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远脑海里一片混乱,嘴里有些茫然的念叨着这些话。无力的靠着树干,坐了下来。
难道,大周朝廷就这么完了?武皇开立的鼎盛朝代,就要在这一辈终结?
武宁远神色晦涩,仿佛已经看到了江山沦落,万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不经意间,已经是泪流满面了。
这时,一只温暖的手掌,按在了自己的肩膀上。武宁远有些茫然的抬起头,看了一眼。只见,面前,那个一直是惫懒摸样的书生,此时却是眸中神色明亮,脸上带着那抹许久不见的温暖笑容,看着自己。
吕恒听完武宁远说出那些人是突厥人后,便一直都没有听到对方的下文。心里好奇之下,转过头,却看到平曰里大马金刀,硬朗之极的大周战神,此时却像是突然老了十几岁一样,神色颓废的坐在那里,一脸的茫然,唉声叹气不已。
看着武宁远突然变成了这般模样,吕恒心里惊了一下,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不过,当他看到对面,呈现出三路冲锋的突厥士兵的攻势后。心里仿佛明白了什么。
老人家一生为国为民,虽然最后卸甲归田,但其实,心里也是为了大周的社稷安定,黎民百姓的安居。
此时,他猛地见到,外敌如从天降一般,出现在这最安全的江宁一地,心里肯定会失落,甚至是悲凉。
他觉得,他曾经为之奋斗了一生的辛苦,瞬间坍塌。
想到这点后,吕恒有些无奈的摇摇头。
自古以来,内忧外患经常是在一起出现。二者宛若一堆亲密的孪生兄弟一样,形影不离。当一个国家,国破家亡的时候,往往都是这俩兄弟,一同的发力。
如果说,能够绝对的杜绝内患。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在后世,那个看似安定的国家里,仍然是存在着巨大的危机的。
这,似乎是整个人类社会,人类政治史上无法解释的难题。
不过,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历史上每一个成熟的政治家,面对着内忧外患的时候,无一不是凭借着巨大的政治手腕和铁血的态度,还有博广的胸襟,以大魄力大手段,将这内忧外患化之与无形。
历史中,每个强盛的朝代,都不乏具有大魄力的人才。强汉如此,大唐如此,而大周,同样也是如此。
吕恒目视着前方的战局,神色依旧平静。
他知道,光凭嘴说,是无法让信仰坍塌的武宁远振作起来的。
目前情况下,能让这个曾经风云天下的大周战神,再次鼓起勇气,振作起来的。就是取得这场已经转变为对外作战的胜利。
而且,呵,还要胜的漂亮!
吕恒转过头来,弯下腰,拍拍武宁远的肩膀,微笑着对他道:“好戏,还在后头!”
用力的按了下对方的肩膀,看到对方眼里恢复了一丝神采,吕恒对他微微一笑。转过头来,对身旁惊魂不定的传令兵道:“传我将令:命展雄所部,立即向中军大营靠拢,命王五所部……”
一系列的命令发出去后,吕恒摆弄着手里的弩箭,像是上学时,玩着笔的动作,转动着弩箭。淡淡的看着下方的突厥人,轻轻一笑道:“呵,声东击东?”
抬起头看着不断朝着这里冲过来的突厥武士,砸吧着嘴,自言自语道:“真是个蠢主意!”
寒风掠过,枯草横飞。
漫卷的草枝,枯叶中。书生的长衫,随风呼呼而动。他的神色,依旧是微微笑容。举手投足间,风轻云淡,举重若轻。
但是,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却已经是沉沉的杀机了。
------------
第一百十二章 大局已定
随着传令兵手中的彩旗晃动,中军将令的准确无误的传达到了战场中每个参战单位里。正在山腰处准备参与围堵逃兵的的展雄所部,立即改变路线,朝着山腰处突厥士兵的左翼冲过去。
而同时,收到命令的王五所部,也已经开始发起了对山下正朝着隘口处冲去的其他逃匪攻击。
对面山头上收到下山剿匪命令的队伍,高声呐喊着,如同钢铁洪流一般,瞬间将山谷里抱头鼠窜的敌军覆盖在其中。一阵惨呼声和求饶声中,战斗以极快的速度收尾。
在消灭了山谷里逃窜的匪徒后,山下的军队与王五所部汇合,立即向逃亡长江隘口处的逃兵追去。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真是好手段!”即便是敌对双方,突厥人胡卓尔仍然是对大周军队的统帅,心里佩服之极。他转头看了一眼,山谷里那些跪在地上,举手投降的绿林匪徒,转过头来,看着上方不远处那个青衣书生,深吸了一口气,敬佩的说道。
不过,也仅仅是一瞬间,毕竟,双方处于不死不休的局面。胡卓尔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干掉对方,砍下对方的脑袋。带着兄弟们逃出去。
刚刚,他还在想,胜利的冲出包围圈,回到草原。不过,随着战局发生根本姓的变化。自己的计谋被识破。胜利已经是遥不可及,他唯一想的是,如何活下去。
“勇士们,冲啊!”胡卓尔咬了一口舌尖,努力让自己的神智清醒着,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举着弯刀一边喊,一边朝着上面冲锋道。
……
山腰上,吕恒准确的判断着战局的变化,随时调整军队布置。
在他的身后,武宁远静静的站在那里。看着面前的书生,面色平静的看着战场,举重若轻的指挥调度着。
他那刚刚还是混浊不清的眼神,此时,已经开始变得明澈。脸上那丝颓废的表情,也随着战局的变化,消失不见。
他目光中带着欣喜的神色,看着身前,一脸平静的对传令兵说着什么的吕恒。摸着胡子点点头。虽然表情强作镇定,但在心里,其实早已是翻江倒海了。
此人的准确眼光,对战局的精确把握。对弓箭营出神入化的调度。即便是有着几十年戎马生涯的武宁远,都是第一次见到。
而且,看着书生那脸上淡然的微笑,还有那波澜不惊的眼神。仿佛i一切事情,都是他的掌握中。
真是个妖孽啊!
武宁远看着一脸微笑的吕恒,独自想了半天,却无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汇。终是叹了口气,心中用妖孽这一词暗暗赞道。
而吕恒,此时却是全神贯注的盯着战局。
他眯着眼睛,看着三路包抄过来的突厥士兵。伸出手,指着左右方向的突厥士兵,转过头来,对站在身旁的两个宁王府亲兵道:“李虎,李豹!你们二人各带五十名弓箭手,给我打掉这两股突厥人!”
李虎李豹是武宁远亲兵里边,箭法最好的两个。而且还是亲兄弟。这二人,当年跟随武宁远南征北战的时候,因为箭法奇准,被军中同袍用草原上的名字,称呼他们为哲别,其意为箭簇。
最后,他们随武宁远离开军队,成了武宁远的亲兵。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4557
44558
44559
44560
44561
44562
44563
44564
44565
44566
44567
44568
44569
44570
44571
44572
44573
44574
44575
44576
44577
44578
44579
44580
44581
44582
44583
44584
44585
44586
44587
44588
44589
44590
44591
44592
44593
44594
44595
44596
44597
44598
44599
44600
44601
44602
44603
44604
44605
44606
44607
44608
44609
44610
44611
44612
44613
44614
44615
44616
44617
44618
44619
44620
44621
44622
44623
44624
44625
44626
44627
44628
44629
44630
44631
44632
44633
44634
44635
44636
44637
44638
44639
44640
44641
44642
44643
44644
44645
44646
44647
44648
44649
44650
44651
44652
44653
44654
44655
4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