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阔海一怔,刘弘基一愣。

    刘弘基楞的是还是燕王识货,这样淡金色的锦鲤拿出去卖,一尾活鱼便要值一两金子,若是碰到喜爱这东西的人,再卖的高一些也不是问题。最主要的是,锦鲤观赏,池塘游戏,要的是这风雅劲,可雄阔海竟是用一根破树杈都给戳死了,怎么说也确实是暴殄天物。

    只是李闲接下来的一句话让刘弘基顿时更愣了。

    李闲快步走到雄阔海身边,看了看他手里的锦鲤随即忍不住数落道:“已经烂成了这个样子,还怎么吃?”

    雄阔海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低下了头,看到这一幕,刘弘基忍不住嘴角抽搐了几下。

    出刘弘基的宅子之前,李闲从怀里摸出一个小瓷瓶抛给他淡淡的说道:“这是军稽卫二部制作的烫伤药,你脸上的伤已经快好了,但用这个东西或许可以保证脸上不变色,烧过之后的样子终究好看不了,或是对你有用。”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但绝对不是女人的专利,刘弘基本是个颇有风度仪容不俗之人,万一这一张脸就此花了,想来他心里也是极难受的。

    接过李闲掷过来的药瓶,刘弘基郑重一礼道:“多谢殿下赐药。”

    他攥着那瓷瓶,触手微凉,可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是这一小瓶烧伤药让他心里倒是暖和了不少。

    李闲笑了笑走出院门,没有多停留直接回了住所。如今他身份特殊,自然不会再去住齐王府。新皇李承德本是千求万求请李闲就住在太极宫里的,但李闲却没有答应。面子上的事还要做足,就算大家都知道李承德不过是个傀儡,但对这个皇帝最起码的尊重还是要有,哪怕这尊敬确实太虚假了些。

    他就住在天策上将军府里,也就是原来长安城的兵备府衙门。

    回到天策上将军府的时候,新任的兵部尚书张公谨已经在这里等他了。李闲下了马车看到恭恭敬敬站在门口迎接的张公谨,微微颔首随即走进了院子里。兵备府衙门占地极大,便是比起宫城来也小不了几分。最多时兵备府衙门里屯兵三万,由此可见这衙门占地之阔。

    一路顺着甬道走会书房,张公谨都是亦步亦趋的在后面跟着,态度恭谦,脸色肃然。

    “臣连夜派人清点了兵部库存,又去了户部和户部侍郎房玄龄一块查点了户部国库。兵部库存甲械,兵器,被服足够装备二十万大军所需,户部的钱粮也不是问题。而且兴洛仓是在大唐掌管之中,虽然战乱时候多有动用,但兴洛仓中的粮食还有至少一千五百万石,三千窖,每窖存粮八千石,大部分还满着,足够朝廷用兵所需。”

    “这事回头孤会让刘弘基去找你,出兵所需你如数拨给他就是了。”

    李闲在椅子上坐下来,想了想又吩咐道:“长安附近数百里依然还在闹着饥荒,自然是要赈灾,最起码灾民要每日两餐,所需甚大。河东重地,位置极是要紧,百姓尤其不能乱,所以也要拨粮食过去。孤会调集水师运粮,百姓之事无小事,你回去的时候让房玄龄仔细些,不可遗漏。”

    “臣遵旨。”

    张公谨点头道。

    他用了遵旨两个字,这显然有些逾越礼制。

    “不要在孤面前试探什么,也不要耍你的小聪明。”

    李闲看了他一眼语气平淡的说道:“皇帝就在长安城太极宫里,你若是要遵旨可去宫中。若是你的心思都在这上面,孤怎么能放心用你?”

    张公谨脸一红,讪讪的低下了头。

    ……

    ……

    “河西,关陇诸郡,这些地方都是要紧的。”

    李闲也不想在刚才的话题上纠缠下去,喝了一口茶之后继续说道:“你是兵部尚书,那么你来给孤提几个人选。太原郡至少还有十万人马,关陇诸郡也不可轻视……谁可以去,去则可以建功?”

    “臣以为……”

    张公谨想了想说道:“关陇诸郡之世家,太原守军之将领,对这些人现在不应打压,而是安抚为上。所以不宜派将领率军前去,以防激起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关陇诸郡的那些世家,都在观望。若是压的太狠了,不利于朝局安稳。”

    “这话说的不错。”

    李闲点了点头道:“谁可为使,替孤稳固西北?”

    “必是要一二朝廷重臣方可。”

    张公谨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关陇诸郡,可请裴寂大人走一趟。当初太上皇自太原起兵之后,关陇各世家皆是由裴寂大人联络的。请他去,那些世家自然明白殿下您的用意。再多安抚,关陇诸郡稳固下来不是问题。至于太原郡……臣以为,最合适的人选……”

    “她不行。”

    不等张公谨说完,李闲摆了摆手道:“换一个人。”

    张公谨怔住,心中一叹。

    “除此之外,臣认为最合适者,便是尚书左仆射萧瑀。”

    他看了李闲一眼,见燕王殿下的脸色平常这才继续说道:“萧瑀与天家的关系最为亲近,算是皇亲,而且位高权重,足够代表殿下。但……太原郡有十万大军,臣如实说,臣担心萧瑀会有异心。”

    李闲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张公谨见燕王并没有反对自己的想法,沉吟了一会儿继续说道:“此人现在态度尚且不明确,派给他如此重任,到了太原之后他若是存了什么龌龊心思,联合太原守军有所图谋的话,虽然不至于动摇大唐国基,但只怕也会影响了殿下对东都和河北用兵。”

    “萧瑀当初是极力赞成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的,如今李世民还在荆襄一带,李孝恭也在那里,两个人的兵力相加不下十万。若是萧瑀在太原反叛,呼应李世民,一南一北,殿下若是想根除祸端,行兵布置颇为艰难。”

    “老成持重之言。”

    李闲点了点头道:“你先回去忙兵部的事,至于派何人前往太原,孤再想想。”

    “臣告退。”

    张公谨躬身退出了书房,想到刚才自己说出那人最合适的时候燕王眼神里闪过的那一丝杀意,他现在还在后怕,背后上的冷汗被风一吹黏在身上格外的不舒服。

    他本是想说,除了平阳公主之外再无一人合适往太原一行。但李闲拒绝的那么决绝,让他不敢将话再说下去。

    等张公谨走了之后,李闲想起那个在玄武门城墙上喝的酩酊大醉的女子,微微叹了口气,心中叹道我还不了你什么人情,本就已经有所愧疚,怎么能再逼着你去做别的事?我能给你的不多,安静平静宁静的生活下去,这是我可以尽力给你的。

    ……

    ……

    在书房中坐了半日,处理了一些颇急切的朝事,李闲坐直了身子舒展了一下身体,起身走到窗口推开窗子,带着一丝凉爽之意的晚风吹进来,感觉身上舒服了不少。他桌案上摆放着厚厚的一摞奏折,这些东西根本就没有进太极宫御书房。

    他回头看了一眼那些奏折微微皱眉,这六七十份奏折中倒是有一大半是官员互相揭发举报,看着令人心烦。这些人到了现在还在试探他的底线,这让李闲多多少少有些不悦。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0846 80847 80848 80849 80850 80851 80852 80853 80854 80855 80856 80857 80858 80859 80860 80861 80862 80863 80864 80865 80866 80867 80868 80869 80870 80871 80872 80873 80874 80875 80876 80877 80878 80879 80880 80881 80882 80883 80884 80885 80886 80887 80888 80889 80890 80891 80892 80893 80894 80895 80896 80897 80898 80899 80900 80901 80902 80903 80904 80905 80906 80907 80908 80909 80910 80911 80912 80913 80914 80915 80916 80917 80918 80919 80920 80921 80922 80923 80924 80925 80926 80927 80928 80929 80930 80931 80932 80933 80934 80935 80936 80937 80938 80939 80940 80941 80942 80943 80944 8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