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闲微笑看着张小狄认真的说道:“不过在接回姑姑之前我的先去长安城找那个胖子,竟敢假冒我的名义骗姑姑进东宫。虽然李建成绝不敢轻易动姑姑一根头发,便是现在那个大唐皇帝也会将姑姑奉若上宾。但这件事那胖子做的确实过分了些,先斩后奏这种事应该受到惩罚。”

    “他这样做也是为了能更有把握成功,想来只要他说出自己的目的,红佛无论如何也不会拒绝,跟着他去东宫再正常不过。”

    叶怀袖劝道。

    她和红拂张婉承曾是旧识,虽然比张婉承小了几岁但让她和李闲张小狄一起叫姑姑,她心里还是有些抗拒。

    “还是不行啊。”

    李闲极认真的说道:“以我的亲人作为赌注,这种事无论如何也不能原谅。放心,我舍不得杀他,那是个比王启年还有意思的家伙。但吃些苦头让他长长记姓还是必须要有的,下次再用他谁知道还会搞出什么乱子来。”

    “安之……”

    叶怀袖看着一脸云淡风轻的李闲,犹豫了一会儿问道:“你真的打算进长安城?我还是觉着太冒险了些,万一李渊起了什么龌龊的心思,你只带五百骑兵进城根本没有任何意义。若是张大当家和达溪将军在的话也是绝不会同意的,我想军师若是知道也不会答应,真的没有必要非得进城去。”

    “总是要去的。”

    李闲负手而立站在河堤上看着远处认真的说道:“为了进长安城我策划了这么久,那么多人为了我进城准备了这么久,若是我进城还是不能保证安全的话,那不要说我手下人都太无能了些,便是我自己都显得太无能。”

    他回头看着叶怀袖说道:“长安城是必然要去的,戏还得演,和平演变这种事也不可能一点危险都没有,而且往往赌得更豪阔壮观。”

    “另外……既然带五百骑兵毫无意义,索姓那五百骑兵也不带了。刀卫营的青衫挑六十个跟着我,再带上伍云召就足够了。城里不是还有个瘦子,有个胖子,有个白脸子么,再说最深处那人上次没用上,万一有什么危险有他在也能化险为夷。放心……”

    李闲笑着说道:“你们在乎我的命,我比你们或许还要在乎些。从小到大我就是怕死的那个,现在依然怕死……既然我拍死,自然有很多保命的手段。”

    叶怀袖默然,张小狄也默然。

    长安城中,一个瘦子,一个胖子,一个白脸子坐在一起,互相看了看彼此,然后不约而同的苦笑起来。

    “主公真的要进城?”

    瘦如竹竿,长相猥琐如哪吒动画版申公豹的王启年点了点头,看着问话的白脸认真的说道:“你觉得我编这样的谎话有意思?主公进城,但凡有一点不妥当之处咱们三个都万死莫恕,你们两个还是小心点……一个来长安已经半年,一个来长安已经近三年,我才来十天不到,死也是你们两个先死。”

    “你怎么忘了宫里还有一个来了一年多的?”

    白脸吴不善皱着眉头说道。

    “他?”

    胖子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说道:“都说你像白脸曹艹,可在我看来和他一比,你简直就是可爱的小花猫啊。那家伙太阴了,靠近他我都觉着冷。”

    “还有你真怕的人?”

    吴不善讥讽道。

    胖子万玉楼听到这句话,忽然做愁眉苦脸状:“我的事犯了,你们说主公会如何责罚我?”

    “割了,主公一直有割某人一次的冲动。主公曾经说过好几次,杨广身边一开始有个文刖,后来有个雨小楼都是牛-逼的阉人,将来我也自己做一个出来在身边带着,最好是个胖子。”

    王启年极认真的说道。

    “王将军你这就太恶毒了!”

    万玉楼一脸愁苦的说道:“最后这句肯定是你填上去的。”

    王启年嘿嘿笑了笑道:“放心,我会向主公这样建议的。”

    胖子咬了咬牙,忽然坐直了身子认真道:“我打算出家为尼,以后你们要多来我的尼姑庵里烧香。”

    “你他娘的哪里像尼姑?”

    胖子站起来悲愤道:“你们太欺负人了,都他娘的割了还不许我去找姐妹们团聚么?”
------------

第六百二十章 十八人足矣

    第六百二十章十八人足矣

    李闲和叶怀袖张小狄三人在渭水边站了一会儿准备返回大帐的时候,忽然看到北边水师大营那边忽然传来一阵号角声,是示警,水师那边立刻就有四五条蜈蚣快船顺流而上,速度很快转眼间就消失在大船后边。

    李闲看着那边微微皱眉,号角声并不急切显然不是敌袭,如果是的话陈雀儿和来渊绝不会只派遣几条蜈蚣快船往上流去查看,他举步往水师方向走了过去。叶怀袖跟在身后轻声道:“应该不是什么大事,或许哪家的渔船不小心闯了进来。”

    李闲点了点头,还没走到大营的时候来渊带着几个亲兵快步迎了过来。

    “主公”

    来渊躬身施礼,然后解释道:“从上游放下来不少巨木排子,险些撞上了外围的大船,陈大将军正带着人过去查看,是行商运送木材往长安城中去的。从北方贩运木材的商人一般都是用这种方式来运送巨木,将木材绑在一起就好像一艘大船似的顺流而下,这样方便且节省人力物力。”

    “这么大的手笔,是那家的商人?”

    “应该是武家”

    来渊道:“北方的木材生意绝大部分都在武家手里攥着,自从李唐立国之后,武家被定为皇商势力更是大了不少,运送这样数量的巨木所耗甚巨,一般人商户根本承受不起。这样劳师动众的,估摸着这顺河放下来的巨木都是送到长安城去建永安宫的。”

    “武家?”

    李闲心里微微一紧,下意识的问道:“武士彟?”

    来渊道:“想不到主公也听说这个人,当初此人在辽西怀远镇的时候便在李渊麾下做官,后来辽东大败之后他便回到了家里继续做起了生意,后来李渊起兵,他捐了好大一笔钱粮出来,这皇商的身份便是李渊特意奖励他的。有了这身份,武家的买卖越做越大。长安城中在大兴土木,木材应该都是武家负责运送过来。”

    “唐立国之后李渊感念武家的当初的慷慨仗义,封武士彟为太原郡公,升为工部尚,极受重用。永安宫的建造便是武士镬主持的,宇文恺为监工大匠。”

    “倒是个有本事的。”

    李闲评价了一句。

    说起来武家的发迹确实算得上是个奇迹,商人的地位在大隋朝可谓极低。士农工商,除非是走投无路的人才会选择去做生意。但凡还有一口饭吃的人宁愿守着几亩薄田度曰也不愿意自降身份去经商,即便发家地位上依然还是不如一个农夫。而正是因为武士镬有着无与伦比的政治眼光,看出李渊早晚会成就大业所以倾尽家产支持。

    以商人出身,短短几年便成为大唐的工部尚。这样的发迹史无论如何也让人赞叹,可以说他也算是一个人杰,亲手建立起来一个世家。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59869 159870 159871 159872 159873 159874 159875 159876 159877 159878 159879 159880 159881 159882 159883 159884 159885 159886 159887 159888 159889 159890 159891 159892 159893 159894 159895 159896 159897 159898 159899 159900 159901 159902 159903 159904 159905 159906 159907 159908 159909 159910 159911 159912 159913 159914 159915 159916 159917 159918 159919 159920 159921 159922 159923 159924 159925 159926 159927 159928 159929 159930 159931 159932 159933 159934 159935 159936 159937 159938 159939 159940 159941 159942 159943 159944 159945 159946 159947 159948 159949 159950 159951 159952 159953 159954 159955 159956 159957 159958 159959 159960 159961 159962 159963 159964 159965 159966 159967 159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