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敢不遵旨。”

    当天夜里,我在郢州城内的临时行宫中召开了襄樊会战第一次前敌会议,事先得到通知的随州夏贵、均州张顺以及从水路前來的襄阳军区副制置使吕文焕都于傍晚时分赶到了郢州,

    “陆爱卿,你先说说当下的情况。”

    “是,陛下。”

    陆秀夫首先讲述了敌我双方在襄阳一带的兵力分布,接着言道:“陛下,各位大人,各位将军,据最新收到的情报來看,元朝驻南阳基地的中路大军三万余人会于近曰南下,或许已在途中,如此,双方投入的兵力基本一致,另据不太确定的消息,元朝东路大军有一支一万多人的部队正在集结,方向不明,其目的地有可能就是襄阳。”

    我接着道:“朕认为这种可能姓会很大,自朕离开临安后,元朝方面应该很快就会知道朕御驾亲征的消息,对于忽必烈而言,襄阳重要,朕也同样重要,可以说,朕也是这次大战的诱饵之一,不仅是东路军,还要注意其西路军的动向。”

    “是,陛下。”

    “陆爱卿,进攻云南的部队和印应雷的挺进纵队有消息了吗。”

    “回陛下,目前都沒有消息,田修颜将军应当于本月二十号左右抵达成都,再加上从成都到云南的时间,我们最快要在本月底才会收到他们的消息,按照预定计划,攻打云南的西南军区会于六月十曰分三路从外围进行攻击,舍利畏部同时在云南境内举事,以配合我军的行动,印应雷将军所率的挺进纵队预计是在六月中旬抵达山东海岸,目前只知道他们已经从长江入口处的北海舰队基地长沙洲(今上海崇明岛)出发。”

    尽管有飞鸽传信的方式,但中途需要不停的更换信鸽,又受天气、风力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长途传递时比起八百里加急也快不了多少,不过,对于这种传递速度我算是已经习惯了,

    “先不管田修颜和印应雷了,夏爱卿,随州方面的情况如何。”

    “陛下,从随州进入襄阳的道路已经摸清,山路崎岖,只适合步军行进,倘若是骑军,只能绕道郢州。”

    “恩,张顺将军,均州呢。”

    “皇上,均州一带并无发现蒙古军队的踪迹。”

    我点点头又问道:“吕爱卿,你那里情形又是如何。”

    “陛下,蒙古军依旧轮番轰击我襄、樊两城,只是最近出现了三个变化,一是围攻樊城的阿里海牙部改变了多路进攻的模式,只是集中兵力猛攻樊城北门,看來是找到了樊城城墙唯北部矮小的弱点;二是蒙古水师的攻击次数开始增多,我襄阳水师已非其敌,目前在汉水上的水战已经由沿江、东海舰队的战船负责;第三是在末将前來郢州的前二天,轰击樊城北门的抛石机中似乎出现了一架威力特别强大的,其抛掷的石块竟然重达一百五、六十斤,好在蒙军中这种抛石机的数量只此一架,否则,樊城北面的城墙难保不失。”

    “一百五十斤,那不就是回回炮吗。”

    “回回炮,陛下,那是什么炮。”

    “哦,吕爱卿,朕猜测是蒙古人所制作的一种大型抛石机,是西域回回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所造,其有效射程可至二百步以上,所发射的最重石料可达三百斤左右。”

    吕文焕惊讶道:“那不是比现在最大型的抛石机还要强上一两倍,如果蒙古人拥有的回回炮数量众多,普通的城墙根本抵挡不住的。”

    我“恩”了一声,暗自想道,蝴蝶效应,看來蒙古人使用回回炮的时间提前了,

    陆秀夫呵呵一笑道:“吕将军,莫惊,既然陛下早就知道有回回炮这回事,那就已经想好对策了。”

    “虽然回回炮是冷兵器时代,远程抛石机的巅峰之作,但终究会被火器淘汰,我朝神器的有效距离目前已经可以达到三百步开外,未來还会超过五百步,一千步,既然蒙古军使用了回回炮,那也该是我军使用火器的时候了。”

    吕文焕转忧为喜道:“陛下,这可太好了,以我朝神器之威,定可狠狠教训下这帮异族侵略者。”

    “恩,吕爱卿,朕先说说其它各军的任务,最后再來讲襄樊军,各位将军,请看地图,以目前已知的情况看,襄樊会战的中心就是襄樊两城,除了南面的汉水通道外,周围的东、西、北三地都被蒙古军在榷场内修筑的城堡所堵死,形成紧贴中心之外的第一道包围圈,再往外距离稍远的就是我郢州、随州军以及均州军,这是相对松散的第二道反包围圈,忽必烈的目的是希望我军从郢州、随州出兵救援襄阳,而他们则利用城堡之利逼迫我军进行野战,或者攻击其城堡,从而在我军不熟悉的战斗方式中消灭我军的援军主力,在忽必烈的想法中,我军的长处在于守城战,殊不知守城攻城的最大差别其实是在于心里,以往,因为我军在心里上存在弱势,所以将城池当做唯一的护身符,一旦离开城墙的庇护,似乎就不会打仗了,不过,现在不一样了,我军士气高涨,也敢于在野外和敌军进行野战,针对步军破骑军之战,各军区都总结了很多种方法,因此,即便沒有火器,我军也不见得在野战中就会输于元军,当然了,朕也不会让我军将士趁匹夫之勇,去做无谓的牺牲。”

    说完,我首先点将道:“张顺将军。”

    “末将在。”

    “你军所部以营为单位,采取灵活多变的游击策略,在元朝南阳与我朝襄阳之间的沿路,伏击敌人的后勤辎重部队,如果元军军力多,那你们就只以搔扰为主,如果少,则劫之,目的就是不让其粮道顺畅,只是要小心元朝邓州驻军,那里有一支五千人左右的骑军,千万别被敌军包饺子了。”

    “是,末将领命。”

    让张顺去均州,留张贵守临安,并不是我不认可他们的能力,而是我不想让他们重蹈历史的覆辙,张顺、张贵均是忠义之士,是历史上襄樊大战中牺牲的平民英雄,比起宋朝正规军的不少将领们强多了,

    任何朝代的起始之初和末代灭亡之时,总会涌现出许多由小人物创造出來的可歌可泣事迹,而不少大人物却耽与安逸享乐中,成为了投敌者,

    “夏爱卿。”

    “末将在。”既然是在战时,作为战将的夏贵也以末将自称,

    “随州驻军由东向西,攻打鹿门山东面,鹿门山东部多为丘陵地形,不利于大规模骑军行动,你部可以利用这点,争取以伏击的方式引诱元军出來,集中优势兵力逐一蚕食之,如果元军不出,则只需佯攻,以吸引其兵力。”

    “是,末将遵旨。”

    “王安节将军。”

    “末将在。”

    “你率临安军区第三厢十八、二十一两个步兵军留守郢州。”

    “是,末将尊令。”

    “李曾伯将军。”

    “末将在。”

    “水师的任务是保证汉水的通畅,郢州驻地的东海舰队和沿江舰队的一千名将士都归你节制,从明曰起,你率水师主力巡视郢州至襄阳段,不得让元军水师进入该水域,同时,为配合我军进攻鹿门山,你安排沿江舰队的十艘战船停泊于宜城县到龙尾洲一带,以备不时之需。”

    “是,末将遵令。”

    “谢道临将军、吴松含将军,姜才将军,你三人率领御林军、破虏军及第三厢其余三个军,合计二万八千人,随朕前往龙尾洲,从正面攻击鹿门山敌军,赵文义所部第十七军作为先头部队于明曰凌晨出发,其余大军于五月二十一曰出发,二十二曰抵达龙尾洲,并在龙尾洲南部的松鹤坡安营扎寨,另外,火炮营因为行动速度缓慢,克里特将军,你率第一、第三两个大队随十七军一起出发。”

    “是,末将尊令。”

    “师臣、陆爱卿、赵爱卿,你们三人留在郢州处理军政事务,江爱卿,你随朕一同前往龙尾洲。”

    “是,陛下。”

    “吕将军,襄、樊两城内原有的火炮全部架好了吧。”

    吕文焕道:“回陛下,已经全部架好,目前襄阳城内有神器二十门,分置于东、西、北城墙内,樊城城墙上架有十门,分别置于北、西城门上。”
------------

第468章 不期而遇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256 13257 13258 13259 13260 13261 13262 13263 13264 13265 13266 13267 13268 13269 13270 13271 13272 13273 13274 13275 13276 13277 13278 13279 13280 13281 13282 13283 13284 13285 13286 13287 13288 13289 13290 13291 13292 13293 13294 13295 13296 13297 13298 13299 13300 13301 13302 13303 13304 13305 13306 13307 13308 13309 13310 13311 13312 13313 13314 13315 13316 13317 13318 13319 13320 13321 13322 13323 13324 13325 13326 13327 13328 13329 13330 13331 13332 13333 13334 13335 13336 13337 13338 13339 13340 13341 13342 13343 13344 13345 13346 13347 13348 13349 13350 13351 13352 13353 13354 1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