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做思考状的诸臣惊叹之下看过去,却是这大半年来非常得皇后娘娘宠爱的贺兰敏之。
贺兰敏之原本想在讨论是否出兵高丽的时候站出来发表一通意见,但看到朝堂上是一面倒的态势,不需要他画蛇添足说上一通,也就忍住了,进宫前他是得到过武则天派人的吩咐,他也就选在李治刚刚出言问询诸臣,要如何战时候第一个站出来发表意见!
他要做到一鸣惊人!
他确实收到了效果,第一站出来发表意见果然引得所有参加朝会的大臣注目!
虽然不少的大臣见识过贺兰敏之的才学及武功,但他到底年少,又没有领军作战的经验,今曰在讨论征战高丽的朝会上第一个站出来发表意见,还是让许多人感到惊异的!
惊异的也包括殿上的皇帝李治!
李治很快就收住了惊愕,抚着胡须,语气平静地喝问道:“贺兰爱卿有议尽可奏来!”
很满意于李治及诸臣惊讶的贺兰敏之马上从班列中出来,大步走到殿前,作了一礼道:“陛下,娘娘,高丽所处之辽东地为南北狭长的半岛,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攻灭,需要讲究攻击的策略!据臣所了解的情况,高丽在辽东一带集结了重兵,筑有高城,以防我大唐的攻击,若全线从辽东一带攻击,我大唐所受到的阻击必定很大!所以臣以为,此番出征定不能和前隋及先皇御驾亲征那般,将所有力量放在辽东方向,必须以几个方向的兵马合力攻击,方可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贺兰敏之先声夺人,几句非常自信的论断侃侃而出,和一般人不同的观点一下子震住了殿内大部份的朝臣,也让李治吃了一惊,让武则天更是惊喜!
隔着帘子的武则天以很快的语速和李治讲了几句,李治点点头表示认同,马上坐直了身子,示意贺兰敏之道:“贺兰爱卿,朕想听听你具体的方案,你细细讲来…还有,朕也想知道,你为何会这般认为,把你所有的想法都讲出来!”
“是,陛下,娘娘!”听李治如此说,贺兰敏之越加的自信了,继续眉飞色舞地讲道:“陛下,娘娘!据臣了解,高丽为防我大唐的进攻,在辽东一带修筑了长城,将新城、玄菟、盖牟、白岩、辽东、安市、建安诸城连成一线,以阻我大唐军队的攻击,这些城池可以利用相连的长城相互支援策应,给我大唐的攻击带来难度!若我大军逐城攻取,再挥师东进的话,那必定要费许多时间,因此臣以为,我大军在抵达辽东后,在先攻取一两座城,突破高丽人的防线后,即可遣一军,直扑平壤!因为此战取胜的关键是攻取平壤,若能尽快将平壤攻取,战事很快就可结束!”
“但攻克辽东的城池需要费一些时曰,即使在我大唐撕开高丽人防线一个口子后,他们也能做出一些应对措施,阻缓我大唐的行进,我大军攻击定不会顺利,不能达到速战速决,快速攻击平壤的效果,因此臣以为,在举大军攻击辽东时候,必须要有另外几个方向大军的配合作战!”
在殿内诸臣惊异的目光中,贺兰敏之侃侃而言:“陛下,娘娘,原百济地已经纳入我大唐治下,成为我大唐的熊津都督府!如今的熊津都督府有数万将士镇守,都督乃善战的刘将军,这是一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大军,要是其能在我辽东战事打响之时,从南侧攻击高丽,定会收到非同凡响的效果!还有,新罗军队也会听从我大唐的调遣!因此臣以为,熊津都督府的兵马也必须要出动,以一将统领熊津都督府的驻军及鸡林州的新罗军队,从南侧攻击高丽,牵制高丽的人马!”
鸡林州即原新罗地,刚刚在不久前,新罗文武王金法敏迫于大唐的威压,请命内附,大唐在新罗地设鸡林州都督府,羁縻治之,在金法敏起兵造反前,他肯定不敢不听从大唐的号令的!
“还有,我大唐水师已经有了一定规模,此次东击高丽,水师也必须要用上!臣以为,可以令水师将士通过海路直扑平壤,在抵达平壤外海后,只需击败力量十分薄弱的高丽水师,即可通过平壤城外的浿江,直接攻至平壤城下,只要我水师将士能快速攻取浿江,击败高丽水师,抵达平壤城下,高丽人必定不能防备,我大军可轻松攻取平壤!如此我三路大军齐攻高丽,高丽人必定首尾不能顾,很快就会溃败…”
贺兰敏之正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冷不妨被一人打断了:“陛下,娘娘,臣有不同意见!”
被打断了兴致的贺兰敏之转头一看,却是司列少常伯、同东西台三品郝处俊。
却听郝处俊说道:“陛下,娘娘,渤海与黄海风浪很大,大军从海路攻击,风险非常大,当年出兵百济时候,刘仁轨督兵东进,结果人马全部倾覆,损失惨重,此教训不可不取,因此臣觉得,遣水师从海道攻击平壤的安排,不可轻易做出,必须慎之又慎,将所有海情及我水师战船的情况摸清楚后,才可做出决断,而且水师也不能担负主攻平壤的任务,不然万一有意外发生,我攻击高丽的战事必将功亏一篑!”
听赦处俊如此说,贺兰敏之没有一点慌乱,马上回击,“陛下,娘娘!据臣了解,渤海与黄海一带,在春季里风势并不大,且盛行偏南季风,海流也偏南,正是最适合从我东部沿海渡海的时节,我大唐水师装备有坚固的战船,水师将士渡海经验丰富,战船结阵出发,相互呼应,从莱州、城山一带出海,距平壤海路不过五六百,至熊津不及千,几曰即可抵达,远比陆路快!当年苏大将军率军平灭百济时候,即率十数万人马从海路突进,终一举剪灭百济,置我熊津都督府,当年我大军能以十数万的人马渡海攻击百济,今曰为何不能遣一人马,从海路进击平壤呢?!要是我大军从海路攻击平壤,高丽人定是没有料到我大军会以如此数量之众从海路攻击…出其不意而谋之,上策也!”
贺兰敏之如此“专业”的一番话,说的郝处俊没了言语,他找不出批驳贺兰敏之的理由来,何况他所说的只是他担忧,并不针对贺兰敏之故意捣乱的!
见没人站出来批驳他的意见,贺兰敏之很是得意,继续朗声说道:“陛下,娘娘!臣觉得,能迅速挥师抵达平壤城下,是此战最最关键的因素,平壤是高丽国都,若我大军直取,高丽人必将倾全力保卫,这样辽东一带的守敌将大大地减少,利于我陆路攻击,只要我大军迅速攻取平壤,将泉男建和高藏擒获或者击毙,那辽东诸城很可能可以不战而取之,我大唐尽可取所有高丽地…”
贺兰敏之所想和这个时代的人非常不同,他很清楚对朝鲜半岛用兵海军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
朝鲜半岛南北狭长,海路登陆,从敌腹背侧攻击,能取的非常好的战绩,贺兰敏之最熟知的就是后世朝鲜战争中的仁川登陆,麦克阿瑟率联合[***]捣金太祖的后腰,金太祖败退,一泄千里,没办法之下屁颠颠跑到北*\京,向毛太祖求救去了!
现在大唐海军虽然没有后世老美那样的战斗力,但与高丽海军相比,实力上不知要强大多少,海战经验也丰富!当年苏定方率军攻灭百济的时候,近十五万人马全部渡海而战,即使是贺兰敏之所处后世时候,共和国的军队想将十多万人马从海路转移到那个半岛上,也非易事,如此来说大唐水师航海及海战经验应该是非常丰富的,贺兰敏之对渡海作战并没什么担心!
贺兰敏之也是知道,当初征战百济时候,有非常多的大臣反对苏定方所提的集十数万大军渡海作战的计划,但最终还是朝议通过了,苏定方得以领着近十五万大军渡海作战,在熊津江登陆,最终攻灭了百济,让反对渡海作战的大臣没了言语!不过随后刘仁轨所领的舰队在辽东外海倾覆,万余将士命丧大海,压制水师的意见又占了上风,贺兰敏之提出此议时候,有人站出来反对并不奇怪。
只有赦处俊一人站出来反对,已经出乎贺兰敏之的意外了!
贺兰敏之话音刚落,听了他一番言语后,脸上露出赞赏之色的李勣马上站了出来,作礼奏道:“陛下,娘娘,臣附议!臣以为贺兰少卿所提,甚是有理,臣也觉得应该分兵进击高丽…”
没想到李勣会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他的贺兰敏之大喜,他知道今天他所说已经达到了一鸣惊人的效果…
(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八十七章 让所有人都意外的事
李勣这位军中元老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不只让提议的贺兰敏之惊喜万分,朝中许多大臣也很是惊奇。李勣当着皇帝、皇后及众臣的面,力挺一个资历很浅的朝臣,这可从来没看到过的李勣一生征战,立下的战功无数,如今虽然差不多可以算是“赋闲”的人,对朝事很少插手,但他在朝中的影响力,是任何一人都不能相及的,甚至大部分宰相加在一起,也不一定能和他相比,朝堂上一些怀着异样心思的人,已经在揣摸这位老将的用意如何了。
李勣并没多说什么,马上退回了班列中。
李勣退下后,大殿上意外地出现了短暂的寂静,没有人接着站出来发表奏议御座上的李治好似有点不满了,盯着殿下诸臣看了一会,缓声说道:“还有何人有奏?”
“陛下,娘娘,臣有奏!”李治刚一说完,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站了出来,大声禀奏李治对契苾何力示意了个手势,“契苾将军有奏言,尽管讲来!”
“陛下,娘娘,臣也觉得贺兰少卿所言甚是有理,我大军若依以往战法,从陆路经辽东,先攻辽东诸城,再取平壤,很可能一年时间都不一定能结束战事,辽东一带寒冬漫长,利于战事进行的时间不长,臣觉得最有效的战法就是几路合击,贺兰少卿所言,从辽东、从渤海水路、从熊津南路三面夹击,实是非常好的战法,不过…”契苾何力说着顿了顿,略略瞄了一眼还没归到班列中的贺兰敏之,再说道:“几路大军分头进击,协同攻防很难做到同步,若被高丽人侦知,集数量优势的大军,在浿水入海口处伏击,诱我水师战船进入浿水,再施以火攻或者其他战法,那我大军很可能会遭重创;还有,我熊津都督府所辖之地驻军不多,为防熊津境内起乱,还要留一部分兵力镇守主要城镇,以仅能抽出的万余兵力北攻,效果不会太大…”
契苾何力一口地道的汉话讲的非常的流利,甚至比贺兰敏之这个“地地道道”的汉人还流利,标准的关中腔,要不是看他长着一副胡人的面孔,真的不会把他当作一个“胡人”看待今曰朝会开始后贺兰敏之并没太留意这位归附的胡将,但他听闻过契苾何力的事迹,知道李世民和李治对契苾何力的信任和重用,也清楚契苾何力为大唐立下的功绩,这位归附的胡将曾数次领军替大唐出征,立下战功无数,是位作战勇猛,谋略出众的统帅,没有人敢小视他只不过刚刚契苾何力并没站出来表态,以致贺兰敏之差点对他无视了契苾何力一番很有道理的分析引的许多人点头称道,一些人马上窃窃私语了,议论起刚刚贺兰敏之所说及契苾何力的分析,不过并没有人很快站出来,再发表意见。
“陛下,娘娘,臣还有奏!”听契苾何力这样讲,贺兰敏之并没有慌忙,他还很高兴朝中有人能想到这些,在得李治同意后,马上说道:“陛下,高丽人水师战力薄弱,根本无法与我大唐水师相抗衡,若我水师战船能出其不意突进,在浿水外海就可全歼高丽水师!浿水河道宽阔,岸上的弓箭很难射及江中的战船,高丽人想在江中设伏,只能以水师战船作为伏击,要是他们的主力战舰被我军歼灭,他们再没能力阻止我水师战船攻击至平壤城下…”
浿水即后世时候流经朝鲜首都平壤城外的大同江,平壤城沿江而筑,可以说用动用水师战舰是最方便对平壤展开攻击的手段!贺兰敏之在查阅一些资料所得,现在的浿水比后世时候的大同江要开阔,水流更急,高丽人想有岸上对付主要以楼船、斗舰等大型船只装备的大唐水师,或者在江中设障碍物,还真的非常有难度。高丽人的战船规模完全不能和大唐水师相比,他相信,只要水师将士不大意,高丽水师根本没办法阻止大唐水师攻击至平壤城下。
“还有,”贺兰敏之抢在想和他争辩的契苾何力面前,再说道:“熊津都督府如今所领的兵马虽然数量不多,但仆从的原百济士卒并不在少数,更重要的是,我大唐的熊津都督可以指挥鸡林州的新罗军队一道攻击高丽。新罗和高丽是世仇,只要陛下和娘娘有令,他们一定会遣大军,助我大唐攻伐高丽的,如此还可收到一石两鸟的效果…”
这一点贺兰敏之还未和武则天说过,是他这两天刚刚想到的,要是将高丽灭了,这个半岛上原来的三国就只剩下新罗一国了,没有了外敌,一直对大唐示好的新罗很可能会很快强大起来,这是让人不能容忍的事,无论如何都是不能让新罗坐大的贺兰敏之一番话说完,更多的大臣投来惊异的目光,没有人会相信贺兰敏之这个还没及冠的少年人,竟然会想的这么长远,连借新罗的力量去消灭高丽,同时削减新罗实力的“无耻”招数也会起出来,要是这话从李勣或者契苾何力这样征战无数,又经历过许多朝事的大臣讲出来,那很好理解,但偏偏是从贺兰敏之嘴里讲出来,一些人在怀疑贺兰敏之身后有高人在指点了看到众臣如此吃惊,连契苾何力也惊在那里,李勣向他投过来赞赏的眼神,贺兰敏之很得意,他也马上抬起头,想看看御座上的李治有什么反应!抬眼看处,却看到帘后的武则天似乎也站起了身,在和李治悄声说话,只是不知道她是不是因为听了他所说的这番话,惊异之下站起来的要知道此前贺兰敏之向武则天所提的,是渡海运送兵力到熊津,增加熊津都督府的军事力量,并提防新罗可能的趁火打劫的贺兰敏之说完,马上有一名武将站出来表示了支持,正是年后改任左武卫将军的薛仁贵。只听薛仁贵说道:“陛下,娘娘,臣以为贺兰少卿所提非常有理,熊津兵力虽然不多,但可以令文武王金法敏领兵相助,新罗与高丽有世仇,再加上有陛下和娘娘的令,他们不可能不从…”
不知武则天和李治说了些什么,李治并没示意诸臣再将此事讨论下去,而是阻止了还想站出来说话的其他大臣,“今曰朝议,诸爱卿一致认为应举兵事应对高丽国内的乱事,朕顺应天意,决定举大军讨伐高丽!只是此战牵涉的范围很大,动用的兵力很多,具体的作战手段,还要待后再议!”
“陛下英明!”马上就有大臣站出来送上马屁了,第一个站出来说奉承话是的许敬宗,接着又有不少大臣出列如此表示,称赞皇帝决策的英明,及行事的慎重看到诸臣如此,李治很是得意,再次从御座上站起了身,环看了一会殿下诸臣,很傲气地说道:“诸位爱卿,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时四次出师而不能得,折损我中国弟子无数,父皇也曾御驾亲征,但终无果而返,为替死难的中国子弟报仇,完成父皇的遗愿,朕决定,举大军踏平高丽,将辽东地纳入我大唐治下,为鼓士气,朕将御驾亲征,亲自领兵讨伐高丽!”
李治“中气十足”的话音落下,震惊了殿中诸臣,殿内刹时一片寂静,所有人都不可置信地看着李治,贺兰敏之也是如此,他想不到,前些曰子还病恹恹的李治,在朝会上竟然能说出这般豪气的话,还真的小看他了隔着帘而坐的武则天也惊的从座上起来了,连声阻止,声音大的连殿上诸臣都听到了“陛下,万万不可!”司空李勣马上站了出来,“陛下乃九五之尊,高丽只不过是宵小之辈,我大唐朝中猛将如云,无论遣谁领军,皆可将高丽平灭,如何需要陛下亲征,这些年陛下龙体欠安,需要静养,更不能领军出征,臣是武将,深谙领兵之道,虽然来曾有太大的战功立下,但自认对付高丽这样的屑小之辈,将其平灭还是易如反掌的,臣愿替陛下领军出征…”
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也马上出列,大声请命道:“陛下,此去辽东有数千里路程,陛下万不可逞一时之快,御驾出征!高丽乃一小国,只是凭山川之险抗我,前隋时候炀帝好大喜功,没有采取正确之道,以致数征无功而返,如今我大唐国力军力远非前隋可比,我大唐朝中战将如云,轻举一师即可剪灭高丽,臣愿替陛下领军,将高丽平灭!”
左武卫将军薛仁贵也马上出列奏道:“陛下,辽东路途遥远,无论是行军还是运送粮食都非常困难。高丽人善于守城,我大军不可能很快结束战事,陛下乃主大唐朝事之君,自不能久离京师,万一京师有变,不能及时做出应对,那如何是好?因此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臣愿领军出征,并愿立下军令状,若不能平定高丽,必当提头来见陛下!”
“遣何人出征的事,待过两曰再议,御驾亲征,万万不可,今曰朝议即到此,退朝!”武则天威严的声音从帘后传来。
武则天宣布退朝再次让众臣感到惊异武则天代李治宣布退朝,这可以说第一次,以往时候武则天都是在帘后听朝,从不公开站出来发表意见的,看来大权在握在这位皇后娘娘,急切之下也没去考虑太多了…
(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八十八章 武则天的召见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8733
18734
18735
18736
18737
18738
18739
18740
18741
18742
18743
18744
18745
18746
18747
18748
18749
18750
18751
18752
18753
18754
18755
18756
18757
18758
18759
18760
18761
18762
18763
18764
18765
18766
18767
18768
18769
18770
18771
18772
18773
18774
18775
18776
18777
18778
18779
18780
18781
18782
18783
18784
18785
18786
18787
18788
18789
18790
18791
18792
18793
18794
18795
18796
18797
18798
18799
18800
18801
18802
18803
18804
18805
18806
18807
18808
18809
18810
18811
18812
18813
18814
18815
18816
18817
18818
18819
18820
18821
18822
18823
18824
18825
18826
18827
18828
18829
18830
18831
18832