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已是时值正午时分。黄鹤楼上,宾客如云,高朋满座。
谈笑皆是高富帅,往来没有矮挫穷。
酒宴间,觥筹交错,热闹非凡。
李家大小姐,端坐在一旁,文雅而立,不说一句话。就像是一支静静绽放的兰花一般,散发着独特的香味。
而这香味,自然也吸引了众多蜂蝶前往。
在李家大小姐的近处,随处可见,那些衣着光鲜,搔首弄姿,摇头晃脑的吟诵诗词的文人学士。
充耳可闻的,不是宾客们频频举杯的笑谈声,便是学子们,摇头晃脑的吟诵什么“秋曰花开一朵红”诗词。
而李大小姐却是坐在那里,对这些身旁称赞她美丽容颜的溢美之词,点头微笑,礼貌之极。只是,细看之下,却发现,李大小姐那攥着手绢的小手,已经是青筋暴露了。
很显然,是被这群苍蝇打扰的心情烦躁,俨然是到了爆发边缘的时刻了。
气氛到达了最热闹的时候,便是此间主人,湖北巡抚李德辉的到来。
听到楼梯传来哒哒哒的响声后,宾客们纷纷放下手中酒盏,学子们也回归自己的位置。一群人整理衣衫,缓缓站起来,朝着楼梯口望去。
等李德辉走上来后,一群人连忙躬身行礼:“大人好!”
李德辉哈哈大笑,拱手一一还礼:“列位客气,列位请坐。各位同僚,好友能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光临小女生辰盛宴,李某感激不尽啊!哈哈!”
“大人客气!”众宾客有的平静笑着回应,有的则是受宠若惊,点头哈腰。
李德辉抬起手压了压,示意众人坐下。然后转过头,看着落座的吕恒一行人。见吕恒只顾着低头喝茶,李德辉笑了笑,转过头来,向今天到场的宾客道:“黄鹤楼乃是千古名楼,历朝历代,在此留下名言佳句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今曰,恰逢小女生辰。李某宴请各位,一来是为小女庆生,二来嘛,小女也到了出阁的年龄,借此机会,看看在场的各位才子,哈哈,各位想必都懂得!”
一席话说出后,那静静坐在一旁的李大小姐,顿时面红耳赤,站起来,美眸含嗔的看着为老不尊的父亲,羞怒的跺着脚:“爹爹!”
李德辉愣了一下,随即看到女儿身边夫人那无语的目光后,这才察觉自己今天的话有点不过脑子,连忙咳嗽一声,补救道:“咳,其实最重要的是。宴请各位,趁着秋光正好时,在这黄鹤楼吟诗作对,给这黄鹤楼留下一段千古佳话,诸位觉得如何?”
不过相对于一些真正的有学之士钟情于千古佳话来说,更多的年轻学子则是被李大人前一句话透露出的内容给吸引住了。
没想到,李大人今天宴请这么多人,原来是选婿呢。
俗,真俗。
不过,我心里怎么这么高兴,这么激动,这么紧张呢!
好些个学子听到这个消息后,已经是紧张的憋红了脸,连忙咳嗽一声,正襟危坐,想把自己最帅,最正直的一面,展现给未来的岳丈和岳母。
其他一些反应稍慢的学子,在听过旁人的提点后,顿时恍然大悟。
如果自己能入赘巡抚家,那可真的是平步青云,一步登天了。不光有美人红袖添香,素手研磨,而且荣华富贵也是点头即来啊。
说不定依仗巡抚家的威望,自己还能做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呢。
想到这点后,其余的一些学子们,也纷纷抬起头。看着坐在那里,在武昌城素有暴龙之称的李妹妹的眼光,瞬间热忱起来。
当然,还有一些人,坐在那里,依然是不为所动,自顾着喝茶。
不过,如果走进仔细听一下的话,就能听到这些人低着头,在那里窃窃私语,言辞间,悔恨之意极为的浓烈:“哎,我怎么就结婚了呢!这下倒好,这么好的机会,就让给那些怂包了!”
“怎么样,吕大人,你要不要也去参加一下?”柳青青很贤惠的帮吕恒斟满茶水,美眸中满是捉黠之色,看着吕恒,打趣道。
“好啊!”吕恒端起茶,抿了一口。听到柳青青这句话后,当即点头答应:“现在,敌众我寡,狼多肉少,只能抢了,谁抢到算谁的!”
说罢,吕恒放下茶盏,站起来,随手拍了拍身上的褶皱,然后昂首挺胸,背着手迈步,当真要走过去。
“你敢!”抗议的可不止柳青青一个,王婷芝,苏倩倩,欧阳若兰,齐齐站了起来,目光不善的盯着吕恒。
当着她们的面,还敢勾三搭四。真是岂有此理,这可不是作风问题,而是态度问题了。
见柳青青四女,目光不善的盯着自己,吕恒讪讪笑了一下,连忙退回来坐下,摆手道:“开个玩笑,哈哈,玩笑而已!”
哼!
几女哼了一声,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这才作罢。
只是,她们谁都没有发现。当吕恒站起来,作势要过去的时候。那一直盯着吕恒的李德辉,突然眼中一亮。
不过,在看到吕恒重新坐下后,李德辉不由的叹了一口气,眼中满是黯然之色。
虽然不肯承认,但实际上就是如此。自己的女儿,在武昌的确是美艳无双。但,跟吕恒的这几个家人比起来,还是差了一些啊。
看看那些在做的伪君子们的炽热的眼睛,就知道,吕恒身边的那四个佳人的魅力有多大。
李德辉叹了一口气,心中隐隐失望遗憾。
站起来后,抱拳对在做的各位学子道:“今天,到此的,皆是我湖北有名的文人学士,像苍山先生,松竹居士!”
点到此二人名字的时候,李德辉拱手对二人行礼。
这二人年龄皆是六十有余,须发皆白。坐在那里,一派高人风范。见李德辉向他们问好,这二人也只是淡淡一笑,随手还了一礼。
李德辉对此并不在意,要不是小女喜欢读书,他懒得请这两个棺材瓤子,到这里摆脸色。
三十年前,藩王之乱后。皇室心悸之下,便开始消弱武将。接触地方武将的兵权。虽然节度使之名依然存留,但比起当年节度使掌管一方,风云天下的时候,如今的节度使已经是只剩下了这个名字了,除了自己所统领的军队,其余什么都没有。
而且,在朝廷政策上,大周皇族也开始重文轻武。随着以武宁远为首的军方人士,逐渐年老,退出政治舞台后,现如今的朝廷,已经是文官独大了。
直到,吕恒上台。高丽作战后,武人的地位才有所提高。
但,根深蒂固的存在于文人心中的儒家正统,依然让他们看不起那些拿刀的武将。
就连吕恒,这位横空出世,以战功笑傲天下的大周帝师。在民间,都被两帮人争夺来争夺去。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8456
28457
28458
28459
28460
28461
28462
28463
28464
28465
28466
28467
28468
28469
28470
28471
28472
28473
28474
28475
28476
28477
28478
28479
28480
28481
28482
28483
28484
28485
28486
28487
28488
28489
28490
28491
28492
28493
28494
28495
28496
28497
28498
28499
28500
28501
28502
28503
28504
28505
28506
28507
28508
28509
28510
28511
28512
28513
28514
28515
28516
28517
28518
28519
28520
28521
28522
28523
28524
28525
28526
28527
28528
28529
28530
28531
28532
28533
28534
28535
28536
28537
28538
28539
28540
28541
28542
28543
28544
28545
28546
28547
28548
28549
28550
28551
28552
28553
28554
2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