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大夏的帝王,窦建德不可能对这件事没有一点察觉。但窦建德也有些犹豫,一直没有批复这些奏折的缘故便是因为最近起来的传言。虽然难以确定真假,但这个传言本身就让人心里起疑。

    传言说,大将军曹旦之所以在洛阳兵败被俘,然后被押送长安,在菜市口被砍了脑袋……是因为有人出卖了他,将他大军的行踪泄露给了燕云军。而这个出卖了曹旦的人,便是如今的兵马大元帅王伏宝。

    传言之所以让大部分人接受,是因为有一个让人不得不信几分的理由。

    王伏宝并不受皇帝陛下的信任,虽然独领一军力抗达溪长儒。可要想恢复在军中的威信极难,除非出现什么意外的情况。而曹旦若是死了的话,皇帝陛下手下就没有可用之人!这样一来,王伏宝就能轻而易举的重新掌兵。

    苏定方,殷秋,石赞,刘黑闼这些大将全都死了,曹旦虽然算不得将才但对窦建德绝对忠诚,也死了。能用的,只有王伏宝一人。

    所以很多人对这个传言都有些相信,甚至窦建德都有些相信。

    “都是参王伏宝的。”

    窦建德看了下面坐着的人一眼,语气有些无奈:“可这些人难道不想想,如果朕真的办了王伏宝,谁来领兵为朕抗敌?”

    下面坐着的,是纳言裴矩。这个人极有本事,当初在杨广朝中的时候便极得宠,任黄门侍郎,朝中之事皆决于他和虞世基二人。后来又跟着宇文化及,再之后降了窦建德,都被任为纳言,朝中百官之首。

    “其实……朝中并不是无人可用。”

    裴矩想了想,躬身说道:“臣保举一人,可赴战场。以此人为副帅,既可分去王伏宝的兵权,也能抵抗唐军北上。”

    “谁?”

    窦建德有些急切的问道。

    “安国公王薄”

    裴矩道:“可当重任。”

    “倒是忘了他……”

    窦建德想了想,随即点头道:“那就让他去吧,给朕盯着王伏宝。若是其真有反心,王薄便替朕率领大军以抗李唐!”
------------

第七百八十章 不祥

    第七百八十章不祥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棉背裆。

    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这是一首已经近十年没有人再传唱的歌谣,自一座大宅子的书房里再一次响起。只是唱歌的人此时的心态哪里还有十年前的壮志林云,歌声中透着一股苍凉无奈。当年这首歌谣在济北郡,东平郡,齐郡,鲁郡各地唱响的时候,百姓纷纷来投。短短半月光景,做这首歌谣的人麾下便有了数万人马。

    而此时,虽然他住在洺州城里宽阔豪华的府邸中,心里却早已没有了往日时候的豪迈,每日无所事事的度日几乎磨尽了他曾经有过的锋芒。

    曾几何时,他被人看做是救世的光芒。

    曾几何时,他被人看做是绿林道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豪强。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虽然各地起义者多如牛毛,可谁敢去惹齐郡猛虎张须陀?虽然挥军十万两度南下兵败,但在整个绿林道中,提到知世郎王薄的名号,所有人都要挑一挑大拇指,赞一声真汉子!

    那个时候,高士达的名望尚且不如他,何况窦建德?

    而此时,他不过是窦建德麾下一闲散之人罢了。莫说没有兵权,他什么权都没有。除了自己府邸里这几十个追随着他幸存下来的老兵之外,只怕整个洺州城,甚至整个天下的人都已经忘了曾经叱咤风云的这位江湖大豪。

    歌声并不高亢,低沉的如同一头垂暮的老狼将死时候的低鸣。

    守在书房门外的两个出身济北军的老兵闻歌声而泪落,想起十年之前济北军最是强大的时候,莫说是百姓闻风丧胆,便是大军所过之处,大隋朝廷里那些高官显爵的贵人们哪一个不是胆颤心惊?哪一个不是乖乖送出钱粮来买命?

    以千余郡兵大破孙宣雅高开道十数万大军的杨善会,攻破豆子航生擒格谦,破高鸡泊立斩高士达的杨义臣。这样的名将对他知世郎王薄也是束手无策,若他不是想着建立不世威名率军两次南下齐郡,连败于张须陀之手,而是踏踏实实经营河北的话,只怕现在坐在龙椅上那个人便是他王薄,而不是论江湖辈分比他还低的窦建德。

    “大将军”

    亲兵队正王孝推开书房的门,小心翼翼的轻声叫了一声。

    靠在椅子上眯着眼睛唱歌的王焙缓睁开眼,却没有看王孝:“我都已经说过无数次了,不要再叫我大将军。我已经不再领兵,我是大夏的安国公。安逸的国公,很好……”

    “安国公好兴致啊。”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陌生的声音在书房门口响起。

    王薄猛的转过头看过去,却发现说话的人自己并不认识。他虽然身为国公,但身上没有实缺的官职,所以根本无需上朝,皇帝想起他来便传召进宫,想不起来他便在自己的大宅子里喝酒饮茶度日。而事实上,自从窦建德因为疑心将他从魏州调回洺州之后,他已经很久没有进宫过了。

    所以,他只能看得出来门口说话的人是个宦官。并不知道,这个年纪不大的新官是如今宫里面最得宠的内侍总管吴编。

    这个吴编,便是在顺朋客栈里去请那美貌道姑的宦官。非但在皇后面前吃香,便是皇帝窦建德也极喜欢他的机灵。只不过此人家贫自幼入宫,一朝得宠难免有些跋扈造作。不过跋扈归跋扈,他对朝廷里面的官员哪怕是不得宠的官员也保持着必要的尊敬。

    这个年纪不大的宦官,对于朝廷里权利的更迭却早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心得。那就是只要是个官,能不得罪就不得罪,谁知道将来谁会发迹?谁会一步登天?

    吴编躬身施礼,笑呵呵的说道:“奴婢给安国公请安。”

    “这位是?”

    王薄起身,诧异的问道。

    “回安国公,奴婢是御书房内侍总管吴编,奉了陛下的旨意请安国公到御书房议事,若是安国公没什么要紧事,还请跟奴婢回宫里复命。”

    “陛下找我?”

    王薄愣了一下,忍不住问道:“你可知道是什么事?”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60434 160435 160436 160437 160438 160439 160440 160441 160442 160443 160444 160445 160446 160447 160448 160449 160450 160451 160452 160453 160454 160455 160456 160457 160458 160459 160460 160461 160462 160463 160464 160465 160466 160467 160468 160469 160470 160471 160472 160473 160474 160475 160476 160477 160478 160479 160480 160481 160482 160483 160484 160485 160486 160487 160488 160489 160490 160491 160492 160493 160494 160495 160496 160497 160498 160499 160500 160501 160502 160503 160504 160505 160506 160507 160508 160509 160510 160511 160512 160513 160514 160515 160516 160517 160518 160519 160520 160521 160522 160523 160524 160525 160526 160527 160528 160529 160530 160531 160532 16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