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用过饭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继续。

    张文山先是端起茶杯,对座下的苗家长老举起杯,敬了他们一下后。这才开口继续说到了,关于召苗家长老进议事会的事情。

    不过,对于这件事,苗家长老的争议也是有的。

    比如,招多少,怎么召。如何保证进了议事会的苗家长老的发言权。官府会不会听他们的意见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

    对于这些事情,吕恒昨曰曾经跟他说过。也跟他说过了一些对策。故而,在碰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张文山仍然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不慌不乱的回答着这些苗家长老的问题。

    “大人,老汉有一个问题,不知该不该讲!”一直坐在那里,静静听着的叶丹长老,在看到其他长老都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后,皱着眉头想了想后,开口问道。

    “叶丹长老,但说无妨!”张文山笑了笑,伸出手掌,示意叶丹长老可以随便问。

    叶丹站起来,对张文山行了一礼,皱着眉头开口道:“如果说在碰到一些事情的时候,苗家长老不同意,双方意见不合,那又该怎么办?”

    张文山千算万算,也没想到这老头突然问出这么个问题,当即便有些迟疑了。

    见张文山皱眉思索,叶丹长老心中一凉,苦笑着摇头,看着张文山道:“呵,大人今曰说起这苗家长老入议事会的事情,莫非只是做做样子。到头来,还是准备强压不成?”

    “这件事!”张文山眉头紧皱,思索着对策。

    “这件事,倒也好办!”而就在这时,身旁的吕恒,却突然开口了。

    他放下茶杯,转过头来,对张文山抱抱拳。伸手拉扯了一下身上的长衫,轻描淡写的说道:“遇到议事会双方争论不下的情况,双方可以禀报知州大人判断。如果,苗家长老仍然不服,那么可向上知州上一级的官员禀报。如果还是不服,那便禀报皇帝,由皇帝决断!”

    正当不知如何应答的时候,吕恒这番话,算是解了燃眉之急啊!张文山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捋了捋胡子,点点头道:“对!”

    听到知州大人首肯吕恒的话,叶丹目光震惊的看着这书生,心里惊讶之极。

    他,竟然真的,能左右这场谈判?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九十三章 帝师

    官场上,随意插嘴。本就是大忌!即便是熟悉不过的两人,也不能这样。

    故而,看到吕恒突然中间插话。叶丹长老心里是极为震惊的。

    在看到知州大人似乎根本没有生气的样子,而且还在赞同的点着头。

    叶丹长老心里更是疑惑。

    而在张文山的心中,从一开始,对吕恒讲这些关于国家最高机密的事情。是有原因的。第一,二人交情匪浅。俨然是到了无话不说的地步。在以前,这样的谈话,就已经不少了。喝都喝了,还在乎这二两。

    其实,在江宁的时候,吕恒的身份就已经很特殊了。

    首先,他屡次为淮南王,武宁远出谋划策。而且,所出的计策,全部都落到了实处。并取得了近乎完美的效果。皇帝每次批示下来,都会赞叹一番,夸奖这献计之人,有治国之才。

    再则,关于安鹏一事上。在这件事发生后,虽然表面上,吕恒没有什么动作,似乎是什么不关心的样子。但是,据武宁远所说,在那件事过后,从来都不参与江宁争斗的欧阳家,已经开始跟王家接触。

    这其中,要是说没有吕恒的因素在内。估计谁也不会信的。

    另外,他在朝政变动上,准确的预测。他也许是无心之言,随口说说,但已经入了某些人的眼睛。

    虽然他自己并不知道,亦或是,他在极力的躲避。

    但是,事情已经成了定局。即便他想躲,也躲不过去了。嘿嘿!

    最近一年来,关于废除太子的事情,在东京越传越广。而且,陛下似乎对这种传言根本就保持着纵容的态度。而且,在这传言中,消息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真实。甚至有的事情,压根就是真的。比如说太子荒银无道,勾结外臣的事情。

    这说明什么,陛下似乎是在利用这,呃,用永正的话来说,就是舆论。而且,不光是在利用,更是在暗中推动。

    等到舆论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陛下可以轻而易举的借助着舆论,废除太子。而不会引起朝政大的动荡。

    而且,据可靠消息。陛下曾经对某位大臣无意中说起过。皇孙小武聪颖伶俐,虽然年纪尚小,但俨然有了皇家子弟的威严。他并不介意,隔代传位。从孙子辈当中,挑选一位才高德优的皇孙立为皇储。

    虽然在这传言出来不久,为了避免太子一系的人狗急跳墙,皇帝当即表明,从来都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但是,正所谓无风不起浪。

    而且。在这件事情过后,陛下非但没有嫌疑猜忌小武,反而对他更是极为的看重。前一个月的时候,陛下在早朝上,堂而皇之的带着小武,坐在了自己身边。

    看到这一幕后,只要不是白痴,谁都知道,皇帝说出的那番话是真的,而且,陛下的意思,已经是不言而喻了。

    看来,陛下废除太子的决心,当真是铁了心了。

    在不久的将来,小武必然会被立为太子。将来君临天下。

    而吕永正,呵呵,这小子虽然偷歼耍滑,懒散之极。但是,作为未来的帝师,他岂能坐视不理?

    更何况!还有……张文山偷偷的伸出手,摸了摸藏在腰间的那封密旨。

    这密旨,是昨曰,飞鹰传书从东京送来的。密旨上,皇帝毫不掩饰的对献计之人的夸奖,并且夸吕恒此人,可堪大用,乃国之良才。

    在这密旨中,皇帝还偷偷地送过来了一块腰牌。并且,嘱咐张文山,不要声张,偷偷的把这腰牌送给吕恒。

    这腰牌上,正面上写着四个字:如朕亲临,背面上则只有一个字:太傅。

    太傅,即为皇子皇孙的老师。这道腰牌,皇帝的意思已经是很明确了。不管吕恒愿不愿意,他已经成了小武的老师。以后,朝政如果发生变动,那么,他必然将会卷入其中。成为小武派系中,最为强大的存在。

    皇帝之所以叮嘱张文山不要声张,是因为,吕恒到目前为止,仍然是秀才的身份。并没有考取举人。没有了举人的身份,那就无法成为朝廷官员。

    而且,皇帝似乎对吕恒极为了解。竟然连吕恒没兴趣当官的事情,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如果让朝廷各派知道,陛下竟然不顾国法,随意授与一个秀才,太傅之职,恐怕又是一场风波。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8484 28485 28486 28487 28488 28489 28490 28491 28492 28493 28494 28495 28496 28497 28498 28499 28500 28501 28502 28503 28504 28505 28506 28507 28508 28509 28510 28511 28512 28513 28514 28515 28516 28517 28518 28519 28520 28521 28522 28523 28524 28525 28526 28527 28528 28529 28530 28531 28532 28533 28534 28535 28536 28537 28538 28539 28540 28541 28542 28543 28544 28545 28546 28547 28548 28549 28550 28551 28552 28553 28554 28555 28556 28557 28558 28559 28560 28561 28562 28563 28564 28565 28566 28567 28568 28569 28570 28571 28572 28573 28574 28575 28576 28577 28578 28579 28580 28581 28582 28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