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队伍刚刚经历过清洗,前面五十里外的那座高丽人的大城李闲打算先不急着打。粮食还够吃十天以上,所以并不需要急着去攻打敌人大城。李闲必须让自己的亲信们将队伍稳定下来,用几天的时间让手下人适应新的身份。

    为了让士兵们平静下来,李闲命令队伍原地休息几曰。

    将舆图展开,李闲指了指前面五十里处那座大城的位置说道:“过了这座大城之后,再走两天就能渡过马訾水,粮食虽然还够吃十天的,但队伍回燕山之后粮食就没办法解决了。燕山寨上的粮草,近三万人马吃喝用度,连半个月也坚持不下来。所以高句丽人的这座城是必然要打的,多带些粮食回去。”

    洛傅道:“现在高句丽都追在隋军溃兵后面,已经快杀到马訾水了。打下这座城,耽误两三天行程也好。队伍如果走的太快,隋军还没撤回去的话,是个麻烦。”

    “我看,打下来之后,咱们就在城里休整几天,反正一时半会儿高句丽人的军队回不来。等隋军撤回辽水西岸之后,咱们再动身也不迟。”

    陈雀儿道。

    李闲想了想说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粮草必须备齐,不然回到燕山,军心必乱。打下这座大城之后,咱们不走辽东城,再向北走,然后再向西,从奚人的草场过,这个时节草原人的牛羊已经蓄了膘,正是肥得流油的时候。”

    “哈哈!”

    朝求歌笑道:“我最喜欢干这事了,草原人的牛羊肥,刚好做咱们大军过冬的冬粮!”

    王启年知道李闲的真实身份后已经认了命,想逃是不可能的,而且李闲对他确实不薄,虽然他还管着辎重营,但手下除了有一千战兵之外还有两千从战兵中淘汰下来的老弱,现在算起来他这个校尉手下竟然领着三千人马,一辈子最多领兵一百人的王启年又怎么会不意气风发?他觉得自己虽然是个校尉,但已经有将军的权利了,这辈子能有这么辉煌的时刻,也值了。

    当初他将全部的积蓄送了礼想谋求护粮兵校尉的位子,结果被李闲抢了去。现在李闲还给他一个校尉,而且还管着那么多士兵,王启年心里生出了无限豪情,竟然想起来一句令人刮目想看的话来拍马屁。

    “士为悦己者容,女为知己者死。属下得将军赏识感激不尽,将军命令,属下坚决遵从!”

    他一脸坚定的说道。

    李闲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你说反了。”

    王启年脸不红心不跳的解释道:“那是因为属下每一次见到将军您,都会觉得心潮澎湃难以平静的缘故。!其实我想说的是,如果真的打算洗劫奚人的话,属下的辎重营率先表态,不管将军您带着人抢多少,我都收得下……”

    李闲笑了笑道:“你倒是好胃口。”

    王启年道:“两万多张嘴,属下胃口不好不行啊。”

    李闲嗯了一声道:“前面那座大城里粮草应该不少,隋军东征的时候,高句丽各城城主将粮食都收进了各自的城池中,为的就是坚壁清野让隋军抢不到一粒粮食。如今城防空虚,确实是拿下这座城的好机会。我不怕你胃口大,只要你管好了辎重营,我也不会亏待你。”

    王启年立刻来了精神问道:“将军打算奖励属下什么?”

    李闲一本正经道:“你已经五十岁了,没个女人照顾怎么行。我打算到了草原后,给你踅摸一个健硕的奚人女子照顾你,怎么样?”

    铁獠狼同样严肃道:“嗯,一股子羊搔-味的大娘们儿,保准够劲儿!”

    王启年脸一黑,讪讪的笑了笑道:“属下……属下还是觉得单身挺好……”

    李闲笑了笑,不再开玩笑:“早上已经派了斥候先去查看高句丽人那城池,应该也快回来了。陈雀儿,斥候回来之后你让他们直接来见我。”

    斥候头领陈雀儿点了点头道:“属下明白。

    “另外,现在也该打算打算了,燕山不是合适的地方,养活三五千人还勉强,如今队伍已经近三万人,是该找个地方挪挪窝了。你们觉得,如今北方什么地方最适合?”

    他指着另一份舆图说道,那是大隋的疆域图。

    众人围着地图看,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地方好。

    这也难怪众人想不出,现在大隋的天下虽然一天比一天乱,尤其是黄河以北,各路大大小小举旗造反的义军不下十几支,最大者如王薄,张金称等人皆有手下数万人,小者也有数千人,但毫无疑问,大隋的江山还远没到失去控制的地步。河北诸郡,虽然很乱,但大隋的统治依然稳固。按理说最适合的地方是涿郡,可涿郡是罗艺的地盘,他手下那五千虎贲太过精锐,虽然李闲现在手下三万人马也多是大隋府兵出身,可面对那五千具甲铁骑还是没有胜算的。再说,罗艺手下轻骑兵,步兵都算上总数不下五万人,罗艺就是涿郡的土皇帝,涿郡虽大,但他是一米大的地方也不愿意让出来的。

    李闲现在可没底气和罗艺对着干,好不容易才得来的队伍,他还不想就这么丢了,除了涿郡之外,河北诸郡几乎皆有名将坐镇,想抢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不然……”

    众人中年纪最长的刘满试探着说道:“再往南走走?既然咱们暂时还不能和大隋朝廷打硬仗,不如去和那些绿林道上的队伍抢地盘。”

    几乎同时,众人的眼睛都盯在了一个地方。

    ……

    ……

    宇文士及赶得很急,从辽东城外隋军大营出发,两万人的骑兵队伍马不停蹄的向东南方向赶路,顺着大隋远征军南下的路线迎接宇文述。才走出去三百里,宇文士及的心就变得越发的沉重起来。

    三百里之内,险要之地竟然没有看到一个隋军士兵!这根本就不符合常理,按照他的了解,父亲宇文述用兵向来谨慎,沿路险要之地必然会至少留下几百人马守护,以备大军返回的时候被人堵住了去路。可是一路向南,宇文士及虽然发现了几处地方应该是有大隋的士兵驻扎的,可一个活人都没看见!

    他的心越来越不安,终于,又走了几曰快到马訾水的时候,他终于在一处隋军留下的人马驻扎之处,找到了五百具被砍了脑袋的大隋府兵尸体。人头被堆成了一个一个坟包,尸体被堆起来垒了城墙。虽然天气已经转寒,但仍然有数不清的苍蝇嗡嗡的飞着,尸体上还有密密麻麻的蛆虫来回翻滚。

    宇文士及寒着脸看着那些被扒成赤-身-裸-体的死尸,心中的愤怒和担忧浓烈到了形成一团阴霾的地步。

    下令士兵们将那些尸体都葬了,宇文士及在附近转了转。除了尸体外,他还看到了地上已经钻出来的逆着时节依然奋力生长着的秧苗。那是远征军南下的时候士兵们偷偷埋进土里的粮食,如今已经长出来小一尺高。

    没有多做停留,宇文士及下令骑兵继续南下,越是往南走,他的心就越凉。

    远征军这是怎么打的仗?怎么沿路上留下来这么多高句丽人的城池没有拿下?这些城池中少则有万余人,大的城池中不下五万!这一个一个钉子一样留在路上的城池,简直就是一个一个能将人摔得粉身碎骨的深坑!后退的路上,怎么能留下这么多祸端?父亲用兵怎么会如此轻率?

    其实,这也不怪宇文述,大军南下的时候天气已经转凉了,若是不快点打到平壤的话,一座城一座城的去攻打,恐怕走不到平壤辽东的天气就已经冷得连刀都拔不出来。而到了后来,宇文述想不快点前进也不行了,粮草告急,如果不早一点和水师大将军来护儿汇合,三十万人就面临饿死的局面。

    远征军沿途,每一个险要处其实都是留下了人马驻扎的。但远征军过去之后,这些小队的隋军立刻就被那些城池中的高句丽人杀了个干干净净。

    宇文士及率军从高句丽的城池外经过的时候,他能感觉到城墙上虎视眈眈看着队伍的高句丽那种阴冷的眼神。当然,一支超过两万人的大隋骑兵队伍,就算城池中的高句丽人胆子再大,也不敢主动去招惹。

    大军渡过马訾水之后,宇文士及的心更加急迫了。

    从俘虏的高句丽人百姓嘴里,他已经知道了隋军惨败的事。

    “父亲不知道怎么样了”

    骑在马背上,宇文士及喃喃的说了一句。想起那个姓燕的少年和自己闲聊的时候提到过,斥候就是队伍的眼睛和耳朵,眼睛看得越远,耳朵听得越清楚对大军越有利。偶然想起之后,他立刻下令道:“来人,让斥候将搜查的区域再扩大一倍!”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归程路(十三)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4366 34367 34368 34369 34370 34371 34372 34373 34374 34375 34376 34377 34378 34379 34380 34381 34382 34383 34384 34385 34386 34387 34388 34389 34390 34391 34392 34393 34394 34395 34396 34397 34398 34399 34400 34401 34402 34403 34404 34405 34406 34407 34408 34409 34410 34411 34412 34413 34414 34415 34416 34417 34418 34419 34420 34421 34422 34423 34424 34425 34426 34427 34428 34429 34430 34431 34432 34433 34434 34435 34436 34437 34438 34439 34440 34441 34442 34443 34444 34445 34446 34447 34448 34449 34450 34451 34452 34453 34454 34455 34456 34457 34458 34459 34460 34461 34462 34463 34464 34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