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百四十二章 接二连三乱人心

    第六百四十二章接二连三乱人心

    皇甫无奇站在方正然的寝室门口,看着地上那一大滩血迹怔怔出神。//. 番茄 无弹窗 更新快//三具尸体都已经清理了出去,其中方正然的妻子和贴身丫鬟是被人割喉而死的,手法极娴熟轻巧,只割断了气管而没有碰到动脉,所以出血并不多。而且杀人的凶手动作必然是极快的,因为这两个女人的脸上并没有什么惊恐的表情。

    方正然就凄惨的多了,他的尸体收拾起来有些麻烦。

    与杀宋宇的手法一般无二,是一刀两段而且不是横着斩断的,刀锋从额头劈进去从胯下劈出来,就好像经过精确的测量一样,两片尸体几乎没有一点差别,最让人惊讶惊奇惊叹的是,便是胯下那东西也是从正中劈开的,让人不得不说这凶手做事是个极认真的人,一丝不苟到了让人愤怒的地步。

    尸体还好说些,内脏什么的黏糊糊的东西都是用簸箕收进木桶里抬出去的。这样惨烈的杀人现场在战场之外并不多见,但正因为皇甫无奇上过战场,所以他断定下手杀人的必然出自军方,只有在战场上经历过浴血杀伐的人,才会下手如此的干脆果断。而黑道上那些收钱杀人的杀手,除非雇主有要求否则绝不会做这样血腥恶心的事。

    也只有适应了血腥,习惯了血腥,甚至喜欢血腥感觉的人才会做这样变态的事,也可以理解为他将杀宋宇,方正然这两个人视为战场厮杀,凶手一丝不苟的做事风格,或许只是他是按照军人的方式在执行军命。

    大唐长安军方的人应该没理由杀方正然,唯一有理由杀人的便是燕王李闲,可事实上燕王杀人的理由也不算个理由,若是御史上一份弹劾的奏折便要杀之而后快,那大唐的朝臣用不了多久就被他杀绝了。而且这个人身边只有那么二十余个随从都在禁军内卫的监视下,有人出齐王府必然会被发现。

    除非是他城中还有内应。

    皇甫无奇坚信长安城里必然有许多燕云军的谍子,毕竟燕云军军稽卫的名号极响亮。如果堂堂燕王进入长安城密谍根本不做准备的话,那李闲要这个部门也就没有一点意义了。皇甫无奇知道燕云军军稽卫的口号是什么,在他以前看来这口号有些白痴,但现在他才知道当一支军队,一个政权的稳固建立在对一个人的绝对忠诚之上的时候,这支军队这个政权将极可怕。而这个人,更可怕。

    一切为了燕王。

    这是军稽卫的口号,也是宗旨。

    既然军稽卫的存在就是为了燕王李闲,那么李闲在长安城里的内应肯定不在少数。要想瞒过齐王府外的禁军,那就只有一个办法,根本不动用身边的侍卫而是动用密谍。

    皇甫无奇想到这一点之后立刻又否定掉。

    如果李闲真的动用密谍杀人,杀的还是这种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这岂不是自己将实力全都暴露出来了?如果杀的是对李闲最有抵触之心的大人物,比如说尚书左仆射萧瑀那样的人动用暗地里的实力这还可以理解,可是为了宋宇和方正然这样的人暴露实力简直就是儿戏。皇甫无奇绝不相信李闲是个白痴。

    他皱着眉头想了很久还是没有理清头绪,不由得摇头苦笑了一声。心说自己为什么就认定人是李闲派人杀的?或许是有人故意引导着人们往这个方向去猜测也是极有可能的。比如反对皇帝重用李闲的人,完全可以靠着杀几个小人物来引起皇帝的警觉。自己在推测下手的极有可能是李闲,难道皇帝就不这么想?

    想到宋宇的案子在御书房结案的场景,皇甫无奇就一阵头大。

    既然皇帝都不愿意将矛头指向燕王李闲,自己又何苦这样做?太子已经死了,若不是被萧瑀举荐进入礼部任职的魏征在皇帝面前几次替自己说话,再加上裴寂大人也在其中做了些事,自己的仕途早就随着太子的死而断绝。

    太子死的时候自己就在身边,没有能保护住太子这已经是身为内卫最大的失职。皇帝没有下旨砍了自己的脑袋就已经是万幸之事,如今还能一跃坐到刑部侍郎的椅子上自然要加倍珍惜。皇帝绝不会允许自己再犯错,一点错误都有可能导致自己身败名裂。

    还要按之前宋宇死的那种方式结案?

    皇甫无奇叹了口气,心说如此专业的杀人手法全都推到泼皮无赖身上,倒是真抬举了那些泼皮。方正然夫妻二人再加上一个贴身丫鬟死在寝室中,外面的下人竟是没有一个发觉的,这手法无论如何也太让人惊骇了些。

    还要不要上奏折?

    这是皇甫无奇想到的第二个难题,这个难题更让他头痛。可就在他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忽然从院子外面走进来一大队人,离着还远所以看不清楚样貌,但身上那身紫色官服却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其身份。要知道只有正三品以上的朝廷大员才可以穿紫色官服,三品以上……已经是跺跺脚地皮都跟着颤的大人物了。

    ……

    ……

    见皇甫无奇有些发呆,一个刑部的员外郎连忙过来提醒道:“这是新任的刑部尚书独孤学独孤大人,原来是监门卫将军,您是认识的。今天才到任,听说又出了命案所以亲自过来查看。”

    刑部侍郎是正四品的官,已经极高,但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皇甫无奇又知道这个独孤学在皇帝面前极受重视自然不敢怠慢,连忙上前几步行了一个大礼:“下官皇甫无奇,见过尚书大人。”

    “皇甫兄不必多礼,你我又不是外人,再说这里也没有外人。”

    独孤学摆了摆手,举步走到方正然寝室门口看了看直接问道:“有什么发现?”

    “大人,凶手显然和杀前御史宋宇是同一个人。杀人的手法别无二致,皆是一刀两断……但关键是,宋宇的案子已经结了。前些日子的时候杀人的几个泼皮无赖下官已经带人擒获,陛下亲自下旨都在菜市口砍了。”

    “这事我知道。”

    独孤学微微皱眉,忽然靠近皇甫无奇低声说道:“既然案子结了那就肯定不是同一伙人,你派人去查查这方正然的府里有没有谁对方正然不满的,既然不是泼皮,那便是恶奴无疑。陛下那里也好交差,但有一样……”

    他语气肃然的说道:“案子可以这样结,但绝不能就这样算了。陛下虽然愿意看到这样结案,但心里未必就舒服。若是日后问起来你我手里一点东西都没有,陛下只怕会更愤怒。所以该查的还得查,别管查到谁头上有证据就保存下来。现在用不到,谁知道以后是不是用的到?”

    皇甫无奇愣住,随即对独孤学钦佩到了极致。心说不亏是在大隋朝廷里做过刑部侍郎的人,对于这些事做起来就是谨慎的多。而且独孤学这样提醒自己,显然是在示好,还不是因为人家初到刑部需要拉拢人心,自己如今这尴尬的身份地位能让独孤学表现出尊重已经殊为不易了。

    “下官明白!”

    “这案子结的要快,恶奴杀主这种事令人厌恶,不可轻饶了。”

    独孤学说完向后退了一步,抱拳朗声道:“皇甫兄令人钦佩,这案子竟然这么快就查到了真凶,让我汗颜啊,以后刑部中有什么事,还望皇甫兄不吝教授。”

    皇甫无奇知道对方这是在抬举自己,连忙抱拳道:“大人谬赞,若不是大人慧眼如炬,一眼便看穿了这院子里藏着真凶,下官想破了脑袋也破不了案子。全赖大人提携,下官谢过大人。”

    两个人做戏,一群人看着。

    这案子就又如此荒谬的结了。

    ……

    ……

    御书房

    因为皇帝最近的精神状态极不好,所以屋子里的檀香气味显得比以往浓了不少。但李渊的心情还是踏实不下来,别说檀香,这会便是给他一整坛杜康他也解不了忧。眉头紧锁的皇帝看着面前垂首站着的人,语气中透着些愤怒和无奈。

    “朕要的不是你这种模棱两可的场面话,朕让你提前去刑部还不是因为这事?皇甫无奇不懂如何做官,所以才写了那么一份白痴奏折。独孤学……朕看你是太会做官了!”

    独孤学低声道:“陛下,毕竟这事若是按线索分析,确实有可能牵扯到燕王身上。但没有证据,所有的假设推测也就都毫无用处。再者,如果燕王要杀宋宇和方正然,却不动用身边的人,那么必然城中就有他的内应,这样显而易见的事燕王怎么可能想不到?”

    “朕也是这样考虑的。”

    李渊摆了摆手道:“他应不是这样无聊无趣,也不会这么傻。”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4586 174587 174588 174589 174590 174591 174592 174593 174594 174595 174596 174597 174598 174599 174600 174601 174602 174603 174604 174605 174606 174607 174608 174609 174610 174611 174612 174613 174614 174615 174616 174617 174618 174619 174620 174621 174622 174623 174624 174625 174626 174627 174628 174629 174630 174631 174632 174633 174634 174635 174636 174637 174638 174639 174640 174641 174642 174643 174644 174645 174646 174647 174648 174649 174650 174651 174652 174653 174654 174655 174656 174657 174658 174659 174660 174661 174662 174663 174664 174665 174666 174667 174668 174669 174670 174671 174672 174673 174674 174675 174676 174677 174678 174679 174680 174681 174682 174683 174684 174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