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公子。”
方灵道:“文璋,那泸溪村有何特产吗。”
“有啊,泸溪村出产的松糕远近闻名,松软可口,好吃呢。”
方灵点点头道:“哥,时间也不早了,我们今晚就在泸溪村住一晚,明早上山正好。”
“行,走吧。”
自打到了大宋之后,这一次是我第三次离开临安,也算是最为舒适的一次,能够在缓慢赶路的同时,欣赏到祖国的大好河山,
沒走多久,方灵又道:“文璋,这龙虎山看上去规模壮大,想必有很多传说故事,你怎么知道得如此之少呢。”
文璋讪讪笑道:“方姑娘,等见到我师傅,让他给你讲吧,我虽说是龙虎宗子弟,但大部分时间都随师傅在外,所以对龙虎山的典籍趣闻知道得并不多。”
我边走边问道:“文璋,从这里到泸溪村沿途有何胜景。”
“公子,沿着泸溪河行走,到达泸溪村之前有两处古迹,一是即将看到的崖墓,二是位于村落旁的真仙观遗址。”
方灵奇道:“崖墓,是什么墓。”
“前面就是了。”文璋指着前面的悬崖道,“公子,方姑娘,大家往上看,那千仞悬崖之上是不是有不少棺材。”
我眺目向上,果然看见有少许棺材,悬置于插入悬崖绝壁的木桩上,或置于崖洞中、崖缝内,或半悬于崖外,
文璋道:“那就是崖墓,也叫做悬棺葬。”
“咦。”方灵惊呼一声道,“哥,这些棺材是怎么放上去的呢,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山势陡峭,常人根本无从攀登其中,莫非古人都是轻功高手。”
张全一道:“是啊,福建的武夷山也有这种悬棺,当时我还问过师傅,却也是不知。”
田修颜接着道:“我们苗家也有这种悬棺,安置方法也是无人知晓。”
悬棺葬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葬式,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悬置越高,表示对死者越是尊敬,依据后世考古工作者所发现的文献及实地考察,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区,均有此种葬俗,江西贵溪龙虎山、福建武夷山、四川忠县卧马函、奉节县夔峡、风箱峡、珙县麻塘坝螃蟹溪山崖等地,都曾发现过大批战国至秦汉之际的古代悬棺葬遗物,
据后世考证,众多的悬棺葬中又以龙虎山悬棺最为久远,据说是2600年前古代越人所崇尚的葬习,越人所留下的崖墓文化直到后世也沒能探明,只有许多千古未解之谜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沒人知道魂系何方的古越族人为什么要将仙逝者安葬于千仞悬崖之上,在那个刀耕火种的年代又是如何完成这一壮举,古越族人在2600年前曾创造了怎样的文明,这种种疑问让人皓首穷经,百思而不得其解,
“这种葬式的安置法据说有四种方式,一说,凿岩为路,待棺柩安放停当和崖画绘制好后,再把路毁掉;二说,先用土填埋崖壁,尔后再挖去填土,三说,搭厢架;四说,从崖顶放绳索,这四种方式都有可能,但却都有缺失,所以也沒有个定论。”
“啊,哥,这个你也懂。”
文璋笑道:“那是,公子是神人也。”
“至于到底是怎么回事,却也无人弄得明白,等见到道法大师时,可以问问,看看他们龙虎宗的典籍记录上有沒有有关的答案,对了,你们都是武功高强之士,如果以你们的轻身术,能做到吗。”
方灵等人听罢,均自想道,自己可沒这种能耐,于是,众人的目光齐齐看向当中武功最高的袁棘,
袁棘看着上面的悬棺道:“如果仅是安置一两具棺木,借助绳索,或许勉强可以做到。”
“这上古越人的武功不会个个都像袁先生般高明吧。”
“灵儿,那是不可能的。”
方灵道:“那越人的这种习俗又是为何呢。”
我想了想道:“这个可能和古人的原始崇拜有关吧,所谓生不落地,死不落土,他们认为,人的生命虽已结束,其部分灵魂会升入天堂,另外一部分则会守护着自己的亲人,悬棺所处之地,正好位于天地之间,不算上也不算下,如此可方便其灵魂的上下往來,不过,也有另一种传说,人死则棺木盛之,置之千仞巅崖,以先堕者为吉。”
文璋反对道:“这个不会吧,辛辛苦苦地将棺木安置上去,就是为了让它早点掉落下來,这古人也太不着边际了吧。”
我笑笑:“文璋,你认为古人的想法十分愚蠢,那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不认同古人的观点了,或许我们现在的做法和想法在千年之后,又会被后世之人所耻笑。”
张全一突然说道:“不上不下,就是无根之意吧,沒有根,也就是沒有脉络可循,虚实相间,这和太极拳理倒是有些相通之处呢。”
袁棘赞道:“君宝,说得不错,太极一道,无始无终,也就是无根可循也。”
文璋道:“全一兄真乃武痴,从这悬棺上也能悟出武学,我不及也。”
我也沒有想到,这张全一竟然能联想起武学,张三丰流传至后世的著作中,有一部以《无根树》为标題的诗篇,这些诗文包含了张三丰的全部修真理论和方法,或许,这本著作的标題和今曰之事有着一定的关联吧,但我转念一想,《无根树》是原來历史的进程,我穿越之后才有了今曰龙虎山悬棺之行,这其中又有什么关联,我似乎越想越乱,干脆不去想了,
“继续前行。”我道,
------------
第370章 道法大师
第370章 道法大师
经过悬棺区域后,地势逐渐开阔,
又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打头的文璋勒住缰绳,回头道:“公子,往前再行两里就是真仙观遗址了,这座真仙观是唐朝时期的建筑,据说是龙虎山最早的大型寺观之一,后來在诸侯割据(五代十国)的时代,毁于战火中了。”
方灵叹道:“可惜了。”
袁棘道:“是啊,国之不兴,各业皆败,连隐身世外的道观也难以幸免。”
“恩,走吧,去遗址看看。”
两里的路程,对于我们御马的速度而言,只是一小会的功夫,
很快,真仙观遗址就进入到我们的视线之中,一眼望去,到处是断垣残壁,潦草丛生,从真仙观遗址看去,应当是颇具规模的一处道观,即使历经数百年,也能依稀看出当年的辉煌,
我暗自叹道:“真仙观遗址尽管已是残破不堪,却似乎仍在默默地告诉着后人,我们的责任重大啊,作为大宋皇帝,不管愿不愿意,我双肩之上都担负着传承华夏文明的重任,大唐的辉煌,只在瞬间便毁于五代十国之乱,我万万不能重蹈其覆辙,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宋朝之前,后世的西方列强还处在朦胧状态,所以尽管我国的发展磕磕绊绊,但始终领先于世,十三世纪末,自欧洲开始文艺复兴运动后,西方社会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文艺复兴也被认为是跨入近代的标志,从此,欧洲诸国飞速发展,而元朝却沒有延续宋朝的发展势态,渐渐沦落下去,东方雄狮遂进入了沉睡之中,
自从我走进少帝陵的那一瞬间起,这种命运或许便已注定,
历史是过去的进程,但历史同时又在告诉未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8615
58616
58617
58618
58619
58620
58621
58622
58623
58624
58625
58626
58627
58628
58629
58630
58631
58632
58633
58634
58635
58636
58637
58638
58639
58640
58641
58642
58643
58644
58645
58646
58647
58648
58649
58650
58651
58652
58653
58654
58655
58656
58657
58658
58659
58660
58661
58662
58663
58664
58665
58666
58667
58668
58669
58670
58671
58672
58673
58674
58675
58676
58677
58678
58679
58680
58681
58682
58683
58684
58685
58686
58687
58688
58689
58690
58691
58692
58693
58694
58695
58696
58697
58698
58699
58700
58701
58702
58703
58704
58705
58706
58707
58708
58709
58710
58711
58712
58713
58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