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猛然惊醒,前几日听说唐国公李渊造反,留守长安的代王杨侑下令将李家在长安的人一口气都砍了脑袋,都是唐公的子嗣,最大的十几岁,最小的还不到四岁。这两个人行色匆匆一路往北跑,莫不是李家还有人逃出来?
如果真是唐公家里人,希望老天爷保佑你们!
老农叹了口气,不由自主的喃喃道:“只是可惜了,朝廷重臣一个接着一个反了,先是虎贲大将军罗艺,再是唐公,大隋真的是完了。这才几年……这才几年?”
想起开皇年间大隋的盛世,老农竟然忍不住鼻子一酸。
“败家子!”
老农狠狠的骂了一句,也不知道骂的是谁。
……
……
大业十三年五月初,唐公李渊麾下的先锋军刘弘基所部杀到了距离长安城不足五百里,留守长安的代王杨侑是杨广的孙子,年纪很小,听说李渊的兵马气势汹汹而来心里没了底气。他后悔当初不听部分大臣的建议,一意孤行杀了李渊在长安城内的子孙。结果没起到震慑李渊的作用,反而将李渊的大军招惹了来。
杨侑忧心忡忡,这个时候当初劝他杀掉李渊家人的虎牙郎将宋老生又站了出来。
“殿下!”
宋老生躬身道:“殿下无需忧心,臣乃朝廷武将,戍卫长安,绝不会容忍李贼威逼都城。臣请殿下赐两万精兵,臣愿出城与李渊决一死战。李渊兵马虽然号称十几万,却不过是李贼虚张声势的伎俩而已。臣以为,李贼兵马绝不会超过五万,且多是沿途强掳来的百姓,不过是一群跟着叛军混饭吃的难民罢了。”
“无需多,殿下只给臣两万精兵,臣定当将李贼的人头割下来献给殿下。”
宋老生想了想说道:“若是殿下觉得不够稳妥,可以派人去东都洛阳,请越王殿下发兵救援。东都王世充将军麾下有十万劲卒,皆是我大隋的百战精兵。若是越王肯发兵来救长安,便是李渊真的有十几万叛军也无需惧怕。”
“可东都还被瓦岗寨李密的叛军围着!”
杨侑没好气的说道。
代王杨侑已经十四岁,生在皇族所以还是有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沉稳,虽然他心里也害怕也担忧,可皇族的底蕴影响下,最起码表面上看起来他没有什么慌乱。杨侑极聪慧,深得杨广的喜爱。他是杨广长子杨昭的第三子,自幼杨广对其就寄予厚望。让他留守都城长安,杨广想传位给他的想法已经很明显。虽然他的弟弟杨侗以越王的身份留守东都洛阳,可谁都知道,长安才是正统。
十四岁的年纪,换做一般百姓家里的孩子,只怕还会偶尔扑在娘亲撒娇,家境好些的还在县学读书。可杨侑则不同,他从小就表现出了超人一等的聪慧和稳重。生在帝王家,他从小接受的培养就是如何治理天下,起点不一样,十四岁的他远比同龄人要成熟的多。当初杨广被困雁门的时候,小小年纪的杨侑竟然就敢带兵去雁门救驾,由此可见,这个少年还有极大的勇气。
当初在雁门,正是因为他和宇文士及带兵在外围不断牵制着突厥狼骑的进攻,突厥人不敢全力攻城,唯恐被隋军偷袭侧翼,守雁门的天子六军和边军才会坚持下来。
也正是因为这一战之后,杨广对他更是喜爱信任。
杨广自雁门归来就跑去江都,让杨侑坐镇长安处理朝政。朝臣们都看得出来,将来皇帝极有可能将皇位传给这个有智慧有勇气的孙子。
只是他虽然年少老成,可毕竟阅历有限。当初听了宋老生的话,说不能留着李渊的家人在长安做内应,所以一口气将李渊在长安庶出的孩子还有李渊的小妾全都砍了脑袋。现在想起来才后悔莫及,他知道自己犯了个大错误。
所以宋老生提出愿意亲自带兵迎战李渊的时候,他并没有什么欣喜,反而因为之前的事,对宋老生十分不喜。
“反贼李密拥兵不下四十万,东都被围的铁桶似的,且不说东都能不能抽出兵马来救援长安,就算能,如何杀出来?就散杀出李密叛军的围困,千里迢迢自东都赶到长安,军马俱疲,十人还能剩下几人?”
杨侑微怒质问道。
宋老生也不害怕,而是挺直了身躯说道:“殿下,臣有一计,可保东都无忧,东都的兵马自然也就能赶来长安救援。”
“哦?”
杨侑虽然对宋老生颇有不喜,可听到这句话还是忍不住心里高兴了一下。
“说来听听!若是你真有办法守住长安,还解了东都之围,孤愿意奏请陛下,升你为河西道大总管!”
“谢殿下!”
宋老生显然也激动了一下,肩膀微微颤抖着说道:“臣以为,李密反贼虽然围困了东都,但东都城墙坚固不逊于长安,且还有十万精兵镇守,李密就算有四十万叛军也没几分可能攻破。而且李密手下的叛将,都是为了求一个功名才聚集在瓦岗寨的。李密能给他们的功名,李密能给他的前程,难道比得上朝廷给的?说来说去,李密不过是个反贼而已,虽然自称魏王却名不正言不顺。”
“那些将领跟着李密再卖力,也不过是个贼罢了。”
宋老生自信的说道:“若是朝廷肯重用,谁愿意做贼?”
杨侑皱眉道:“你的意思是,朝廷招安瓦岗寨?”
“对!”
宋老生朗声道:“李密也是出身名门,一念之差跟着杨玄感造反也就没了退路,一日做贼,终生都被烙印上一个贼字。而若是朝廷肯既往不咎,许他一些好处,臣想,李密是个爱惜名声的人,只要朝廷开出的条件足够优厚,李密必然动心!若是李密能被朝廷招安,瓦岗寨就成了朝廷的兵马,凭白得了四十万大军!东都还有什么危机?”
“况且……”
宋老生继续说道:“臣听说,王世充在东都颇有不臣的举动,如今他就在东都城内,对朝廷的威胁还远大于瓦岗寨的反贼!若是能招安李密,有他牵制王世充,王世充自然不敢再生出非分之想。如今天下反贼,不过李渊,李密,李闲,窦建德四人最盛,而李渊,李闲,窦建德三人加在一起,兵力尚且不如瓦岗寨!李密若降了朝廷,天下大定!”
“只是……陛下曾下严旨,必杀李密,若是招安了他,陛下面前孤怕不好说话。”
杨侑被宋老生说的动了心,却担心杨广会勃然大怒。
“殿下多虑了。”
宋老生道:“天下若定,以陛下之仁义厚德,谁人不可宽恕其罪?当初宇文化及在雁门做出的事比李密也差不了多少,念在宇文述的功劳,陛下还不是赦免了宇文家的罪过?能饶得宇文化及,自然也能饶得李密。”
“倒是可以试试。”
杨侑想了想说道:“那就这样吧,孤将长安兵马分一半给你,你率军迎击李渊,孤不让立什么必须击杀李贼的军令状,你只需坚持到东都援兵到来,孤必然保奏你为河西道大总管!”
“臣谢殿下!”
宋老生深深一揖,然后直起身子,意气风发。
------------
第四百五十六章 孤身误入狼穴
(感谢悠悠白水的月票,求订阅)
第四百五十六章孤身误入狼穴
破败的小村子口,断了半截的土墙上长出了野草,一只无主的野狗躲在断墙后面咔嚓咔嚓啃着什么,看样子像是人的手臂,只是已经啃得没了皮肉,黑乎乎的也看不仔细。听到远处传来声响,野狗猛的转头看过去,随即呲出獠牙,低沉的嘶吼了几声。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0934
60935
60936
60937
60938
60939
60940
60941
60942
60943
60944
60945
60946
60947
60948
60949
60950
60951
60952
60953
60954
60955
60956
60957
60958
60959
60960
60961
60962
60963
60964
60965
60966
60967
60968
60969
60970
60971
60972
60973
60974
60975
60976
60977
60978
60979
60980
60981
60982
60983
60984
60985
60986
60987
60988
60989
60990
60991
60992
60993
60994
60995
60996
60997
60998
60999
61000
61001
61002
61003
61004
61005
61006
61007
61008
61009
61010
61011
61012
61013
61014
61015
61016
61017
61018
61019
61020
61021
61022
61023
61024
61025
61026
61027
61028
61029
61030
61031
61032
6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