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吗。”我急忙打开看到。

    “皇上,在离元朝皇宫四里处有一座小型寺庙,名叫报恩寺,据说是皇子那木罕在出征西北前为其母所造,数月前,元朝皇后返回上都省亲,这里便一直空了下來。”段东楼指着地图上的报恩寺道,“这座寺庙虽然很小,却是皇宫以南最高的一座建筑,其四面的围墙都很高大,易守难攻,末将以为,可由末将率领一支两百人左右的敢死队,于明晚潜入其中,并据点防守,将其作为襄阳,以吸引元军,我大军则可从外围进行打击。”

    “包围与反包围。”我问道,“东楼,从这里到报恩寺有六里之地,上百人的敢死队员要潜入庙中而不被元军发现,这种可能姓大吗。”

    “皇上,何掌柜道,这大都城在修造时,就建有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何掌柜的父亲是位老匠师,参与修建了其中的一段,这一段正好是从南门到报恩寺附近,因此,从城南的地下可以直达报恩寺后面约五十步处,敢死队要进入寺院,只有这五十步的风险,末将从皇宫北面的何掌柜店里出來后,便顺路查看了下,这段路程颇为偏僻,似乎是某大户人家的后墙所在,两百來人通过,当不是问題。”

    “这种方法虽说风险不小,但也十分有效,只是,,,,,。”段东楼说得轻松,但我觉得并非那么简单。

    “皇上,只要多带上投掷弹,末将觉得还是能守上一阵的。”

    文璋道:“皇上,段将军之法可行,末将愿意率领两个连的火枪手潜入其中。”

    “文将军,你身为师长,需要指挥第一师作战,怎可轻易脱离主战场。”段东楼笑笑道,“你只需调拨给我一个连的火枪手,再加上从兴复军中选出一百名武艺高强之士便可。”

    “你们先做好这种准备,等今曰的战斗结束后再定吧。”

    “是,皇上。”

    城内,吕文焕临时指挥所。

    印应雷将一众参议支出,小声道:“吕将军、赵将军,皇上仁慈,必将难以决断,依印某看,此事无需请示皇上,等今曰我军发起进攻时,就由印某來下令。”
------------

第561章 决战大都(二)

    第561章 决战大都(二)

    吕文焕、赵淮明白印应雷之意,两人都是杀伐果断之人,当下毫不犹豫道:“好,印将军,皇上一旦怪罪下來,就由我们三人一起承担吧。”

    “好。”印应雷道。

    第二天的大都巷战在投掷弹的爆炸声中拉开了序幕。

    吕文焕、印应雷、赵淮各自指挥着中、东、西三路军队,以连和都为单位,率先向元军发动了攻击,各军的进攻方式基本一致,首先用投掷弹开道,随即是火枪手和盾牌手轮流向前,再后面是其它军种的步卒。

    前沿部队得到了上司的指令,不再顾忌和元军混杂在一起的平民百姓,只要遇到阻碍或者看见前方有手持兵器之人,就会扔出投掷弹或者开枪射击。

    随着战线的拉长,宋军进攻的速度逐渐减缓下來,每一处阵地、甚至每一座房屋的争夺都变得异常激烈,投掷弹虽然颇具威力,但终究不是火炮,无法将所有的房屋全部炸毁,加上元军士卒骁勇善战,依靠着断壁残垣拼命抵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宋军前进的步伐。

    我不时地走到残破城墙的高处,举起望远镜,透过火枪、投掷弹留下的阵阵烟雾向前看去,激烈的场面很像后世的战争大片,在巷战中,投掷弹的作用超过了火枪,被将士们用得淋漓尽致,虽然看得不是太清楚,但我能够查觉到,我军的伤亡率远远低于敌人,并牢牢地把握住了主动权,饶是如此,军中的卫生员却还是忙得不可开交,四处可见。

    “推进的速度慢就慢点吧。”我想道。

    到了中午时分,大军仅仅向前推进了三十多米。

    不过,被强行绑押的百姓渐渐开始浮动起來,他们不甘心和元军士兵一起成为宋军的枪下亡魂,有好几处房屋里的精壮男子趁着战乱之际,摆脱了元军的控制,四处狂奔,逃向北方的数人很快便被元军的弓箭手射杀,另有七、八名百姓则选择了向南逃窜,这数名南逃的百姓熟悉地形,沒多久便跑到了宋军防线内,后面的元军虽有心追杀,却被宋军的火枪及投掷弹逼回。

    当我知道这个消息时,立即让人将这些百姓带了过來。

    “你们自由了。”我笑着对这几名百姓道,“你们都是汉人吧。”

    这几名百姓刚刚通过了生死线,脸色煞白,一时之间说不出话來,只是点了点头,算是回答了我的提问。

    “到了我军的阵线之内,你们就算是回家了,灵儿,先给他们喝点水。”

    方灵“嗯”了一声,将水递给了他们,喝完后,其中一名年纪稍大者对我行了个礼道:“谢谢将军。”

    “将军。”我愣了一下,随即想道,我身上穿着的是铠甲。

    “放肆。”一旁的呼延德呵斥道,“这是我大宋朝的皇帝,你们还不快大礼跪拜。”

    “皇上。”这次轮到几名百姓诧异了。

    我笑笑:“怎么,朕不像吗。”

    “啊,不,不。”几人连忙跪下道,“草民叩见皇上。”

    “免礼,起來说话吧。”我温和道。

    “谢皇上,草民不敢。”

    方灵见状,向前一步道:“无妨,你们起來就是,皇上乃是所有汉人之主,自会保护你们的。”

    或许是受到了方灵亲和力的感染,这几名百姓犹豫了一会,还是站了起來,并再次谢道:“谢皇上恩典。”

    “朕问问你们,这大都城的百姓家里是不是都有元军。”

    几名百姓将眼光看向先前说话之人,只听这人道:“皇上,大都城的南部一带以汉人百姓或中下层的汉人官员为主,自宋军炮击后的第二天,皇宫以南的所有民居中便陆续住进了元军士兵,哪怕是官员之家也不列外,刚开始时,这些士兵尚好,并不扰民,只说借住,但从昨天宋军入城后,他们便禁止草民等人外出,说是大都之人就该和大都共存亡。”

    “忽必烈这是孤注一掷了,竟然拿老百姓的姓命來做赌注,好了,你们到城外的营地去休息吧,等战争结束后,我军自会为你们重建家园的。”

    “谢皇上。”

    “公孙小宸,传令前军,遇到百姓突围,全力施救。”

    “是,皇上。”

    巷战和野战区别很大,战场不再开阔,而是被无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建筑分割,任何战术单位都处于一个相对封闭而狭窄的场景之中,这给攻击方观察、进攻等都带來了限制,相对而言,守军也存在这样的问題,只不过他们对于场景的构造更为熟悉,并且处于守势。

    这一切都使得巷战术成为十分复杂的步兵战术,街道两侧的墙壁阻碍着敌人的视线,也保护着本方战术单位免于火力的直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巷战战术就是围绕墙壁而展开的战术,正是由于有这个特点,拐角就成为一处相当重要的位置,无论是观察还是攻守,都是通过拐角來实现的。

    这种后世先进的步兵理论忽必烈自然不懂,但我的将领们却都从我这里学过。

    更何况,冷热兵器混合的宋军在武器上的优势是元军无可比拟的。

    午后,我军的进攻方式开始出现新的变化。

    在稳步推进的同时,一支支小型的突击队开始向前突击,这些小队以十人为一组,每组由一名重甲步兵,三名火枪手,三名手持手弩的箭手,三名刀盾手组成,攻击目标是前沿各处的制高点,这一支支小队就像后世的特种部队,在两军混战中,显得微不足道却又意义重大。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886 10887 10888 10889 10890 10891 10892 10893 10894 10895 10896 10897 10898 10899 10900 10901 10902 10903 10904 10905 10906 10907 10908 10909 10910 10911 10912 10913 10914 10915 10916 10917 10918 10919 10920 10921 10922 10923 10924 10925 10926 10927 10928 10929 10930 10931 10932 10933 10934 10935 10936 10937 10938 10939 10940 10941 10942 10943 10944 10945 10946 10947 10948 10949 10950 10951 10952 10953 10954 10955 10956 10957 10958 10959 10960 10961 10962 10963 10964 10965 10966 10967 10968 10969 10970 10971 10972 10973 10974 10975 10976 10977 10978 10979 10980 10981 10982 10983 10984 10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