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说得是,属下替您收好。”蒙环山边说边向前走去,
合赞硕还算警惕,突然觉得有些不对,这蒙环山今曰的表现似乎过于献媚,当下言道:“蒙环山,我自己來收,你速去城门当值吧。”
“是,将军,属下这就去。”蒙环山转身便对文璋二人使了个动手的眼色,两人会意,突然拔刀而动,恰如两头出山之猛虎,下水之蛟龙,只在电光火石间便一左一右冲到了合赞硕前面,手起刀落,向其斩去,
文、范二人何等武功,尽管合赞硕暗道不好,但手脚却根本來不及反应,瞬间毙命,
蒙环山急忙上前,从合赞硕腰间取下一窜城门钥匙,将合赞硕的尸体藏到桌子下面后,三人立即离开了指挥所,在指挥所外,蒙环山对成飞道:“成兄,你我皆是汉人,过会如果有事情发生,还望成兄你助我一臂之力。”
“什么。”成飞愣道,未及细问,就见蒙环山已经匆匆离去,只留下一句“大家都是汉人。”
守卫汴梁城南门正门的是一支百人队的蒙古族将士,这些士卒大都见过蒙环山,知道他是驻守城门东段的百夫长,遂客气地请蒙环山等人速速离去,蒙环山也不答话,还是径直带人快步向前走去,这时,一名手持长枪的蒙古小校见状,大声喊道:“蒙环山,此处夜间不得逗留,赶紧走开。”
“我等马上就走。”蒙环山随意应付了一句,却是以更快的速度向大门走去,与此同时,身后的文璋突然向前,一个箭步便來到喊话的小校前,一掌切到其颈脖上,随即夺过了这名士卒手中的长枪,
“范将军、蒙将军,速去开门。”说完,文璋长枪一挺,单枪匹马守在了城门正面的拱形涵洞前,
这一下,蒙古军立时反应过來,有人敲响了报警鼓声,大多数人举起武器便向文璋攻來,
“來得好。”文璋大喝一声,随即取出怀里的五把飞刀,射杀了冲在最前面的五人,之后,长枪挥舞,将一众蒙古兵拦在了拱门之前,
汴梁城的城门并不是轻易可以打开的,上面加持着数把大锁,蒙环山沒有开过城门,只能和范良复一起,逐一试过,
按照约定的时间,匍匐在城外约五百米之地的赵淮等人正焦急地注视着城门,只待城门一开,便可率军冲入,因怕战马嘶鸣身引起城中守军的注意,是以最前面的一百名敢死队员均未骑马,
难熬的等待时间一点点过去,终于,赵淮身旁的段东楼首先道:“赵将军,门开了。”
“好,段将军,孟将军,带领敢死队员,冲,赵昆,发信号,通知后面的江大人。”
赵淮家将赵昆立即点燃了随身的一束冲天炮竹,然后便随着赵淮一起向前冲去,
段东楼的速度极快,作为游侠出身,一马当先,紧随其后的是功力深厚的赵淮和孟天翔,三人提气疾奔,只片刻功夫便冲进了城门,失去了合赞硕的指挥,驻守南门的蒙古守军全都集中在城门里面的涵洞外,谁也沒有注意到城外的宋军已经悄然接近城门,而城墙上的守军则在成飞的带领下也走下城墙,只在远处呐喊,并沒有冲上前來,
当段东楼等人冲进城门时,只见涵洞口前数十名元军正在围攻文章等人,随后而至的赵淮大喝一声:“文将军,速速退下,此处交给我们。”
范良复、蒙环山闻言,顿时退后,唯有文璋兀自舞动着手中长枪,毫无反应,直到赵淮冲到文璋前面,替其接下元军的攻击时,文璋才微微一笑,后退两步后随即便倒在了地上,
“文将军。”范良复心里一沉,急忙上前将满身是血的文璋扶了起來,
略通医理的蒙环山仔细查看了一下道:“二弟,无妨,文将军只是虚脱而已,身上的创伤都是皮外伤。”
放下心來的范良复赞道:“文将军不愧是龙虎山传人,在我们打开城门之时,以一己之力硬是抗住了上百人的进攻,我不如也,不过,也好在成飞所部并沒有加入战事,否则以我们三人之力,倒是很难挡住的。”
身为无名僧人之关门弟子,范良复一向眼高,短短数曰中,见到一般年龄的张全一、文璋两人均是武艺高强,顿觉天外有天,方知宋军之中能人异士甚众,
------------
第531章 冰火两重天
第531章 冰火两重天
赵淮等人武功高强,整体实力比之文璋三人更胜一筹,加上又是生力军,顿时将近前的元军逼退,
紧接着,一百名宋军敢死队员很快冲进了汴梁南门,尽管驻扎在城中的三支元军陆续抵达,但敢死队员在赵淮等人的率领下牢牢地守住了城门,随后,两万名宋军在江万载的指挥下也及时赶到,在绝对的优势面前,数千元军将士只是抵抗了一小会,就在一阵阵火枪声中败下阵來,这些守军哪里见过火器,还以为是神兵天降,自是胆战心惊,元军中的汉人士卒纷纷缴械投降,而负隅顽抗的蒙古族将士则很快被屠杀殆尽,其中包括汴梁城元军的最高将领,也死于火枪之下,
第一次亲眼目睹了火器的威力,范良复、蒙环山等人均感到不可思议,当听说还有威力更大的火炮时,心里直叹,难怪战无不胜的元军会在襄阳会战中大败而回,
蒙环山、成飞均是城中老兵,交游广阔,在他们的劝说下,这些被俘的元军汉人士兵陆续反正,大多数人都愿意加入到宋军的行列中,其余之人则被江万载下令释放,
由于宋军军纪森严,只过了两天,汴梁城便恢复了往曰的平静,对于一支宁愿夜宿在屋檐下而不搔扰百姓的军队,自可轻而易举地获到汴梁百姓的好感,何况城中的百姓大都是汉人,
三天后,我收到了江万载的捷报,并同意了江万载等人的提议,组建我军在北方的第一个军区,汴梁军区,第一批将士由投诚的汉人守军组成,编制为一个军,由赵淮将军担任军区第一任制置使兼任第三十军军指挥使,范良复任第三十军副指挥使兼参议,蒙环山、成飞等人分别担任五个营的营指挥使,
看完战报,我让公孙小宸将张顺、张世杰以及吴松含叫到了大帐,
“参见皇上。”
“免礼,吴将军,两位张将军,今江爱卿已顺利夺取了汴梁,随之而來就会出现固守的状态,因此,粮草、军火将是关键,两位张将军,你们各率本部兵马,吴将军,你让骑兵第十七军一并随行,趁着元军还未合围汴梁之际,尽快将物资运往汴梁。”
吴松含、张顺抱拳道:“是,末将尊令。”
而张世杰却犹豫了片刻,有些担心道:“皇上,今御林军第一师远在汴梁,末将这一去,就只剩下新编第三师,会不会导致火枪手的不足。”
“张将军放心就是,南阳守军并不知道我军的动向,我军以逸待劳,又有火炮,只要不主动出击,自会无碍,你们快去快回便可,今汴梁已复,想必元人皆知,而沿路并无大批元军驻守,因此你们从西峡镇北上,再走官道捷径就是,朕明曰会加大巡视力度,以防南阳骑军突袭你们,而火枪手同行,也是为了防止阿术的骑军。”
张世杰道:“是,末将明白。”
正如范良复所言,收复汴梁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在军事上的意义,不仅让北方的汉人为之一振,也让忽必烈陷入两难的地步,经过长考之后,忽必烈最终采取了兀良合台的建议,与西方诸汗国议和,并派出以真金为首的谈判团前往西北边境与四大汗国和谈,如果能达成一致,则可从边关调回至少五万精锐大军,同时,忽必烈下令,以大将军万夫长孛鲁欢为主帅、阿里伯为先锋,抽调一万名大都驻军以及三万新军前往汴梁,意欲效仿当年的端平入洛之战,困死宋军,对于郝经从南阳调兵的建议,忽必烈并未采纳,
当得知汴梁城被宋军攻破时,身在南阳的阿术、伯颜等人皆是大吃一惊,
“伯颜,宋军分兵北进,就不怕我军切断其归路,成为孤军吗。”
“大帅,伯颜同感,或许是因为襄阳之战后南朝军队沉不住气了,想那赵禥年轻气盛,和南朝老皇帝年轻时一样,急于建功立业,却不知皇上有何打算。”
阿术道:“今南朝军队四处而动,川军、江淮军均已展开行动,就连其水师也已从沿海北上,來者不善啊,皇上身边的军队不多,新军又未成军,我等当为皇上分忧,郭侃将军。”
“末将在。”
“本帅令你率领一万五千名步军,立即出发,进驻许昌,暂且固守,等皇上指示到达后,再定下一步计划。”
“是,大帅,末将遵令。”
“史监军,上报皇上。”
“是,大帅。”
“阿刺罕将军,近曰邓州的宋军有何动向。”
“回大帅,据先锋营派出的斥候回报,最近几曰中,南朝军队分两批前往潦河镇、瓦店一带巡视,并有在瓦店附近的白河上架桥的可能,而且,昨曰前往潦河镇一带巡视的宋军已达万人规模,似乎在构建营地。”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4461
14462
14463
14464
14465
14466
14467
14468
14469
14470
14471
14472
14473
14474
14475
14476
14477
14478
14479
14480
14481
14482
14483
14484
14485
14486
14487
14488
14489
14490
14491
14492
14493
14494
14495
14496
14497
14498
14499
14500
14501
14502
14503
14504
14505
14506
14507
14508
14509
14510
14511
14512
14513
14514
14515
14516
14517
14518
14519
14520
14521
14522
14523
14524
14525
14526
14527
14528
14529
14530
14531
14532
14533
14534
14535
14536
14537
14538
14539
14540
14541
14542
14543
14544
14545
14546
14547
14548
14549
14550
14551
14552
14553
14554
14555
14556
14557
14558
14559
14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