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怀袖看着李闲的眼睛重复了一遍,然后泪水再次无声的滑落。

    “你是我的第一个女人。”

    李闲郑重的说道。

    叶怀袖没有在说话,而是忽然一口咬在李闲的胳膊上,咬的那么用力,那么狠。李闲微微皱起眉头,仔仔细细的感受着自己胳膊上传来的疼痛。因为他知道,此时此刻,他胳膊上有多疼,叶怀袖的心里便有多疼。当她的唇齿离开他胳膊的时候,胳膊上多了一圈深深的印记,隐隐有血丝渗出。

    叶怀袖抚摸着李闲胳膊上的印记,没有问他疼不疼。

    “我很疼。”

    她说。

    李闲点了点头,然后认真的对她说道:“可以疼几天,但绝不可以疼一辈子。”

    她咬了他,可是她却说自己很疼。

    他知道她很疼,因为他胳膊上真的很疼。

    答朗长虹死了,李闲被叶怀袖咬了一口。但太阳还是照常升起,新的一天还是一点不迟的来了。阳光还没有驱散晨雾的时候,大营中的角声就呜呜的吹响,然后效忠于李闲的狼骑开始集结。贴力格和柯察沁的两个万人队已经早早的吃过了饭,休整了一会儿后成队列缓缓的开出了营地。

    除了贴力格和柯察沁的两个万人队之外,还有程知节亲自率领的两千燕云寨精骑随同一起出发。只是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不是他,而是鄂力发,在鄂力发的身后,则是一辆没有车厢的马车,上面载着一具已经僵硬冰冷的尸体。

    罗士信亲自率领三千幽州精骑出营地,绕向何大何部的另一侧。如果战争开始的话,他的队伍将在契丹人的背后攻出致命一击。

    草原人各部族对于突厥人都有着一种无法抗拒的恐惧,在突厥人统治草原的这些年,他们用铁血的杀戮奠定了绝对的霸权地位,如果有人表现出了对突厥人的不敬,那么突厥人就会派出狼骑用弯刀告诉不敬的人,不敬的下场只有一个。

    整整两个万人队的狼骑,其中柯查沁的人马是阿史那次沥干和阿史那蒙目两个万人队残余的兵力重新整合在一起的。贴力格的狼骑队伍,则是阿史那去鹄的部落中挑选出来的人马组成。

    这两个万人队是东进过程中战功最大的队伍,在一次有一次的胜利中,这两个万人队已经得到了李闲的承诺,他们不再是奴隶,而是恢复了尊贵的狼骑身份。对于奴隶来说,没有什么是比这更好的事情了。因为草原人的固有习惯,他们战败,所以他们成为了奴隶。而李闲作为他们的主人,重新给了他们自由的权利。

    或许在中原人看来这是一件很荒谬的事,因为中原汉人强调的是尊严。

    只是尊严有的时候,表现的方式有些不同罢了。

    作为这次战争的指挥者,程知节心中却没有一丝担忧。

    因为以两万狼骑的战力,对付一个千疮百孔的契丹何大何部就是以石击卵。在鄂力发去见摩会之前,何大何部如今的状况已经查的仔仔细细。

    大军在距离契丹何大何部营地三里外停了下来,然后鄂力发带着二百狼骑,押送着马车缓缓驶向对面的军阵。契丹人一直盯着李闲大营那边的动静,早晨突厥狼骑集结的时候契丹人的斥候就急急忙忙的赶了回去。再加上答朗长虹一夜未归,摩会的心里早就已经七上八下的忐忑不安。其实在昨夜,摩会就已经下令所有骑兵都集结起来,当两个万人队的狼骑开出大营的时候,契丹人的队伍也已经严阵以待。

    只是,当摩会看到鄂力发阴沉的脸色,看到马车上答朗长虹的尸体的时候。他的心中猛的一震,脑袋里嗡的一声瞬间就失去了意识。而陈婉容在看到答朗长虹已经冷硬肤色发青的尸体那一刹那,她啊的惊叫了一声然后软软的倒了下去。

    “摩会!”

    鄂力发看着摩会,只说了七个字便转身离去。二百狼骑转身就走,带出一股尘烟,那些碎土草屑打在摩会的脸上,他感觉自己如被狠狠的抽了几个耳光般,疼的几乎忍耐不住。那七个字在他耳边萦绕,抽空了他全身上下所有的力气。

    “准备接受惩罚。”

    七个字,如一声炸雷。

    ps:今天只有这么多了,抱歉。今天中午的章节是昨晚熬夜到一点码出来的,凌晨四点多我就起床去了燕京,下午七点才回来。其实这一章我都不想发的,或许是因为有些疲劳,脑子里空空的没有东西,写出来的也不是我想要的文字。事实上,这几天的状态都不太好,可能是因为其他的事耗费了太多的精力,无法踏实下来。今天就这两更了,明天没事,我尽力恢复三更。

    再ps:联通宽带的服务真心艹-蛋,我家的网络已经第四天联不上网了,这几天的更新都是在家写出来然后去朋友家上传的。打了无数次客服电话,昨天还去了联通营业厅,现在依然没有人来维修。宽带上不去,电话机不通,他娘的。

    再再ps:因为只有两更,我拿到的全勤少了一半。五百块,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肉疼心疼,还蛋疼。
------------

第三百五十九章 人心各种毒

    第三百五十九章人心各种毒

    大隋大业十一年四月,大业皇帝杨广被突厥始毕可汗亲自率领的六十万大军围困在雁门,杨广派人突围杀出传召,令天下各路人马赶赴雁门关救驾。然后他给守城的隋军和民勇许下了一个根本不可能兑现的承诺,鼓励士兵和民勇坚守城池。

    他下旨说,等到突厥人被击退的时候凡是还坚守在城墙上的士兵们,皆封校尉,每人赏黄金二十两。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因为杨广就算想遵守承诺,他也没有这个能力去遵守,守城士兵民勇数万人,如果真的封这么多校尉,真的每人赏黄金二十两,那么大隋就算没有被突厥人覆灭,也会因为这个承诺而变得摇摇欲坠。且不说黄金的事,就说校尉官职。正六品校尉,领一团三百士兵。一个人领三百,十个人三千,一百个人三万,那么几万个校尉呢?

    但就是因为这样荒唐的允诺,守城的士兵们依然坚持在城墙山浴血奋战。

    到了后来,因为来雁门关救驾的隋军越来越多,在兵力总数上已经几乎与草原联军持平,再加上义成公主那封北方有急的信,眼见着不可能再得到什么利益的始毕可汗下令大军撤退,历时几个月,六十万联军没有攻克雁门,也没能马踏中原的锦绣江山。

    不过,不能说始毕可汗一无所获。

    他逼着各部族轮番攻打雁门,而突厥王庭的人马则一直没有什么损失。借助这次战争,始毕可汗成功的消耗掉了草原其他部落的实力,尤其是奚人,契丹人和室韦人这几个实力强大的部族,在这次战争中都是死伤惨重。因为这次南下,各部族更加无力反抗突厥人的统治。

    始毕可汗的另一个收获是,成功的剿杀了阿史那去鹄和他手下那不到三万的狼骑。

    阿史那咄吉世的儿子阿史那结社率还太小了,小的根本无法继承他的汗位。所以始毕可汗知道自己必须再多活几年,最起码要活到儿子阿史那结社率有能力坐稳了汗位宝座。即便等不到儿子能独当一面,他也要活到将威胁到他儿子继承的人统统除掉的时候。

    从前几年开始,突厥的巫师每年都会举行一场庞大的的仪式。乞求长生天再多赐予伟大的始毕可汗几年的寿命,只是长生天或许这几年刚巧在睡懒觉,没有听到巫师们的乞求,阿史那咄吉世的身体非但没有健康起来,反而一年不如一年。

    无奈的宣布了退兵的命令之后,阿史那咄吉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好像一下子苍老了二十岁,头发已经白如雪,皱纹横生如沟壑。

    他亲自率领人马断后,这让其他部族的埃斤们长出了一口气。草原人退兵之后,赶赴雁门各路人马的首领们没有赶着去追杀敌人,而是第一时间进城去见皇帝。其中就包括唐公李渊,驸马宇文士及,还有杨广的儿子。

    劫后余生的杨广唏嘘不已,大赏群臣,偏偏忘记了许给守城士兵们的诺言,他一分钟也在这里呆不下去了,好歹接见了一下来救驾的群臣后立刻下旨返回都城,想了想都城长安也没什么意思,而东都洛阳被李密那个叛贼围着,所以皇帝又改变了主意,下旨去江都。

    就在各路大军纷纷返回南下的时候,有两支队伍却向北而行。

    其中一支,是幽州大将军罗艺,亲自率领五千虎贲重甲骑兵追杀始毕可汗,连战五阵,五阵皆胜,杀突厥狼骑和其他部族士兵两万余,一口气追进草原五百里才凯旋而归。另一支,则是燕云寨的数千人马,由雄阔海率领护着阿史那朵朵和欧思青青北上,目标就是契丹人的领地。

    而与此同时,罗艺和李渊的两份奏折都送到了杨广的手里。

    两个人的奏折内容相差无几,都透着一股无耻。

    罗艺的奏折,内容是他之所以没有赶赴雁门救驾,是因为他打算用兵法上叫做围魏救赵的这一招,派了自己的儿子罗士信尽起幽州精兵杀入草原深处,而他自己坐镇幽州以防草原人自幽州南下,罗士信一直打到突厥王庭,灭草原部族无数,杀敌十万计,甚至攻破了阿史那去鹄的营地,俘虏了他的妻子杨秀珍和儿子阿史那卜托。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98330 198331 198332 198333 198334 198335 198336 198337 198338 198339 198340 198341 198342 198343 198344 198345 198346 198347 198348 198349 198350 198351 198352 198353 198354 198355 198356 198357 198358 198359 198360 198361 198362 198363 198364 198365 198366 198367 198368 198369 198370 198371 198372 198373 198374 198375 198376 198377 198378 198379 198380 198381 198382 198383 198384 198385 198386 198387 198388 198389 198390 198391 198392 198393 198394 198395 198396 198397 198398 198399 198400 198401 198402 198403 198404 198405 198406 198407 198408 198409 198410 198411 198412 198413 198414 198415 198416 198417 198418 198419 198420 198421 198422 198423 198424 198425 198426 198427 198428 198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