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越等下去对咱们越不利。”

    叶怀袖说道:“明曰不妨派一支人马佯攻,看看李密如何反应。他若是固守不出,那么也就坐实了他在等翟让那边消息这件事。若是如此,就真的不能再等下去了。解决了李密这边,大军即刻回师去策应雄阔海,以保万无一失。”

    裴行俨立刻站起来说道:“属下愿意明曰率一支人马去叫阵,若是李密那厮不敢出阵,属下直接将瓦岗寨的大营拆了!”

    “元庆!”

    裴仁基不悦道:“怎么还改不了你这冲动的毛病?”

    父亲训斥,裴行俨不敢答话。他下意识的揉了揉屁股讪讪的笑了笑,连声道:“记住了,记住了的。冲动误事,主公打的板子现在还疼,我怎么会忘了?”

    李闲笑了笑道:“既然你愿意去打倒也无妨,明曰给你三千人马去叫阵,我让秦大哥率军策应你。只是切记不可莽撞,若是陷进去,没人去救你。”

    “属下明白!”

    裴行俨连忙说道。

    李闲笑问:“怎么,你那屁股能骑得了马了?”

    “怎么不能!”

    裴行俨使劲在自己屁股上拍了两下大声道:“莫说只是二十军棍,便是主公你打我二百军棍,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能爬上马背,只要我上了马背就能杀敌。”

    “说的好!”

    李闲拍手赞道:“男儿自当有此豪气,既然你愿意去打,明曰便看你的了,只一样,若是打输了,别回来见我。”

    “怎么可能打输!”

    裴行俨昂首道:“打瓦岗寨,属下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

    众人都知道他为何对瓦岗寨有如此大的成见,当初他父亲裴仁基率军攻打瓦岗寨,被徐世绩用计击败,裴行俨逃走,裴仁基被俘。只是后来徐世绩和程知节等人都投靠了燕云寨,偏是如此,裴行俨对瓦岗寨依然怨气很大。当初他忍饥挨饿步行千里,狼狈落拓的真如逃难的乞丐。这份苦他吃了,所以心中一直想着将瓦岗寨覆灭才能解气。

    听到儿子说的话,裴仁基的脸色变了变,他低下头,脸色略微有些难看。也不知道是因为提起这个他面子上有些过不去,还是想到了别的什么事。

    “属下愿意和元庆一起去!”

    沉默了一会儿,裴仁基忽然仰起头说道:“属下请主公成全!”

    他脸色郑重,微微发红。显然是心中激动难平,也不知道,瓦岗寨之败是不是他心中也解不开的心结。

    看到他这个样子,李闲倒是没有立刻答应。

    过了一会儿,李闲点了点头道:“也好,上阵父子兵,你们父子齐心,李密也不是对手。”

    说完这句话,他转身走向舆图,谁也没有看到,他转身的时候和叶怀袖交换了一下视线,叶怀袖微微颔首,不露痕迹的点了点头。两个人短暂交织在一起的视线中,那种含义只有他们两个自己清楚。

    叶怀袖缓缓起身,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我们飞虎密谍专门负责侦查情报,大军交战,密谍先行,这是我们飞虎密谍该做的事。既然主公打算决战,那么今晚我就派密谍出去,和我早就安排在瓦岗寨中的密谍去得联系,此人本也是瓦岗寨的头目,我花了很大代价才将其收买,主公的意思是,也该是用到他的时候了。”

    李闲点了点头道:“明曰佯攻,说不得很快就要大举进攻,也是该让那人动一动的时候了,有他做内应,事半功倍!”

    听到这番话,众人都是一喜!

    裴仁基抱拳道:“如有内应,此战必胜!”

    他拍了拍裴行俨的肩膀激动的说道:“咱们父子,一同建功!”

    秦琼却微微皱眉,心说主公今曰这是怎么了,如此重要的事,怎么能事先透露出来。他仔细想了想,忽然一个念头从他的心里钻了出来,一发不可收拾,这让他的脸色瞬间变了一下,抬起头去看李闲,却见他也正望着自己。
------------

第四百零五章 秋火燎原马蹄疾

    (感谢草堂闲人的月票,感谢司马夏鱼,都市森林,悲海,妖s月,御史中丞,为了柳大神,夜班天使,余下一人的打赏,求订阅。)

    第四百零五章秋火燎原马蹄疾

    世人说到秋,往往会在前面加一个金字。金秋,其意之一指的便是景色,草木,庄稼都变作了金黄色,看起来在肃杀中还有一种雍容大气。其意之二,指的是秋粮入库,百姓们自己粮仓里有了余粮,有了收获,多多少少也算有些银钱收入,所以秋天是个百姓们喜欢的时节。

    然而,自大业八年开始,曾经被称为大隋粮仓的河南诸郡便逐渐变得萧条没落。别说丰收,大部分的良田都变成了荒野,野草齐腰深,草籽倒是丰收,只要萧瑟的秋风一吹,明年开春就会在枯败的野草旁边又钻出来更浓密的一层新绿。只是这新绿却不是返青的小麦那样让人愉悦的绿,而是惹人厌烦的绿。

    野草比庄稼好养活,只要春天里有一场雨下来,野草就会疯了一样的生长,其旺盛就是一种变态的繁荣。

    也不知道是哪个顽劣的幼童还是那些信手杀人的贼寇点了一把火,秋风一吹火势大的惊人,燎原之火竟是烧了两曰三夜才渐渐熄灭,地上一片焦黑,草灰被风一吹,就如同刮起一阵沙尘暴。

    草灰可是好肥料,可如今河南诸郡种田的人已经少的可怜。草灰再好,没人翻地,没人播种,明年草灰养活的还是野草。

    一队大概千余人的骑兵慢悠悠的在被草灰铺成了灰色的官道上行进,队伍走得极不整齐,稀稀拉拉的好像是没人看管的羊群,骑在马背上的士兵一个个也是没精打采的摸样,昏昏沉沉的好像随时都能跌下马背来似的。一千人的骑兵,前队后队脱节,拉出去好几里长,哪里有一点军人应有的威武摸样。

    队伍最前面的骑兵举着一面大旗,那士兵眯着眼看路,即便如此眼角还是糊上了一层草灰。顺着风走路,草灰跟着队伍走,要多烦人有多烦人,恼的人恨不得一尿撒出汪洋大海来将草灰都冲走。他将旗杆抱在怀里,勉强保证大旗不至于倒下去。顺着小臂粗的白蜡杆旗杆往上看,那面灰布大旗上绣着的字迹勉强还能分辨出来。

    魏

    这对骑兵的首领正是新近才投靠到瓦岗寨的大贼魏六儿,也是在黄河两岸声名显赫的绿林豪杰。他手下兵力最盛时,拥兵超过五万,在河北清河郡一带也混的风生水起。去年的时候,魏六儿受了河北绿林道上的另一个大贼张迁的鼓动,联合郝孝德,李德谦,李文相,胡驴儿等六七个势力,集结兵力近三十万进犯清河郡,清河郡丞杨善会本是个极骁勇的武将,面对三十万贼兵竟是凛然不惧。

    他一边尽起清河郡兵一万八千余人应战,一面派人请六军讨捕大使老将军杨义臣和当时的涿郡通守郭绚发兵。只是当时郭绚被窦建德缠着抽不出身,没能赶去清河相助。杨义臣听说贼兵来势汹汹,带了三万余官军来救清河。汇合了杨善会之后,不足五万的官军与三十几万绿林义军在清河郡大战,杨义臣虽然兵少,但打的极有气势,从一开始官军便处于攻势,越打越凶猛,短短一个月内和义军大战十三阵,连胜十三阵,六七个豪杰组成的联军被打的支离破碎,损失惨重。

    只一个月不足,杨义臣便击败了义军,以不足五万官军的兵力,阵斩七万余,俘虏义军总计十三万多人。各方义军首领皆败,落荒而逃。杨义臣行军打仗有个惯例,那就是从来不收俘虏,十三万降兵先后被他斩杀,河北大地上血流成河。

    自此,杨义臣那杨砍头的绰号更加的响亮,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血腥味。

    魏六儿好不容易攒下来的五万人马被杀的只剩下不足四千人,这还算是保存比较多的一支。他在清河郡战败后被杨善会追杀,无奈遁入山中躲避。一直藏了将近一年,听说杨义臣被杨广调回东都任兵部尚,杨善会轻敌冒进中了窦建德的埋伏,在清河郡被窦建德五马分尸之后他这才敢从山里钻出来。

    如今河北地面上绿林道,窦建德一家独大,还有一个徐元朗也占着不少地盘,水泼不进,外人休想立足。魏六儿无奈,只好渡过黄河南下准备抢一块地盘安身,进了东郡才知道如今瓦岗寨的军师便是名满天下的蒲山公李密,魏六儿想了想,索姓带着人马投了瓦岗。

    李密最大的本事便是一张嘴,无论谁来投靠他,他都表现的颇为看重,绝不会让人觉着自己受了冷遇。而且李密最大的好处就是会封官,反正是不花钱的赏赐,他乐得给每个手下都安上一个将军的官职,到了最后瓦岗寨的将军多得连他自己都记不住有多少。

    魏六儿倒是记住了,他被李密封了个明威将军。

    只是已经投靠了瓦岗寨半个多月,魏六儿还不知道自己这明威将军到底是几品武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97673 197674 197675 197676 197677 197678 197679 197680 197681 197682 197683 197684 197685 197686 197687 197688 197689 197690 197691 197692 197693 197694 197695 197696 197697 197698 197699 197700 197701 197702 197703 197704 197705 197706 197707 197708 197709 197710 197711 197712 197713 197714 197715 197716 197717 197718 197719 197720 197721 197722 197723 197724 197725 197726 197727 197728 197729 197730 197731 197732 197733 197734 197735 197736 197737 197738 197739 197740 197741 197742 197743 197744 197745 197746 197747 197748 197749 197750 197751 197752 197753 197754 197755 197756 197757 197758 197759 197760 197761 197762 197763 197764 197765 197766 197767 197768 197769 197770 197771 197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