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丘陵棱线上出现的正是戴君,第一次遇敌,无论如何他也要亲身杀敌。他和几个手下,冲在了打正面的日头好杆子的前面。立于马上,看到眼前一副人喊马嘶的景象。看着几百壮健的民夫只是惨叫乱喊着到处跑到处躲,和日本骑兵在不宽地道路上挤成撞成一团,能架枪出来的日本兵没有几个,多半都给撞下马摔得七荤八素,就是这些突然遇袭乱成一团的几个日本骑兵。这些民夫和他们挤成一团。却没有一个人向他们动手!不知道为什么,他的怒气就是不可遏制……

    “都是五尺汉子。为什么就不起来杀鬼子?他们现在霸占着咱们的家!”

    怒吼声中,他马刀一举,已经当先冲下,数名骑兵紧跟着冲下,马刀都高高地扬在身后。接着就是漫山遍野地杂色队子,呼啸连天的跟着冲击而下,马刀,铁尺,洋枪土枪都举得高高地。

    戴君一马当先,盯紧了那个满身是血站在那里挥舞着指挥刀的日本军官,几个日本骑兵架枪朝他射击,他躲也不躲,子弹嗖嗖的从他头上掠过,后面的队伍接着涌上,顿时将这几个还能抵抗的日本兵淹没。戴君已经飞快的冲到那个日本军官身边,他半转身呆呆的看着他,大张着嘴巴,还没来得及反应,已经被一刀连肩带背的劈了半截下来。

    “看见没有,杀鬼子就这么简单!”

    血雨当中,戴君怒吼。

    到处都是本乡本土的口音在呼喊,日头好的队子还大声的向到处逃避的百姓招呼:“三老,四少,只杀鬼子,不伤乡邻!一个脑袋,五十两银子啊!”

    二十几个日本骑兵几乎是毫无还手之力的被压倒,百姓们听着熟悉的口音似乎才从懵懂中反应过来,看着那些惨叫的日本兵,眨眨眼睛不敢相信也似。一个负伤的日本骑兵从混乱的人流当中昏头转向的爬出来,终于有几个百姓扑了上去,捡起石头就砸他的脑袋。

    “我们的土豆子,我们地玉忝子,我们的麦子……不给钱就拿!住咱们的大屋。砸咱们的锅,杀咱们的人。小鼻子…………最***坏!”

    二十几个日本骑兵,再遭到绝对优势力量突袭之下,转眼间就全部覆灭。各个队子犹自杀得不过瘾,二十几个脑袋实在是狼多肉少不够分,一个个当家的红着眼睛只是瞧着戴君。

    戴君胸口愤懑犹自未平,见血的马刀一摆:“都瞧见了,鬼子的脖子也不是铁打地!各队子分散出去,杀其散兵。烧其粮秣,总之是让鬼子不得安身!徐大帅的大军,即将到来……所有赏号,随时兑现!就是不冲着银子,各位当家的,也冲着咱们祖宗!”他伸手摘下背上那杆让各路好汉看得眼热的德国毛瑟马枪,扬手丢给了日头好的当家的:“接着!”

    那汉子伸手接过:“谢戴大当家!咱们都不是怂包,要是官家和徐大人一样血性,咱们早干这个了!这附近不都是咱们乡亲?戴大当家,等着数脑袋!”

    各个队子都是爽快。一连串的唿哨连声,各自招呼队伍,滚滚的就四下去了。戴君喘着粗气回顾,除了几十个禁卫军骑兵拱卫着他之外,那几百民夫都呆呆的站着,也没人敢去收拾堆在路上的车队。

    戴君一摆手:“扛了自己粮食回家!扛不走地,都烧了!你们都是五尺长。两个卵子也没少,二十个鬼子就押着你们到处跑!”

    几个百姓讷讷的问:“敢问总爷是哪个营头的队伍?”

    戴君归刀入鞘:“禁卫

    “是不是听前面驻扎的那些总爷说的,在朝鲜杀了不少鬼子的徐大人那支禁卫军?”

    “天下还有第二支禁卫军么?”

    几个百姓对望一眼,再看看傲然立于马上的戴君,突然放声大哭:“咱们出夫,出骡马,出粮食,出银子,官家征多少,咱们就运多少。几万总爷。鬼子来了就跑,咱们当百姓地,还能怎么样?要是总爷们这样打鬼子,我们这些一脑袋高粱花子的百姓,又怎么能遭这个罪,又怎么舍不得这条命?怎么咱们没摊到个徐大人啊!”

    “只要禁卫军回来了打鬼子,咱们要粮食有粮食,要夫子有夫子,大人要送到哪儿,咱们就运到哪儿!”

    “总爷们只要给撑腰。不丢了咱们跑,看见落单的鬼子,咱们也和他们拼了!”

    军人,执干戈以卫社稷。责任、荣誉、国家…………这是在教导队短期集训的时候,徐一凡偶尔来上课。那些德国教官。楚万里,李云纵这些大将都会灌输的东西。戴君他们都是大老粗。当骑兵不过就是马快枪准能跑能熬,谁也没听进去。

    跟着徐一凡的苍龙旗,在朝鲜无往而不利,看到的只是朝鲜百姓敬畏的目光。转回国内,却看到日章旗飘扬,山河破碎,看着眼前这所有一切的景象。想想一路溃逃的清军主力,再想想在对肃川里发起冲锋地时候站在队伍最前面的徐一凡…………

    “徐大人…………我似乎有点懂了…………咱们投奔您,不过图个出身而已,但是您带着我们东征西杀,想要的不仅仅只是大家的出身?您是不是就想把这混帐的一切,都改过来?”

    “…………有死而已…………”

    他突然一笑,转身对着麾下骑兵道:“兄弟们,咱们是不是整点儿热闹的,去蚰岩转转,给小鬼子打个招呼?”

    麾下骑兵轰然应和,戴君勒马人立而起,转了半圈,当先而去,身后数十骑士,风也似的跟上。

    是夜,蚰岩城外数处日军征粮队伍受到袭击,伤亡数十。蚰岩日军紧闭城门,全面戒严。数日内不敢出蚰岩县城半步,对盖平一线的补给,更是完全谈不上。

    这样的景象,还在辽南各地发生。禁卫军骑兵先遣部队,已经在辽南完全展开,陈彬在析木城,姜子鸣甚至绕到了海城附近。东北各处的马队源源不绝而来,袭击展开征集粮秣地日军小部队。日本征清第二军大山岩大将,惊讶的发现,从九月十五日开始,在一时间他和很多分散出去作为兵站的部队失去了联系,烽火在辽南各地,处处的燃烧了起来。到处都在传闻,徐一凡的禁卫军马上就要到来!

    而在这一天地夜晚,在山东外海,荣成湾以东洋面,在低垂地夕阳下,两支悬挂着日章旗帜的钢铁船队完成了汇合,数十道烟气高高地直入云霄。

    日本征清第三军,还有才炮轰了大沽一带的日本联合舰队,已经出现在威海要塞之外!。
------------

第四卷 不一样的甲午 第六十二章 命运的汇聚

    黄色的队伍行进在黑色的土地上,从越过鸭绿江开始,禁卫军前进的步伐就未曾稍停。参谋本部选择的道路是由安东出发,经凤凰,连山关,摩天岭一带直趋辽阳,再转而向牛庄田庄台一线。当然前提是,他的大军赶到的时候儿,那里清军在辽南的最后防线还没有被突破!

    这条道路虽然从直线距离上面来说不是最近,但是有较为完备的从奉天一直通往中朝边境的道路。徐一凡编练出来的禁卫军以马克沁机关枪为火力骨干,使用的弹药基数也比一般部队来得大,这样的通行条件便于携带较多骡马和储备――他可不想再站在队伍第一排再上刺刀冲肃川里了!

    夏日的阳光下,队伍如飞一般前进,在干燥的道路上卷起了满天的烟尘。在各个路口负责指挥交通的军官满头满脸热汗的吹着哨子。队伍经过这些路口,就毫不停留的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进。在野战部队的后面,是几乎将道路塞满的骡马大车队伍,穿着白色衣服的朝鲜民夫也同样尽力的紧紧跟着。

    道路两侧的田野里面,骑兵往来穿梭,传递着不同的命令――骑兵主力已经交给姜子鸣带走,剩下的也只能作为通讯使用了。为了侦察警戒,徐一凡还特特调了一些南允容体系的朝鲜花马队,这些人马当年也是中朝两头活动,东北情况透熟地――调藩国之兵。归国勤王,也是正理啊!更别说还加倍的将南允容体系捆在他徐一凡的战车上面了。

    三天的强行军,每天行军时间在十六个小时左右。先头部队已经到了连山关一带,眼前已经是一片山岭,摩天岭要隘横在其间。过了摩天岭,前面就已经是辽中平原!

    “大人,连山关一带守将毅军齐字营统带马金叙,奉天练军摩天岭城守尉嘉善,参见大人!”

    徐一凡正坐在自己营帐里面,锤着自己的腰。饶是他这两年东奔西走,马术大涨,还跟着禁卫军第一镇左协进行了回师安州地急行军,但是三天的急行军。还是一个苦活儿。士兵到了地头就可以休息,可他还得做领袖统帅状的去巡营,回来还得和楚万里他们会商,战事多变,牵扯到的势力也极多,回师除了打鬼子,还有的就是要捞到足够的好处。脑子也没有半分时候能在休息――篡清这活儿真***不是人干的,下次谁爱穿越谁穿去,别找老子了!

    他在那里张着腿捶腰,溥仰陈德要来帮忙,给他骂开了。两个大老爷们儿,捶腰那和打人似的,看着也没什么好赏心悦目地。正在y北京城那对双胞胎极品小萝莉如果能随营,就算不是她们在伺候,朝鲜小姐妹南英爱南心爱也是好的啊!

    听到又有官吏来见,顿时打断他这难得的幻想。赶紧坐直了身子。大声吩咐:“传!”

    一路行来,禁卫军千里回师,他是直到凤凰,才接到后方追送的电谕,他现在已经是奉天将军了!而且钦差节制辽南诸军,地方也可以全力配合。他倒是也曾幻想来着,沿路满清地方政权全力配合他的行军,补充粮秣,提供民夫,各地零散守军。望风而拜,汇合于他的大旗之下。

    可是没戏,首先就是对大清朝现在的地方行政能力不要报太高地指望。他任奉天将军,钦差节制辽南诸军的上谕,不知道要多久。才能传到基层地方政权呢。他现在还在吉林左近。这个地方是加倍的地广人稀,又没有关内那完整的流官统治的基层政权。每经行一处。找谁都找不到。粮秣草料,还得后方追送。估计要到了辽南一带,这消耗最大的粮秣部分,才能就地补给。

    其次就是那些兵,经行各地,到处都能碰到分散的守军。吉林将军恩铭在甲午战事起后,就手忙脚乱的将手里不多一点练军,撒胡椒面一样放得到处都是。还下令各地,旗人聚居之处,集兵而守。恩铭的布置实在不怎么样,凤凰那样的要点,才放了八十个练军,三十个新募出来地土著旗兵!更不用说这些零散守军器械之劣,士气之低了。

    禁卫军经过,那些守兵呆呆的看着无头无尾的黄色长龙,卷起满天烟尘经过。好些次是禁卫军才出现,还想联络联络守军,这些家伙就将器械弹药丢个精光,拔腿就跑!

    徐一凡对摆摆钦差大臣,奉天将军的威风全然落空,本来还想召集点守军,别的不能干,至少还能征发掩护民夫转运物资!

    他就在心里安慰自己,清军主力集结于辽南,补给也在朝那里运,自己奉天将军的属地也是在那一带。到了那儿,再使这个威风去。

    直到今天,才总算真正有人来拜。辽南诸军的情况,朝廷都有通传。现在名义上辽南一带,是四川提督白发老将宋庆在节制诸军,马金叙可是他毅军帐下大将!

    随着徐一凡一声传字,两个戈什哈转眼就引了两人进来,当先一人四十来岁年纪,矮小敦实,戴着红顶子,穿着总兵服色的五云褂,看了坐在那里的徐一凡一眼,顿时就打千下去:“标下武威镇总兵马金叙,参见徐军门!”

    他身后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一身五云褂漂漂亮亮,利利索索,没戴帽子,脑门儿锃亮,辫子似乎还上了油,手里摇着马鞭,笑嘻嘻地道:“您就是咱们旗人地新奉天将军?朝廷这道旨意新鲜啊!不知道大人是哪个旗的?咱们关外八旗不比关内。只认本主儿,增琪大人是咱们镶白旗的本主儿都统,大人要是镶白旗的,咱们磕个头也没什么…………”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512 9513 9514 9515 9516 9517 9518 9519 9520 9521 9522 9523 9524 9525 9526 9527 9528 9529 9530 9531 9532 9533 9534 9535 9536 9537 9538 9539 9540 9541 9542 9543 9544 9545 9546 9547 9548 9549 9550 9551 9552 9553 9554 9555 9556 9557 9558 9559 9560 9561 9562 9563 9564 9565 9566 9567 9568 9569 9570 9571 9572 9573 9574 9575 9576 9577 9578 9579 9580 9581 9582 9583 9584 9585 9586 9587 9588 9589 9590 9591 9592 9593 9594 9595 9596 9597 9598 9599 9600 9601 9602 9603 9604 9605 9606 9607 9608 9609 9610 9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