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下,按照计划,今日应该已经逼近天津大沽沿海,即将展开断然的炮击!”

    “征清第三军呢?”

    “昨日传来通报舰送至牙山的电报,船团在本土舰队的掩护下。已经暂时锚泊牙山外海,整理船团,装载换乘小船,补充粮秣,第三军司令官陆奥宗光阁下电告,三日内,绝踏上清国山东的土地!”

    “胜负手已经全部放出去了……一生悬命啊…………徐一凡。我比你了解清国上下那些人,再有一次惨败,这些人再无抵抗地勇气,因为继续战斗,就需要变革,而他们绝对是不可能变革的!你是绝对来不及了!”

    同一日,天津东南大沽炮台。

    这个炮台,是绝对地京师门户中的门户,立天津不过百里,离北京不到四百里。一条海河通过这里入海,顺海河而上,可以通过水系一直到北京城水关之外。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就从这里登陆,击败了曾格林沁的守军,陆路行军,水路转运物资弹药,一直打得咸丰逃往承德,并死在那里。李鸿章执掌直隶之后,又在这里重整炮台。添置克虏伯大炮,并且驻有重兵,几十年承平下来,大沽周围也是市镇繁肆,人烟熙攘。大沽周围地港口锚地。都停着各色各样地船只,挂着洋鬼子国旗的兵船也三三两两。往来于这里。

    战事起后,这里地兵又添了不少,洋鬼子号称绝对中立,这里的兵船也开走了,在大沽口一带设栈房的洋人商号洋行,都集中到了天津卫里面去,暂时停了生意。他们空出的锚位,就让给了大清自己地民船商船。东北战事急,不少那里的船都退向了这里,向辽南偷渡人和物资也需要船,一时将这里塞得慢慢的,到处都是桅杆林立,白帆张挂。大家也不是不担心鬼子会扑到这里,不过看着五个各有威风字号的炮台,还有上面黑森森的克虏伯大炮,再加上猬集在这里挺胸凸肚的兵爷们,大家又觉得,有这么多大炮,鬼子不敢来?大沽,天津,可算是天子脚下,鬼子能打到这里来?

    正因为大沽口位置冲要,所以天津镇总兵罗荣光也亲自驻守到了这里,天津镇驻守的练军,大沽口本身地守军,足足有五千余人据守此地。兵虽不少,却不顶用,罗总兵每天都在为这个事情担心。

    天津镇原来是北洋大臣脚下,精兵强将也不知道有多少,结果为了到朝鲜争地盘,当初叶志超将天津镇几乎所有经练练军全部调走带去朝鲜,现在早给徐一凡吞下去了。罗荣光眼下这三千练军,全是新募,安了一个荣字营的名号。这些新募的兵,多是天津吃杂巴地的混混儿,还有因为战事起后商业萧条,失业的码头苦力。营头立起来还不到一个月,这些兵能顶什么用?洋枪勉强放过一两次,试射的时候还伤了自己人。这也罢了,当兵的本地混混儿居多,这些人哪有省心的,披了这身虎皮耀武扬威,敲诈勒索,喝花酒争风吃醋,发了洋枪可了不得,打靶的时候不怎么样。但是殴斗起来却拿起洋枪连珠一样放!害得罗总兵只能先将这些枪锁起来。

    五十二岁的罗荣光烦恼得直掉头发,拼命向中堂爷要顶用地兵队过来。一开始中堂还答应调,这几天却绝无消息,中堂本身也没有多少兵了,还要守威海要塞,大沽这里老炮手还调了不少走。其他同僚宽慰罗荣光,天津这个地方,多少洋鬼子在这里,鬼子敢过来么?他们也怕正牌的洋鬼子!

    话是这么说,可是小鬼子真来了。怎么办?

    昨天两帮平时就有旧怨的混混儿打架,还砸了大沽当地地巡检衙门,罗荣光一夜就光处理这个了。回来后烦得喝了四五斤的黄酒。中午才算醒过来,捧着脑袋只觉得头疼。

    老啦…………当初才披这身虎皮当差吃粮的时候。一坛子五十斤黄酒,摆起擂台来一个人就能干一半下去!

    一**四年九月十三日的中午,天津镇总兵罗荣光醒来之后想到的就是这个。

    他睡在远字号炮台收拾出来的官房里面,原来炮台最高长官,一个游击灰溜溜的去和大兵一起挤通铺去了。罗荣光在床榻上捧着脑袋,就听见门外脚步声响,那个游击气喘吁吁地冲进来。来不及行礼,就直着嗓门嚷嚷:“军门,军门!看见小鬼子的兵船了,在对面挂口!”

    罗荣光一惊而起,鞋子都来不及穿,直奔上炮台顶。炮台上面,已经猬集了不少官兵。个个都面如死灰,不少当兵的还趴在地上。罗荣光抢过一架望远镜,向东望去。

    一看之下,心下冰凉。

    苍黑色地海面上,阳光照得一片波光粼粼,望远镜中,十几面日本舰队的日章旗已经从海平面外升起,张牙舞爪地招展着。

    大沽炮台最顶用地大炮不过六门二百一十毫米的德国克虏伯大炮,其余全是小炮。北洋上下,都以为天津是通商口岸。洋人辐辏,鬼子绝不敢进逼。再说了天津条约也不让大清在这里驻兵太多。

    但是这些东邻,却疯狂得直逼上大沽口来了。在大沽后面,不到四百里就是北京城!

    军门哇军门,你筹地什么水师,你练的什么兵。二十年的辛苦,却等来今天日本舰队一直逼到了这里!

    这么一个大清,怎么就能让被这么一个小小的国家一直逼到门口?

    在徐一凡的那个历史时空当中,在1900年死守大沽口,在被八国联军攻陷之后服毒自杀地天津镇总兵罗荣光。在心里只感到的是一阵深深的耻辱。

    过去三千年,在这个中央帝国早就步入繁华盛世的时候,对面这个小岛还在结绳记事,宛如野人。过去三千年,这个小岛一直在用仰慕的目光看着东亚的中央帝国。学习她的文化。学习她地文字,学习她的一切……

    偶尔有所不轨。就会被中央帝国按住一阵狠打,打完了还要他磕头认错。白江口之战,万历援朝战役……不要说腹心之地了,就连客厅也不让他呆。

    现在这个小国的军旗,却耀威在离北京城只有四百里的海上!

    到底是怎么回事?

    罗荣光下意识的想去拔刀,却摸了一个空,才想起自己连鞋都还没穿呢。他猛的举起手,嘶声大喊:“传令,备战!准备开炮!”

    对面日军舰影已经逐渐浮出了海平面,三条兵船顶在前面,这三条兵船都背着一门巨大的火炮,正是装备了三百二十毫米巨炮,用来对付大清北洋水师定镇两舰的秘密武器,以日本三景为名的海防舰。这三尊巨炮在海战中效用聊胜于无,但是对陆上固定目标轰击,却绝对是利器!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大沽炮台已经是一片喧嚣杂乱的声音,士兵们慌乱地到处乱跑,大沽周围的市镇也哭声震天。而日本舰影也越来越清晰,已经组成战列。突然海面上一抖,以三景舰为圆心,泛出一圈圈白浪,三门巨炮已经喷吐出火舌,接着才听到声音。

    巨大的炮弹在空中带出了沉重的声响,接着轰然炸开,门字号炮台上溅起了巨大的烟柱,一门行营炮夹杂着人的肢体高高掀上了天空。另外两发炮弹落在了市镇当中。房倒屋塌,烟尘蔽空。而这么远的距离,炮台最大的二百一十毫米炮,根本无力还手!

    砂石高高溅起,直落在了罗荣光的身上。炮台顶部的露天炮位上,所有人都趴了下来,只有罗荣光直直地站着,几个戈什哈想拉他趴下都拉不动。

    “…………有死而已…………中堂,你这条路,走绝啦!没用!”

    风沙在北京城骤起。从中午一直刮到了深夜。

    往日开春才从蒙古而来的风沙,却在这个夏日狂暴的卷动,将天子帝都笼罩在黄澄澄的一片混沌当中,街上已经少有行人,只有走口外回来的商队地骆驼,才能在这风沙里面走动。

    大风撞击着北京城地四下,发出呜呜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其他声响。狂暴到了极处地时候,几乎要将紫禁城高大的宫墙撞倒!

    在颐和园乐寿堂内,满地跪着地都是掌握着大清中枢大权的官吏们。无分满汉,都俯首在地,慈禧高高的坐在自己的塌上,旁边春凳上坐着垂首的光绪。

    满室寂然无声,风沙也同样席卷了颐和园,在昆明湖上卷起了波澜,撞得乐寿堂的窗户沙沙作响。天色晦暗。满室的灯光也显得有气无力,照得人人脸色青白。侍立的太监们本来就是阴人,胆子最小,听着这犹如鬼哭的风沙大作的声音,一个个都是双腿股战。

    “你这还有道理了?让一个汉人当满洲将军?国朝不是不善待汉人士大夫,你瞧瞧,现在全国督抚,汉人占了多少?国朝本来就是一视同仁!可是关外那个地方,却是咱们国朝龙兴地地方啊!在奉天守着祖宗的陵寝,换一个汉人是怎么回事儿?你问问大家伙儿。自己祖宗的墓地,也不好让外人来守墓是不是?”

    慈禧正颜说了几句,想想又要安抚一下汉臣的心:“关外那个地方,其实我瞅着,和关内也差不离了,边禁――说实在的,现在谁还当一回事儿?老百姓去讨生活,谁也没挡着不是?将来关外迟早还是要设流官的…………汉人满人谁去关外当督抚也就无所谓了………我是从来不想这些有的没地,都是大清的地方嘛,谁守着不是一样?可是皇上啊。你要想想,北京城还有多少八旗子弟?他们可没多大见识,只想着自己的铁杆庄稼,你这么一弄,他们以为皇上准备不管他们了。关外八旗都换汉人了。他们还怎么办?要兴革,也得慢慢来啊。一步一步的,急不得,你说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光绪无语,底下的翁同禾跪在他的身边,低低咳嗽了一声儿。光绪这才鼓起勇气抬头:“亲爸爸,理儿是这么个理儿,可是现在战事急啊!现在关外能战之军,就一个誓师回援的徐一凡,不用他,用谁?国家也有赏功的道理…………要是不用他,给日本人冲进了奉天的祖宗陵寝,怎么有脸去见祖宗啊!”

    慈禧脸上怒气一闪即收,冷笑道:“还真把徐一凡当宝了?他回来,就准定能打赢?”

    光绪又低下头,翁同禾这个时候也顾不得了,重重的磕了一个头,大声开口。反正在这件事情上,帝党已经撕破一切脸皮,为自己权位做最后一搏,已经退不得了。

    “太后慈鉴,日人不过六师团之兵,我大清其余诸将,在辽南集兵十余万,都奈何不了他们两个师团,但是徐大人一军之力,就消灭了两个,且覆其军,杀其将!此时回援,只要畀以事权,当能必胜!辽南现有提督十余,总兵无数,更有旗兵。如不予其重权,怎么统带这些兵将,怎么筹饷筹物?倭人一小小岛夷,若再不能败之,其余列强,恐怕就要再度环逼上门,我大清欲求自立而不可得!事态已经紧急万分,大清国威不可堕!此时可予以之位,不过从权,将来则可收之…………现在就算国朝八旗子弟,谁不为战事糜烂而痛心疾首?此等举措。可安众

    慈禧气得不住冷笑:“你翁同禾还是大大地忠臣了?”

    翁同禾一番话也激起光绪一点勇气,他掌权指挥战事也有点日子了,拿到权和没拿权的勇气就是不一样:“亲爸爸,战事紧急啊!咱们大清败不得!”

    这个时候帝党人马跳出来助阵,后党自然也不能闲着,几个大臣顿时重重磕头,高声反驳。

    “岛夷犹是小患,不过贪图钱物,一纸条约即可安其心!”

    “这点钱财,大清不过视若毫芥。当得什么?”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979 7980 7981 7982 7983 7984 7985 7986 7987 7988 7989 7990 7991 7992 7993 7994 7995 7996 7997 7998 7999 8000 8001 8002 8003 8004 8005 8006 8007 8008 8009 8010 8011 8012 8013 8014 8015 8016 8017 8018 8019 8020 8021 8022 8023 8024 8025 8026 8027 8028 8029 8030 8031 8032 8033 8034 8035 8036 8037 8038 8039 8040 8041 8042 8043 8044 8045 8046 8047 8048 8049 8050 8051 8052 8053 8054 8055 8056 8057 8058 8059 8060 8061 8062 8063 8064 8065 8066 8067 8068 8069 8070 8071 8072 8073 8074 8075 8076 8077 8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