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死了?”
李闲有些诧异的看着陈雀儿问道:“怎么……如此轻易简单的就死了?”
陈雀儿笑着将一件脏的看不出本来颜色的皮甲,还有一双用刀子刮过露出金线痕迹的靴子放在李闲面前。皮甲很厚实,所以那几个乞丐才会将皮甲让给了那少年乞丐御寒,而他们没有见过金银,自然不知道那靴子拿出去卖的话最起码能换来十天的饱餐。当然,如果他们拿出去卖的话,说不得会被人当做窃贼狠狠打一顿。
“找人辨认过,这皮甲和靴子正是张金称的。说来张金称也真有些悲惨,千辛万苦的从岱山逃回来,想来这一路上也没少受罪,可惜竟然死在那几个乞丐手里。说来可笑,据那老乞丐说,张金称那天到了那破庙的时候确实说过,他是张金称,要把这破庙作为聚义厅,还要收那几个乞丐为手下,还允诺了美食女人给他们。可惜的是,因为他抢了那乞丐的破蒲团和小乞丐的硬馒头,而被那乞丐活活打死了。”
“打死了?就因为一个破蒲团?半块硬馒头?”
李闲眨了眨眼,感觉这故事荒诞的有些离谱。在他的记忆中,张金称可是在大业十二年的时候才死的,那个时候他的队伍也壮大到了巅峰,一举攻克了平恩,武安,钜鹿,清河,因为轻敌被大隋名将杨义臣击败,带着残兵逃到清河郡又被清河郡守杨善会擒住,当众砍头示众的。
现在才大业九年,张金称足足早死了三年。
会不会引发什么连锁反应?
这是李闲第一件考虑到的事。
“我在破庙后面挖出了张金称的尸体,因为天气还没转暖,虽然尸体已经涨起来但依稀还能辨认出面貌,为了稳妥,回来后我又让原来巨野泽留下的人辨认了靴子,所以可以确定,张金称真的死了。”
陈雀儿有些失望的说道。
李闲也有些失望,失望于一个本来应该辉煌的绿林大豪就这么憋屈的死了,失望于自己挑选的第一个对手实在没有给自己造成什么困难,失望于,他死的如此轻易简单窝囊憋屈让人唏嘘。
“张金称的部下在岱山被咱们击溃,杀了五千余人,剩下的都逃了。我已经让人将张金称被咱们诛杀的消息放了出去,估摸着那些溃兵会老实很长一段时间。他们要么找地方躲了起来,要么就回到了家乡讨生活。”
陈雀儿道:“飞虎密谍的人在鲁郡留下了一些,如果有什么风吹草动消息很快就能传回来。”
“王薄逃回黄河以北之后,联络了绿林道上与其熟交的孙宣雅,郝建德等人,再次聚众十余万,如今已经过了黄河。张须陀带着秦琼和罗士信率领两万多齐郡官军已经迎了上去,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打起来。”
李闲点了点头,看了看面前那脏兮兮的靴子微微皱眉:“先把这东西拿出去吧,臭的要命。”
陈雀儿笑道:“我可是一路带回来的,我都忍了。”
李闲笑道:“那你可以拿回去闻香佐酒,再忍三五年。”
陈雀儿拎着那靴子和皮甲出去,吩咐手下人拿去埋了。
“齐郡的事咱们盯着就行,没必要去掺和,我让你盯着黎阳那边,有消息了吗?”
“粮食一船一船的从水路往外运,不过大部分没有运往辽西!”
陈雀儿笑道:“实在没想到,楚国公杨素的儿子居然想造反!杨玄感他老子为杨坚和杨广都立下了赫赫战功,杨玄感也被杨广重用,我就想不明白了,谁造反,按理说也不应该是他造反!”
李闲笑着点了点头:“楚公……又怎么比得了皇帝?人在山脚,会看到山腰的风景秀美,到了山腰,又会觉得山顶的景色壮丽。而到了山顶,又会想……是不是天上的风景更漂亮?”
------------
第一百九十章 早就被人惦记上了
(感谢渡迷津的打赏,求收藏红票)
大隋大业九年六月初,东征大军顺利的打到了高句丽都城平壤。宇文述和杨义臣的大军与来护儿的水师汇合,成功对平壤形成合围。高句丽王高元派人出城面见宇文述,表示自己愿意臣服在大隋皇帝的脚下,永生永世甘为臣子。
杨广吸取了上次远征军全军覆没的教训,这次没有安排文官任监军制肘宇文述。临出征的时候他对宇文述说过,这次远征,务必攻克平壤。若是高元投降,不受!所以,高元的这次求降被宇文述拒绝。
第二次征伐辽东战事顺利,高句丽已经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因为有第一次撤军时的经历,吃过一次亏的宇文述下令逐个攻打沿途所经过的高句丽大城,除了几座城防坚固的城池之外,基本上已经对大军回撤构不成威胁。上次回撤的时候,因为进军速度太快沿途丢下的高句丽城池和堡寨太多,所以宇文述险些被堵死在半路回不去。若不是他次子宇文士及带着两万精骑接应,说不得他也会饮恨辽东。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杨广没有再派文官干预军武,宇文述也将后路照看的很稳妥,看起来,没有任何事能阻挡这次征辽大军将高句丽覆灭。
可就在宇文述和来护儿的大军将平壤城围的水泄不通的时候,皇帝身边最亲近的内侍,龙庭卫都尉文刖突然到了平壤城外大隋军中。
文刖是来传旨的,密旨。
这次文刖来没带着他的龙庭卫,身边只有青鸢和凰鸾两个人。不过,保护他一路前来传旨的是天子六军中左军的两千精甲轻骑。从文刖脸色淡淡的憔悴和一身的风尘仆仆,宇文述就猜到,又出大事了。只是,他却没有料到事情竟然会是如此之大。大到足以动摇大隋的根本,大到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背着铁骨大黑伞的青鸢和背着大铁枪的凰鸾站在宇文述的大帐外面,两个人差不多一般的身高,又都是面容娇美身形娇小的少女,和她们后背上负着的兵器实在反差太大,所以过往的士兵频频侧目。可是她们两个人就那么站在外面,似乎那些视线根本就与她们无关一样。
军帐内,听完文刖宣读了密旨,宇文述,杨义臣,来护儿三个人都是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三个人互相打量了一下彼此,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不可思议。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六月初三。”
文刖喝了一口茶,感觉嗓子里的不适舒缓了几分。
“因为反贼封锁了水陆两路,各地的奏折都被堵住了送不到辽东来。直到六月二十八,还是幽州罗艺派来的人到了辽东城觐见陛下,才知道出了这么大的事。六月二十八的晚上,陛下已经下旨大军撤回辽西了。我从辽东一路星夜兼程的赶来,虽然不曾耽搁一会儿,不过估计着此时辽东城外的大军已经撤回了辽水西边。”
文刖道:“陛下旨意,宇文元帅不必回去述职,率领大军返回之后直接去剿灭杨玄感反贼,陛下已经下旨,各路大军皆归宇文元帅节制。”
他看了宇文述一眼道:“陛下对宇文元帅信任有加,还望元帅早作打算。”
宇文述点头道:“臣定然不负陛下的信任!”
文刖点了点头道:“杨义臣,陛下旨意,加六郡招讨使,剿灭北方王薄,高士达等反贼。”
杨义臣躬身道:“臣,领旨!”
“陛下旨意,来护儿大将军可率领水师直接返回,拱卫都城。”
来护儿躬身道:“臣遵旨!”
文刖将杯子里的茶一饮而尽,叹了口气道:“三位大将军还请尽快回军,我还要赶回去复旨。就不多停留了,先祝愿三位大将军旗开得胜,再建不世之功。”
文刖起身,虽然宇文述等人皆劝说他随大军一道返回,但文刖只是不肯。宇文述等人知道文一刀乃是陛下最信任的内侍,所以即便如宇文述来护儿这样的位高权重的大将军也不好轻怠,见文刖执意要走,宇文述道:“大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缴获颇多,有几车珍奇宝贝还请都尉带回去,献给陛下。大军即将开拔行军匆忙,我恐有失。”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6318
66319
66320
66321
66322
66323
66324
66325
66326
66327
66328
66329
66330
66331
66332
66333
66334
66335
66336
66337
66338
66339
66340
66341
66342
66343
66344
66345
66346
66347
66348
66349
66350
66351
66352
66353
66354
66355
66356
66357
66358
66359
66360
66361
66362
66363
66364
66365
66366
66367
66368
66369
66370
66371
66372
66373
66374
66375
66376
66377
66378
66379
66380
66381
66382
66383
66384
66385
66386
66387
66388
66389
66390
66391
66392
66393
66394
66395
66396
66397
66398
66399
66400
66401
66402
66403
66404
66405
66406
66407
66408
66409
66410
66411
66412
66413
66414
66415
66416
66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