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杨士骧和他是患难的交情,语气也不在那么高高在上:“叶大人,徐一凡在等整个北朝鲜乱起来!”
他呆呆的看着远处,语调更是有气无力:“……伏击我们的人,说的是朝鲜话。就是要把这事儿望朝鲜人身上推。虽然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可这脸就看谁来扯破了。朝廷扯破,就得马上剿了他…………才签了中日天津续备条约,还架得住再剿一个朝廷的钦差大臣?如果钦差大臣都作乱了,这朝廷的脸面又放到哪里?
既然他能伏击我杨士骧,就知道淮军跟着推进的计划。怎么阻挡?无非还是捏个朝鲜作乱的由头,他要平乱,他有责任,各种手段就有余地施展了…………我只是不明白,他这样能熬过下台之难一时,还能扛得住一世?现在下台,还不失富家翁,中堂再没有要他死的心思……这么一闹,眼前危机是过去了。可朝廷和北洋上下,从此就和他是不死不休!他能等来什么?他为什么非要争取在台上多赖一会儿时间呢?借着平乱的由头,文报往来,最多不过多拖大半年了不起一年地时间。一万人想造反,那是屁话。他一扯旗,底下人就散光。不造反,还得乖乖下台,朝廷应对他。就不是下台了事了!
…………他到底想做什么呢?”
听到徐一凡想造反的话。叶忠君早就面如土色。杨士骧听见他牙齿格格发抖。转头过来居然还笑得出来,拍了拍叶忠君肩膀:“老叶,徐一凡不敢杀我…………杀了我,他这转的戏也不好演了。这样侮辱到中堂,中堂哪怕决裂也不会和他干休!那他就是突破底线了…………他也就是围着我,等全盘布置完毕,他有充足理由了。然后再过来没事儿人一样当好人…………这个人…………”
杨士骧沉吟了一下。最后咬牙下了一个结论:“是曹操!”
徐一凡早就到了离杨士骧不远的地方,这个时候,他正在暖暖的中军大帐当中,一边烤火,一边看着各处回报的消息。
对于主持这里的袁世凯,他自然是予以嘉勉。当即委了一个差使,新的总参谋部成立,他就是情报处地首领。他保他一个道台前程!姜子鸣和朝鲜人负责地骚乱北朝地行动。现在就由他居间调遣。
各处的消息一一回报过来,姜子鸣和南允容动作很快,已经分散到北朝和南朝交界两道。自从徐一凡进驻朝鲜以来。这里无政府久矣,先是旗人筹饷委员那帮大爷们糟践,汉城中央不敢过问,原来地方官跑的跑,走的走,要不就只能听徐一凡大营的话,接着就是汉城变乱,旧党下台,不少属于旧党的地方官,也被朴泳孝免职。但是汉城还是管不到这里!这片地带,近乎空白。不少在平壤大同江一带起事而败的东学党,都流散到这里。反正徐一凡也只是守着大同江基地,懒得管他们。
姜子鸣和南允容一到,本来地方上已经是旧党经营了不少年,多有根基。南朝不过是淮军帮着朴泳孝镇着,政令才可以通行。北朝鲜这一带,打出故大院君,故南大将军地旗号,还当真有不少人望风景从!加上东学党余孽趁机起事,这两道烽烟,一下就弥漫得不可收拾。姜子鸣的马贼作为骨干协助这些朝鲜棒子骚扰缓缓前进,士气不振的淮军,真是让他们寸进都难!
李云纵坐镇平壤,也调出了一队队的禁卫军,守在各处要道,作为另一重防范的手段。
殚精竭虑,这个局终于布出来了…………
徐一凡看着手中一叠叠文报,神情似笑非笑。恭谨的在底下等候着的袁世凯,更是大气儿也不敢出一口。
袁世凯自问,他再狠,也不过想着的是劫杀杨士骧地主意,到时候装什么也不知道。没想到徐一凡更狠,居然要祸乱全朝来保住他地权位!这种气量格局,让他不能不服气。在徐一凡面前,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寒意。
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听见徐一凡轻轻问道:“莲房兄…………没有死?”
袁世凯也低声回话:“每日斥候都有观察,杨大人还活着呢…………”
徐一凡淡淡一笑:“走,该去见莲房老哥了!天津一别,我还真是想他!”。
------------
第四卷 不一样的甲午 第十九章 在哪里?
声噼里啪啦的响起,一阵紧似一阵儿,激荡得山鸣谷也同时响起,震得雪动风卷,山鸣谷啸。缩在山谷当中又冻又饿的盛军残兵面面相觑,却没有一个人动弹,也没有一个人想动。十天下来,人都已经半死了,还有什么好在乎的,不少人反而抓起辛苦藏着的食物,和着雪大口大口的往嘴里填,死也要当一个饱死鬼。
叶忠君和杨士骧在坐在一起,叶忠君一张脸铁青,不住的瑟瑟发抖。他这个武夫,可真是半点武夫气节都没有,现在真是吓得不轻,嘴里喃喃自语,也不知道自己在念叨些什么,漫天神佛估计都求到了。杨士骧这个时候却是异样,捡起雪块细细的擦脸,还理了理纠结在一团的胡子,整理了一下破烂的衣服,觉着有点不得力,转头冲着那几个缩得远远儿的下人们大吼了一句:“死在那儿做什么?还不来帮我整理一下?”
那几个下人这几天过得惨比地狱,冻饿下来,脑子都空白了,连枪声喊杀声都没注意,抱在一起只是取暖发抖,说真的,他们都不明白自己现在到底是死是活,枪声震动得浮雪落下,瑟瑟的盖满头脸,听到杨士骧喊他们,下意识的就过来帮他们大人整装。
枪声越响越大,奔跑声,喊杀声,惨叫声汇聚在一起,越来越大,越来越惊人。从谷口向外看去,就看见一个个人影憧憧,发疯一般的向四下散去。远处还有马队出现,呼啸着,叱喝着,一面大旗在几十名骑士地拱卫下,猎猎而动,马上骑士,都极端潇洒的一手扯缰,一手架着马枪射击高速奔驰之下。子弹都不知道打到哪里去了。天一发地一发的哧溜的到处乱溜。
几名骑士一马当先。冲到谷口,扬手将一面大旗狠狠插在雪中,寒风一卷,漫天雪雾当中,旗面一下展开,上面赫赫好几个大字。
“禁卫军钦差练兵大臣徐”!
骑士吐气扬声,朝里面大喝:“徐大人亲领禁卫。前来援救盛军上下,有活的没有?出来迎接徐大人虎驾!”
当先骑士,正是仰,一条黄带子飘飘洒洒系在腰间,鼻子都快扬到了天上。他算是对徐一凡死心塌地了,徐一凡所为,不过争权夺利。旗人自己也做得多了,远的不说。光是洪杨之乱的时候儿。旗人大臣胜保,就是一个比徐一凡还要跋扈的家伙,屠城。杀自己地地方官,退休士绅地家里能给他抢个精光,那些满屋子女眷他能带着亲兵来一场无遮大会。凡是给他下不合心意谕旨地天使,他是真能带队劫杀,然后推说没收到。这等好汉,早就在旗人混混当中被津津乐道了。
禁卫军如日方中,他也在这里找到归属,本身又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儿,不为自己团体着想,还为谁着想?在这些已经享了两百多年福的旗人子弟,大清天下万万年已经是根深蒂固的思想,再没想过有人能跋扈到取代旗人天下。曾国藩李鸿章这么强的能力,这么多的人才,这么厚的实力,也只有效忠大清。徐一凡再跋扈大胆,也是为了稳固自己地位,还能怎么样?
仰大声喊过,谷道里面都是沉闷地回音,却没一个人应声回话儿。他僵在那里,外头的戏已经演得差不多那些禁卫军士兵,也许是训练得太严格了,逃跑都自然成列,扛着枪饷强行军似的,***演戏都演不像!
徐一凡已经催马过来,在谷口略一踌躇。数十铁骑簇拥,战马喷着白气,嘶鸣跳跃着前行,每个人都是军服笔挺,披着西洋式骑兵斗篷,大背着步枪。马既高大,人又雄壮,杀气腾腾的就一涌而进。
一进谷道,徐一凡就看到入眼之处的那种惨状,像是进了叫花子营地一般。所有人都动傻了,只会呆呆的看着进来的骑兵队伍。不少人手脚脸上,层层累累都是冻疮,流着脓水,坐在雪地里面,眼睛间或一动,才知道是个活人。地上到处都是死马地尸体,给割得七零八落,冻得乌青。破破烂烂地帐篷,搭得到处都是,在谷道的另外一角,一排排的尸体码放着,给雪盖了厚厚一层,只有几双脚露在外面。
这不是心软地时候儿…………这条路上面,本来就没有什么慈悲可言。徐一凡也僵着一张脸,如他手下的那些戈什哈们一般,只是踩冰踏雪,从这些半死的人们身边掠过,就看见谷道正中一块空地上面,蓬头垢面的杨士骧缓缓站起,正冷冷的看着他。他那个狼狈模样儿,比起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是在一起一挺腰的时候儿,还依稀有当年京华初见时候风流倜傥的模样。
徐一凡已经翻身下马,将马缰丢给手下,快步直朝前冲。一把就抓住了杨士骧的手,看着他那满是冻疮的脸:“莲房兄,我来迟了!都是兄弟的罪过!让莲房兄遭此大难,是兄弟我镇抚朝鲜不力!兄弟是要上表请罪的!”
说罢就已经回头招呼:“给杨大人拿斗篷来!烧热水准备饭食,车马也拉过来!死伤弟兄,赶紧开始救治了!”
仰也跳下马,摘下身上斗篷就要望杨士骧身上披。杨士骧瞧了一眼仰腰间的黄带子,狠狠一巴掌打掉他手上的衣服,冷笑道:“连宗室也收服了?徐大人果然好手段…………这个山谷,杨某人也不想离开了,要砍要杀,随大人的尊便。反正大人麾下虎贲,将这山谷困得铁紧,没一个人逃得了的…………只怕朝鲜乱事已经起来了?杀了我们,望所谓朝鲜乱党身上一推就是了…………不知道大人这次在朝鲜再掀乱事,是借的流亡旧党地旗号。还是东学党余孽的旗号?”
在这里十天,杨士骧可是将一切都已经想得通通透透!
徐一凡顿时大惊失色,转身向西南北京方向拜了一拜:“徐某镇抚朝鲜不力,让杨大人遭此大难,让朝鲜我藩国百姓再遇此劫数,徐某人自己摘了这个顶子。朝鲜乱事不平,徐某誓不甘休,一旦稍稍能赎回自己的罪过。徐某当上帝都。向太后。向皇上请罪!刀砍斧剁,在所不辞!”。
戏演得有点恶心了,悄悄藏在徐一凡身后的楚万里做了一个呕吐的表情。其他戈什哈们却都板着脸一动也不敢动。杨士骧一笑,将地上斗篷自己拣了起来,由几个下人伺候着给他披上系好,那些下人都眼巴巴的看着戈什哈们骑着的马上搭着的鼓鼓囊囊地干粮袋。就看着这些戈什哈什么时候放粮。
“徐大人,废话也不用多说了。临了到最后,还来接我。足感盛情,我是来干什么,你也应该明白,这旨意,我现在宣不宣一下?”
徐一凡掸掸袖子,苦笑道:“兄弟在平壤,一切电报不通。兄弟在汉城地办事地方。现在连消息也没有了!朝鲜又大乱而起。南北隔绝,兄弟能知道什么?大人有什么旨意,尽管恭宣…………这里也没有香案。国朝也多年未曾这样面对
旨了,规矩兄弟也不太懂…………臣徐一凡恭聆圣谕
说罢,他推金山,倒玉柱的拜倒下去,几十名戈什哈也纷纷下马,马靴踩得雪地咯吱作响,也没有人发出口令,夸的一声就整齐拜倒下去,在雪地当中,腰背绷得笔直,头重重的磕在雪中,溅起好大雪尘,将这几十个人笼罩而住!
杨士骧目光一缩,也面向西南,也努力的站直了一些:“奉圣谕,朝廷已准了中日天津续备条约,钦差禁卫军练兵大臣,南洋宣抚大臣,加中日交涉钦差帮办大臣差使,赴日协和两国邦交,以求河清海宴,本固邦宁…………特命直隶候补道杨士骧该员赴平壤催促该员起行,不得稍有延搁,朝鲜宣抚事宜,暂有北洋大臣李鸿章该员统摄。钦此!”
几十名戈什哈一动不动,只是慢慢的绷紧了肌肉。他们都是跟徐一凡身边最亲近的人,虽然一直跟着徐一凡东奔西走,但是这位年纪轻轻地上司葫芦里面卖什么药。为什么非要在朝鲜掀起大乱,为什么非要隔绝南北,为什么非要将杨士骧阻挡在这里,为什么…………现在总算明白了,北洋和朝廷在一块儿,是要夺大人的权,是要消灭禁卫军!
南洋华人奔走呼号,在土著暴民手中喋血的时候,北洋和朝廷在哪儿?
当朝鲜华人,遭到东学党起事屠杀的时候,北洋和朝廷在哪儿?
当汉城大清外交机构为之一空,煌煌外事人员被枪击,被焚烧,大清的最后一点尊严被侮辱,被践踏的时候,北洋和朝廷在哪儿?
当徐一凡带着几十个人,淹没在南洋土著暴民当中,几十人对上万人冲出几条血路…………北洋和朝廷在哪儿?
当他们禁卫军经受着最为严酷的训练,在朝鲜的山路和暴雨当中跋涉,五天奔袭了八百里,顶着日军密集地子弹向前上刺刀冒死冲锋。用血肉和性命一直孤处在异国当中为军人地骄傲,为民族的尊严,为这个国家最后的荣誉拼死挣扎作战地时候
北洋和朝廷又在哪儿?
你们究竟在哪里?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5590
25591
25592
25593
25594
25595
25596
25597
25598
25599
25600
25601
25602
25603
25604
25605
25606
25607
25608
25609
25610
25611
25612
25613
25614
25615
25616
25617
25618
25619
25620
25621
25622
25623
25624
25625
25626
25627
25628
25629
25630
25631
25632
25633
25634
25635
25636
25637
25638
25639
25640
25641
25642
25643
25644
25645
25646
25647
25648
25649
25650
25651
25652
25653
25654
25655
25656
25657
25658
25659
25660
25661
25662
25663
25664
25665
25666
25667
25668
25669
25670
25671
25672
25673
25674
25675
25676
25677
25678
25679
25680
25681
25682
25683
25684
25685
25686
25687
25688
2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