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闲对杜如晦的回答是,年号这种东西其实没有必要现在就定下来,将来总有一天还得改,多麻烦。杜如晦进言道这是规矩,是礼法,是国治,李闲只是极无赖的摆了摆手道:“孤从来不是一个守规矩的人。”

    后来还是达溪长儒劝,对杜如晦说燕王的意思是等天下大定了才去想这些事。现在燕王不定年号不是燕王懒惰轻慢,而是燕王有大志气。你看李密不也没急着建国定号么,咱们燕云寨总不能比李密还不如。这话总算劝住了杜如晦,不然李闲还不知道要躲着他到什么时候。

    至于李闲为什么不定年号,是因为他从心里着实的认为那没什么意思。王世充是定了年号的,终归败了,死了。宇文化及是定了年号的,终归败了,死了。窦建德是定了年号的,终归败了,死了。

    如果说杜伏威是几个称帝之人中最随意的一个,那么李闲便是称帝称王所有人中最随意的一个。

    换句话说,究其根本是因为李闲还没有做好建立一个政权的准备。他又是个对那些繁文缛节极不喜欢的人,让他和去一群文官研究该定下什么样的规矩,还不如让他拎着酒壶随便钻进军营里的一座帐篷和士兵们喝酒来的痛快。这种事,李闲向来是随意抛给杜如晦为首的文官,过程他不参与,文官们议出来的结果交给他,他详细看过之后再决定是行还是不行。

    叶怀袖曾经劝过李闲,这样做会养成惰性,人不能有惰性,不然就会如大业皇帝杨广那样,从一个雄心壮志的人变成一个颓废的垃圾。李闲却振振有词道,趁着还能有些日子快活自然要紧着快活,琐碎烦恼的事都让他们烦去吧,以后谁知道我会不会烦恼愁苦下半辈子?

    这话说的,其中隐晦的含义其实极霸气,也骚-情。

    李闲让王启年和王绩这两个人接待杜伏威派来的使臣,这两个人,后者出口成章,前者出口成屁,也算是一对绝配,有这两个人和杜伏威的时辰纠缠着,别说拖十天半个月,就算拖上一年两年也绝不会有什么问题。论喝酒,这天下间几乎没有人能灌倒王绩,也几乎没有王绩灌不倒的人。而论说话兜圈子不着边际,只怕这世上也再也没有比王启年不靠谱的人了。

    杜伏威是想拖着谈判,趁机派人马突袭燕云寨。李闲何尝不是想着让杜伏威松懈?这样的乱世,哪里有什么正义替天行道之类的说法,有的只是谁更狡猾阴险,谁下手更狠毒果决些,谁就有可能成为胜者。

    燕云寨中的景致足够美,正是五月花红柳绿的时候,泽中的风光更是美的让人流连,王启年和王绩两个人,整日陪着杜伏威的使臣在泽中游玩,爬够了山就在水泊中泛舟,泛舟觉得腻了就再去爬山……周而复始,反正双方谁都不急。

    而就在这个时期内,燕云寨的军稽处各部密谍都开始高速运转起来。他们就好像无数的小零件组成了一台庞大的精密的仪器,只要一转动起来,各地的情报就会源源不断的送到燕云寨本寨来。

    这其中李闲让人最着重关注的,便是杜伏威大军的动向和河北地面上的那点事。

    窦建德和罗艺打了几个月,自一开始势如破竹接连打下不少城池,罗艺的队伍在窦建德缓过神来之后也再难寸进。中原腹地,罗艺的虎贲重甲也一时间派不上用处,双方大军集结,除非平原野战,否则很难出现在草原上那样的只要虎贲重甲一出现基本上就胜负已分的场面。

    让重金打造出来的重甲去当步兵攻城,就算罗艺脑子被驴蛋砸了也不会犯这傻。当窦建德调集的大军将罗艺的人马顶住之后,双方便陷入胶着,而窦建德居然还能腾出手去拔掉插进自己领地里的钉子,由此可见这仗打到这会儿,不管是罗艺还是窦建德都有些没了兴趣,只不过谁也不想先退一步罢了。面子是大问题,很大很大。

    ……

    ……

    窦建德要拔掉的钉子,就是在魏州称帝的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带兵过东郡的时候,被李密亲率的二十万大军击溃,而之前一直和李密在雷泽以西对峙的宇文士及拥兵近五万,而且都是百战精锐,之前李闲在河北地面上祸害窦建德的时候,正是宇文士及带兵顶住了瓦岗寨的攻势,双方在雷泽县以西的地面上血战数月,用宇文士及的话说,明年这块土地上收获的麦子都是红色的,可想而知双方打了多少恶战,死了多少人。

    李密接受杨侗的招安,被封为魏王,太尉,领瓦岗寨人马进剿杀了杨广的宇文化及,双方在平原上一场恶战之后,瓦岗寨大获全胜,宇文化及在最危急时刻派人去向宇文士及求援,耐人寻味的是,宇文士及非但没有见那求援的使者,反而令人将其割了双耳乱棍打了出去。

    这件事传到李闲耳朵里的时候,他只是淡然一笑。

    宇文士及的表态,他自然清楚的很。

    宇文士及是个聪明人,且不说他与大哥宇文化及本来就并不和睦,只说宇文化及因为杀了杨广而成为天下人口诛笔伐的对象,他便绝不会出兵。大家都是造反的人,谁都想推翻杨广的统治,可一旦有谁先杀了杨广,那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之前恨不得将杨广碎尸万段的人,全都打起了为大隋皇帝报仇的旗号。

    宇文士及怎么可能犯傻?

    他以燕云寨的兵马去救宇文化及,必然不容于燕云寨,也将不容于天下,一旦这样,于文家也将烟消云散。宇文述这一支,先祖本来是匈奴人,姓破野头,和大周宇文氏皇族没有一个铜板的关系,杀杨广的时候宇文化及大义凛然的喊着杨家夺了宇文家的天下,不过是在扯一面大旗罢了。

    正如天下人姓李的,九成都说自己是飞将军李广的后人一样。

    宇文士及不帮忙,宇文化及大骂了一阵之后也没了脾气,只好带着残兵败将,裹带着萧皇后和裴矩能一班大隋旧臣,带着大量的金银珠宝一路往北逃,过了黄河之后便被王薄迎接进了魏州。

    王薄这个号称知世郎,第一个站出来造反的人已经从一代大豪沦落成了窦建德的下属,他倒是也知趣,知道这争霸天下的事再也跟自己没了一点关系,索性便踏踏实实做窦建德的臣子,只是当他得知宇文化及带着无数珍宝,还有美貌之名播于天下的萧皇后,他怎么能不动心?

    投降宇文化及是假,抢钱抢粮抢女人才是真的。

    正因为这样,窦建德要拔掉这颗钉子其实一点也不难。而且只要他杀了宇文化及为杨广报仇,那么大义所在,他得到的好处可不仅仅是宇文化及那些珠宝那么简单。

    魏州

    王薄将自己的太守府让了出来,并不算太宽阔庞大的宅子就成了大许皇帝宇文化及的皇宫,说起来这有些寒酸丢人,可已经到了这一步,宇文化及还有什么资格挑肥拣瘦?能有魏州安身,他已经知足了。

    只不过既然称帝,排场还是要做足的。他封萧怡甄为皇后,将魏州太守府那间不太大的客厅定名为乾正大殿,这个客厅就是大许文武上朝的地方,从客厅侧门出来往后走几十步,就是他的后宫所在,有个方圆几十米小池子的后园,就是大许皇宫的御花园。

    因为从龙有功,献出魏州,王薄被宇文化及封为楚王,宇文化及又从裹带来的江都皇宫里的宫女挑了一百人赐给他。

    身穿一身龙袍的宇文化及坐在椅子上,他身边一左一右只有两个人,左边的是纳言裴矩,右边的是楚王王薄。

    至于最初跟着他一块造反的司徒德戡等人,因为在兵败之后试图杀了他再去投靠别人被他察觉,那几个杀杨广时候带兵冲击宫城的主要将领都被他杀了,现在他身边也确实没几个人能用。让他有些心酸悲凉之处就在于,他大许的官员竟然连个太守府的客厅都站不满。

    “裴矩”

    宇文化及叹了口气道:“已经到了今日,你还能跟着朕不离不弃,朕记着这份忠心,待日后朕打回长安恢复正统,朕要厚赏你。”

    裴矩躬身行了一礼,心中却道,我不跟着你,还能怎么样?

    “陛下放心!”

    王薄笑道:“用不了多久,陛下就能挥师百万杀回长安,至于李渊,李密,王世充之流,陛下何须放在眼里?”

    宇文化及道:“朕能得魏州安身,还全靠了你,若日后真有机会涤荡天下,朕不会忘了你今日的功劳,你想要什么直接告诉朕,只要朕有的,绝不会吝啬。”

    王薄斜眼看了一眼侧门,能见到后院小路上几个宫女陪着散步的萧怡甄。清晨微光中,那宫装女子虽然已经不再年少,可依然美艳不可方物。他在心里得意的想到,宇文化及你这个白痴,老子要的东西,你难道舍得给?
------------

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要多大有多大!

    第五百三十七章你要多大有多大!

    正心烦的宇文化及没注意到王薄不规矩的眼神,即便他注意到只怕也没心思理会这些。倒是裴矩一眼就看出王薄眼神中的贪婪,他心里一紧,没来由的生出一股恐惧,这恐惧就和宇文化及缢死杨广的时候一样,来的突然且深切。

    他知道自己算不得一个忠臣,最起码不算个纯臣,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过陪着大业皇帝杨广一起去死这种事。在他看来,皇帝值得他尽心做事,但不值得他生死与共。大隋皇帝给他的足够多,权利,地位,甚至自雁门被困归来之后,朝权全都交在他手里,所有奏折杨广均不过目,御批的朱笔甚至皇帝的玉玺都在他手里管着。

    为人臣子,到了这个地步也算得上登峰造极。

    可他依然从来都没有想过陪着皇帝死,而且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奸佞小人。他觉得自己已经尽了忠,若没有他不断编织出来的美好谎言清平天下,杨广人生最后的日子里还会灰暗阴沉无数倍。从雁门到了江都之后,他就已经知道大隋完了,作为一个臣子,他所能尽最大努力做到的人臣之事,便是让皇帝活得快活一些。

    他甚至期盼过杨广病重身亡,早死一天,他也好早解脱一天。以他裴家的实力底蕴,无论他再投靠谁也不会被冷落。就算做个安分的田舍郎,以他裴家的财富他也可以衣食无忧。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4844 74845 74846 74847 74848 74849 74850 74851 74852 74853 74854 74855 74856 74857 74858 74859 74860 74861 74862 74863 74864 74865 74866 74867 74868 74869 74870 74871 74872 74873 74874 74875 74876 74877 74878 74879 74880 74881 74882 74883 74884 74885 74886 74887 74888 74889 74890 74891 74892 74893 74894 74895 74896 74897 74898 74899 74900 74901 74902 74903 74904 74905 74906 74907 74908 74909 74910 74911 74912 74913 74914 74915 74916 74917 74918 74919 74920 74921 74922 74923 74924 74925 74926 74927 74928 74929 74930 74931 74932 74933 74934 74935 74936 74937 74938 74939 74940 74941 74942 74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