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贵额头见汗,身体无力之下,瘫坐在地上,眼里满是不信的神色。摇头喃喃道:“不会的,不会的。晋王殿下还说,如果此时办成,他会让青岚郡主下嫁给在下的!不会的!”

    呵……,原来是这样!

    以艳冠太原的青岚郡主为诱饵,加上数以千计的财宝,估计天下没有人能挡得住这种诱惑。

    怪不得,这王平贵即便是落在了自己手中,刚刚还是那般镇定自若的样子。

    只是……晋王堂堂皇子,竟然出此策略,而且,还是以自己妹妹为诱饵,这计策,这人,还真是有些不厚道。

    吕恒转过头来,看了一眼,那脸色越来越苍白的王平贵一眼。见他依然神色不安,坐在地上喃喃自语,仿佛得了失心疯一样。吕恒想了想,慢慢走过去后。伸手在王平贵的肩膀上按了下,淡淡道:“该说的,在下都已经说了。何去何从,王兄乃是幕僚出生,不难想清楚吧!”

    感觉到王平贵颤抖的身体,吕恒淡然道:“即便你想为晋王效忠,以死明志。也应该想想,这个能随意丢弃下属的主人,值不值得你去效忠。还有……”

    语气顿了顿,看到王平贵转过头来,吕恒定定的看着他,沉声道:“还有你的家人!”

    松开了手,吕恒看了他一眼道:“言尽于此,何去何从,王兄自己做主吧。对了,吕某今天晚上就在这里休息了,王兄如果想明白,便可直接来找我!”

    说罢,吕恒便直接转过头去,朝着客栈大厅而去。

    身后,熊熊燃烧的火光中,瘫坐在地上的王平贵神色不定,身体急剧颤抖着。

    “等等!”就在吕恒快要走进大厅的时候,王平贵突然出言唤住。

    见吕恒停住了脚步,转过头来,看着自己。王平贵深吸了一口气,从地上站起来。大步走过去。

    “六月初五,黄河南岸决口!”王平贵深吸了一口气,想了想后,一脸肃然之色,压低声音在吕恒耳边说道。

    “黄河?”闻言,饶是心里又准备的吕恒,也被这个消息震得不轻。他脸上一变,眼里满是凌厉之色,看着王平贵道。

    “是的!”王平贵深吸了一口气,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一样。抬起头来,看着吕恒道:“黄河决口之处,乃是距离洛阳城百里外的南岸大堤!到时候,趁着黄河决口,东京混乱之际,晋王殿下会发动兵变!”

    闻言,吕恒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没想到,晋王为了一个皇位,竟然会如此疯狂。

    黄河一旦决口,将使南岸数千公里的土地,瞬间变成汪洋,到时候,流民失所,瘟疫横行。如果突厥骑兵趁机南下,大周危矣!

    深吸了一口气,将心中的不安压下后。吕恒转过头来,看着一脸疯狂笑容的王平贵道:“你是如何知道的?”

    事关重大,吕恒不得不问清楚。

    王平贵闻言,摇头笑笑。指着吕恒,理所当然的说道:“你我皆是幕僚,作为幕僚,为自己留条后路,不是很轻松的吗?”

    (未完待续)
------------

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头

    最后,吕恒如约放走了王平贵。

    大局已定,王平贵的存活与否已经无关大碍了!

    翌曰,清晨。

    一轮旭曰跳出了地平线,金红色的朝霞瞬间在那黑色的大地上,染上了一层金色的边缘。天边的云彩,也镶上了一层金色的丝绒边。那金色的朝霞宛若万道利剑一般,穿破黑色的云层,旭曰冉冉升起。

    晨风微凉,带着草木的清香拂过脸颊。

    青色的长衫,在晨风中飘动,凛冽作响。长长的黑发杂乱的飞舞着,迎着朝阳,书生的面容坚毅而又沉稳。

    背着手的他,一直目光平静的望着东方的天空。

    旭曰升起,朝霞染红了他的脸庞。

    “公子,城门开了,我们进城吧!”展雄一夜未眠,此时眼睛红红的,见远方那屹立在大地之上,沐浴在朝霞中,古朴雄浑的洛阳城城门吱吱呀呀打开,吊桥放了下来。

    他走到了那书生身边,沉声说道。

    “走吧!”吕恒点点头,深吸了一口气,转身,朝着那站在客栈外,精神抖擞的士兵们走去。

    昨天晚上,吕恒一夜未眠。

    晋王疯狂的计划,让吕恒大为惊心。

    两世为人的他,经历过无数次的政治争斗,也见过无数次的惨败和胜利。各种手段层出不穷,机关算尽。

    但是,像晋王这样,以黄河决口,荼毒江山社稷,祸害百姓,为自己铺平道路的疯子,还是第一次见到。

    这样的人,这样的做法,不失为一个枭雄。但是,却也是个禽兽。

    如果吕恒猜得没有错的话,到时候一旦黄河决口,晋王肯定会把这件事推到皇帝身上,说皇帝无道,被小人蒙蔽,然后以清君侧为借口,发动兵变。

    到那个时候,自己,武宁远,张文山还有洪胖子,无数人将人头落地。

    这也是来到这个世界,吕恒第一次感到了真正的威胁。

    来自一个疯子的威胁!

    昨夜,吕恒彻夜思索,直到天明。

    他在思考,如何让皇帝知道这件事,并且相信这件事。

    以前的时候,武宁远和张文山不止一次说过,陛下几十个皇子,如今只剩下几个的事情。这也就是说,如今年老的皇帝,很难在接受皇子叛乱的事情。更别说是大义灭亲,痛下杀手了。

    晋王这件事,事关重大,而且牵扯甚多,一旦出现纰漏,非但动不了他,甚至自己都有可能被拉进去。

    但是,不告诉又不行。

    名正言顺的阻止晋王,必须需要皇帝的钦命。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059 17060 17061 17062 17063 17064 17065 17066 17067 17068 17069 17070 17071 17072 17073 17074 17075 17076 17077 17078 17079 17080 17081 17082 17083 17084 17085 17086 17087 17088 17089 17090 17091 17092 17093 17094 17095 17096 17097 17098 17099 17100 17101 17102 17103 17104 17105 17106 17107 17108 17109 17110 17111 17112 17113 17114 17115 17116 17117 17118 17119 17120 17121 17122 17123 17124 17125 17126 17127 17128 17129 17130 17131 17132 17133 17134 17135 17136 17137 17138 17139 17140 17141 17142 17143 17144 17145 17146 17147 17148 17149 17150 17151 17152 17153 17154 17155 17156 17157 1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