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句话,单雄信脸色一变,看着宇文士及手里那些书信,下意识的伸出手接了过来。

    “若没有这些书信,我不会杀你。”

    宇文士及叹了口气道:“若是将你押回长安,军师等人求情主公不好驳了他们的情面……而你若是死在我的手里,主公对军师他们也不必愧疚,这恶人自然还是要我这做臣子的来做,军师他们那里……我自会去告罪。”

    “你死之后,这几封信我会和你葬于一处,当然……我会烧掉。我和军师叔宝他们几个,私交也极好,所以不想让主公知道他们给我写过这信,你也应该明白。主公宽仁,即便知道也不会怪罪什么。但这事终究对军师他们影响不好,所以我只能如此做。”

    “人总会做错事,但你今日拼死护主已经令人钦佩。”

    宇文士及让人端过来一壶酒,一些精致菜肴缓声道:“走好。”

    单雄信点了点头,将那几封书信紧紧的抱在怀里:“死……而无憾!”
------------

第六百九十七章 有你有我还有他

    本打算开个单章求下福利的,但想了想还是不过多占用大家时间了。这个月已经过了一多半,月票榜上的位置一点也不牢靠,手里还有月票的朋友,请支持给知白。我也没有什么好回报大家的,这样吧,如果月票过百,当天四更。之后月票每多十张,当天四更。若是还能更高一些,我不介意熬夜码字,爆发个五更什么的。大家应该知道,我的章节字数都在三千多近四千,即便五更也不会少,对于我来说,意味着的可能是一夜不睡还要再加上白天。

    红票,收藏,这些自然也要。

    另外,我很少求打赏,但为了将明的成绩更漂亮些,所以希望有能力的朋友们打赏一下,不多要,一百纵横币,就当刷屏玩吧。

    你们支持,我尽量多尽量好的码字。

    拜谢!

    第六百九十七章有你有我还有他

    “郑国从七品以上文武官吏在东都城里的,共计九百九十二人,其中四百二十三人被俘,四百九十人投降,六十七人战死,九人死于降臣苏茂伦之手,三人自杀殉国。”

    谢映登念了一串数字,然后抬起头看了李闲一眼。

    “自古以来,自杀殉国的臣子从来不曾缺少过。”

    李闲微微怔了一下,伸出两根手指说道:“这能说明两个问题,其一,王世充做皇帝还是有可取之处,臣子感念其恩德,所以自杀殉国。其二,总有人用这种方式来宣告自己的忠心节烈,其心可嘉。”

    谢映登点了点头道:“另外……降臣段达,是被宇文士及将军下令处死的。王世充的妻子,嫔妃,子嗣,还有郑国四品以上的俘虏和降臣,都已经被押送往长安,这会已经在半路上了,一同押送来的还有郑国国库中的金银,其中隋五铢钱二百一十三万贯,银三十九万两,金六万两。”

    “王世充不缺钱……”

    李闲笑了笑道:“这批银子送过来,扣除战死将士的抚恤,有功之臣和士兵的奖赏,补贴东都百姓,赈济灾民之外还应该有所剩余,一并拨给工部尚书建造陵园所用。另外,从兴洛仓中运粮往东都城中,救济百姓。”

    “喏!”

    谢映登应了一声道:“臣回去之后就用军稽处的渠道以最快的速度将您的旨意送到东都去。”

    “还有,张亮的人马已经度过了沂水,估摸着最多再有十几天也就能赶到东郡,以宇文士及为行军总管,张亮为长史,汇合所有兵马后即可对夏军反攻,务必一个月之内将窦建德南下之人马击溃,凡事宇文士及可临机专断……年前渡过黄河,若是宇文士及能在过年之前给孤夺过来几个郡,孤心里也敞亮。”

    “调侯君集,刘满等人入长安,另有所用。”

    “以秦琼为东平总管,掌东平,齐郡,鲁郡三郡军务事,即刻起行,随行可带军马一万,其余所需之兵力,从张亮的江都新军中划给他两万,自齐郡,鲁郡,再征召新兵两万……”

    “调伍云召为江都总管,可带五千人马随行,若再有所需,可征召兵马两万。江都等十一郡,这次张亮征召的狠了些……免一年钱粮赋税,让百姓们休养生息。调苏胜才水师赴江都,归伍云召节制……另外,让他和朱一石主持江都造船厂的事,水师战船多有损坏,要补齐,还要再造大船。”

    李闲顿了一下特意交代道:“要造能出海的大船!”

    “调伍天锡为庐江总管,节制九郡。孤给他一年的时间训练新兵,所需物资补给自己去想办法,若是实在不足数,就从江都行宫府库调拨。一年之内,孤跟他最少要三万可战之兵,但有一样,不许逼迫百姓!”

    “调牛进达为汝南总管,给孤盯紧了荆襄之地。李世民的兵已经打到襄阳城下了,萧铣调集的人马也已经赶赴襄阳,不出意外,这个月内那两个人就会寻找机会决战,无论谁胜谁负……牛进达都要守好汝南,淮安等郡!”

    李闲一口气下了这么多命令,让谢映登稍微有些手忙脚乱。

    “调裴操之为谯郡通守,河南那几个郡这几年没有战事,天象也调顺,根据河南诸郡上的奏折来看,府库粮仓都满着,这很好……裴操之是个做事仔细认真的,有他给牛进达做后勤支援,牛进达盯着荆襄之地底气也足些。另外,将这一期即将毕业的演武院学院,抽调五十人送到牛进达营里去,抽调五十人送到秦琼军中,其他人都调来长安!”

    李闲顿了一下,想了想之后有吩咐道:“刘弘基已经带兵入河北,军稽处的人多盯着点,将欧思青青人马的消息尽量多的通告给刘弘基知道,让他只管迎过去,对着头将河北杀一个通透才好。”

    “派人去幽州!”

    李闲深深的吸了口气,下达了今日如此大规模调动的最后一条军令:“让幽州郡王罗艺的精兵动一动,辽西各处高句丽人倒是越来越猖狂了,趁着中原内乱,各路人马都无暇顾及,辽西已经丢了将近一个郡f诉罗艺,如果他舍不得自己的兵,孤就调罗士信带兵去!”

    谢映登快速的将李闲的命令都记了下来,心中的波澜顿生。

    燕王这连续的军令太过让人震撼了,长安才定,东都初平,燕云军中的一众旧将,竟是一大半都分派了出去。这其中有什么深意,谢映登暂时想不明白,但他能看到的是,燕王对统一天下的布局要提速了。

    接下来的李闲的命令不是军令,而是关于军稽处的。

    “大明宫里孤特意让宇文恺加建了一座衙门,军稽处以后就在那里办公吧。孤打算在江都再建一座军稽处衙门,大明宫里的就叫北衙镇抚司,江都的叫南衙镇抚司,各设一名镇抚使,人选你拟好了请叶大家参详之后再报上来。”

    “喏!”

    谢映登心里的震撼更加剧了几分,脸色也为之一变。

    能用的时候就多用用,最好!

    这句话是宇文恺对李闲说的,极有道理。

    若是李闲先登基而后统一天下,这些重臣们难免会生出懈怠轻慢之心。他们有了足够高的地位,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族利益,那么就会有很多事都变得艰难起来。李闲心中没有对这些功臣起什么异样的心思,而是他自己也极清楚明白,在自己坐上那个位子之前,所有事确实都应该先解决掉。

    ……

    ……

    江都重地,必须有个老成持重而且强力的人来坐镇,张亮率军北上,按理说燕云军中最适合的人选便是秦琼,但秦琼要作者齐鲁,伍云召就是不二的人选。李闲不是没有想过调重臣出京师镇守一方,可现在天下未定,文臣似乎还有些震不住这世道。

    而且……李渊朝中的极为旧臣,虽然能力是有的,影响力也是有的,但现在这个时候,李闲确实不想轻易的放他们出长安去做封疆大吏。那样的话,再想控制便会难上许多。

    谢映登走了之后,李闲也离开了天策上将军府。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2947 12948 12949 12950 12951 12952 12953 12954 12955 12956 12957 12958 12959 12960 12961 12962 12963 12964 12965 12966 12967 12968 12969 12970 12971 12972 12973 12974 12975 12976 12977 12978 12979 12980 12981 12982 12983 12984 12985 12986 12987 12988 12989 12990 12991 12992 12993 12994 12995 12996 12997 12998 12999 13000 13001 13002 13003 13004 13005 13006 13007 13008 13009 13010 13011 13012 13013 13014 13015 13016 13017 13018 13019 13020 13021 13022 13023 13024 13025 13026 13027 13028 13029 13030 13031 13032 13033 13034 13035 13036 13037 13038 13039 13040 13041 13042 13043 13044 13045 1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