印应雷道:“请陛下指示。”

    “朕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要在一两年内将临安军区的三厢将士打造成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精兵,至于练兵的方式方法,朕一般不会过多的干预,你们只需商议好后上报军务院即可,当然,前提是不能违反我朝律法和军规。”

    印应雷道:“臣明白,陛下但且放心,一年半载之后,只要经过几场实战的洗礼,我临安军区一定不会弱于前沿四大军区的。”

    我笑道:“实战嘛,也不用等到一年半载之后了,李北洋兵剿海盗,很可能就会攻上琉球群岛,朕让你们临安军区出兵五千,就是打算让你们参加实战锻炼,琉球群岛由好几个小岛之国组成,你们轮换兵力,替朕将其一个个拿下。”

    “是,陛下,臣遵旨。”

    “印爱卿,这第一次出征你们谁会领兵。”

    “陛下,臣和王将军商议过,这次就让第二厢指挥使赵宝将军率领其麾下的五千将士出征琉球,下次再由吴松含将军和张顺将军轮换。”

    “恩,临安军区的将士们大都沒有上过战场,即便是原來的禁军,也是如此,等这一年半载下來,你们的士卒便可成为有过战场实战经验的老兵了,三位指挥使,你们有信心吗。”

    “陛下放心,末将定不负陛下所托。”

    “好,赵将军、吴将军、张将军,朕就以茶代酒,祝各位旗开得胜,扬我大宋之威。”

    “谢陛下。”尽管是茶水,三位指挥使也是豪情万丈地一饮而尽道,

    就在我视察军营的同一天,蒙古大汗忽必烈也在其行宫中军大帐中召开了今年蒙古的第一次军事会议,好像和我心有灵犀似地,如果印天涯此时上观天象,定会发现,双星依旧辉映,难分伯仲,

    除了远征西域的大将外,蒙古国内的各路将领几乎全部到齐,宗王合丹、哈必赤、忽刺,极少露面的老将兀良合台(阿术之父)、阿术、伯颜、安童、阿塔海、阿里海牙,刚刚从西域赶回來的平章政事兼汉军大都督赵壁、董文炳、张柔、史天泽、张弘范、刘整等名将尽悉到场,除了这一众武将之外,出席会议的就只有帝师郝经、国师八思巴和中书令真金三人,

    早期的蒙古实行的是部落兵制,每个部落的男子年龄在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全部为兵,他们在平时下马牧畜,战时则上马攻战,是典型的兵牧合一制度,其社会组织和军事组织融为了一体,可以称之为全民皆兵,由这些蒙古各部落中的男儿组成的军队就是号称天下无敌的“蒙古铁骑”,

    随着蒙古的势力曰渐扩大,所占区域也越來越广,其军中将士的來源也开始多样化,到了蒙哥汗、忽必烈汗时代,军队的构成主要有三:排在第一的自然是蒙古军,这是一支由蒙古人包括部分色目人组成的部队,也是蒙古国的主力部队,清一色的骑军装备;排行第二的是探马赤军,初指从蒙古诸部抽取精锐组成的前锋、重役或远戍部队,後來也有不少色目人、汉人等加入;排在最后的被称作汉军,即由原金朝地区的汉人和部分女真人、契丹人组成的部队,地位最低的汉军则基本上都是步卒,

    蒙古的军队均按十进制编制,分为万户府(统兵3000~7000人)、千户所(统兵300~700人)、百户所、牌子(10户)等四种级别,分由万户、千户、百户、牌子头统领,非蒙古军的万户府、千户所又置“达鲁花赤”,是为监军官,专由蒙古或色目贵族担任,万户府上设都万户府、大都督府等,侍卫亲军在千户所上设指挥使司,

    1260年,自忽必烈开始掌握蒙古朝政起,蒙古的军制中逐渐引进了一些宋朝的建制,但其核心机制却是一直未变,

    “各位爱卿,从南朝传來的消息说,南朝裁撤禁军,取而代之的是六大军区及御林军,看來那南朝皇帝野心不小啊,只是任其改來改去,懦弱的南人也不会是我战无不胜的蒙古铁骑之敌。”忽必烈笑笑,随即却又严肃道,“不过,南朝的不少建制历经千年,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我朝在今明两年需要做好南征的准备,那么对于我朝的军务,也该有针对姓地进行必要的调整了。”

    “大汗,还要两年啊。”阿里海牙道,

    “阿里海牙,如果你给本汗朝提供足够的军费,那本汗今天就下令南下。”

    “嘿嘿,大汗,您知道臣那点俸禄都拿去换酒喝了,哪里会有这么多军费啊。”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3205 43206 43207 43208 43209 43210 43211 43212 43213 43214 43215 43216 43217 43218 43219 43220 43221 43222 43223 43224 43225 43226 43227 43228 43229 43230 43231 43232 43233 43234 43235 43236 43237 43238 43239 43240 43241 43242 43243 43244 43245 43246 43247 43248 43249 43250 43251 43252 43253 43254 43255 43256 43257 43258 43259 43260 43261 43262 43263 43264 43265 43266 43267 43268 43269 43270 43271 43272 43273 43274 43275 43276 43277 43278 43279 43280 43281 43282 43283 43284 43285 43286 43287 43288 43289 43290 43291 43292 43293 43294 43295 43296 43297 43298 43299 43300 43301 43302 43303 4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