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
“皇上,这花洲书院里就有一位大贤者,可以说是邓州城里的不二人选。”
“是吗。”我暗自想道,“莫非是范仲淹的后人。”
这次的感觉完全正确,只听王谦继续道:“皇上,此人姓范,名直尚,乃是当年的名臣范仲淹范大人的嫡系后人,现今在书院里担任山长兼首席教授,范教授学究天人,人品高尚,蒙古人数次请其出山,都被他婉言谢绝,十年前,据说时任蒙古中书省的平章政事王文统还亲自写信与他,但仍然被拒。”
“范直尚。”我念了念道,“朕当见见此人。”
“皇上,那草民现在就去书院,将范教授请來。”
“老人家,不用,朕还是亲自上门拜访。”
世事真的是多变,刚刚方灵还在说,要不要进入花洲书院,我说不入,沒想到现在又來到了花洲书院的门前,
进入书院,但见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山湖洲林相映成趣,这些建筑皆为江南风格,和临安的园林极为相似,往里而去,古柏森然,春风阁、文昌阁掩映其间,
王谦介绍道:“皇上,花洲书院是邓州城里唯一沒有被蒙古人破坏的场所,虽然数十年來沒有进行过维修,显得陈旧,却基本上保留了当年范仲淹大人第四子范纯粹任邓州知州时,整修花洲书院后的原貌。”
我叹道:“看來,蒙古人对文化古迹还算是照顾有加。”
“皇上,并非如此,这花洲书院能够保存下來,多亏了蒙古朝中的几位汉人大臣,像前期的王文统大人,后期的窦默大人等,如果沒有他们,这书院的结局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至于具体原因,皇上很快便知。”王谦边说边指着前面的一排宽敞房屋道,“皇上,到了,这就是书院的主要建筑——讲学堂。”
到了后世,花洲书院因其风景优美而被列为邓州八景之首,只不过,后世的花洲书院和宋朝时期的模样已是大相径庭,
走到近前,王谦继续道:“皇上请看,这学堂前立有一块石碑,这块石碑就是书院的保护伞。”
“保护伞。”我一时沒有明白王谦之意,遂上前看着石碑,上面的字迹是用汉蒙两族的文字所刻写,汉文我认识,是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蒙文我却不识,
“皇上。”王谦笑道,“这块石碑上的文字是蒙古大汗忽必烈亲笔題写,蒙文之意等同汉文,这也就是花洲书院能够保存下來的唯一原因。”
我点点头笑道:“忽必烈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这时,学堂的大门突然打了开來,从里面走出一位老者,这位老人约莫六十來岁,身穿一件打着补丁的淡蓝色长袍,长须飘然,倒是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范教授。”王谦喊了一声,
被王谦称作范教授的中年人正是花洲书院的首席山长,范直尚,山长是古代对书院讲学者的称谓,宋元时期,山长相当于后世学院的院长,而书院的院长一词最早出现在清朝乾隆年代,清末仍然复称山长,废除科举之后,书院改称学校,山长的称呼也随之废止,
范直尚沒有答话,眼睛却直盯盯地看着我,
我身上的黄色龙袍太过显眼,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让人很方便地认出,
王谦见范直尚沒有说话,略微提高了声音道:“范教授,皇上在此,还不快來参拜。”
“皇上,大宋朝的皇帝。”范直尚声音很小,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王谦见状,急忙又喊了声:“范教授。”
“范教授,朕不像吗。”我笑笑,走上前去,
“啊,不,不是,我,草民,,,,,。”范直尚一时之间似是不知所措,愣在当场,
“皇上莫要生气,范教授一定是喜极而楞。”王谦怕我动气,赶紧解释,随后上前扯了扯范直尚的衣衫,小声道,“范大教授,如假包换。”
范直尚这才跪倒在地大礼拜道:“草民范直尚,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先生免礼,请起。”
“谢皇上。”范直尚起身后对着王谦道:“王老,这是真的。”
“老夫还会骗你不成。”王谦指了指我身旁的王安节道,“范教授,这位乃是我王家之人,老夫兄长王坚之子王安节将军。”
“王坚。”范直尚当然听说过王坚之名,小的时候还见过,有些印象,
王安节略微上前,行礼道:“晚辈王安节见过范教授。”
“不敢当,不敢当。”
------------
第527章 邓州县令
第527章 邓州县令
花洲书院的讲学堂很大,和我读大学时的阶梯教室相比,也是相差无几,尽管屋里的桌椅等设施已经颇为陈旧,但却极为整洁,这里的每一张桌椅,每一扇门窗,似乎都在默默地讲述着书院曾经的辉煌,
穿过讲学堂,范直尚将我们带到了后面一间类似会客室的房间里,
“皇上,这是书院里最好的一间房屋。”范直尚指着屋里正面的一张古色古香的椅子道,“皇上,请上坐。”
宋朝以前,无论是皇室贵族还是百姓之家,都是凭几而坐,“几”和“案”合称“几案”,是一种很矮的家具,有些类似后世的茶几,唯其矮,所以用不着高的坐具,充其量在屁股下面放个蒲团或者茵褥之类的,
后世通行的高脚桌椅就是出现在宋朝,桌椅的面世,彻底改变了国人几千年來席地而坐的生活习惯,据后世考证,在北宋徽宗时期,高脚桌椅的使用就已经十分普及了,
“好。”我坐下后四处看了看,只见墙上尽是一幅幅山水素描或者是字迹墨宝,从纸张的色彩來看,显然有些年头了,我暗自想到,这里随便一幅作品,到了后世都绝对是无价之宝,
只一会工夫,我的目光便扫了一遍,笑笑赞道:“范先生,这里很有情调啊,像是一间收藏珍贵文物作品的博物馆。”
“博物馆。”范直尚一下沒有反应过來,
“博物”作为一个词,最早出现在《山海经》里,它的意思是能辨识多种事物,《尚书》称博识多闻的人为“博物君子”,但博物馆这个词却是舶來品,是以范直尚并沒有立即明白,
我也沒去解释,问道:“范先生,这里的字画想必都有些年头了吧。”
“回皇上,屋里的字画基本上都是先祖文正公创立花洲书院时所留。”
我点点头道:“很好,一百多年來,邓州城历经战火,而这些历史文物能够得以保存下來,你们范家功不可沒。”
“谢皇上夸奖。”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905
3906
3907
3908
3909
3910
3911
3912
3913
3914
3915
3916
3917
3918
3919
3920
3921
3922
3923
3924
3925
3926
3927
3928
3929
3930
3931
3932
3933
3934
3935
3936
3937
3938
3939
3940
3941
3942
3943
3944
3945
3946
3947
3948
3949
3950
3951
3952
3953
3954
3955
3956
3957
3958
3959
3960
3961
3962
3963
3964
3965
3966
3967
3968
3969
3970
3971
3972
3973
3974
3975
3976
3977
3978
3979
3980
3981
3982
3983
3984
3985
3986
3987
3988
3989
3990
3991
3992
3993
3994
3995
3996
3997
3998
3999
4000
4001
4002
4003
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