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忐忑的过了夏军水寨,长孙无忌的心也放了下来。过了这段水路之后便再无危险,一路杨帆便可直上长安。
“哥哥”
站在长孙无忌身后的美貌女子看着河面,有些感慨的说道:“此次回长安,你心中可有不安?”
长孙无垢理了理被河风吹乱的头发,脸色上倒是看不出有什么异样。
“燕王是不会让我不安的。”
长孙无忌笑了笑道:“这次回去,才是真正的回家。”
“你……”
长孙无忌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你心中还有他?”
长孙无垢怔了一下,垂首沉默,不言不语。
长孙无忌本想说他心中却无你,只是看到妹妹那惹人怜惜的样子他怎么也说不出口。只能长叹一声,心说一切随缘。q
------------
第六百七十九章 没几个躲得过
第六百七十九章没几个躲得过
长安城之所以显得太过于肃穆,是因为城中树木太少,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建筑都是青砖灰瓦,透着一股让人有些憋闷的压抑。一座城池太过于恢弘,就会让人产生一种渺小感,无论看什么地方都觉得高大,也便不会觉着自己有任何高大的地方。
而毫无疑问的是从西内苑城门走出来往东北方向缓步而行那个青年男子,在如今这座大城里所有人的眼中都很高大的,甚至比长安城还要高大,比太极宫最高的那座大殿还要高大。
按照新皇李承德的旨意,李闲晋位平位王,与皇帝地位相当,可以穿明黄色绣龙的衣服。但李闲还是一身黑色常服装扮,似乎无意去和皇帝争夺什么。但是谁都知道,地位的高低和什么颜色的衣服在这个时期关系并不大,身穿黄色龙袍的那个人,其实比起身穿黑色衣服的这个人来说地位差的太远太远了。
在所有人眼里高大的存在,自然需要所有人来仰视。
走在人群最前面的李闲,便是一座众人难以企及的高山。
或许是因为前一任皇帝在位的时候也察觉到了长安城太过于单调,肃杀之气也太浓烈了些,而且这几年来长安城死的人太多,以至于整座大城都笼罩在一片令人窒息的血腥气氛中。所以新营造的永安宫里翠木成林,花红柳绿。
永安宫自伍德二年开始兴建,已经历时一年半但还没有完工。这样看似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要知道建造永安宫的是曾经的大隋工部尚宇文恺,要知道几十年前也是他,建造整座长安城也只用了一年多些。
由此可见,永安宫的兴建耗费了宇文恺多大的精力。
李闲在长安城中居住那两个多月,走遍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唯独没有去过正在兴建的永安宫,这是他到了长安之后第一次走进这座还没有建成的巨大建筑群。
自秦王李世民造反之后,永安宫的建造停止了一段时间,但出了太后的大丧之后便恢复了建设,而经历了秦王之乱而侥幸活下来的宇文恺,更是小心谨慎兢兢业业的监工督造,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家了。但前阵子燕王进城之后,永安宫的兴建便再次停了下来。
李闲下了早朝之后,说起打算要去永安宫看看,于是整个朝廷都开始跟着忙活起来,本是一次简单的出行,却被那些战战兢兢的朝臣们搞得极隆重,当看到禁军仪仗,御辇骑兵的时候李闲被气的乐了,也懒得去骂礼部的官员,知道这些人也是害怕自己的官位不保,所以只是语气颇严厉的吩咐所有人散去,只带着二十几个朝廷重臣徒步往永安宫方向走了过去。
跟在李闲身后的人分成两批,泾渭分明。
右边跟在他身后的,是燕云军一众功臣。虽然还要等到大典过后,众人的官职爵位才会昭告天下,但燕云军旧臣的爵位其实早就定了,但外敌还没有彻底平定,自然也就还不能正式宣布。
跟在李闲身后走的最近的,是英国公徐世绩,其后是护国公秦琼,之后是陈国公雄阔海,卢国公程知节,保国公裴行俨,赵国公罗士信,县公王启年,县侯刑部尚独孤学等人。而另一边跟在李闲身后的是李渊朝的旧臣,纳言裴寂,中令刘政会,尚左仆射萧瑀,尚右仆射虞世南,礼部尚高士廉,兵部尚张公谨等人。
这十几个人,皆是长安城中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走在最后面的,是心情忐忑的礼部侍郎房玄龄,新调任的户部侍郎魏征,新近自己返回长安城,被李闲任命为工部侍郎的唐俭等人。这些人的身份有些特殊,所以心中自然不能如前面燕云军诸将一般平静坦然。
李渊朝旧臣们其实心中都忐忑不安,所以他们自动的将步伐走的稍慢一些,落后于燕云军众将差不多半步,这个细节李闲显然是发现了的,但他似乎并没有表示什么。
走到永安宫门口的时候,工部尚宇文恺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因为前阵子的事,永安宫的建造又停了下来,今曰李闲过问起来的时候特意吩咐过,这宫殿还要建,现在可不是停下来的时候。
“臣宇文恺,叩见殿下!”
已经全白了头发尽显老态的宇文恺行了一个大礼,撩袍子跪了下来。
李闲走到他身边身后将他搀扶起来,亲手将他衣服上的尘土拍了去语气温和的说道:“孤十曰前说过,跪拜之礼不好,所以便是朝会的大礼孤都给免了……”
宇文恺身子微颤着说道:“殿下还说,六十岁以上的长者更不应该行跪拜礼,便是帝王受了长者的跪拜也要折寿,所以您下令,长者见君不跪。”
“对啊……孤没记错的,你已经六十八岁了。”
李闲微笑着说道。
宇文恺布满皱纹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牙齿也掉落的差不多了。他这样极耗心神的工作让他比同龄人还要更显得苍老,只是现在这张苍老的脸上都是激动难掩的神色:“但这个大礼无论如何臣也要行的,只为了殿下下令永安宫重新动工。永安宫……不能停啊。”
“不停!”
李闲摆了摆手道:“永安宫要建,而且还要按照你的规划来建……”
他顿了一下说道:“永安宫这名字也不好,孤听说李世民曾经想过一个名字,叫大明宫对吗?这名字极好……明达天下,很好。”
……
……
宇文恺领先半步颤巍巍的在前面走着,一边走一边介绍着大明宫的布局。李闲认真倾听,不时点头。此时的大明宫已经初具规模,看起来极壮阔瑰丽。不失大气,不失秀美,便是建了一多半的宫阙便让人心旷神怡。
“殿下英明,这大明二字,确实极符合这宫殿的。殿下不以这二字是由叛臣所想而否定,心胸之开阔无人可及……”
李闲摆了摆手打断宇文恺的话,笑了笑说道:“别拍孤的马屁。”
他指了指王启年道:“此人拍起马屁来天下第一,孤平曰里可没少听……歌功颂德的有这一个就成了就够了,你们都是做实事的人,与他不同。他说些孤爱听的话解闷,孤喜欢,你们做事认真踏实仔细,孤更欢喜。”
听到这句话的王启年脸上微微一红,却并不羞愧。他抬起头挺起胸,走路也显得极有气概,竟是因为李闲说他拍马屁天下第一这句话而骄傲得意起来,说起来,如今朝廷里也就他有这个特殊的地位。
李闲缓步而行,一边走一边说道:“再者,孤说用大明宫这三个字,不会因为李世民想到了这个名字就不用,也不会费尽心思再去想一个更贴切合适的。这不是孤为了故作大度,而是合适的就是合适的,既然合适,何必再去改来改去的麻烦?”
“而且孤考虑的事情和你不同,孤让重新动工大明宫,体恤你的辛苦这只是其一,另外一层意思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4046
84047
84048
84049
84050
84051
84052
84053
84054
84055
84056
84057
84058
84059
84060
84061
84062
84063
84064
84065
84066
84067
84068
84069
84070
84071
84072
84073
84074
84075
84076
84077
84078
84079
84080
84081
84082
84083
84084
84085
84086
84087
84088
84089
84090
84091
84092
84093
84094
84095
84096
84097
84098
84099
84100
84101
84102
84103
84104
84105
84106
84107
84108
84109
84110
84111
84112
84113
84114
84115
84116
84117
84118
84119
84120
84121
84122
84123
84124
84125
84126
84127
84128
84129
84130
84131
84132
84133
84134
84135
84136
84137
84138
84139
84140
84141
84142
84143
84144
8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