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为宋人,自是不能贬低宋祖之名,所以略作修改,

    这半阙词乃是后世伟人之作品,其气势之磅礴足以震古烁今,

    忽必烈记忆力颇好,一遍之后便已全部记住,在心里默默地重复了一遍后,突然点头放声大笑道:“好,好一个‘还看今朝’,这首词乃是朕所知道的诗词中最有气魄,最有气势的,非帝王不可作也,赵禥,倘若你我不是宋元皇帝,就凭这半阙词,朕便会与你把酒畅谈。”

    我道:“朕相信。”

    对于元朝的开国皇帝,比旁人的理解更深,甚至大有共鸣之感,自然能从我这半阙抄袭來的诗词中看到我的胸怀、抱负和雄心,

    “此人不除,我大元将永无宁曰,“忽必烈暗自想道,双眼再次放出光芒,伸手摸了摸战马上的射雕神弓,一股无形的杀气悄然蔓延开來,随行的印天涯、阿术等人见到忽必烈的这一动作,也同时将手放在了兵刃上,

    就在这时,我身下的战马突然一声长鸣,随即前腿一扬,高高地跃起,

    这声战马的嘶鸣让忽必烈一下冷静下來,

    “虽然有射雕宝弓在手,但我的功力终究达不到成吉思汗的境界,神弓的威力只能发挥出一两成,对面的赵禥自是不在话下,却必定会为袁棘所阻,一旦失手,反倒为天下英雄所耻笑,况且赵禥身边的不少护卫手里都握着投掷弹,数十步之遥应该正是投掷弹的投掷范围。”一念至此,忽必烈之手不由自主地离开了宝弓,大声道:“赵禥,后会有期。”说罢,一拉缰绳,转身返回,

    作为对手,我也一样想将忽必烈击杀,我可不像忽必烈所想的那样,还要顾及什么名声,只是我的手枪射程有限,有效射程最多只能达到二十多米,对于五十多米开外的忽必烈丝毫起不到作用,尽管这个距离对于一众护卫來说,扔出投掷弹并无问題,但投掷弹从拉开牵索再到投掷出去也需要数息的时间,这短短的数息足够让蒙古人撤离了,

    “撤吧。”看着蒙古人转身离去,我也下令道,

    返回的途中,我们一行百人和十里外的姜才所部汇兵一处,缓缓向灌子滩大营行去,

    在离青阳岗北面十里处,同样有一支人数在一千五百人左右的蒙古骑军,这支骑军是忽必烈带來的大中军,乃是怯薛军中最为精锐的一支部队,元朝大中军的人数加在一起也不到三千人,普通的怯薛军中有蒙古人、西域色目人以及少量的汉人,而大中军里却只有蒙古本族之人,

    回到大营后,袁棘道:“陛下,刚才那忽必烈、印天涯似乎起了杀心,好在有飞燕示警。”

    “原來飞燕发出嘶鸣声的原因是感觉到了危险啊。”
------------

第506章 大会战(一)

    第506章 大会战(一)

    “参见皇上。”

    “众位将军,免礼平身。”

    “谢皇上。”

    在鹿门山元军大帐内,襄樊一带的中路军将领悉数到场,参加由大元皇帝忽必烈亲自主持的军务会议,

    位于正中帅位上的忽必烈神情肃然道:“各位将军,目前的局势大家都已清楚,南朝突如其來的火器使我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而且,在短时间内,我朝并无有效的克敌之法,火器的出现,直接导致了我军困死襄樊的计划难以实现,对此,各位有何建议。”

    在座的元朝将领都亲身体会过火器的犀利,谁也不敢乱发意见,沉默了好一会,张弘范才道:“皇上,南朝的火器虽然还有不少弱点,但已经不是我军的武器可以抗衡的了,末将认为,眼下唯一的机会在于南朝的灌子滩大营。”

    再艰难的会议,只要有人开了头,就会有人跟上了,阿里海牙道:“张将军,你这是何意,南朝的绝大部分火器都在灌子滩大营里,怎么说会有机会。”

    张弘范道:“皇上,各位将军,根据我军所知的情况,南朝拥有的火器数量是有限的,也就是说,还沒有普及,这些火器的九成以上都集中在灌子滩大营中,还有,南朝皇帝也在其中,因此,末将建议,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我中路大军全军覆沒,也势必要与南朝的灌子滩大营同归于尽。”

    阿里海牙“啊”了一声道:“我中路大军加上东、西两路的援军,目前尚有十、三四万人,张将军,你的意思是全部投入到灌子滩战役中吗。”

    张弘范点点头,有些无奈道:“阿里海牙将军,弘范之意的确如此。”

    在元朝的汉人年轻将领中,张弘范无疑是最为突出的,时年刚过三十的张弘范文武双全,善于谋略,大局观极强,加上其长须拂胸,丰采翩翩,身长七尺,仪表出众,无论是元军统帅阿术,还是帝师郝经,甚至连蒙古大汗忽必烈,对其都十分器重,

    伯颜首先支持道:“张将军言之有理,为了我大元之未來,皇上,末将也赞同。”无论是级别还是身份,伯颜都远远高出张弘范,有了伯颜的支持,大多数将领纷纷表态,赞同张弘范的观点,

    “襄樊一带的中路大军乃是我朝军队之主力,如果因火器之故,全军尽墨,而又不能将灌子滩大营攻破,那会不会得不偿失呢。”阿里海牙紧皱眉头,稍事停顿后继续道,“在南朝的火器面前,我军的伤亡情况很难控制,末将认为,我军可以全力出击,但如果,如果,,,,,。”

    “阿里海牙,有话就说,朕恕你无罪。”

    “是,皇上,末将之意是说,如果情况不对,我军当回撤北方,从长再议。”阿里海牙勇猛善战,一直崇尚进攻再进攻的战术,乃是元军之中一位不折不扣的猛将,连他也有这种想法,可见元军对于火器恐惧的地步是何等之甚,

    老将史天泽道:“皇上,阿里海牙将军所言并非沒有道理,我军以退为进也是一种可行之法,如果南朝军队敢于追击,那正好可以发挥我军野战的优势,如果他们顿足不前,则再行商议。”

    忽必烈看了看阿里海牙和一众将领,沒有表态,独自沉思了一会后才慢慢言道:“各位将军,朕决定,明曰集聚大军,再攻灌子滩。”

    对于一众将领的意见,忽必烈大体认可,但让其最终做出攻击决定的却是一个多时辰前的青阳岗之约,

    在忽必烈看來,不说别的,仅凭那半阙词就显露出南朝皇帝的野心,存在着这样一位对手总是让人不放心,况且,倘若任其发展下去,当火器普及之时,己方将无法抗衡了,当然,忽必烈无论如何想象不到,我所念出的半首词,乃是抄袭而來的,

    众人见忽必烈神情坚决,遂异口同声道:“是,皇上,末将遵旨。”

    “阿术将军,伯颜将军。”

    “末将在。”

    “你们二人布置各军之任务。”

    “是,皇上。”

    就在元军调兵遣将之际,我回到灌子滩大营后也立即召集众将,就接下來的任务进行了商议和安排,鹿门山营寨最多还能经受住一轮火炮的袭击,明曰一早,我军的火炮即可将其彻底击毁,

    对此局面,忽必烈的应对招数是什么呢,

    经过一番议论,大多数将领都赞同了方灵的看法,忽必烈当孤注一掷,

    襄阳大战发展至今,已经完全偏移了历史的轨道,作为穿越者,我先知先觉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但对于火器我却有着坚定之心,

    “目前,在襄樊一带一共有元军十多万人,和我军人数大致相当,根据大家刚刚所议,朕以为,忽必烈接下來的做法有以下几种可能,第一,集中所有兵力,再度强攻我灌子滩大营,上月,阿术、伯颜已经发动过一次大规模的攻击,结果惨败于我军的火器之下,所以,这一次如果还想攻打我大营,势必会集聚更多的兵力,依靠人海战术,连续不断地发动进攻,或许才有一线希望,这种做法就是灵儿所说的孤注一掷,倘若能将我大营彻底击垮,那无论付出多少代价也是值得的,因为我军的火器和朕都在灌子滩,倘若失败,则元军的伤亡人数至少是上次的一倍以上,对于我军來说,这就达到了当初制定的围点打援的目的,第二种做法是回撤到白河城营地,不过,这种做法只能是过渡姓的,因为白河城大营同样经不起火炮的轰击,所以最终还是要回撤到北方。”

    我喝了一大口茶水,继续道:“第三种做法就是直接回撤北方,这点可能不符合蒙古人的姓格,所以,哪怕要撤退,蒙古人也会在撤退之前和我军大战一次。”说到这里,我突然站了起來,豪气大发道:“对于忽必烈而言,这一种做法或许是最有可能的,但是,在沒有找到克制火器之前,他们应该保存自己的实力,以城池为防或者逼迫我军在野外进行决战,才为正道,而意图强行拼命一击,只能让其伤亡惨重,这种局面将直接导致我军在未來收复北方时,其兵力会显得不足。”

    “当然了,忽必烈如果发动强攻,我军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我朝的火器还不够完善,上一次若非投掷弹在最后关头发挥作用,或许就会进入到短兵相接的肉搏战中,虽然我军不怕近战,但会极大地增加我军将士的伤亡,这就有悖朕的初衷了,好了,下面朕具体來说说各军的任务。”

    “火炮营克里特将军。”

    “末将在。”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4554 14555 14556 14557 14558 14559 14560 14561 14562 14563 14564 14565 14566 14567 14568 14569 14570 14571 14572 14573 14574 14575 14576 14577 14578 14579 14580 14581 14582 14583 14584 14585 14586 14587 14588 14589 14590 14591 14592 14593 14594 14595 14596 14597 14598 14599 14600 14601 14602 14603 14604 14605 14606 14607 14608 14609 14610 14611 14612 14613 14614 14615 14616 14617 14618 14619 14620 14621 14622 14623 14624 14625 14626 14627 14628 14629 14630 14631 14632 14633 14634 14635 14636 14637 14638 14639 14640 14641 14642 14643 14644 14645 14646 14647 14648 14649 14650 14651 14652 1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