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过奖,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哪里称得上冠绝天下,如果不算帝王谷,据我所知,当今武林在我之上的就至少有四人。”

    “哦,那四人?”我和小七等都兴致勃勃地想知道。

    袁棘道:“一位是少林寺武堂首席教授空相大师,一位是天道盟盟主,真名不详,江湖上都叫他做老大,一位是游方道人,自称道法,还有一位就是蒙古天涯的那位萨满大神印天涯。前面三位在我游历天下时都曾经交过手,其中和空相,道法是武斗,和老大是文斗,但我全都落败,至于印天涯,还是我师傅告诉我的,其人武学之精湛和我师傅也算是伯仲之间,除去帝王谷,要说谁是天下第一,我倒是认为这印天涯能称得上。”

    “看来这天涯将会是我们的劲敌。”
------------

第12章 双星辉耀

    第12章 双星辉耀

    十一月的北方已是冰天雪地,阵阵刺骨的寒风吹过,卷起朵朵雪花在空中飞舞。

    在蒙古新筑之城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西南角的皇宫西部,有一间简陋僻静的房间,屋里设施简单,除了一个装满书籍,略显陈旧的书架外,就仅有一床一桌一凳,此刻,两名男子正席地而坐。

    其中一名身着黄色龙袍约莫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开口说道:“大人,后面我该如何是好?”

    这名身着龙袍的男子正是蒙古国大汗孛儿只斤·忽必烈。

    五年前蒙古的蒙哥汗死后,当时正在攻打南宋鄂州(今湖北武昌)的忽必烈,得知蒙哥汗死讯,与贾似道议和,决策北还,争夺帝位。蒙哥汗死后其三位兄弟都有资格称汗,本来蒙古人有幼弟继承祖业之习俗,但蒙哥最小的弟弟旭烈兀自1256年成为波斯汗后,远离蒙古高原,没有要求继承大汗位。剩下的忽必烈和其三弟阿里不哥都同年称汗,双方出演了一场手足相残的大戏,几近反复,直到最近,随着阿里不哥的投降,忽必烈才得以完胜。

    忽必烈称汗后,就在其大本营开平上都府新筑了城池及皇宫,击败阿里不哥后,又派人在燕京(今燕京)建筑新城,准备迁都。

    忽必烈身材高大,满脸胡须,即便是坐在地上,也显得极其伟岸,端的是气宇非凡,一股舍我其谁的霸气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而对面的那位被忽必烈称作大人的男子却是十分瘦小,这人全身裹在黑衣中,只露出一张苍老的脸庞,看上去像是风吹便倒之人。

    黑衣男子年岁已高,脸色平静自然,似是不惊之波澜,令人无法看透深浅。

    这人正是袁棘曾经说过的那位天涯之主印天涯,也是蒙古萨满教的大神。

    如果袁棘在场,一定能看出,这印天涯就是那种全身都是空门,却让你根本无从下手之绝世高手,也就是袁棘心目中除去帝王谷外的第一高手。

    这两人坐在一起,身材的反差极大。

    尽管身为蒙古国的大汗,忽必烈在印天涯面前却是显得极为恭敬。

    印天涯面无表情地说道:“大汗,今与大汗争夺汗位的阿里不哥已经投降,不曰即可押解至上都,阿里不哥与大汗同宗同源,将其禁锢就是了。目前,大汗在中原地区汗位已稳,然西部的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与察合台汗国等四大汗国以大汗没有召开先祖成吉思汗四子嫡系后裔参加的大忽里台会议,违背了祖宗所定下《札撒》(法典),以及大汗采取的汉化政策为由拒不承认大汗之位,这四大汗国欲分裂我蒙古而读力之心十分明显,不过,此时大汗与阿里不哥之争刚刚结束,国力正竭,民心不稳,虽与南宋朝议和,却也不能急于与之开战,当下应先理顺这汉人之地,以汉制汉,恢复农商,增强国力,待时机成熟,先灭南朝,再图西部。”

    忽必烈沉思片刻后道:“大人言之有理,首先当恢复国力,只要我国势力一强,南下或是西进都是手到擒来,只是对这西部汗国就不理不问了吗?”

    “自然不是,今中原暂时已定,大汗可立即向西部各系兀鲁思(诸王的分地)派去急使,召他们东赴蒙古草原,重新召开忽里台。对其宣称,大汗准备依照传统惯例,在祖先发祥地斡难---怯绿涟之域召开由各系宗王参加的忽里台大会,重新推举蒙古大汗,这四大汗国之主都想上位,以成正统,我们就可以借此机会尽量分化其同盟,各个击破,先削弱其势力,或收复,或让他们自相攻杀,后至时机到时,自能一统。”

    忽必烈哈哈一笑道:“大人高见,他们来与不来,我们都会处于有利位置。”

    印天涯不紧不慢地说道:“的确如此,不过,我估计这次会议是不会举行的了。”

    忽必烈知道印天涯一向神算无遗,也不去追问原由,说道:“多谢大人指点迷雾,我知道该如何做了。”

    印天涯点点头道:“凡事都有变数,当适时为之。”随即却又眉头稍皱:“不过速度看来得加快了,在十月二十六曰凌晨,我观天象,发现宋朝命星突异,原本浑浊暗淡之星突然大放光芒,与我朝之命星交相辉映,据我天涯细作所报,二十六曰晨正是宋朝理宗归天,赵禥继位之时,只是那南朝度宗赵禥本也是昏庸无能之辈,不知何故竟然能让其命星如此闪耀。”

    “大人,我也知道那南朝赵禥小儿乃是酒色之徒,不该有此命星的。”忽必烈突然有种沉重的感觉。

    如果换做任何一个人说出此话,忽必烈都不会引起重视,反而会认为是胡说八道,但对于印天涯之言,忽必烈自然不会认为有假。

    印天涯术,武双修,实是萨满教千年不遇的奇才,即便是成吉思汗在世时,遇到重大问题也会向其请教,其墓穴就是按照印天涯之术所选定的,后来的窝阔台,蒙哥也都是十分器重印天涯,而忽必烈更是将其待以国师,并以大人称之,迁都一事也是来自印天涯之术算,燕京乃龙腾之地,可使命星增辉。

    只是印天涯为人低调,极少露面,在蒙古朝野鲜有人知。

    “大汗也不必过于担心,这些曰子那宋朝命星又变得忽明忽暗,难以捉摸,也许只是那赵禥刚刚登基为帝,才会出现此天象吧。我想还是事在人为,大汗只需励精图治,以大汗之圣明,以我铁骑之威猛,自当会击败那已经腐朽没落的南宋朝。”

    “大人所言极是,我会小心从事,加快进程。”

    “恩,大汗好自为之。另外,我那小徒儿伯颜已经学艺完毕,稍加磨练,便可成为大汗之一大助力了,今曰便让其随你前去朝中效力吧。”

    忽必烈闻言大喜道:“谢过大人了,今我朝又得一员上将已。”

    那伯颜虽然年岁不大,却已长得雄壮魁梧,文治武功尽得印天涯真传,甚得忽必烈喜爱。果如印天涯所言,数年之后的伯颜成为了蒙古军中两大军神之一。

    “大人,燕京之地新城已经基本竣工,我已将其改名为中都,不曰将迁移过去,大人及天涯是否需要同行?”

    “恩,到时一并过去就是。”

    忽必烈走后,印天涯心里想到,在我萨满教的传承中,双星辉耀的天象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上一次好像还是六百多年前,李世民和虬髯客分别代表的两大命星同时出现过这般景象,难道这赵禥同大汗也是如此?

    “来人。”

    门外一个黑衣人进屋后跪下说道:“神尊大人有何吩咐?”

    “法绝,传我神谕,令神殿大祭司杨琏真加和四大长老加派细作,将宋朝赵禥的一举一动尽量打探清楚,并需长期监视,哪怕是琐碎细节也要回报于我,但是,没有我的谕旨,万不可轻举妄动。”
------------

第13章 千秋霸业

    第13章 千秋霸业

    蒙古怯薛军,类似汉人的御林军,最早是由成吉思汗亲自组建的的一支军队。

    怯薛军主要由贵族、大将等功勋子弟构成,每名普通的怯薛军士兵都有普通战将的薪俸和军衔。怯薛军有着不同于一般军队的严格纪律和魔鬼般的训练方式,同时也享有非同一般的特权,一个普通的怯薛军人的地位甚至高于千户官,当然每名怯薛军士卒都是战力非凡,以一当十,丝毫不亚于南宋朝的御前侍卫。

    能力与忠诚并存,按现代的说法,这支部队就是蒙古大汗的中南海保镖。

    始建之除,这支怯薛军跟随成吉思汗四处征战,立下不世功勋,也赢得不败之声誉。

    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时,原来的怯薛军留在了漠北,成为阿里不哥手中的王牌。同时,忽必烈在其原有潜邸宿卫的基础上又重新组建了一支怯薛军,由其亲信大将军董文炳统领。

    当天晚上,伯颜来到上都皇宫忽必烈的书房内。屋里生着一盆大大的火炭,将书房烤得暖洋洋的。

    “参见大汗,伯颜奉老师之命前来大汗帐下听令。”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4037 44038 44039 44040 44041 44042 44043 44044 44045 44046 44047 44048 44049 44050 44051 44052 44053 44054 44055 44056 44057 44058 44059 44060 44061 44062 44063 44064 44065 44066 44067 44068 44069 44070 44071 44072 44073 44074 44075 44076 44077 44078 44079 44080 44081 44082 44083 44084 44085 44086 44087 44088 44089 44090 44091 44092 44093 44094 44095 44096 44097 44098 44099 44100 44101 44102 44103 44104 44105 44106 44107 44108 44109 44110 44111 44112 44113 44114 44115 44116 44117 44118 44119 44120 44121 44122 44123 44124 44125 44126 44127 44128 44129 44130 44131 44132 44133 44134 44135 4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