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侯君集,刘满等人入长安,另有所用。”

    “以秦琼为东平总管,掌东平,齐郡,鲁郡三郡军务事,即刻起行,随行可带军马一万,其余所需之兵力,从张亮的江都新军中划给他两万,自齐郡,鲁郡,再征召新兵两万……”

    “调伍云召为江都总管,可带五千人马随行,若再有所需,可征召兵马两万。江都等十一郡,这次张亮征召的狠了些……免一年钱粮赋税,让百姓们休养生息。调苏胜才水师赴江都,归伍云召节制……另外,让他和朱一石主持江都造船厂的事,水师战船多有损坏,要补齐,还要再造大船。”

    李闲顿了一下特意交代道:“要造能出海的大船!”

    “调伍天锡为庐江总管,节制九郡。孤给他一年的时间训练新兵,所需物资补给自己去想办法,若是实在不足数,就从江都行宫府库调拨。一年之内,孤跟他最少要三万可战之兵,但有一样,不许逼迫百姓!”

    “调牛进达为汝南总管,给孤盯紧了荆襄之地。李世民的兵已经打到襄阳城下了,萧铣调集的人马也已经赶赴襄阳,不出意外,这个月内那两个人就会寻找机会决战,无论谁胜谁负……牛进达都要守好汝南,淮安等郡!”

    李闲一口气下了这么多命令,让谢映登稍微有些手忙脚乱。

    “调裴操之为谯郡通守,河南那几个郡这几年没有战事,天象也调顺,根据河南诸郡上的奏折来看,府库粮仓都满着,这很好……裴操之是个做事仔细认真的,有他给牛进达做后勤支援,牛进达盯着荆襄之地底气也足些。另外,将这一期即将毕业的演武院学院,抽调五十人送到牛进达营里去,抽调五十人送到秦琼军中,其他人都调来长安!”

    李闲顿了一下,想了想之后有吩咐道:“刘弘基已经带兵入河北,军稽处的人多盯着点,将欧思青青人马的消息尽量多的通告给刘弘基知道,让他只管迎过去,对着头将河北杀一个通透才好。”

    “派人去幽州!”

    李闲深深的吸了口气,下达了今日如此大规模调动的最后一条军令:“让幽州郡王罗艺的精兵动一动,辽西各处高句丽人倒是越来越猖狂了,趁着中原内乱,各路人马都无暇顾及,辽西已经丢了将近一个郡!告诉罗艺,如果他舍不得自己的兵,孤就调罗士信带兵去!”

    谢映登快速的将李闲的命令都记了下来,心中的波澜顿生。

    燕王这连续的军令太过让人震撼了,长安才定,东都初平,燕云军中的一众旧将,竟是一大半都分派了出去。这其中有什么深意,谢映登暂时想不明白,但他能看到的是,燕王对统一天下的布局要提速了。

    接下来的李闲的命令不是军令,而是关于军稽处的。

    “大明宫里孤特意让宇文恺加建了一座衙门,军稽处以后就在那里办公吧。孤打算在江都再建一座军稽处衙门,大明宫里的就叫北衙镇抚司,江都的叫南衙镇抚司,各设一名镇抚使,人选你拟好了请叶大家参详之后再报上来。”

    “喏!”

    谢映登心里的震撼更加剧了几分,脸色也为之一变。

    能用的时候就多用用,最好!

    这句话是宇文恺对李闲说的,极有道理。

    若是李闲先登基而后统一天下,这些重臣们难免会生出懈怠轻慢之心。他们有了足够高的地位,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族利益,那么就会有很多事都变得艰难起来。李闲心中没有对这些功臣起什么异样的心思,而是他自己也极清楚明白,在自己坐上那个位子之前,所有事确实都应该先解决掉。

    ……

    ……

    江都重地,必须有个老成持重而且强力的人来坐镇,张亮率军北上,按理说燕云军中最适合的人选便是秦琼,但秦琼要作者齐鲁,伍云召就是不二的人选。李闲不是没有想过调重臣出京师镇守一方,可现在天下未定,文臣似乎还有些震不住这世道。

    而且……李渊朝中的极为旧臣,虽然能力是有的,影响力也是有的,但现在这个时候,李闲确实不想轻易的放他们出长安去做封疆大吏。那样的话,再想控制便会难上许多。

    谢映登走了之后,李闲也离开了天策上将军府。

    客胜居是一家并不如何有名气的酒楼,占地小了些,无论从规模还是档次都要比松柏楼差上不少。而且地理位置也有些偏僻,所以平日里这里除了老客之外时常光顾之外,生意说不得有多好。

    不过这里的醉鱼,红烧猪蹄确实做的极有味道,不少人吃过一次便会念念不忘。

    在二楼叫做听雨轩的雅间里,坐着两个本来有些互相敌视现在却有些怪异的坐在一起的人。桌子上的菜肴基本上没动,酒倒是已经喝干了一壶。

    “萧大人,若是没有什么事的话,我就要告辞了……殿下要对河北用兵,兵部的事确实抽不开身。”

    说话的人穿了一身普通服饰,没穿官服。身材中等,说话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脸色有些难看。

    坐在他对面的,正是尚书左仆射萧瑀。

    “张大人……我听说燕王有意将他在燕云军中的亲信侯君集调入兵部为侍郎,只怕用不了多少日子,你这兵部尚书就要清闲下来了。说起来,我这顿酒倒是请的有些早,若是再过些日子的话,张大人你就不会以太忙为借口推辞,因为你会没的可忙。”

    萧瑀称呼为张大人的,正是兵部尚书张公谨。

    “萧大人请我吃酒,就是为了讥讽我几句?”

    张公谨脸色不善的回了一句,缓缓站起来说道:“你我之间本来没有什么可说的,若不是念着同朝为官的关系,今日我不会来,但萧大人说话当有分寸才是!”

    “别生气!”

    萧瑀笑了笑,拉了张公谨一把道:“你这人还是这样,就不能听我把话说完?”

    “道不同,不相为谋。”

    张公谨回了七个字,随即就要离开。

    “道不同……那是以往。”

    “哈哈!”

    萧瑀大笑道:“张大人你已经快没有自己的道可走了,还提什么道不同?前阵子燕王宴请朝中老臣,裴寂,刘政会,虞世南,高士廉,甚至是魏征,房玄龄,唐俭这几个人都在,为何独独缺了张将军你?”

    张公谨冷冷笑了笑道:“好像也没有萧大人你吧?!”

    “我不在席间,这倒是没什么。燕王和我之间的矛盾人尽皆知,若不是他怕寒了你们的心,只怕早就已经下令杀了我了,可张将军你可有功劳的,为何燕王也不请你去?”

    “燕王……”

    张公谨有些艰难的咽了口吐沫道:“燕王私宴,为何非要请我?”

    “开诚布公些吧。”

    萧瑀揉了揉太阳穴认真的说道:“如今你我,似乎不应该再站在对立面才对。刘弘基弃守投降,燕王对他重用。你呢?你是力战不胜逼不得已才投降的,燕王留你,不过是为了展现他的宽宏罢了。等他的亲信将兵部逐渐接过去,到时候张将军你只怕想做一个田舍郎也不是那么轻易的。”

    “我若如此,萧大人似乎更好不到什么地方去吧?”

    张公谨冷笑反问。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0461 70462 70463 70464 70465 70466 70467 70468 70469 70470 70471 70472 70473 70474 70475 70476 70477 70478 70479 70480 70481 70482 70483 70484 70485 70486 70487 70488 70489 70490 70491 70492 70493 70494 70495 70496 70497 70498 70499 70500 70501 70502 70503 70504 70505 70506 70507 70508 70509 70510 70511 70512 70513 70514 70515 70516 70517 70518 70519 70520 70521 70522 70523 70524 70525 70526 70527 70528 70529 70530 70531 70532 70533 70534 70535 70536 70537 70538 70539 70540 70541 70542 70543 70544 70545 70546 70547 70548 70549 70550 70551 70552 70553 70554 70555 70556 70557 70558 70559 70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