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乱象已显,各地香坛,风起云涌。村社之间,刀枪林立。和教民之间的冲突,已经一触即发。谭嗣同孤心苦诣的支撑着危局,朝中不管帝党后党都在背后用力使劲,想把谭嗣同掀翻取而代之。盛宣怀转眼之间就已经打开局面,开始联络帝后两党之中的有心人,准备将燕京朝局进一步搞乱。

    袁世凯的报告,也终于送到天津,楚万里在旅顺一接到电报,就要束装成行。他是主要负责行动这一块儿,行动一则要掩护,二则要实力。这两样袁世凯都已经打开局面,双手奉上,他楚万里不去,还什么时候去?

    一路行色匆匆,赶到这里,和禁卫军的几个弟兄接上头,袁世凯正好出去办事不在,他兴致来了,就先来瞧瞧这位刘大师兄。

    在徐一凡逆而夺取道路上最后一场大戏,他楚万里,就献上全部的勤奋和忠诚吧。

    刘如虎反应得如此之快,楚万里噗哧一声就乐了出来。袁世凯好眼力,挑得好招牌!他笑着过去,将刘如虎扶起来,拍拍他肩膀:“刘大师兄,心放回肚子里面去。你…………也算是人才,将来说不定还有和咱们这些弟兄同事的机会。你既然灵醒,我就不多说什么,一切就瞧着你自己了…………”

    正在安抚刘如虎的时候儿,就看见门外匆匆走进一个伙计模样的青年,低声回报:“袁……项老板回来了!求见吴老板!”

    楚万里一笑转身,大步走了出去,几个戈什哈站在门口,让刘如虎在屋子里面好好呆着。他走到二堂外面,就看见袁世凯矮胖的身影恭谨的站在庭院当中,垂手落肩,屏息无语。

    楚万里目光微微一凝,收起脸上笑容,慢慢落阶。

    这个人,是人才哪…………按照李云纵的话,得压一压,可是压他的这件事儿,不是他楚万里来做了,将来,这是徐一凡头疼的事情啦。

    徐一凡如彗星一般的出现,天南海北的将他们这些年轻人收入囊中。快将天下改变得让所有人都震惊。将来他们这些年轻人,更不知道会发展到哪一步。英主和名臣的风云际会,从来都是历史书页上最让人心潮激荡的传奇。

    可是,这传奇以后的部分,不是他楚万里的啦。他知道自己的毛病,随和好脾气爱戏谑的背后,是一股读书人的臭脾气,他也知道他追随徐一凡创立的新世界不会如水晶一般晶莹剔透完美无缺。新旧嬗变之际,不知道还会出现多少丑恶的现象。可是他就是不愿意在功成名就之后心安理得的看着未来会发生的一切。

    中国需要读力自强,这个民族需要读力自强。他对此毫不怀疑,徐一凡正因为顺应了这个潮流才走到今天这一步。他楚万里也可以为这个理想粉身碎骨。可后面的事情,会有那么多的从龙之士追随徐一凡将来的大事业,就不需要他楚万里了…………楚万里缓缓走到了袁世凯身边,拍拍他肩膀,笑道:“做得好。”

    袁世凯低声道:“不敢当大人夸赞。”

    楚万里冷冷一笑:“…………就一句话,此次事了,我是封金挂印…………”

    “大人?”袁世凯讶然抬头,一脸真诚。

    “大帅少不得大人!”

    “大帅也不是靠我楚万里才走到今天这步的…………别装了。我腾出一个位置,你又如此出色,还怕没有出头的余地么?总参谋长你是接不了,毕竟你没从一开始就跟着大帅。云纵会接这个位置,你要愿意带兵,一个镇统制估计是稳稳当当。开国六镇之一,你还愁不富贵?只怕大帅还是要你分管情报…………”

    楚万里神色严肃,淡淡的道:“我说这么多,就是一个意思,已经没人挡在你前面,你出头机会大把,在做事的时候,自效的心思不要太切,手里不要沾不需要流的血!”

    袁世凯默不作声,脸上神色动都不动。

    楚万里微微叹一口气:“……我这么一说,你就这么一听罢了…………一个王朝轰然崩塌,没有鲜血,怎么可能?你现在这个标,就是潜藏在北地的大帅一把尖刀,只是不知道到时候,大帅该怎么使用这把尖刀!天下都在看着哪…………”

    他低低叹息一声,转身就走:“我带了四十个人过来,以后你听我指挥,现在把人都安顿好了,务必不能张扬,咱们就在天子脚下,等着京城大变,等着大帅的最后决断!”

    “京城将有大变?”袁世凯追在楚万里背后,一脸急切的询问。楚万里笑着转头,半带嘲讽的回了一句。

    “你袁世凯能感觉不出来?”

    袁世凯淡淡回答:“标下只是不知道将是怎样一场大变罢了…………”

    楚万里站定,缓缓望向燕京城方向。虽然在这里看不到,但是想必夕阳西下之际,那高大的箭楼之上,已经迎着那残阳了吧?

    颜色…………如血。

    ~~~~~~~~~~~~~~~~~~~~~~~~~~~~~~~~~~~~~~~~~~~~~~~~~~~~~~那个…………我又回来了…………

    (未完待续)
------------

第五十六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四)

    “妈了个巴子,这刘大侉子架子还真是大!不知道是不是当了那二皇上的兔子。单单就他们那个[***]延庆县成了一个标!那么多有声望的本地大师兄,干不过这个康庄来的一脑袋高粱花子的土老冒儿,也真是邪了门儿。风水轮流转,现在可是船不来就岸,咱们这岸去就船!里子实惠了,面子也有了,这刘大侉子还他妈的不出城十里来接,不敢问我的心,问我心的话咱们掉头回去,给那刘大侉子看个屁股!”

    几条壮汉坐在骡车上面开路,个个都骂骂咧咧的在那里议论。京城通往延庆的道路上,这支车马队的规模还当真不小。车围子马带子都用的杏黄的绸子,走起来黄澄澄的一片。这些杏黄绸子边上还镶上了大红的穗条,风一吹四下飘扬。每辆车子的前头都插着一面八卦坎字旗,迎风招展。除了这一大队车马,还有几十骑快马,马上都是健壮汉子,在前后左右开路。冬令天的天气,一个个就穿着夹袄,还敞着怀,脖子在寒风当中冻得通红,可一个个还神气活现的。在前面开路的马队,不管路上有没有行人阻挡,一律在嘴里发出嗤嗤的声音撵人。

    一看这架势,谁不知道这是现在正当红的香教大人物出巡?

    这趟出行,除了阎书勤阎大尊者心思热切之外,他身边的人都有些那个。虽然都是总坛子弟,但是和地方有力的大师兄们大家伙儿都有联系。总坛位置高,可是跑来跑去的辛苦,也没什么实惠。想要位置,想搂点白的,还得靠着底下大师兄们起来的营头出身。各处大师兄们事先都许诺了,只要总坛多给点支持,他们成了军,总有些位置是留给总坛的。

    现在各处大师兄纷纷折戟,成营的都少。偏偏是一个没来路的得了彩头,原来许下的几品几品的武官,现在都没了着落。还得拱卫着阎大尊者来拜会这个刘大侉子,谁不是一脑门子邪火?

    眼看得延庆县城门就在眼前了,刘大侉子还没有半点出来迎接的意思,大家伙儿的骂声就是越来越高。

    阎书勤在队伍当中中间的一辆车子上,他是久经风霜的人,几十年为香教事业在直鲁豫三省奔走,苦是吃惯了的。现在这个排场,舒服的马车,倒是让他在里头拘得一身是汗。听见外面骂声高昂,阎书勤掀开车帘看看,笑骂了一句:“这帮兔崽子,倒是七个不满意,八个不服气,刘大侉子什么样人,我都记不得了,怎么就折腾出这么个彩头出来的?论心说,老爷子让我跑这么一趟,我是兴头不大,现在情势都起来了,没多少人挑进新军,有什么了不得的?要紧是赶紧动手,趁着现在大家人齐,不然地方吃光了,还得散…………只要一打教民,整个直隶,就像过了火也似!哪里还犯得着赔小心让那二皇上来挑人?”

    在阎书勤身边坐着的,是两个腰背笔直的汉子,拖在帽子后面的大辫子又黑又粗,一瞧就知道是假的。这两人对望一眼,其中一个人含笑开口:“尊者,韩老爷子,临行前可不是这样交代…………”

    阎书勤不耐烦的摆摆手:“你们里香坛的,就是弯弯绕多!老子当初光绪八年起坛造反的时候,你们俩还在娘怀里吃奶!现在倒人模狗样起来了…………反正这次大事,是你们里香坛掏的腰,折腾出来的,到时候儿错过时机,可别怪我没提醒过老爷子!”

    这两条汉子都是一笑,并不说话,只是恭谨的坐在阎书勤身边。阎书勤的火没处发去,就只有朝窗外直直的望。

    车队离延庆县越来越近,已经看得清楚。寒风当中,延庆县青灰的城墙冷冷清清的伫立在那儿。城门紧闭,城关上头,一个人影也瞧不见。只有在迎着他们这队车马的东门口,一人一骑,孤单单的立在那儿。马上是一条长大大汉,雄壮非常。叉腰扶着一面巨大的乾字八卦旗,静静等候。

    看到这么一副情状,车队上头的人都搔动起来,车子里面的人也朝外头钻。纷纷来瞧这个稀罕。刘大侉子,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车队离西门口还有不到一里地,连马上那雄壮大汉的面目都快看得清楚了。大家伙儿都纳闷到了非常,正在议论纷纷这到底是哪一出西洋景的时候。就听见那马上大汉深深吸了一口气,旗面哗的一下招展,大喊出口:“新军延庆标上下一千五百子弟,恭迎阎尊者法驾!”

    这一声大吼,大有燕地前辈张翼德风采,隔着一里地,就震得前头的人耳朵嗡嗡作响。随着他的喊声,城头突然锣鼓齐响,城头不知什么时候站起了一个吹打班子。没有笛子唢呐,全是大锣大鼓。几十条状小伙子穿着红袄,对着迎神赛会用的班鼓整齐的用足了劲儿敲。

    鼓声当中,城门大开,四面大旗一排,整齐的走了出来。前头是十几排的旗帜,全是卦象旗,再然后才是一队队的壮健小伙子。这些曰子,禁卫军来的人没有断了对他们的艹练,对外说都是淮军遣散的官弁,刘大侉子请过来艹练他们的。其他的还谈不上,这队列已经有点样子了。

    一千五百壮小伙子用力踏步走出来,这气势,就连北地原来看惯了的淮军艹练都比不上!队伍越出来越多,两条长龙雁翅一般向两边展开,直朝这里迎过来。没人说话,没人咳嗽,只是大步向前。

    刚才城关前面孤单单的雄壮大汉加上一面旗帜,现在这样大一个场面。做足了效果。总坛子弟香教起坛那是看得多了,人数能远远超过这一千五百人。可那喧嚣嘈杂,凌乱散漫,怎么都比不上整齐的一千五百人给人的震撼大!每个人都看得目眩神驰,呆呆的忘记催车马向前,再没人说刘大侉子一句废话,都给震住了。

    队伍似乎无穷无尽的在从城关里头朝外面涌出来,不知道过了多久才走到尾巴,两条长龙的前头已经走到了这车队前头,一排排的壮小伙子穿着整齐的灰布棉袄,一声不吭的站在这些看呆了的人前头。在最前面的人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多是葛起泰的少林会兄弟。身子既矫捷,练过武的人摆出军姿出来架势也足。震得车队里头的人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到了最后,才能看到刘大侉子穿着一身五云褂,和延庆县县太爷,还有来接兵的新军官弁笑吟吟的一摇散摆的走出来。

    阎书勤早就和两个随从下了车,阎大尊者老跑江湖的,也没见过这等场面。当下心里就不敢存了半点小瞧刘大侉子的心思。能把自己香坛整治成这种模样,不是凡人啊!自己当初收徒弟的时候儿,怎么没看出这家伙的不凡出来?

    他身后那两个随从却是又惊又喜的对望一眼,比起阎书勤来说,他们才是真正有见识的人。见过真正的近代军队是什么样子。延庆县这个标,说起来还真不值一提,可是问题就是现在燕京城谭嗣同麾下正规军也就这个德行,唯一多的也许就是打过枪的经验。发了枪再练练打响,说不定还真是旗鼓相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0337 40338 40339 40340 40341 40342 40343 40344 40345 40346 40347 40348 40349 40350 40351 40352 40353 40354 40355 40356 40357 40358 40359 40360 40361 40362 40363 40364 40365 40366 40367 40368 40369 40370 40371 40372 40373 40374 40375 40376 40377 40378 40379 40380 40381 40382 40383 40384 40385 40386 40387 40388 40389 40390 40391 40392 40393 40394 40395 40396 40397 40398 40399 40400 40401 40402 40403 40404 40405 40406 40407 40408 40409 40410 40411 40412 40413 40414 40415 40416 40417 40418 40419 40420 40421 40422 40423 40424 40425 40426 40427 40428 40429 40430 40431 40432 40433 40434 40435 4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