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路看太极宫的建筑,竟是还有心思发现这个。”

    裴寂跟上刘政会的脚步后低声赞叹了一句:“只怕那些皇子到现在也没有有留意过这个细节,我不知道这是一个好消息还是一个坏消息。”

    “管他好坏呢,反正这个人让我看着很舒服。”

    刘政会笑了笑说道。

    “原来你也发现了。”

    裴寂也笑了笑道:“自玄武门走到太极宫正殿是四千五百步,正应着九五之数。咱们都知道,却不是自己走出来的。第一次进宫城就发现这个细微之处的,据说只有一个人。”

    “谁?”

    刘政会问。

    裴寂脸色肃然的说道:“大隋的高祖皇帝杨坚……建造这座宫殿的时候据说宇文恺也没有告诉过杨坚有多少步,也有人说宇文恺都没在意过这个。但宫城建好之后杨坚带领群臣第一次从玄武门进宫城就发现了这个细节,他惊讶发之后现随即询问宇文恺是不是故意为之。宇文恺对杨坚说,建造宫城的时候并没有刻意保证走多少步,毕竟每个人迈出的步伐大小都不一样……只有杨坚走正巧是四千五百步,所以宇文恺赞叹道此乃天意,陛下乃是名符其实的九五之尊,天下共主,百官也皆拜服。”

    “其实哪里有这么巧合的事,当初杨坚的帝位是从周宇文氏那里禅让过来的。不少人都说杨坚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建造宫城的时候,杨坚特意吩咐宇文恺将距离留了这么远。据说为了保证按照他的步伐幅度每次走都是四千五百步,他曾经来来回回走了几十遍让宇文恺记录尺寸,就为了保证建好之后不会差了一分。”

    刘政会叹道:“我只知道这个传闻,细节却并不知晓。”

    “我与宇文恺是旧识。”

    裴寂道:“自然知道的比你要多一些……杨坚是刻意而为之,但他却是闲庭信步一般走过来的,竟然步伐大小和杨坚一摸一样!”

    “嘘!”

    刘政会看了看左右皱眉道:“你小声些,这事虽然可能只是个巧合。但正在这个非常时期,这巧合说不得让人利用了去!”

    “其实……”

    他压低声音道:“在燕王之前,并不是只有杨坚一人走这段路正好四千五百步。”

    “还有谁?”

    裴寂惊讶问道。

    “秦王……”

    刘政会声音极低的说道:“但他是第三次走的时候才发现的,告诉我这件事的是长孙顺德。”

    裴寂怔住,随即长长的叹了口气。

    ……

    ……

    李闲走到御书房门口的时候,新任的总管太监高莲生已经在外面等了很久了。高莲生年纪并不大,看起来也就三十岁左右。他本来是晋阳宫中的宦官,那个时候地位也不高,但人很机灵谨慎,李渊称帝之后御书房伺候的太监只有两个,一个是吴英海,一个便是他。吴英海被剥皮处死,高莲生水到渠成的继任了内侍总管。

    “奴婢拜见燕王殿下,陛下已经等您很久了。”

    高莲生虽然不认识李闲,但能得到皇帝的信任自然是个心思灵动的。不用猜也知道那一袭黑袍的俊美男子便是大名鼎鼎的燕王,连忙躬身行礼。

    “有劳”

    李闲微微颔首道了声谢,然后脚步停住等了一下后面的人。

    裴寂曾是大隋晋阳宫留守,高莲生自然是认得他的。当初李渊在太原起兵造反的时候,正是裴寂调运了晋阳宫中大批物资补充军用,李渊才能顺利出兵。要知道当时李渊只有三万余人马,短短月余便发展到了十四五万人。这些士兵们的兵器甲械都出自晋阳宫内库。

    “陛下说,留裴大人,刘大人陪燕王殿下进去,其他人就先各自回去做事。”

    高莲生给几位皇子和裴寂等人行了礼之后说道。

    李元昌,李智云等人连忙告辞,似乎他们对父亲李渊都有些刻进骨子里的惧怕,因为惧怕其人,便是这御书房在他们看来都是洪荒猛兽一般。若是靠得太近的话,说不得真就会被一口吞进去永世不得超生。

    李闲跟他们说了几句寒暄话,那几个皇子转身离去,每个人都觉着心里一阵轻松,甚至还有人下意识的擦了一把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水。李闲看了一眼那几人的背影,眼神平淡,没有一丝讥讽嘲笑的意思。他理解这些人的难处,但却无法生出同情之心。若是有人觉着他们可怜那便错了,只要他们安分一些富贵几代人没有什么问题。比起那些还在为了吃饱肚子,那些读不起书的百姓来说,要幸福的多。

    “燕王请”

    高莲生做了个请的手势,然后将御书房的房门推开。就在这一刻,裴寂和刘政会忽然同时生出一种错觉,这扇门一旦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

    李闲对高莲生颔首示意,却没有直接走进去。而是向一侧退了半步,微笑着看着裴寂和刘政会。他们两个何等聪明,立刻明白李闲的好意。他们两个同时告了个罪,然后先一步走进御书房。

    李闲这样做,是为了给那两个人一个跟李渊汇报的机会。想来李渊一定在等着这两位心腹大臣对自己的看法,李闲不介意在外面等一会儿。想起来之前长孙无忌的话,李闲不由自主的笑了笑。

    有些人既然可以用,那么适当示好还是必要的。

    ……

    ……

    一点也不出于预料,和皇帝一起吃的晚饭自然不会太奢华丰盛。只要还不是个很白痴的皇帝,都不会彰显自己是个喜欢享受喜欢奢华的人。尤其是一个还想有所作为的皇帝,更要让自己表现的足够勤俭。勤只是合格皇帝的一部分,俭是另外一部分。杨广便是因为丢了勤也丢了俭才丢了天下。

    简简单单但极精致的几个小炒,一盆炖得味道极好的牛肉,两样汤,这便是晚饭的全部。裴寂和刘政会只是吃了几口便告退,他们知道皇帝留下自己只不过是做个样子,是让朝廷里那些大臣看的。他们两个告辞,李渊自然不会留他们,淡淡的吩咐了几句随即让他们离去,屋子里只剩下李渊和李闲再加上几个伺候的宫女。

    这个时代虽然胡化了不少平日里基本上一家人吃饭都在一个桌子上,但宴客还保留着分餐而食的旧习。

    李渊坐在主位上,左侧是李闲自己,右侧是裴寂和刘政会。这两位重臣只是好歹吃了几口就告辞离去,李闲也没有起身相送只是看着那一碗不知道是什么材料做的汤,他很喜欢这个味道,并不是味道有多好,而是让他想起了学校门口那五毛钱一碗的紫菜蛋花汤。就是一个鸡蛋能做一大锅,偏偏鸡蛋看起来还不少的那种。

    “喜欢这汤?”

    李渊放下筷子后问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汤。

    “口渴。”

    李闲回答了两个字。

    李渊一怔,看着李闲俊朗的眉目,看着他平淡到甚至可以说冷淡的表情,心里冒出来一股火气却偏生发作不出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4642 134643 134644 134645 134646 134647 134648 134649 134650 134651 134652 134653 134654 134655 134656 134657 134658 134659 134660 134661 134662 134663 134664 134665 134666 134667 134668 134669 134670 134671 134672 134673 134674 134675 134676 134677 134678 134679 134680 134681 134682 134683 134684 134685 134686 134687 134688 134689 134690 134691 134692 134693 134694 134695 134696 134697 134698 134699 134700 134701 134702 134703 134704 134705 134706 134707 134708 134709 134710 134711 134712 134713 134714 134715 134716 134717 134718 134719 134720 134721 134722 134723 134724 134725 134726 134727 134728 134729 134730 134731 134732 134733 134734 134735 134736 134737 134738 134739 134740 134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