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岸的局面太乱了,前面有大隋远征军的士兵在逃,后面有杀红了眼的高句丽人在追,而他们后面还有向北逃的隋兵,再后面还有发疯一般追上来的高句丽人。长长的路线上,高句丽人和隋兵已经混杂在一起。
李闲下令骑兵保持阵型向前,一路上小股的高句丽人全部被抹杀掉。然后隋兵开始收集沿路的物资,无论是高句丽人尸体上的还是他们同袍尸体上的,但凡是能吃的东西一律捡起来。李闲严令,所有沿路捡到的物资一律不得私自留下,全部都要交给辎重营保管,这个时候,哪怕是一粒米都是金贵的。
负责辎重营的,是王启年。
李闲特意拨给王启年一千精兵,这一千人都是李闲之前率领的左屯卫那个折冲营的兵马。他们负责不断将士兵们沿路捡起来或是从敌人手里抢来的粮食收集起来,每二十个人组成一个在队伍中不断来回巡视的收缴队,如果有人将粮食私自藏起来,将会受到军法处置。这军法,是李闲制定的军法。
虽然按照官职来说,正四品的鹰扬郎将薛万彻才应该是队伍的最高指挥官。但是很显然,不管是他还是背景比他还要深厚的独孤真,都默默的承认了李闲是这支军队最高指挥者的地位。
薛万彻是尊敬李闲的为人,而独孤真则是很冷静的分析过,自己现在没把握将指挥权抢到手,那些士兵们这个时候已经将李闲视为救星视为领袖,他可不想触霉头。
当后面的高句丽人被彻底甩开,已经是第二天的早晨。而这个时候,李闲下达了最让人兴奋的一个命令。
“开饭!”
------------
第一百四十九章 归程路(三)
(ps:感谢闪灵就是我的打赏,为感谢诸位捧场昨天今天和明天都是三更,而且字数上不会减少,三章,基本上会过一万字的。求几个收藏支持,拜谢。另外,精华没有了,下周全都补上吧,抱歉。)
虽然刻意偏离了些大军来时的路线,但士兵们依然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浪费。李闲从左屯卫带出来的粮食,再加上沿路捡来的抢来的,按一天两顿饱饭算,两万七千人的队伍大概只够吃四天的。逃出生天的大隋府兵第一餐饭不是什么热粥之类的东西,只是每人一小袋子炒熟了的干粮。嚼起来很费劲,但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珍馐佳肴。
这一顿饭的饭量很足,因为短暂的休整之后队伍还要继续赶路士兵们必须尽快恢复些体力。乙支文德的人马就在后面追着,虽然大隋的溃兵将高句丽的大部分人马都吸引了过去,而且李闲还故意做出了原路返回的假象,但他没把握瞒得住乙支文德。
趁着吃饭的时候,李闲将麾下将领们都召集起来开了个简短的会议。
会议的内容很简单,只有两个主题。
一,队伍接下来怎么走。
二,杀人。
关于队伍怎么走,这个并没有太多的分歧。大部分都赞同不按照原路返回去,这是在高句丽的疆域,大隋远征军怎么来的高句丽人比隋人更清楚。几十万高句丽人马追着,这条路他们远比隋人要熟悉。而且,李闲手里有地图。当然,地图不是高句丽全面的详细的地图,他还没这个本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搞清楚这些。
这份地图说白了,就是一条返回辽水的路线图。是过辽水之前李闲就派出去的那二十个飞虎军密谍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打探出来的,李闲交给他们的任务就是找到一条回家的路。有准备的人才会在关键时刻感觉不到太艰难,因为最艰难的事他早在几个月前就想到了对策。他要带着人马回燕山,回去才是最重要的。二月份的时候,他就把飞虎军的密谍洒出来摸索路线,如今已经八月末,半年的时间飞虎军的密谍已经探出了另一条返回辽水的路。
如果原路返回表面上看起来会迅速一些,但事实上这一点高句丽人也会想到。而且,除了战死在萨水河畔的近十万隋兵,还有十几万已经完全跑散了建制的隋军按照原路往回跑,高丽人肯定会追下去。有人建议李闲按照原路返回,理由是可以收拢更多的溃兵,但事实上,李闲现在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了。
现在的两万多人马,粮食省着够吃四天的。这一路上如果收拢的人越多,负担越大。不是不想那样做,而是如果那样做了,只能在最快的时间内迎来下一次崩溃。
当众人得知李闲手里有一份回家的路线图,这个话题也就没有人再争论。不是他们冷血不去管其他隋兵,而是那样做非但救不了更多的人反而会把这两万多人也葬送进去。
第二件事,杀人。
要杀的人不少,大概两千多。
要杀的人有两种,高句丽人和自己人。
高句丽人是一路上厮杀中俘虏的,还有故意抓来当向导的,结果抓的太多了,带着也是累赘。再说,现在这些死里逃生的隋兵可没有了什么不能杀俘虏的觉悟,仁义道德这会一个铜板都不值。萨水河畔战死的十万隋兵,只有三万余人是拼杀而死的,有近七万的隋兵选择了投降,但高句丽人将他们的盔甲和兵器抢光后,接下来做的就是砍掉了近七万颗脑袋。一个人都没有留下,全都做了无头的野鬼。
大隋那位圣明皇帝在下令不准杀俘高丽人投降后一律厚待命令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想到过他的子民被高句丽人俘虏的时候会是个什么下场。
近十万具无头尸体,被高句丽人沿着萨水垒了河堤,整整十里长的水面都是红色的。而那些人头,则被高句丽人穿在木头上插在地上,远远的看过去,就好像地上生长出一大片密密麻麻的人头草。
杀这两千战俘所有人都没有意见,无需讨论。
但是轮到杀自己人的时候,很多人多沉默了下来。一百三十五个大隋府兵,因为触犯了军法李闲决定在士兵们吃完饭之后决定如何处置。触犯的军法主要有两条,第一,抢夺他人铠甲兵器甚至动手伤人的,第二,私自藏了粮食非但没有交出来而且还围殴辎重营收缴粮食的士兵,打死了十几个人。
这些士兵被李闲派雄阔海和伏虎奴两个人临时组建的执法队抓住,但当伏虎奴带着人赶去的时候,王启年手下一个小队的辎重营收缴粮食的士兵已经被打死了大半,行凶者有一百余人,都是左御卫的兵。
所以,薛万彻的脸色很难看。
打死人的都是他左御卫的兵,被打死的都是李闲左屯卫的兵。
“是不是……杖责,以儆效尤?杀那些高句丽蛮子杀便杀了,可毕竟那些兵都是咱们大隋的兵,太严苛了不好吧……毕竟现在队伍还不是铁板一块,若是引起士兵们的情绪,我怕闹出哗变来。”
独孤真貌似随意的扫了薛万彻一眼,然后清了清嗓子说道。
“他们打死的也是大隋的兵!”
洛傅红着眼说道。
独孤真一窒,随即不再言语。他没介意洛傅这个官职低的人顶撞自己,因为洛傅是李闲的亲信。而现在的队伍,很显然李闲才是真正的指挥者。他还想跟着队伍活着回到大隋,之前那么说也无非是替薛万彻保住些颜面罢了。说起来,现在议事的大部分都是寒门出身的子弟,只有他和薛万彻是出身世家。所以难免他对薛万彻亲近一些,毕竟那些寒门出身的人身上那股子泥腿子味独孤真并不适应。
但他也不打算得罪李闲,所以说话也是点到即止。
“王启年!”
李闲转头看了看站在最远处的那个枯瘦身影,招了招手说道:“你把事情的经过仔仔细细的说一遍。不许有隐瞒,也不许言语上有偏颇。”
王启年苦笑一声,硬着头皮走上来说道:“将军,是这样,昨天傍晚的时候,将军派给我的一个小队的士兵,发现薛将军麾下的部分士兵抢夺别人捡到的粮食,而且不肯交给辎重营。有一个左御卫的校尉说……”
薛万彻看着王启年冷声道:“他说什么,你只管直接说出来!”
王启年脸色变了一下,看了李闲一眼随即咬牙道:“那校尉说,他们是左御卫的兵,只听薛将军的话,粮食他们要自己留着吃没必要给别人,他们也没必要看左屯卫的人指手画脚。想要粮食,有本事拔刀来抢。”
薛万彻脸色变得十分难看,看了李闲一眼却没有说话。他其实知道这件事,而且得知之后第一时间就将人绑了送到李闲军帐。他本以为李闲会网开一面的,没想到今天却当着大家的面提了出来。就在刚才,李闲让王启年将事情经过再说一遍的时候,他还以为李闲授意王启年替自己手下的兵说几句好话。出乎预料的是,这个叫王启年的家伙居然实话实说一点余地都没留。
“为何斗殴伤人?”
李闲追问道。
反正也是豁出去了,王启年索姓一口气将事情讲了个清楚。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591
3592
3593
3594
3595
3596
3597
3598
3599
3600
3601
3602
3603
3604
3605
3606
3607
3608
3609
3610
3611
3612
3613
3614
3615
3616
3617
3618
3619
3620
3621
3622
3623
3624
3625
3626
3627
3628
3629
3630
3631
3632
3633
3634
3635
3636
3637
3638
3639
3640
3641
3642
3643
3644
3645
3646
3647
3648
3649
3650
3651
3652
3653
3654
3655
3656
3657
3658
3659
3660
3661
3662
3663
3664
3665
3666
3667
3668
3669
3670
3671
3672
3673
3674
3675
3676
3677
3678
3679
3680
3681
3682
3683
3684
3685
3686
3687
3688
3689
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