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御书房是个尊崇而神秘的地方,也不知道有多少影响天下的决策出自这里。能有幸走进御书房坐下来和皇帝认认真真交谈一会儿的,无疑都是朝中数一数二的宠臣,也是重臣。从六品的内侍总管太监吴英海看着刚刚走进御书房的那位朝廷官员,心里想着这么晚了也不知道陛下召见他有什么重要的事。只是包括早到了些的那位,这两个人都不是朝廷重臣,已经入夜却被陛下召进御书房,怎么都透着有些怪异。

    御书房里的灯火挑的很亮,屋子里也已经点上了火炉。外面风吹的凄厉森寒,屋子里却暖和的让人生出几分惫懒之心,可房玄龄却不敢有一丝惫懒,他身子挺的笔直,下意识看了看比自己早到了些同样端坐着神色肃穆的魏征,心里不断揣测着陛下今日把他们两个招来有什么要紧事。

    之前能进御书房的都是朝廷重臣,这让房玄龄不得不有些惶恐。他现在不过礼部员外郎,从五品的小吏。魏征是东宫内史丞,甚至算不得正经在朝中做官的。他借着垂首的时候扫了一眼,能看到魏征放在膝盖上的手微微颤抖着。房玄龄在心里笑了笑,心说原来不只是自己看见皇帝会害怕。

    “这么晚了把你们两个找来,其实也没什么特别重要的大事。只是一直听太子说起你们两个,朕处理完了政务忽然想起来,便召你们进宫来随便说说话,太子可是对你们两个极为推崇的,他说你们二人若是用的好了,便是朕大唐朝廷未来的柱石。”

    “臣惶恐!”

    房玄龄和魏征连忙垂首。

    “别这么拘束,这里又不是大殿,也不是朝会,只是朕和你们聊聊天而已,没必要忍的那么辛苦。”

    穿了一身明黄色常服的李渊笑了笑,指着房玄龄道:“你坐在那胡凳上欠着大半个屁股,倒是凳子都被你坐歪了,难道这样舒服?”

    他又指了指魏征道:“你看起来倒像是坐实了,可你的双腿都在打颤,这便说明你是靠两腿支着身子的,屁股根本就没敢坐踏实,难道这样痛快?”

    李渊示意内侍给他们两个上了茶,笑着说道“都给朕坐好了,朕军伍出身,最看不得的就是坐没坐相,站没站相。”

    “臣遵旨”

    两个人赶紧挪了挪屁股在凳子上坐踏实了,下意识的看了彼此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不安和尴尬。

    “太子说你们都是治国之才,朕还是相信他的眼光的。只是你们毕竟为官没多久,朕记得房玄龄你只是礼部员外郎,而魏征你还没真正入朝……所以朕就算想提拔你们两个,也不能做的太过了,毕竟朝中那么多双眼睛看着,朕做事不能有失公允……再说,御史台那些碎嘴子,便是朕也惹不起。”

    “可也不能埋没了你们,这样……房玄龄,先把你升为礼部侍郎。魏征你就还留在太子身边做事,回头朕让他升你做内史侍郎,毕竟你是东宫的人,还是太子直接提拔你的好……他就是太小心谨慎循规蹈矩了,这一点倒是真不如世民。”

    房玄龄和魏征两个都是心思剔透的,听到世民两个字眼神同时变了变,然后又是几乎同时在心里叹了一声:正题来了。

    可是接下来大唐皇帝的话,却让他们两个立刻松了口气。

    “朕的天下,早晚都是要太子来继承的。你们两个既然是太子看重的人才,那朕就把你们两个留给太子。礼部的事繁琐但不会费太多心思,东宫的事现在也没什么让人头疼的。至于你们两个以后能做多大的官,封多高的爵,还是以后太子登基之后来赏给你们吧。”

    “好好做事。”

    李渊没来由的说了一大段话,然后随意的摆了摆手道:“朕乏了,你们回去吧。”

    两个人连忙起身施礼,然后退出了御书房,自始至终皇帝也没给他们两个说话的机会,今天这事确实显得诡异了些。房玄龄从御书房一出来就忍不住看了魏征一眼,却发现魏征也在同样诧异的看着他。然后两个人相对自嘲的笑了笑,心里都不由得想着,竟然以为陛下要问自己谁来继位的事,真可笑!自己不过是个屁大的小吏,陛下怎么会说这事?太高估自己了啊,惭愧惭愧。

    “魏大人回东宫?”

    “正是”

    “刚好顺路,你我同行?”

    “好!”

    两个人相视一笑,联袂出了皇宫。

    就是这简短的两句交谈,他们的身影还没消失在黑暗中就到了李渊的耳朵里。

    听到房玄龄说顺路的时候,李渊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住在敏华巷子里,明明和魏征背道而驰却说出顺路这样的话来……这两个小心过了头的家伙,也不知道太子看重他们什么了。”

    他摆手让吴英海出去,自己靠在椅子上拿起一本书册看了几眼。

    只是心思却完全进不去,将书册随手丢在一边,李渊看着烛火忽然叹了口气:“安之……这字取的真好……朕当年那样做也是逼不得已,杨坚猜忌心太浓烈了些,若是不弃了你,咱们一家人都会受牵连。李浑的下场,想必你也是听说过的。”

    “建成是个老成持重的,世民又太激进偏颇,倒是传闻中你谨慎而又不失锐意,合朕的心思……可朕没办法给你,让百姓们都知道,朕当初为了保命丢了自己亲生儿子,朕这皇帝还怎么做?这秘密,能不说,还是不说的好,可朕早晚会让你知道,你是朕儿子!”

    “朕亏了你的,会多补给你些。你想在外面领兵朕就让你领兵,大唐需要一个军威肃穆无人敢惹的领兵王,你想自由……朕就尽最大限度的给你些。只是,你切莫牵扯到建成和世民之间的事里去,太子是建成的,皇位自然也是建成的,世民那边确实也亏了他,朕再想办法补偿就是了……”

    “只要你不叛乱忤逆……安之……你且安之吧”
------------

第三百七十章 他心里究竟有多苦?

    第五百七十章他心里究竟有多苦?

    也不知道皇帝是有什么烦心事想不到如何去解开,还是说今日的国事多到通宵达旦都不能处理完,大唐帝国开国皇帝李渊的御书房亮了一夜的灯,自昨日下了朝会之后皇帝就没有走出过这间屋子。先是将两个官位品级不高的臣子叫了进去,没多大一会儿那两个一头雾水的臣子又走了出来。再之后,从太原急匆匆赶回来没来及梳洗一下休息片刻的平阳公主李慧宁就进了御书房,父女二人在御书房中整整谈了一夜。

    一直到天色微明的时候,李渊才伸了个懒腰舒展了一下身体。他看了看面前蜷缩在椅子里盖着一张毡毯的女儿,溺爱中有带着些许埋怨不满的说道:“朕派人去了太原无数次你都不肯回来,偏偏提到这件事你如飞一般就赶了回来。朕知道你觉得对不起他,可当初若是不那样做,朕对不起的就是整个李家。他……和李浑的儿子在同一日出生,李浑是个什么下场你也是知道的。”

    李慧宁倦怠的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毕竟……杨坚也要念几分亲戚关系。”

    “亲戚?”

    李渊冷笑了一声道:“你这些年沙场上历练,难道还如此善良天真?当初若不是朕足够果决,只怕你也没机会还能坐在这里奚落朕。但朕不怪你,那时候虽然你还小,但你是和建成看着那件事发生的,所以你们心里都有些痛苦,朕知道……可你怎么就不想想,你们再痛苦,难道还有朕痛苦?”

    “这件事……”

    李渊摇了摇头道:“朕想来想去,还是让你走一趟燕云寨最合适。别人朕都信不过,毕竟这事除了咱们李家的人之外暂时绝不能让外人知道。建成是太子,他不好去做。世民……朕估计着他也是知道此事的,但他装作不知道朕也就由着他。至于元吉……他那个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让他去只会坏了大事。”

    “安之在外面漂泊的年头也不少了,苦吃的也足够多,但你知道朕这些年为了找他派出去多少人。你别用那种眼神看朕,如果朕真的足够心狠,当初就不是让人把他丢到尼姑庵门口去,而是直接让老甄找个地方将他埋了!”

    “难道老甄没埋过?雪姨的孩子……他们两个可是一……”

    “闭嘴!”

    听到雪姨这两个字,李渊猛的瞪圆了眼睛,那个名字那件事在他心里就是一个不能提及的禁忌,无论是谁都不能将这层禁忌撕开。也不知道是因为一夜没睡的缘故,还是暴怒所致,他的眼睛一瞬间就变得赤红起来。

    听到这一声厉喝,李慧宁蜷缩在椅子里的身子情不自禁的颤抖了一下。她脸色一白,却倔强的没有收回直视着李渊的视线。

    “算了……过去二十年的事了,不提也罢。”

    李渊叹了口气,他昨夜用了一夜的时间,软言细语的说了好多暖人心的话,才将父女之间裂开的口子修补上一些,他可不想因为一个死了多年的女人让女儿彻底和自己走远。因为柴绍的事,又因为在雁门时候世民想出来的那个恶心办法,女儿李慧宁已经很久不肯来见他这个父亲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861 11862 11863 11864 11865 11866 11867 11868 11869 11870 11871 11872 11873 11874 11875 11876 11877 11878 11879 11880 11881 11882 11883 11884 11885 11886 11887 11888 11889 11890 11891 11892 11893 11894 11895 11896 11897 11898 11899 11900 11901 11902 11903 11904 11905 11906 11907 11908 11909 11910 11911 11912 11913 11914 11915 11916 11917 11918 11919 11920 11921 11922 11923 11924 11925 11926 11927 11928 11929 11930 11931 11932 11933 11934 11935 11936 11937 11938 11939 11940 11941 11942 11943 11944 11945 11946 11947 11948 11949 11950 11951 11952 11953 11954 11955 11956 11957 11958 11959 1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