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安州城,人仿佛象蚂蚁一样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城上城下――这个城实在是小。日军已经扶梯而上,而上面就是用子弹,用刺刀在拼命抵抗。可日军已经孤军前进到了如此地步,胜利就在眼前,如何会后退?双方的喊杀声都盖过了枪声,直冲上夜空,环盖四野。这么小的城,只要突进去,就是全胜!守军连后撤节节抵抗的余地都没有!
桂太郎放下望远镜看了看怀表。二十九日夜八点三刻,日军六,六十八两个联队奔袭而至,准备两个钟点就发起冲击,也许在十点之前,就能底定朝鲜的战局了?这个战场的主动权,眼看就要在我第三师团手中!
他的视线还没来得及从怀表上抬起,就听到轰隆的爆炸声响起,先是一声,接着就是一连串。抬头一看,就见环着城墙,一片爆炸的闪光,城头不断丢下黑糊糊的东西……
一个参谋惨叫一声:“他们把炮弹丢下来了!”
城头守军的确是将炮弹弹头都丢下来了,这个时候炮弹特别是陆炮,基本都是弹尖引爆的触发引信,碰着就炸。禁卫军士兵都是新兵,准备了这些玩意儿,装上引信的炮弹拿在手上都害怕,试投的时候手软丢得不远,还炸死炸伤了几个。这可不是手榴弹,有延迟信管,丢出去还有几秒钟的缓冲时间!袁世凯打上了安州城堆积如山的炮弹的主意,但是看到这个情况,也不敢将这些装好引信的炮弹放在城头,磕磕碰碰,自己先炸死一大堆。只好集中没有装引信的弹头放在城下,挑选了一些盛军老炮手准备,万一危急,装上引信再递上去朝下扔!
刚才枪战激烈,从上到下,谁也没想到这个茬,现在日军密集城下,冒死上冲,双方子弹对子弹,刺刀对刺刀,都打红了眼睛。日军毕竟是久战精兵,枪打得准,人冲得猛,都已经攻到了安州城下,根本就没想到后退。眼看城头拼死也挡不住,不知道哪个军官就大喊起来:“上炮弹,上炮弹!”
盛军炮手装好引信,人就排成一线将炮弹递上来,这个时候还不是捧着就朝下扔,朝下砸。成功撞击引爆的差不多有一半,炮弹弹片呼啸着四下飞舞,双方猬集在不过三米高的城墙上下,不论是在上面的还是在下面的,顿时都倒下了一大片!
一发弹片嗖的从袁世凯身边掠过,弹在城垛上面转弯,一下扎进他胳膊里面,痛得他浑身一抖。在他周围,早就混战成一团,尸体累累,有禁卫军第二镇戴大檐帽的新兵,也有包头号坎的盛军,他面前几具竹梯早就被推倒,底下日军尸首更多,伤兵惨叫着朝壕沟爬去,只有壕沟里面,才略略有遮蔽的余地。不断有人从城下补到他这个位置,摸到枪就打,他几个卫兵早不知道到了哪里。
炮弹轰轰的炸响,弹片呼啸范围之内,人成片成片的倒下。在安州城头,人命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袁世凯眼睛早就血红,他算是明白了,自从他决定奔赴安州开始,他就没有退路了,要不全胜,要不就死在这里!他就不信,徐一凡会不管安州!
一咬牙齿,他已经将带血的弹片拔下来,接着就是大吼:“把鬼子拼下去!想要富贵,自己拿命来拼!”
“阁下,是不是命令撤退,整理一下?”一个参谋大声发问。
桂太郎摆手,脸色铁青的咬牙道:“预备队上。”
“阁下?”
“难道我们还有后退的道路么?”桂太郎指着双方流血不休的城墙,指着照映城头的火光:“我们只有拿下安州!预备队,前进!”。
------------
第四卷 不一样的甲午 第五十一章 铁流(下)
“上刺刀!”
李星下命令的声音并不很大,背后排成一线的麾下官兵默默的将刺刀装在枪口之下,传来一片细碎的金属碰撞声音。
天候已经是凌晨时分了,虽然是夏日,风掠过处,却有冷冷寒意。在李星这个先头营的两侧,是一片刺刀的丛林!
数千顶军帽微微起伏,所有人都以标准的蹲跪姿势形成密集散兵线,注视着对面那两个低矮的山头!
十几架马克沁机关枪也架好了,标定了射击线路,帆布弹带装好,调节射击速度的半闭锁装置都也设定完毕,一条条备用弹带都已经整理完毕,随时准备填进枪膛。
李星蹲跪在自己这个营队的最前面,下了上刺刀的命令之后就一直冷着脸默不作声,微微侧着头,似乎在听着北面被风带来的声音。
越过这里的山川丘陵,就是他们一路奔袭而来的目标,安州城。这个势在必争的要点,却存没不知!日军大家都交过手,在正面前线禁卫军主力和第五师团打了一个天昏地暗,知道小鬼子的战斗力。攻得凶守猛得顽固。拼出了吃奶的气力,几千人的伤亡,以绝对优势的兵力火力才将其歼灭。而这个从东面上来的第三师团也不是善茬,几千人的孤军就一路挺进,击破聂士成,一头就撞向安州,这种为了胜利不顾一切的疯狂,上了秤也是秤尾巴翘得高高的,绝对的强兵!
安州两营才进行完新兵养成教练的雏儿,能挡他们多久?无论如何,这一次冲击就必须成功。禁卫军耽误不起时间了!
李星早就没有了当初在南洋那个白净小生地模样。袖子高高地卷着,露出了给太阳晒成酱紫色的皮肤,肌肉胀鼓鼓的,眼中目光闪动,全是精悍,还有一种见过血,杀过人,打过恶战的那种老兵特有的蔑视一切包括自身安危的色彩。
两年的艰苦训练,从平叛到甲午。在朝鲜从北打到南,李星是无役不与。徐一凡对他小舅子的照顾就是先锋尽着你先挑!周围的同僚,北洋出身地上官,他统带的士兵,当初不是没有人为他身份而侧目。为他能不能当带兵官有而有腹诽的,现在下来,人人服气。要知道,李星他们那批南洋学官,基本都是从泗水那场惨案当中挣扎出来的!他们求强求胜的信念,从来未曾动摇过。
“大人,所有攻击发起部队,全部进入攻击发起位置!”
一个参谋军官大步走到李云纵面前。立正汇报。
肃川里战场并不太大,六个营组成了两波次地密集攻击队列,不多的弹药全部下发使用,准备打光算完。务求一次冲击成功。攻击作战在没有生力军加入的情况下只会越打越疲,攻击锋刃越打越钝,一次冲击不成,给鬼子牢牢挡在肃川里几天都有可能。更别说左协是几百里奔袭过来的,稍微喘息了个把钟点就要强行发起攻击――这个把钟点其实也没休息什么。都在调整建制。运动就位。左协现在是鼓足最后的余勇,只求扫开当面这最后一道障碍!万一攻击不成。那么士兵也再没有攻击的体力和能量了,没有几天的休息和补充缓不过来。
上下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也毫无保留。六个营全部压上,一波之后,再是一波,拿人命填,也要填开眼前这道防线!
李云纵站得笔直,只是向北望去,所有火把都熄灭了,只能看到星月光辉之下,一排排如波浪一般闪动的寒光,那是密集散兵线地刺刀丛林,随着他一声令下,这道钢铁的波浪,就要拍击在对面日军的阵地上!
李云纵回头看看坐在一旁,拄着步枪休息的徐一凡。徐一凡也在尽力地向北看,仿佛想在这沉沉黑夜当中捕捉到一点远处安州的消息。对李云纵投过来的目光视若未见。指挥他才不干涉了,反正他只要肃川里,只要安州!
李云纵又冷着脸将头转回来,整了整自己的军服。也不多话,轻轻将手一挥:“攻击开始!”
身边的参谋和卫兵,将命令短促地传达下去,在他们所处地小丘下面,满满一排的号手――信号弹这个时候儿还没发明呢。几十名号手上前一步,一手叉腰一手举号,三长两短地号音顿时撕碎了凌晨的宁静!
阵型前面的李星一跃而起,他没用手枪,也是一支步枪,刺刀上好,举枪向后一招:“禁卫军,前进!”
无数如他一般的基层禁卫军官和他做了同样的举动,密集的散兵线前响起了各种各样的呼喊。
“上啊!咱们禁卫军打遍天下!这些鬼子咱们包打啦!”
“没咱们冲不过去的防线!”
“前进,前进,前进!直到世界末日!”
钢铁寒光的波浪微一起伏,数千官兵已经起立,接着就是稳定的便步向前,指向肃川里。而十几架火力支援用的马克沁机关枪也开始吼叫起来,枪口焰照亮了附近的天空,照亮了一张张疲惫坚定的面孔,弹雨如同火流一般扑向了对面两个死死扼住了肃川里通路的高地!
安州城上城下,已经是一片尸山血海。
打到这个份上,双方的部队长都明白,这是在赌互相的最后一口气了。这里就是整个朝鲜战局的安危所系的最要点!
日军所恃的是,他们兵力还算不弱,两个联队环攻这么一座完全没有野战防御,只有城塞防御的小城,可以形成足够的兵力密度和波次。而且他们主攻。可以随时变换攻击重点。而且他们兵较为精锐,历经苦战过来也有血战的经验,眼前就是他们这次九死一生挺进地最后目标,从上到下都打红了眼睛,就没想过后退!
而且他们还所恃地就是,后路在几天当中肯定是没问题的,一个完整的联队据守,禁卫军再强,攻过来也要几天。安州这么个小破城,填也填进去了!
袁世凯所恃的是,日军没有重火力,要不然就凭着他这个人挤人的小城,一发炮弹过来。怎么也能炸着人――也多亏有个城,城墙将所有人圈着,只有拼死抵抗,放出去野战,打得这么惨烈,一千新兵加上新败盛军,还能不能坚持抵抗还是一个问题!。
他的火力充足,子弹可以象不要钱一样打。收服盛军之后。兵力也很充足――可是无论如何,他也是防御一方,是被动的。只要这个小城一点被突破,他连继续巷战的余地都没有。也许守军一直在苦苦支撑住的士气就会崩溃,出现大面积放枪投降地情况!
不过他始终坚信一点,徐一凡会来救他的!
城头已经有熊熊火焰烧起,尸体都堆成山了,血浸入城墙之内。滋滋有声――说是城墙。都很勉强了。炮弹一阵乱掷,夯土城墙上大大小小到处都是缺口。最矮处用手一撑就能翻过去。几个较大的缺口处,尸体交相枕藉,中日双方士兵,交叠着死在一处。
袁世凯摇摇晃晃的站在城墙上向外望,就看见火光映照之下,日军又在整顿,又在调整队伍,一些才浑身浴血给打下去的日军士兵又站在了攻击队列当中,几个裹着带血布条地军官站在队列前面,大声打气,看来是又要发起攻击!
环顾左右,每个人都脸色青白,原来几个马弁都不知道填在哪里了,身边站着的居然是几个盛军,拿着有禁卫军标记的步枪。袁世凯深深吸口气,大声下令:“城头补人!堵缺口!徐大人会来援救咱们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0072
20073
20074
20075
20076
20077
20078
20079
20080
20081
20082
20083
20084
20085
20086
20087
20088
20089
20090
20091
20092
20093
20094
20095
20096
20097
20098
20099
20100
20101
20102
20103
20104
20105
20106
20107
20108
20109
20110
20111
20112
20113
20114
20115
20116
20117
20118
20119
20120
20121
20122
20123
20124
20125
20126
20127
20128
20129
20130
20131
20132
20133
20134
20135
20136
20137
20138
20139
20140
20141
20142
20143
20144
20145
20146
20147
20148
20149
20150
20151
20152
20153
20154
20155
20156
20157
20158
20159
20160
20161
20162
20163
20164
20165
20166
20167
20168
20169
20170
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