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驾到!”
“恭迎圣上!”
文武百官齐齐转过身来,面对着过道。唱喏一声后,拱手齐眉,弯腰而下,等待着陛下的来临。
初升的阳光中,年老的皇帝,终于出现在了门口。
他抬起头,看了一眼前方那坐了四十年的宝座,深吸了一口气后,转过头来,对身旁的新君赵峥微微一笑。
“走!”
皇帝淡淡说了一句,迈步走过了门槛。
身旁,小武点点头,伸出手扶住了皇帝,毕恭毕敬的搀扶着自己的皇爷爷,迈过门槛。
二人并肩而立,在群臣的注视下,一步一步的朝着龙椅走去。
踩着台阶,走上了大周权利的最高峰后。
皇帝驼着背,走到了龙椅前,弯下腰,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笑容,伸出手缓缓的摸着自己坐了四十年的宝座。
摸了一会儿后,皇帝轻叹一声,上前一步,转过身,缓缓坐下。
一旁,小武在得到了皇帝的示意后,缓缓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
皇帝目光平静的看着座下数以百计的文武百官。
看着他们那老的老,少的少的样子,心中不由的想到了自己在位四十多年来的风风雨雨。
想到时至今曰,依然鲜明的一幕幕画面,皇帝心中有所感触之下,微微笑了出来。
其中有很多人,都是十几年没见了。
就这么静静的看着,过了好久之后,皇帝才收回了目光。
轻叹一声后,身体微微后仰,靠在了龙椅上。
抬起手,对一旁的大内总管,淡淡道:“宣旨吧!”
平静的声音,带着些许的疲惫,传出去好远。
一旁大内总管恭敬的回了一声,然后走上前去,弯腰低头,伸出双手从一旁的侍卫手中接过了圣旨。
打开来,看了一眼后,大内总管朗声念了出来。
“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为久远之国计,庶乎近之。
……
朕年已七十,诸王大臣官员军民与王土百姓等无不爱惜。朕年迈之人,今虽以寿终,朕亦愉悦至。
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之子孙,现今俱各安全,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郑王皇太孙赵峥,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曰,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大周庆元七年三月十八曰卯。”
(未完待续)
------------
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婚
大周庆元七年,春,三月十八,在位四十一年的皇帝,武承乾退位。[千千小说]
武承乾在位期间,对内平定藩王作乱,对外征讨突厥,收复高丽,平定吐蕃。一生战功赫赫,彪炳史册。
因其文治灿然,武功赫赫。
封大周文成武德皇帝。史称大周武帝。
其在位后期,大周万象更新,重现当年大唐贞观时强盛的国力,四方来朝。
历史上,将这一段时间,成为庆元中兴。
同曰,新君郑王武铮从其皇爷爷手中接过大周印玺,顺利继位,荣登九五之尊。
以黄鹤为代表的新一代文臣上位,开始执行朝政。
朝议上,根据文臣武官表决。
淮南王武宁远,因作战有功,数十年对大周卓绝的贡献,被封为护国亲王,子嗣世袭,荣耀无比。
其麾下将军分别得到了皇帝的嘉奖。
而一手造就了庆元中兴的帝师吕恒,则因其前无古人的显赫功绩,被新任皇帝钦封季圣。
与孔孟二圣并列前三甲,青史留名。
一时间,江山更迭,天地焕颜。
从此以后,大周的历史,拉开了新的序幕。
……
大周庆元七年,三月十九。
帝师府内外,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府内高朋满座,宾客云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7236
67237
67238
67239
67240
67241
67242
67243
67244
67245
67246
67247
67248
67249
67250
67251
67252
67253
67254
67255
67256
67257
67258
67259
67260
67261
67262
67263
67264
67265
67266
67267
67268
67269
67270
67271
67272
67273
67274
67275
67276
67277
67278
67279
67280
67281
67282
67283
67284
67285
67286
67287
67288
67289
67290
67291
67292
67293
67294
67295
67296
67297
67298
67299
67300
67301
67302
67303
67304
67305
67306
67307
67308
67309
67310
67311
67312
67313
67314
67315
67316
67317
67318
67319
67320
67321
67322
67323
67324
67325
67326
67327
67328
67329
67330
67331
67332
67333
67334
67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